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3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docx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x省委办公厅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x党办发〔x〕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x府办发〔x〕34号)文件精神,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富美乡村建设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力塑造城乡发展新形态,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巩固提升x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x]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25号)、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第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按照县委、县政府城市发展总体思路和以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整治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农村道路畅通便捷、用水安全便利、住房适用美观、供电安全可靠、通讯质优价廉、村寨明亮整洁,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全面改善,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富美乡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村民主体、便民利民。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保障农民决策监督权力,充分调动农民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做到改善环境与促进农民增收并举,整洁美丽与方便适用统一。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村施策。

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确保建设一批、成功一批。

(三)城乡统筹、配套完善。

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投入强度只增不减、建设标准只升不降。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服务和便民服务水平。

(四)产业升级、创新业态。

以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五)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坚持整村整寨推进、集中连片打造、整乡整镇提升,传承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

加强保护,适度开发,强化监管,保住村寨文脉,把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农民群众提供增收致富新途径。

(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把生态发展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过程,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化,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总体目标

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全面推进、配套建设、突出特色、持续提升”的要求,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查缺补漏、按需建设,强力推进“10+N”项目。

x年70%的村寨完成人居环境改善任务;x年90%的村寨完成人居环境改善任务;x年基本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覆盖。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

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

一是不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到x年,完成列入计划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加强对原有住房的改造,鼓励农民采用“农村建房推荐图集”,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民居环境。

大力推广低碳技术,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农房建设。

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建筑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技能水平,确保新开工建设的农房达到抗震设防和质量安全要求;二是加快推进通乡通村道路建设。

完善农村对外交通路网体系,着力推进村组联系道路、入户道路建设,解决生产生活道路不畅问题;加强机耕便民道路建设,解决农业机械下田难问题。

到x年,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串户路、村庄路面硬化”目标的同时,确保建制村通畅率、建制村通客运比例、农村公路列养率、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率“四个100%”目标;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结合水土保持工程,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疏浚坑塘河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完善饮水安全监测网络,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加快推进农村聚居点集中供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力争供水到户,满足人畜安全、方便饮水需要;到x年全面完成3.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实现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发展耕地灌溉面积3.9万亩,基本解决行政村周边100亩以上连片耕地灌溉问题;四是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有序实施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农村电网改造面和供电覆盖面,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到x年逐步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和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新建、扩建35、110千伏线路183公里。

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117公里。

新增配变容量19.21兆伏安,完成一户一表改造29950户。

增设便民服务网点82个,农村一户一表率达到100%;五是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网络普及提速项目,基本实现光纤进村。

建设美丽乡村云平台,不断开发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电子政务、邮政快递等便民服务功能模块,完善农村电商、现代邮政物流和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确保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六是推进新能源普及和应用。

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依托城镇供气管网供气,x省“中缅线”、“中贵线”天然气干管的建成通气,各地LNG气化站的建设,使天然气惠及部分村民;积极推进沼气发展,提高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用能的清洁化和现代化,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到x年全县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以上;七是实施示范带建设。

以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农业嘉年华、主要交通干道、示范小城镇等覆盖的村寨为建设重点,开展美丽乡村精品升级版、提高型、普及型示范带建设。

到x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升级版示范带1条、提高型示范带2条、普及型示范带7条,建成美丽乡村精品型示范村100个。

(二)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

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增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一是实施农村垃圾处理。

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为重点,因地制宜建立处理模式,完善处理设施,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分拣、源头追溯、定点投放”试点,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及利用,实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到x年全市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积极推广氧化塘、生态湿地等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

抓好农村卫生公厕改造建设,以行政村为单位整体普及公共厕所,到x年全县行政村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公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三是推进绿色村庄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美丽宜居乡村绿化、美化和净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重点推进村庄道路、河道水库(渠)、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和周边山体绿化建设。

重视重要景观节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营造独特的村庄形象;房前屋后和庭院绿化提倡"三微"生态空间,即微田园、微果园、微菜园,通过种植观赏农作物或果林,适度发展庭院经济,屋顶和围墙提倡立体绿化和美化。

到x年全县90%以上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创建基本要求,即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村庄绿化率不低于30%。

(三)大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计划。

在确保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村庄环境得以改善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按需建设的原则,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等逐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托幼场所、农贸集市、卫生室、电子商务平台、农村超市、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等“N”项行动计划,有条件的村庄应推进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建设,健全新型社区式管理和服务机制,整合利用村庄现有设施、场地和资源,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到x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完成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大院小广场硬化和健身器材配建等任务,着力推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大力实施历史文化保护行动计划。

立足山地建筑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农耕文明特色,科学编制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规划。

注重传统文化保护,深挖民族元素及文化内涵,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避免千村一面。

根据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的现状,开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工作,完善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建筑名录,推进保护规划编制和建档工作,建立保护和监管制度。

深入挖掘农村特色传统文化内涵,加强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整治,注重保留和突出村庄原有特色资源、自然形态和整体风貌,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重点扶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

到x年,全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提升。

(五)大力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结合x市大扶贫战略,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推进二三产业深入融合。

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宣传,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政府补贴、贫困户入股、利润分成等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形成“一村一品”。

鼓励发展电商服务点、农产品超市及其他微利商业服务设施,积极组织参与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商业行为。

大力发展建筑业,引导村集体组建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公司,鼓励农村工匠队伍承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加大力度发展旅游服务业,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等,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促进“产、园、村、经”互动,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县住建局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和长远发展取向,加快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乡镇、村庄规划和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框架下,根据治理的实际进度,对需要整治的村庄逐步编制规划。

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以及地质灾害治理规划相衔接,对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产业发展项目、防灾减灾项目、环境绿化项目等都要统筹安排,实现规划项目化。

强化规划管控,落实管理责任主体,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