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解析.docx
《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解析
新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无微不至
(日本)星新一
大厦群起伏连绵,像群山般伸向远方,远天的白云之间,现出了夏日初升的大阳,阳光照进了房间。
这是一座80层公寓的第72层的一个房间,床上躺着一个男人,他就是这屋子的主人,名叫特鲁,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
太阳升得更高了,窗边的玻璃雕刻品亮晶晶的,把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在镶着自动日历钟的2050年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射入的阳光渐渐增强,由于窗上蓝色大玻璃的反射,使热气透不进屋子,只能让光线照射进来。
因为室内有某种装置,使得气温全年都保持适当,而且,让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的各个角落。
花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而变化,现在是夏季,按特鲁的爱好,混合着百合花香的新鲜空气,从角落里静静地飘散出来。
墙上日历钟的时钟指着八点了,一阵轻轻的响声过后,接着从圆花瓶形状的银色扩音器里放出了音乐,并且还响起了温柔的说话声:
“喂,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吧……”
时钟与所有的装置都联系着,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于是“话”停住了,墙壁之中响起了轻轻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天花板上静静地降下了一双“手”,这种用软塑料制成的、被人们称为“手”的装置,不论哪一家都有。
“还睡吗?
上班要迟到了。
”与“话”音同时,“手”掀开了被子,抱起特鲁,送进了浴室。
特鲁像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进入了自动打开的溶室门后,“手”把特鲁放到喷头下面,这时从墙壁上伸出的一只小“手”在他脸上涂上了脱毛膏,只用了五秒钟时间就把胡子完全溶化了丝毫也不伤害皮肤。
那只大的“手”也在灵活地活动着,从特鲁身上脱下睡衣扔进旁边的电子洗衣机。
“来洗一下淋浴吧。
”随着“话”音,温度适当的水喷了出来,旋即就像骤雨一般消失了。
于是干燥的热风吹来,一瞬间,特鲁皮肤上的水全都被吹干了。
这一切刚完,喷雾器轻轻酒出香水,“手”又给他穿上了洁白的服装。
“早餐己备好,请来这边。
”与“话”音同时,“手”把特鲁送到餐室椅子上,这里的桌上已摆好从厨房运来的面包、咖啡、牛奶等,香气四溢。
“请吧。
”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映出了当天的新闻摘要三分钟,然后三面的墙壁又飘送出轻快的音乐,在清爽的空气中回荡。
音乐弱了下来,“话”音道:
“如果您不吃那就撤掉了。
”
一切都合乎每天所要求做的在进行着,特鲁也不接旁边的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所以传送机便按程序开动了,桌上的食器叮当地碰撞着移进了厨房。
音乐再次增强,烟卷装置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只要一拿起烟卷,这个装置就会自动点火,但特鲁今天早晨好像不想仲手拿烟。
乐曲变换着响了好一会
时钟指着8时50分了
音乐停止了,“话”音再次提示:
“喂,该走了。
”
“手”扶起特鲁送向房间一角,一靠近那门就自动打开了。
那里有用结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像蚕茧形状的车子,“手”把特鲁放了进去。
祝您今天顺利,您走之后,房间会像以往一样被整理好的
按了旁边的电钮
随着这声音,车门关上了
“咔”的一声,年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
由这个管道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
因为空气压力很大,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特鲁的车子在管道中行进着,车前安有小型装置发出无线电波,管道接收了这信号,便在复杂的路线中毫无差错地指引道路
五分钟后,特鲁的车子停在他公司的大门前。
正是上班时间,大门口有许多职员,其中一人隔着塑料车门向特鲁喊着:
“早晨好,特鲁先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
特鲁没动,那同事仲手一拉特鲁的手,不由大声喊叫起来:
“啊,冰凉!
喂,医生!
”
不一会儿,医生由管道到来了,在一片嘈杂声中检查了特鲁的身体。
情况怎么样?
