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306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再热器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XX电厂三期2×600MW级工程#5机组为AA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G2100/25.4-

2型复合变压运行的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一次再热、单炉膛、尾部双烟道结构、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焊接工程设备采用美国ASME标准。

再热器系统分为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后竖井前烟道内,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

1.1、低温再热器

设计压力为5.59Mpa,设计温度T=℃。

低再蛇形管排由水平段和垂直段两部分组成,根据烟温的不同和烟气系统阻力的要求,低温再热器不同位置的管组采用了不同的节距和管径。

水平段分三组,水平布置于后竖井前烟道内,由6根管子绕制而成。

低再横向节距114.3mm,沿炉宽方向共布置192排。

下两组管子规格Φ57×4.5,管排的纵向节距76mm,材质SA-210C。

上组管子分两部分,下部管子规格Φ57×4.5,材质12Cr1MoVG;上部管子规格Φ51×4.5,材质12Cr1MoVG。

低再出口垂直段由两片相邻的水平蛇形管合并而成,横向节距228.6mm,横向排数96排,管子规格Φ51×4.5,材质12Cr1MoVG。

1.2、高温再热器。

设计压力为5.4Mpa,设计温度T=℃,高再蛇形管屏共96片,每片管屏由10根管子并联绕成U字形,管子规格为Φ50.8×4,横向节距228.6mm,纵向节距70mm,炉内受热面管材为SA-213TP347H。

进口集箱管接头材质SA-213T23,出口集箱管接头材质SA-213T91。

再热器共有焊口总数10038道,其中低温再热热器焊口8088道,高温再热器焊口1950道,需要焊后热处理的焊口980道,其中材质为SA-213T91的焊口980道。

2、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2、《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1999

2.3、《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2.4、《火力发电厂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2.5、《焊接工艺评定(SA-213T23钢管Φ57×4.5,45°斜固定对接焊)》(HPR-003)

2.6、《焊接工艺评定(SA-213T91钢管Φ38×5.6,45°斜固定对接焊》(HPR-006)

2.7、《焊接工艺评定(12Cr1MoVG钢管Φ42×5,45°斜固定对接焊)》(HPR-008)

2.8、《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2.9、《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2.10、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锅炉安装图

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

2.12、施工组织总设计

2.13、焊接施工组织设计

其它:

相关法律、法规,电力行业、建设部及有关标准、规范。

3、焊接作业前准备工作

3.1、焊材准备

3.1.1、焊条、焊丝供货应及时,到达现场时要严格检查材质证明书及出厂日期,合格后方可进入库房。

焊接所用的焊条、焊丝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大于5℃且相对空气湿度小于60%的库房内。

3.1.2、再热器焊口焊接时选用的焊接材料为:

TiG-J50、TiG-R31、TiG-R30、MTS-3和TGS-2CW。

3.1.3、焊丝使用前应将水分、铁锈、油污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3.1.4、焊条、焊丝的领用严格按照焊接工程处焊材领用制度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替焊工代领,更不允许非焊材管理人员进行焊接材料的发放。

3.1.5、焊接完应对施工区域的焊条、焊丝头进行清理,并随剩余的焊条、焊丝一起上交库房,由焊材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对其不能再进行使用的焊条、焊丝集中放置,严禁乱扔。

3.2、施工现场准备

电焊机采用集装箱集中布置,并保证提供充足的动力电源;施焊现场周围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确实无法清除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防护措施;施焊现场应设防风、防雨设施;在焊接现场要为焊工提供可供操作的焊接空间;高空作业时,应搭设牢固可靠的脚手架,并有防护栏。

3.3、焊接设备及辅助机械准备

采用ZX7-400STG型逆变弧焊机20~25台,焊机电流大小稳定,并能连续可调。

电动砂轮机Φ125型的8台。

焊机及辅助工具均应有制造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

焊机及辅助器械,仪表及装置须经过校准后方可使用。

3.4、焊接其它材料准备

3.4.1、材料项目及数量

氩气瓶:

