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198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docx

语音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新办公

大楼语音布线系统

 

解决方案

 

前言

当今社会,信息化高潮迭起,正对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办公自动化(OSA)、通信系统自动化(CNS)、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BAS)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城市建设、工业企业、民用建筑的智能建筑要求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数字化、个人化的信息通信网络。

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GCS)是承担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功能,起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

1、综合布线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与图像等设备。

2、综合布线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

3、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PDS)的兴起与发展,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它也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础,将楼内各种网络(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及控制信号网络)经过严密的设计综合在一起,统一控制、协调各个分系统让整个大楼“聪明”起来。

第一章项目背景

1.1编写目的

编制本文档主要完成以下目的:

1.2项目对象

1.3总体目标

1)按照设计完成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达到办公正常、稳定的使用目标。

2)高度共享信息资源,预先考虑对通信设备、自动化设施和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管理及这些设备的技术发展。

3)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4)节约资金,使大楼管理合理化,达到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目标。

5)提高管理的可扩性和易变性,适应环境变化,工作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二章建设原则及内容

本方案只包括楼宇语音布线方面的内容.按照方案系统设计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支持电话通信并对于新技术应用具备开放性。

另外,为了保证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

能够使用户非常方便、经济、有效地实现用户位置或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

2.1建设原则:

综合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形、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

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

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建设特点:

透明性:

能够支持目前和兼容未来所有的标准

适应性:

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余地

实用性:

布线系统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

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中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均是模块化的标准件。

扩充性:

布线系统是要能扩充的,以便将来要扩展时,可以方便地将设备扩充进去。

标准化:

该布线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国际、国内标准、规范或工业标准等。

2.2建设内容

新办公大楼电话交换机房的位置为本楼5层。

新办公大楼共层以每层个语音点位标准,共计个语音点。

具体详细点位布置以实际施工为准。

弱电井的位置:

弱电井作为弱电管理和走线的通道,考虑节约走线和管理的方便及水平走线距离的限制。

第三章设计方案

考虑各方面的业务需求建立数字通讯系统。

为此建立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并适合业务发展的要求。

本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能支持新大楼全部业务语音功能

语音要求支持普通通话系统、VOIP通话系统,数据传输要求能够达到稳定的传输质量。

此次语音布线系统核心要求如下:

Ø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Ø能够支持全楼宇的通话语音系统;

Ø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互换性和扩充性;

Ø语音点总数暂定为点,采用六类屏蔽网线;

Ø垂直数据主干用大对数电缆;

Ø总配线(MDF)间位于层的机房内

3.1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GJ79-8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标准》EIA/TIATSB67

《商务楼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

《建筑通用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

第四章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对新大楼通信方式采用两种并行模式既普通语音模式与VOIP模式,下面就两种模式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3.1AG语音接入模式

AG(接入网关accessgateway)位于软交换架构当中的边缘接入层,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直接将普通电话用户接入到软交换网中。

AG放置于数据网接入侧,AG或IAD通MGCP/H.248协议与软交换进行交互,实现软交换对用户的呼叫控制,同时AG实现语音的编解码(将模拟话音打成IP包)、媒体流的打包压缩、静音检测、基本的放音收号等媒体网关功能,实现POTS用户与其它用户间的媒体流互通。

当一个区域集中用户比较多,又有双绞线资源时,AG的应用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AG作为局端设备管理维护方便,但AG下行只有双绞线接口,便于新大楼使用六类屏蔽线路资源的场合需要在机房设置配线架,与多个LanSwitch等设备配合完成一根六类屏蔽网线方式的用户接入。

3.2VOIP语音接入模式

该模式能够实现与及其它省会分行内部通讯,同时可实现模拟电话、IP电话、视频电话、软客户端。

视频会议电话能够实现个会议厅,个与会方,每会议厅最多方参会。

VoIP即网络电话,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将模拟的声音讯号引经过压缩与封包之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进行语音讯号的传输,通俗来说也就是互联网电话或IP电话。

VOIP网络电话,中文就是“通过IP数据包发送实现的语音业务”,它使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或是资费很低地传送语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业务。

