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45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届高三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调研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命题人:

程志丽审核人:

宋晓巧杨宏磊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1.《三字经>写到: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是

A.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B.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D.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

2.《礼记·王制》中云: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

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

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

3.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

“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意在通过制度

A.扩大人才的选拔B.培养个人的修养

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D.神化治人之“术”

4.汉文帝说: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这反映了

A.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B.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

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

5.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时期

整地

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6.余秋雨指出:

“中华文明从来不主张远征,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的原因不包括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B.传统文化的影响

C.中央集权的形成D.封闭的大陆环境

7.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

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设置司隶校尉分化相权B.唐朝设御史台监督相权

C.明太祖废丞相建内阁制D.其主体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9.“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材料反映的制度应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

席买卖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1.“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依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推翻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的是湖北军政府

B.军阀官僚统治指广东革命政府

C.结束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统治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D.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指北洋军阀政府

12.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

高楼红袖客纷纭。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

当时

夜市的繁荣表明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13.元代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各行中书省

A.其以下的行政区划为州县二级制B.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向皇帝述职

C.采取省官相互监督形式进行监督D.重大的军政要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14.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

儿当自强。

”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科举制度体

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15.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

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

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16.宋太祖曾发布诏令:

“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

”又诏:

“榜商税则例

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

"这表明当时(  )

A.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B.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C.商业税率比较低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7.唐甄说:

“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

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18.张之洞说:

“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

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

”材料表明张之洞(  )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时宜

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19.“广陵有贾人,以柏木造床,凡什器百余事,制作甚精,其费已二十万,载之建康,卖以求利。

”这一经营活动具有的特征是

A.专业化生产B.交易场所固定C.产销合一D.制漆技艺高超

20.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支出项目

金额(两)

占总计百分比

薪工膏火口粮、购地造房

2048433

12.78

华洋工匠工食

4209619

26.26

购买机器

1055143

6.58

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

7934732

49.50

购买军火

720745

4.50

译书及办舆图经费

61117

0.38

注:

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D.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21.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爹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多龙、李遂亦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

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22.下表中中国对外贸易最为恶化时期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B.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原材料

C.袁世凯统治时期压制民族经济发展D.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原材料价格

23.有人克里斯提尼改革发展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将原有的部落地盘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

B.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D.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4.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A.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的内容

B.法律程序严谨、详尽

C.罗马法得到恢复并树立

威信的原因之一是它包含的平等、公正等法律观念

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25.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

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

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B.提倡不同等级问的市民通婚

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D.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26.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

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

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

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

民主权

27.近代资

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两国在确立代议制度过程中都有与反民主势力妥协的内容

B.两国议会都由参众两院组成

C.两国实权都由内阁掌握

D.法国元首为总统,德国元首为宰相

28.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点类似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参议院。

原因是

A.阶级性质B主要权力C.政治地位D.构成成份

29.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30.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B.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

C.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D.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

31.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材料突出反映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3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3.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

困难增加,……因此,我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