20~25个氩气流量计:

20~25个

长30米的氩气皮带:

20~25根氩弧焊把:

20~25套

焊接防护面罩:

20~25个焊接防护手套:

80~100付

黑玻璃:

70~100片白玻璃:

400片

直径为Φ2.5mm的铈钨棒:

5公斤钢丝刷:

20~25把

锉刀:

20~25把砂布若干电焊钳:

40~50个

焊机二次线:

100~150米快速插头:

20~25对

3.4.2、钨棒、氩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标准),所用氩气的纯度应大于99.98%,钨棒采用钨铈棒。

3.4.3、焊口焊接时氩气瓶应集中布置,并采取措施固定牢固。

3.5、施工人员的准备

本工程施工应具备行政领导1人,班组长1人,焊接技术人员1人,质检员和安全员各1人,焊工4~8人。

3.5.1、焊接技术人员需能够审清本项目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思想,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质量和安保要求;需有不少于一年的实践经验。

3.5.2、班组长需熟悉本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熟悉施工质量和安全、环保要求。

3.5.3、安全员需有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安全管理规定,接受相关培训并有安全员上岗证书。

3.5.4、质检员需掌握本项目质量验收规范,懂得施工工艺,严把质量关;需持证上岗。

3.5.5、焊工必须按《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1999考试合格,取得Ⅰ类焊工合格证方可担任。

焊工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安全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凡遇到与作业指导书不相符处,焊工有权拒绝施焊,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工程处主任或焊接技术专工,不得擅自处理。

焊工考核流程如下:

 

 

岗前焊工培训和考试流程图

4、施工作业程序

4.1、每道作业程序都要严格控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必须能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2、施工作业程序图

水压试验无渗漏后

移交

 

b)密封焊接

 

管道焊接作业程序图

5、施工作业方案

5.1、焊口制备

坡口制备

管件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坡口制作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执行。

示意图如下:

 

如无规定时,应按照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最合适的坡口形式。

坡口加工完后,应立即进行焊口的焊接,如需隔一段时间焊接,为防止坡口氧化,应采取保护措施(如涂专用防锈层等),并用塑料封堵,将管口堵住,重新施焊前应用砂纸或角向砂轮机将坡口打磨干净。

管道(管子)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其偏斜度△f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子外径≤60mm,△f≤0.5mm;管子外径在60~159mm之间时,△f≤1mm。

5.2、焊接前焊口组对

焊口组对前坡口检查项目:

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是否有裂纹、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可用放大镜检查);坡口形状、尺寸及清洁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装配前应对坡口及附近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接头清理范围为坡口每侧10~15mm。

再热器承压部件焊前组对禁止强力对口。

对口时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这一要求:

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焊件组对的对口间隙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中《焊接接头基本形式及尺寸》的规定,与所用焊接方法相适应。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对口时尽量采用专用对口工具,其它加固装置在焊口焊接完毕后才能去掉。

5.3、焊口点固焊

焊口点固焊焊缝收缩时不能将管口拉错位;点固焊时应尽量减少点固焊点,以减少缺陷产生机率。

点固焊缝长度应为10~15mm,厚度不小于3mm。

焊口点固焊所用焊材、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与正式施焊相同。

点固焊缝应在便于接头的位置,对于吊焊(5G)焊口,点固焊缝应在1点或11点位置;横焊焊口的点固焊缝应在无障碍的地方,吊焊焊口点固焊如下图所示:

点固焊完毕后一定要检查有无错口、对口间隙是否合适、点固焊缝有无缺陷,如有缺陷,必须用砂轮机或锋钢锯条将缺陷磨掉,重新点焊。

5.4、焊口焊接方法

焊口焊接时所选用的焊接方法为:

全氩弧焊接。

5.5、焊口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施焊过程中,层间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且不高于400℃,SA-213T91的层间温度不能超过300℃为宜。