如图:

VOIP电话是一种利用Internet技术或网络进行语音、视频通信的新业务。

VOIP电话与传统电话具有明显区别。

首先,传统电话使用公众电话网作为语音传输的媒介;而VOIP电话则是将语音信号在公众电话网和Internet之间进行转换,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封装,转换成IP包,同时,IP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用同一带宽资源,改变了传统电话由单个用户独占一个信道的方式,节省了用户使用单独信道的费用。

在用户拨打长途电话时,网关根据电话区号数据库资料,确定相应网关的IP地址,并将此IP地址加入IP数据包中,同时选择最佳路由,以减少传输时延,IP数据包经Internet到达目的地的网关。

在一些Internet尚未延伸到或暂时未设立网关的地区,可设置路由,由最近的网关通过长途电话网转接,实现通信业务。

3.3VOIP接入方式

我公司给贵提供两种VOIP接入解决方式,贵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夺。

3.3.1旁路网关改造方式

网络结构

对于此类应用环境的改造,需要配置IP语音网关,并通过E1数字中继或者模拟中继连接IP语音网关和局方PBX,中继线路容量与内线电话数量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

10左右,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向我公司申请内部VoIP接入号码,用户通过该号码选择拨打VoIP电话。

在局方PBX上限制只有我行授权用户才可通过该号码拨打VoIP内部网,并设置新增中继线路仅能拨出到相应群组中的内部电话,防止VoIP电话通过该中继拨叫市话网。

第五章综合布线设计架构

信息点的数量依据甲方需求和房间功能设计,方案选用屏蔽模块系统为解决方案,可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管理子系统配线架采用六类屏蔽跳线链接网络配线架与110机架式跳线架,放置于标准机柜。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先进性、灵活性、可扩充性、易管理性及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

下图是结构化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的示意:

5.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模块及安装面板组成。

5.1.1信息模块:

用于工作区,为屏蔽布线系统提供终端信息接口,提供具有冗余的性能,性能超过TIA/EIA-568-B.2-1标准的要求。

符合ISO/IEC11801、TIA/EIA-568-B.2-1标准;系统性能的保证值超越了TIA/EIA568B.2-1和ISO/IEC11801标准的规定,通过金针、端子和印刷电路的连续阻抗分析,实现最佳阻抗匹配关系。

垂直进线方式,保证最短的线缆开绞距离,并且特有线缆保护盖,可防止灰尘和保持线缆卡接牢固,维持线缆的垂直进线方式,减轻线缆弯曲时的应力变形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背部110打线块的特有结构,使对绞线对退扭和分开芯线更容易,施工更快捷,支持主流的110端接方式,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精巧的外形结构设计,保证了底盒中线缆更宽松的容纳空间。

耐压强度DC:

PC1000V(AC750V)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金针是磷青铜、表面镀金。

IDC端子:

磷青铜、卡接22-26AWG导体,插头与插座的插合次数≥1000,导线端接次数≥250。

信息模块数量计算:

5.1.2安装面板

安装面板采用墙上型单孔防尘面板和墙上型双孔防尘面板,有两种设计风格面板可供选择,方便信息模块卡接

安装面板外形美观大方,使用便捷,结构可靠,适合多类型模块安装,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Ø墙上型单孔防尘面板和墙上型双孔防尘面板外形尺寸符合中国国家要求的86型安装标准

Ø后嵌入式面框设计,表面无螺丝孔,外型更美观

Ø配有防尘滑门用以保护模块、遮蔽灰尘和污物进入

Ø背面的交叉加强筋使面部安装后更平整

Ø材料采用ABS工程塑料产品

Ø墙上型防尘面板

5.1.3安装说明

信息插座为墙面暗装(特殊应用环境可考虑吊顶内、地面或明装方式)底边距地30厘米。

为使用方便,要求每组信息插座附近配备220V电源插座,以便为数据设备供电,根据标准建议安装位置距信息座不小于10厘米。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

如下图所示:

