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449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咋轨道桥面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技术交底.doc

技术交底

第1页共页

编制部门

工程部

编号

LXSZ-GCB-

主送部门

生产部、机物部、工班、安质部、物资部、试验室、无砟轨道架子一队、二队

日期

2012-07-1

工程名称

桥面系

工程部位

桥梁防水、保护层

内容:

1、《技术交底书》后附。

保证质量措施

严格按照施工图、技术交底书作业。

环保措施

工完料清,防水涂料污染及时清理、并将工作场地清扫干净。

安全措施

派专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编制:

复核:

签收: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中铁五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预制箱梁桥面防水层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号);

2、《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3、《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56号);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5、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桥面系防水层相关设计文件;

6、《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无砟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防水层结构组成

桥面防水层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防护墙内侧,底座板铺设区域以外防水层由“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组成。

第二部分:

防护墙外侧防水层由“聚氨酯防水涂料+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组成。

四、防水层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防水层施工要组建专业化队伍,每个防水层作业队的主要设备配置为:

防水层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一个工作面)

序号

机械设备或者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额定功率(KW)或吨位(T)

数量

1

自动滚压设备

2

2

人工喷枪

8

3

工业吸尘器

854DC

5.5KW

1

4

移动发电机

SDL-200GF

75KW

2

5

角磨机

9980N

0.75KW

10

6

空压机

TA100

7.5KW

2

7

滚刷

8

4.1.2防水层施工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防水层施工主要人员配置表(一个工作面)

序号

工种

人数

1

基层及涂层修补工人

10

2

滚涂及刷涂工人

6

3

喷涂工人

8

4

电工

2

5

技术员

2

6

安全员

1

4.1.3防水层施工要先做工艺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4.2施工工艺流程

桥面防水层铺装施工工艺见下图

4.3防水层施工

4.3.1桥面基层处理

4.3.1.1、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桥面混凝土基层表面质量应符合TB/T2965规定的要求。

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

4.3.1.2、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凸凹不平现象;对于混凝土因养护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起砂等现象必须采用合适机械打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基面,过于光滑的基面宜用打磨机磨粗。

若基层表面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1:

2.5水泥砂浆找平。

4.3.1.3、防护墙、竖墙需做防水层部位应无蜂窝、麻面。

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楚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

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黏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及基地的连接。

4.3.1.4、平面与立面交接处应做成均匀一致。

4.3.1.5、涂刷基层处理之前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一般方法可凭经验肉眼观察,将1m见方的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即视为符合要求,可进行铺设卷材防水层施工。

4.3.2防水卷材的铺贴

4.3.2.1、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密封膏、圆形搅拌桶、220V电源、打磨机、小平铲、凿子、吹灰器、扫帚、滚动刷、毛刷、弹线盒、剪刀、壁纸刀、卷材铺展器、多头喷灯车或自动铺装车、喷灯、钢压辊、小压棍等。

4.3.2.2、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

4.3.2.3、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0.4kg。

施工方法是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为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热熔施工。

4.3.2.4、防水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

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

对于桥涵面的曲线部位,应按曲线半径放线,以直代曲,确保铺贴接茬的宽度。

4.3.2.5、卷材铺粘宜采用机械烘烤设备热熔铺贴卷材,也可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热熔铺贴卷材。

卷材铺贴应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喷枪),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喷灯以距离卷材辊30cm左右为宜),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熔化后,即可向前滚铺。

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边铺贴边滚压排气粘合,滚压工具可采用15~20kg重,1m长,直径为15cm的钢辊。

4.3.2.6、卷材底面熔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色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热熔沥青。

4.3.2.7、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防护墙根部。

对于桥面排水口、吊装孔等细节部点,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封边。

保护层接缝处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封边。

4.3.2.8、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条。

4.3.2.9、制作防水层时不得流溅或其他原因污染梁体。

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

4.3.3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涂刷

4.3.3.1、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基层应平整清洁、牢固、坚实、充分干燥、无尖锐角,并做好节点圆弧处理。

4.3.3.2、涂膜厚度和用量,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

4.3.3.3、施工方法与要求:

(1)涂膜施工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应保证涂膜厚度达到2.0mm)将涂料均匀涂刷与基层表面。

(2)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需按产品说明进行配置,每种组份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

(3)采用喷涂设备时,该设备应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和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为60℃~80℃。

(4)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3~5min。

(5)搅拌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

(6)涂刷时应分2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

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

(7)配置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

(8)对于防护墙、AB竖墙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保护层平面处封边处理,应在缝两侧不小于设计宽度要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对于泄水管、吊装孔等部位,待做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于密封膏后,用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处理。

(9)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器具缩短干燥时间,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防水层干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保护层。

4.4防护墙外聚氨脂防水层施工

4.4.1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面进行验收,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

4.4.2聚氨脂防水层厚度不小于2mm,每平米用量约2.4kg。

4.4.3施工可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喷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将涂料均匀刮涂于基层表面。

4.4.4涂料主剂、固化剂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重误差不得大于±2%。

4.4.5采用设备喷涂时,该设备应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和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在60-80℃。

4.4.6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3-5min。

搅拌时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

4.4.7刮涂时应分2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

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

刮涂厚度﹥1.8mm。

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

4.4.8对防护墙在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

4.4.9不得使用风扇等工具缩短干燥时间,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采用措施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4.4.10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并且完全干固后方可浇筑保护层。

4.5纤维混凝土施工

4.5.1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拌制,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小于3分钟,并拌合均匀。

4.5.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4.5.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4.5.4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横向断缝,在梁体中心线处设纵向断缝,断缝宽度10mm、深约20mm。

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

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4.5.5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

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0%时,自然养护应不小于28天,相对湿度在60%时,自然养护不小于14天。

五、防水层修补及搭接

5.1修补

5.1.1涂层漏涂、鼓泡、针孔及损伤的修补

对于面积小于250cm2(16cm×16cm)的漏涂、鼓泡和损伤,应采用涂层修补材料进行修补;面积大于250cm2时,采取二次喷涂的工艺进行修补。

针孔应逐个用涂层修补材料修补。

5.1.2范围较大处的修补

如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短(≤6h),对缺陷涂层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后直接进行二次喷涂相同材料的聚脲防水涂料。

如果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长(>6h),则应在缺陷涂层表面、并向外扩展5-10cm,打磨清理后,施做专业粘合剂,然后采用专用修补设备喷涂聚酯修补、刮平,使整个涂层连续、致密、均匀。

5.1.3注意事项

修补时,应彻底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并将基层及损伤周围20mm范围内的涂层表面打毛并清理干净,分别刷涂底涂和层间粘合剂。

待表干后用原聚脲材料及喷涂设备喷涂修补,应尽量减少手工修补的数量。

六、防水层保护措施

6.1防水层施工后必须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避免防水层在后续施工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