钢材的对接焊口的预热及热处理规范如下表

规格

材质

预热

方式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热处理工艺

升降温速度≤℃/h

恒温温度(℃)

恒温时间(h)

Φ50.8×4

SA-213-T91

火焰

100~150

≤300

150

760±10

0.5

Φ50.8×4

SA-213-T91/SA-335P91

火焰

100~150

≤300

150

760±10

0.5

Φ50.8×4

SA-213T23

火焰

200~300

/

/

/

/

Φ50.8×4

SA-213T23/SA-335P11

火焰

200~300

/

/

/

/

5.6、充氩

SA-213T91及SA-213T23点固焊和打底焊及第一遍填充时,为防止根部过烧和氧化,背面均应充氩保护。

根据管子的内径,裁剪可溶纸,折叠成圆锥状,圆锥底面的直径应比管子内径略大,距离坡口400mm。

先从另一端管子充氩,为提高劳动效率,先以25L/min的流量进行预充氩;2~3分钟后用明火(火柴或打火机)检验充氩是否合格,当火灭时将氩气流量调节到9L/min,与焊接保护气流相适应,在打底即将完成收口时,将管内保护气体流量调到3L/min,另外,可在可溶纸中间开一个小孔,让管内保护气流畅通,使其不至于从坡口外泄,以防扰乱焊接保护气流,影响正面焊道的保护效果。

联箱与管子焊接时可直接向联箱内充氩,所有管座用可溶纸捏成团后堵严,焊前将所焊管座处的可溶纸取出。

5.7、施焊要求

焊接电弧的引燃应在坡口内进行,严禁在管子上引燃电弧或进行焊前电流试验。

焊接时,管子或管道内不得有穿堂风,如有穿堂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

正式施焊前认真检查点固焊缝(要求点固焊缝不得有任何焊接缺陷存在,否则应将已点焊缝打磨掉,重新进行点固焊),并将点固焊缝的两端用钢磨头打磨成斜坡状,以利于正式焊缝与点固焊缝的接头,从而易于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打底焊接时不允许将缺陷部位重新熔化来消除缺陷,打底时送丝一定要均匀,不能靠送丝的力量来突出根部,避免造成根部焊丝未熔夹丝。

打底层焊接完成后,立即自检,合格后及时进行填充盖面。

焊口点固、打底、填充、盖面应连续进行,避免工序间长时间中断(超过12小时)。

在打底层检验合格后,认真清除层间杂物,及时进行填充盖面。

如发现表面缺陷立即用机械加工法清除(角磨砂轮、锋钢、锯条),确认无缺陷后再进行焊接。

盖面时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收弧处弧坑饱满,接头熔合良好。

多层多道焊缝焊接时,应进行逐层检查,认真清理,层间焊缝的清理,缺陷的处理均采用机械打磨的方式,用角磨机或钢丝刷彻底清理焊渣及飞溅,特别是焊缝接头处和坡口边缘处。

清理时不可用榔头、錾子过重敲击焊缝。

在保证上一层焊缝的质量后方可进行次层焊道的焊接。

层间接头应熔合良好,起弧和停弧时均将电弧引在坡口内,收弧时减慢焊接速度,增加填丝,将弧坑填满。

10)施焊过程应连续完成。

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纹的产生。

再进行焊接时,仔细检查停焊前的焊层、焊道,确认无超标缺陷产生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焊接。

11)对需要进行焊前预热的焊口,焊工焊接时要严格把关,做到预热温度不够不施焊,严把质量关。

5.8、焊接工艺参数

由于再热器部件管子规格多,但差别不大,焊接工艺参数也变化不大。

现将工艺评定中的焊接工艺参数列出如下表,其它规格的管子焊接时可参考表中数据执行。

5.8.1、SA-213T91钢管(Φ38×5.6)45°斜固定焊接工艺参数

焊层道号

焊接方法

焊丝

电流范围

电压范围(V)