5.2(水平)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配线电缆组成。

本方案配线电缆采用六类屏蔽网线

Ø性能指标满足现行TIA/EIA568B.2六类屏蔽线缆标准,能确保在100米范围内传输介质频宽达到350Mhz。

Ø具有优异的平衡性和串音衰减特性,使其应用在更广泛的环境,可向下兼容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

Ø六类屏蔽网线采用中心十字骨架隔离技术,保持电缆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线对之间的串扰,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电缆的平衡结构不遭到破坏。

使传输信号的误码率降至最低程度。

Ø六类屏蔽网线导体规格为增加了电缆直径的23AWG线规,降低了信号衰减

Ø电缆直径为6.7±0.2mm,结构紧凑。

Ø所有使用原料导体铜及绝缘PE、护套PVC材质,放射性有害重金属含量完全控制在国际严格标准内。

Ø六类屏蔽网线数量计算:

平均长度P1=(最短长度+最长长度+4*楼高)÷2(米)

总平均长度P2=平均长度+15%余量+线架预留+工作区预留(米)

每箱可布电缆数N=定购长度(305米)÷总平均长度(条)

线缆箱数=信息端口数目÷每箱可布线电缆数。

5.2.1配线(水平)子系统的安装说明

配线(水平)子系统的电缆由管理子系统引出至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插座。

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进入工作区时,从线槽引出JDG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将电缆引到墙上的暗装盒内。

结构化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

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

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2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

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在一个开放环境安装水平线时,至少应离开荧光灯5英尺(120mm)

同时保证水平线缆的长度不超过90米。

在施工工程中,遵照EIA/TIA-569标准规定保持与电力线一定的间距,

如下表:

EIA/TIA-569推荐通讯线与电力线间距

电力线小于480V的情况下

最小间隔距离

<2kvA

2-5kvA

>5kvA

开放的或非金属的通讯线槽与非屏蔽的电力线间距

127mm

305mm

610mm

接地的金属通讯线槽与非屏蔽的电力线间距

64mm

152mm

305mm

接地的金属通讯线槽与封密在接地金属导管的电力线

76mm

152mm

5.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有连接干线(垂直)子系统缆线的配线架和传输介质、跳线、线缆理线架和网络机柜组成。

24口模块式配线架

Ø精细的理线结构设计,提供合理的线缆走向管理,并将线缆准确固定到背部110打线架的终端位置。

保证垂直进线方向,让系统后的系统更稳定,理线更清晰美观

Ø控制线缆弯曲半径,让六类屏蔽线整体系统性能更稳定,理线更清晰美观;

ØRJ45插口金针镀金工艺,使触点电阻达到极小值

Ø专业设计的分线架,能够更方便、更快捷的提供端接,使施工后性能更稳定

Ø可打印更换的标示纸,端口信息管理更清晰方便

Ø塑料面板+钢质底板整体结构,保证产品更高的机械强度,提供优秀的外观质量

Ø背部110打线座的色序特有排序,使双绞线更容易,施工更快捷

Ø完善清晰的标识系统,支持T568A和T568B两种打线方式;

Ø标准19″安装,适用范围广,安装、维护、扩容简便快捷;

Ø背面采用110接线端子,可端接22-26AWG的线缆

Ø耐压强度PC1000V60Hz/1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Ø额定电流1.5Amp

Ø绝缘电阻≥200MΩ

RJ45跳线

本方案语音部分跳线采用六类屏蔽RJ45跳线

六类屏蔽成品数据跳线是一种高性能的成品跳线,适用于可靠的数据传输且多变动的环境要求。

阻抗匹配性能较好,具有最小的反射信号及显著的传输性能。

六类屏蔽成品数据跳线跳接头经过工厂化工艺端接压制而成,性能完全符合六类传输标准。

RJ45跳接头采用物理线缆隔离技术,实现最大限度的线对平衡,工厂化端接压制工艺采用自动剥线设备和专用气动端接设备,与现场制作相比具有更高可靠性和一致性。

所有成品数据跳线都经过100%的250MHz带宽传输性能测试,保证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数据跳线每一根跳线都经过恒重拉力试验,保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机架式110跳线架

Ø机架式110跳线架满足T-568A六类屏蔽传输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适用于设备间的水平布线或集中点的互配端接