已经晚了,他的心胜衰弱,老毛病发作,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大约已有十个小时了,可以说是在昨天夜里吧。
”
(选自《星新一科幻作品选》)
(1)【品科幻】浏览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小说创作至今虽然已有50多年,但其中内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科幻色彩。
从家居生活看,室内气温可保持全年适当,还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散发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更神奇的是①________。
从交通出行看,②________。
星新一的作品可以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2)【寻伏笔】星新一善于给小说的结局埋下伏笔,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请找出文中为“特鲁先生己经去世”埋下的三处伏笔。
(3)【议主题】小艾和小宇对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的观点。
你赞同谁的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艾:
这篇小说主要表达了对高科技时代生活的赞美。
小宇:
我觉得这篇小说主要表达的是对高科技时代的担忧。
【答案】
(1)室内有被称为“手”的装置,能提供穿衣、洗浴、送餐等一系列自动化的服务;车子利用空气压缩机在管道中快速通行,并通过无线电波指引,毫无差错
(2)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手”把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像木偶一样被摆弄着:
“手”送来了早餐,但特鲁没吃;“手”要把早餐撤掉,特鲁也不按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
烟卷装置送来了烟,但特鲁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3)我赞同小宇的说法。
这篇小说用大量笔塁写了特鲁所享受的超级自动化的生活却告诉读者特鲁已死去多时,这样的结尾引人深思,未来时代的科技能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却没有发现人的死亡,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代替人文关怀。
可见这篇小说表达了对未来高科技时代的担忧。
【解析】【分析】⑴这篇小说具有科幻色彩内容,从家居生活看,室内气温可保持全年适当,还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散发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有播放音乐和智能说话的扩音器;有能提供穿衣、洗浴、送餐等一系列自动化的服务,可以说无所不能的“手”;交通运输便捷,车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
⑵运用伏笔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
结尾的结论是“特鲁先生己经去世”,前文有多处交代,找到特鲁没有反应,异常举动的句子归纳作答即可。
⑶这是一道探究题目,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切合实际。
本文无微不至的只是物质生活,而不是精神生活,主角半夜死去也无人伴护和发现,表现高科技不能取代一切的主题,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代替人文关怀,可见这篇小说表达了对未来高科技时代的担忧。
故答案为:
⑴①室内有被称为“手”的装置,能提供穿衣、洗浴、送餐等一系列自动化的服务;②车子利用空气压缩机在管道中快速通行,并通过无线电波指引,毫无差错。
⑵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手”把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像木偶一样被摆弄着:
“手”送来了早餐,但特鲁没吃;“手”要把早餐撤掉,特鲁也不按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
烟卷装置送来了烟,但特鲁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⑶我赞同小宇的说法。
这篇小说用大量笔塁写了特鲁所享受的超级自动化的生活却告诉读者特鲁已死去多时,这样的结尾引人深思,未来时代的科技能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却没有发现人的死亡,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代替人文关怀。
可见这篇小说表达了对未来高科技时代的担忧。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从不同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答。
⑵本题考查赏析伏笔的写法。
答题时应注意,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⑶本题考查探究主旨和发表观点。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文章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看法,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
“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
”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
“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
”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
”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
“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⑤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
”时,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一位女教师帮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2)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或:
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
或:
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
(3)第一次:
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
(或:
为了安慰小女孩。
)
第二次:
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4)您还记得十儿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5)善良、高尚、有责任心和善解人意。
【解析】【分析】
(1)面对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将这些信息组织成完整通顺的一句话。
文中的主人公是:
女老师,事件的起因:
小女孩因“一念之差”偷书,经过:
女教师帮助了小女孩,结果:
小女孩回谢老师。
据此整合成句即可。
(2)此句的前后都有相关的内容,选一作答即可。
句前内容是老师所想,句后内容是老师亲眼所见,都是“所料”的内容。
据此作答。
(3)分别从老师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老师的“笑意”,第⑤段中“她笑了笑”是老师看到被吓着的孩子,用笑来安慰她;第⑧段“她也笑了”是老师看到自己当年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拯救了一个人,感到欣慰。
据此作答。
(4)从随后老师的心理活动“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来想像女孩子说话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说明来访的原因,二是表达感激。
据此作答。
(5)结合文中的人物描写即可分析形象。
“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
‘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可见她有责任心,“什么都没有问”体现了她善解人意。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⑴一位女教师帮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⑵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或:
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
或:
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
⑶第一次:
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
(或:
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
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⑷您还记得十儿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⑸善良、高尚、有责任心和善解人意。
【点评】⑴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组成,而事件又是由起因、经过、结果构成,所以如果把文章中的要素串联起来,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中的主人公是:
女老师,事件的起因:
小女孩因“一念之差”偷书,经过:
女教师帮助了小女孩,结果:
小女孩回谢老师。
据此整合成句即可。
⑵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
然后通读句子,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此句的前后都有相关的内容,选一作答即可。
⑶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⑷开放性试题。
答案符合小女孩的身份即可。
⑸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本文中的老师是一个善良、高尚、有责任心和善解人意的老师。
3.阅读《一点一横长》,回答下列小题。
一点一横长
①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中读书。
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
②“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
”“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
”
③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
④“写错了,重来!
