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34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商南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线项目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公司

法人代表:

××××

1.1.4建设地点及规模

建设地点:

××××县××××。

建设规模:

建设一条2500t/d熟料生产线,年产水泥熟料90万吨,60万吨熟料年生产水泥80万吨(PC32.5R20万吨、PO42.5R50万吨、PO52.5R10万吨),出售熟料30万吨。

窑尾配套建设3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1.2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a)××××公司的《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委托书》;

b)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相关技术资料;

c)××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发展的决定》;

d)××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

e)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陕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1.2.2研究工作范围及报告编制原则

a)根据项目提出的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落实生产所需的原料矿石、辅助材料供应条件;

b)拟建厂址的基础条件;

c)根据市场及技术情况,合理确定产品方案及装置规模,尤其重点考虑工艺技术可行性和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d)在满足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满足业主要求,做到安全、经济、可靠、实用;

e)贯彻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工程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的方针;

f)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

尽可能采用国内成熟先进的节能设备,提高能源的循环利用率,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注意职工安全和卫生,要遵照国家的有关环保政策,加强环境保护,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搞好“三废”治理,做到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要求;

g)产品销售的可靠性;

h)编制全厂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工程实施进度计划和经济效益评价。

1.2.3设计原则

a)充分结合××××公司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的设计基础条件,优化技术方案,确保工程设计的可靠性、经济合理性;

b)设备选型以国内成熟可靠的先进设备为主,少量引进的关键设备采取分交和来图加工的方式引进;

c)在国内众多2500t/d工程超产20%以上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通过利用本工程的有利条件,节省建设投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d)强化节能设计,为业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e)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例,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的生产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

f)本工程建设中将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政策;

g)重视建筑和环保设计,把本工程建成一条生产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水泥生产线。

1.3可行性研究的重点问题

a)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b)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c)低温余热发电方案;

d)工程技术方案;

e)产品的市场;

f)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g)项目污染物与治理方案。

1.4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于××年2月份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并派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专业人员对拟建项目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广泛的市场考察,调研落实建厂所需的原料矿石资源状况和辅助材料供应市场情况,预测产品市场需求。

项目可研单位自××年5月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拟建厂址的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电力、水源、原辅材料的供应条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落实了设计工作条件。

1.5推荐方案和结论

1.5.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a)生产规模:

2500t/d熟料,年生产水泥熟料90万吨,60万吨熟料年生产水泥80万吨,出售熟料30万吨。

年余热纯低温发电2700万KWh。

b)产品方案:

熟料直接无包装销售,水泥产品包装物执行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标准。

袋装占70%,散装占30%,散装水泥由罐车拉运出厂销售。

1.5.2建设方案、建设地点

a)建设方案:

由××××公司投资进行该项目的建设,并组织矿石开采、水泥生产及产品销售。

b)建设地点:

××××。

1.5.3厂址概述

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首先考虑距矿石资源近,综合水、电、路等综合因素。

××××即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区距矿山10公里,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项目选址远离居民区。

地势较为开阔,适宜建厂。

1.5.4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205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709万元,占总投资的86.3%,流动资金2813万元,占总投资的13.7%。

1.5.5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中,建设单位自筹7522万元,占总投资的36.65%。

申请银行贷款1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3.35%。

1.5.6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达产后,年实现收入25890万元,利税总额502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5.31%,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4.16年,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5.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0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投资

万元

20522

1

建设投资

万元

17709

2

流动资金

万元

2813

生产规模

1

建(构)筑占地面积

m2

20652

2

项目占地面积

公顷

13.5

不包括矿山

3

生产规模

t/d

2500

熟料

3.1

熟料

万t/a

90

其中出售30万吨

3.2

PC32.5R水泥

万t/a

20

3.3

PO42.5R水泥

万t/a

50

3.4

PO52.5R水泥

万t/a

10

4

项目总定员

295

4.1

其中:

管理、技术人员

39

4.2

长期全同制工人

256

不包括厂外运输工

主要原材料、动力

1

石灰石

万t/a

109

2

粘土

万t/a

26

3

铁粉

万t/a

2

4

石膏

万t/a

4.8

5

粉煤灰

万t/a

11.6

6

万m3/a

54

7

万度/a

9550

其中余热发电自给2700

8

万t/a

10.6

财务评价

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5890

2

年总成本

万元

20868

3

年销售税金与附加

万元

97

4

年所得税

万元

1150

5

年利润总额

万元

4598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3.80

税前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5.31

税后

8

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

15999

税前

9

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

10869

税后

10

投资回收期

3.64

税前

11

投资回收期

4.16

税后

12

投资利润率

%

22.41

13

投资利税率

%

24.47

14

盈亏平衡点

%

41.91

1.5.8研究结论

a)建设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b)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极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前景。

c)该项目实施基础条件成熟。

d)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所选设备先进实用。

e)项目污染治理方案可行,须报请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论证评价,确保新建一个环保型工厂。

f)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5.9建议

a)本项目建设条件较好,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宜尽快开展项目前期有关事宜的申请报批工作,为早日进入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b)本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较好,希望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性支持,使该项目尽快建设,及早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区位优势

××××结合部,东、东北与××××毗邻,南与××××接壤,西、西北与××××相连。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县成为××××门户,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边贸特点,特别是水泥工业,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省关停立窑水泥厂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刀切对机立窑实行关闭。

这些企业为寻求生存和发展,纷纷进行改造成为水泥粉磨站,这样一来,熟料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本项目立项建设,不但是项目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突现项目区水泥熟料量的扩张,为邻省邻县水泥粉磨企业提供原材料熟料。

从发展战略意义上看,是××××水泥工业向××××延伸并占据一席之地的跨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符合国家水泥产业宏观调控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下,水泥工业发展很快,水泥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之首,水泥产品产销率也始终保持在98%左右的较高水平上。

尤其近年来受到水泥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拉动,五年平均增速12%,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占全国水泥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40%。

大型水泥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

据测算,“十一五”期间,由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减少粉尘排放500多万吨,水泥工业年消纳工业废渣已超过2亿吨,占工业废渣利用总量的一半以上。

我国水泥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总量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大部分的产品还是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超标、产品质量差的立窑或小型老式回转窑生产的水泥。

因此为了调整我国水泥工业不合理的现状,国务院“103号文”指出:

发展水泥工业继续遵循“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原则。

“重点支持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水泥工业是陕西省具有资源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

从1999年起,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陕西省逐步取缔、关闭了一批小水泥厂,但目前仍有多家企业没有按照关闭时间进行关闭。

虽然陕西省的水泥工业经过前些年淘汰、压缩落后生产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陕西省立窑水泥仍然占据着大部分的产量,依然没有从总体上摆脱“大而不强”的局面。

2002年12月,陕西省经贸委、省计委在《陕西省水泥工业“十五”结构调整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水泥工业的发展态势和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规范我省水泥工业投资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水泥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合理布局。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对于陕西省水泥工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2.2.2项目建设符合市场需要和规划发展要求

“九五”以来,伴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加,陕西省水泥工业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2005年陕西生产总值3674.75亿元,比上年增12.6%。

全省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0.52亿元,增长30.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1.32亿元,增长8.3%。

2005年水泥产量达到1972.13万t,比上年增长11.0%。

由于陕西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675亿元,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1亿元,社会投资尚未有效启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根据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