Ø坚固及易于安装的设计,减少安装与操作费用,较大的正面标识空间方便端口识别,便于管理

Ø

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杏仁色

ØIDC打线柱夹子为磷青铜材料,耐用性为250次插拔

Ø前端平坦,凹型接线夹子及内置线对分离

Ø适用于22,23及26AWG线缆

Ø标准的T568A和T568B线序

Ø使用标准的5对打线工具

线缆理线架

线缆理线架单面槽理线架1U

Ø单面槽理线架1U按19"机架标准设计,适用于配线架及设备跳线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线缆管理。

Ø设计简洁、对于各种线缆提供灵活、有效和安全的管理,使布线系统整洁美观。

Ø符合19"机架标准,易于安装。

Ø材料:

背板冷轧钢板

Ø颜色:

黑色。

Ø单面槽理线架数量计算:

按数据配线架1:

1配置

网络机柜

Ø网络机柜选用42U网络服务器机柜

标准P4型42U网络服务器机柜

Ø符合ANSL/EIA-310-D、IEC297-2、DIN4194;PART1、DAIN4194;PART7、GB/T3047.2-92标准

Ø带条形通风孔5㎜厚3C认证透明钢化玻璃前门和分段六角通风孔钢板后门,适合于装入较少有源设备

Ø外观专利,设计精致,典雅高贵

Ø拼装式机柜框架,可应用在狭小的搬运空间场合,每台机柜最多不超过3个纸箱包装,节省运输成本

Ø特殊的框架结构,保证机柜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最大静载达800KG

Ø快开侧板,前后门开启方向可任意调换,无需另外开孔,操作方便

Ø高强度19吋承重角规,带U数标识,深度方向可前后调整

Ø风扇单元从顶部安装,使用过程中拆卸维护方便

Ø机柜预留对地安装孔和接地柱,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Ø脚轮和水平支脚可同时安装

Ø配件通用,齐全

Ø全部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其中角规厚度2.0㎜,框架厚度1.5㎜,侧板厚度1.0㎜,其他厚度1.2㎜

Ø表面脱脂、磷化、静电喷塑处理

设备间子系统环境要求:

Ø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

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Ø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Ø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建议安装若干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他设备另加);

Ø根据该楼层上网络设备对电源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电源系统(包括UPS系统);

Ø设备间子系统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Ø设备间子系统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18-27℃之间;

Ø设备间子系统的湿度应保持在30%-50%之间;

Ø为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设备间子系统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

Ø为施工及维护方便,建议楼层配线间的尺寸大于10平方米(布线系统)。

5.4干线(垂直)子系统

本方案语音部分选择六类屏蔽网线、大对数线缆

5.4.1干线(垂直)子系统的说明

选择垂直子系统拓扑结构为星型拓扑结构,这是因为星型拓扑结构:

便于管理,星型拓扑结构的所有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来支配,所以维护管理比较方便。

便于重新配置。

用户可以在楼层配线架上任意增加、删除或移动、互换某个或某些信息插座,而且仅仅涉及它们所连接的终端设备。

便于故障隔离与检测。

由于各信息点都连接到楼层配线架,相互之间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因此可以方便地检测故障点,并清除。

便于系统的分段、级连与扩充。

5.4.2干线(垂直)子系统的施工说明

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为垂直干缆提供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

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线管连续有两个90度的拐角时,应在一处加过线盒,以便拉线时不破坏线缆。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槽。

5.4.3设备间子系统的环境要求

由于管理间内要安装网络设备,因此管理间需进行必要的装修或同等条件的办公室内,并配备照明设备以便于设备维护,同时为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管理间内应配备三组独立供电的220V电源插座,每设备间功率不小于400W。

将服务电梯安排在设备间附近,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Ø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

Ø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30英尺*烛光;

Ø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如采用湿型消防系统,不要把喷头直接对准设备);

Ø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Ø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Ø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Ø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应为500kg/平方米。

Ø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在配线间采用19”标准机柜。

Ø综合布线系统中典型的配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120X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宽1M,向外开。

在主、分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

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

Ø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

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则还应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

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