”
⑤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
“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
⑥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
⑦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
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
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
⑧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
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
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
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
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
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声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
⑨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
⑩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
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事去深入练习了。
⑪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摹不多,常是目临。
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⑫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
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1) 第①段中爷爷“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我”的棱角被磨平了吗?
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加以说明。
(2)第③段中“左行右回,一起一落”指的是下列哪个笔画?
( )
A.点
B.横
C.撇
D.捺
(3)爷爷对“我”写字有哪些具体要求?
(4) 文中“气息”一词出现了三次,在第③段中“气息”的意思是________,第⑪段还指________,第⑫段更有________的感情。
(5)说说你对标题“一点一横长”含义的理解。
【答案】
(1)被磨平了。
依据:
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
(2)B
(3)“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写错了,就要重写;爷爷要“我”练好一点一横这两笔再写其他的。
(4)爷爷教我写毛笔字时“粗细有间”的呼吸声;爷孙凝神静气的气氛;思念
(5)“一点一横”指爷爷教“我”练习写毛笔字这段经历,“长”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深情怀念。
爷爷对“我”的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成长。
【解析】【分析】
(1)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首先明确:
棱角被磨平了。
然后结合“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
”得出:
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
(2)要求学生根据“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分析选项分析。
结合“横”的特点:
左低右高,左方右圆,逆风起笔,回锋收笔。
故选B。
(3)结合“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
”“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
”“写错了,重来!
”“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
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
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
”概括即可。
(4)第一处在第③段,结合“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
”得出:
爷爷教我写毛笔字时“粗细有间”的呼吸声。
第二处在⑪段,结合“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得出:
在爷孙凝神静气的气氛;第三处在第⑫段。
结合“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得出:
对爷爷的思念。
(5)结合“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分析:
“一点一横”写出爷爷教“我”练习写毛笔字这段经历,写出爷爷对“我”的教诲重塑“我”的品行,使“我”终身受益。
结合“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
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给人回味、思考的空间(意味深长)。
故答案为:
⑴被磨平了。
依据:
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
⑵B
⑶“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写错了,就要重写;爷爷要“我”练好一点一横这两笔再写其他的。
⑷爷爷教我写毛笔字时“粗细有间”的呼吸声;爷孙凝神静气的气氛;思念
⑸“一点一横”指爷爷教“我”练习写毛笔字这段经历,“长”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深情怀念。
爷爷对“我”的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成长。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的理解作答。
⑵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把握,注意根据提示,明确所涉及的汉字。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赏析和概述,注意抓住爷爷对“我”写字的相关要求的句子提炼。
⑷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理解。
⑸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
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
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答题时既要答出标题的含义,也要将标题蕴含的情感分析出来。
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月大师
老舍
小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一直到九岁才入学。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
上学没有?
”他问我的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
"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
"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私塾入了学。
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因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人骗了去的,他不管。
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
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
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
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
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
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庙的方丈。
可是没有多久就被祛除出来,他是要做真和尚的,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
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教难的。
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
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感善事业,他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