焊接速度(mm/min)

氩气流量(L/min)

型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1

TiG

MTS-3

φ2.4

正接

90~105

10~15

60~80

10±2

2

TiG

MTS-3

φ2.4

正接

90~105

10~15

60~80

10±2

5.8.2、SA-213T23钢管(Φ57×4.5)45°斜固定焊接工艺参数

焊层道号

焊接方法

焊丝

电流范围

电压范围(V)

焊接速度(mm/min)

氩气流量(L/min)

型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1

TiG

TGS-2CW

φ2.4

正接

90~110

10~15

60~80

10±2

2

TiG

TGS-2CW

φ2.4

正接

90~110

10~15

60~80

10±2

5.8.3、12Cr1MoVG钢管(Φ42×5)45°斜固定焊接工艺参数

焊层道号

焊接方法

焊丝

电流范围

电压范围(V)

焊接速度(mm/min)

氩气流量(L/min)

型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1

TiG

TiG-R31

φ2.5

正接

90~115

10~15

60~82

10±2

2

TiG

TiG-R31

φ2.5

正接

90~115

10~15

60~82

10±2

5.8.4、20G钢管(Φ60×6)45°斜固定焊接工艺参数

焊层道号

焊接方法

焊丝

电流范围

电压范围(V)

焊接速度(mm/min)

氩气流量(L/min)

型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1

TiG

TiG-J50

φ2.5

正接

90~115

10~15

60~82

10±2

2

TiG

TiG-J50

φ2.5

正接

90~115

10~15

60~82

10±2

6、焊口焊后检验

焊口无损检验严格依照《火力发电厂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的检验项目及比例进行。

焊口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实行四级检查验收制度,采用自检、专业检验及综合质量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评。

焊口在焊后外观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100%无损检验,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第一批焊口作为现场见证(W)点和停工待检(H)点。

6.1、自检

焊工自检贯穿焊接过程始终,包括焊前预检,焊接过程检查(点固焊、打底焊、层间清理、填充盖面),焊后外观表面质量检查。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焊工自检时发现缺陷应立即处理,认真填写自检记录,当天填写后的自检记录应交给班组长汇总后转交工程处质检员。

6.2、班组检验

焊工自检完毕后班长依据工作完成情况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无损检测。

6.3、分项工程质量专检

该分项工程结束后,焊接工程处会同公司质检部门进行焊口表面质量评定。

在这三级验收中,任何一级检查中存在不合格项目,立即进行缺陷处理,焊口全部合格后有关人员应及时填写分项工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评定表。

6.4、综合质量等级评定

三级验收完毕后,质量部门根据专业三级验收的情况提前通知业主、监理进行预检。

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和消缺,然后再进行正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以上部门或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7、焊口的返修

焊后经表面质量检验及无损探伤,如有不合格焊口,应查明其原因,据缺陷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表面缺陷应采取机械方法消除。

需要补焊的缺陷应按照补焊修复规定进行缺陷的消除。

修补时,应将缺陷彻底打磨出来,并打磨出便于施焊的凹槽。

返修时焊接工艺和正式焊完全相同,但同一部位的挖补次数一般不超过三次,并应遵守下列有关规定:

彻底清除缺陷;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如错口、折口超过检验标准时,不允许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8、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行政领导为第一质量管理员,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专职工程师在技术上负工程质量责任。

工程处专职质检员对焊接全过程(焊前、焊中、焊后)负质量监督、检查和落实的责任。

实行质量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都按标准、规范执行,凡是焊口就有技术措施,就有人监督、检查、过问;就有相应的资料记录;施工的全过程都依照程序进行,做好各道工序的承接工作。

焊口施焊时应做到:

焊口焊前应有焊口编号及材质标识;焊口的焊接材料应明确;焊口对口必须符合工艺及图样要求;焊口的工艺参数指令执行须有焊接协作人员监督;焊口焊后应有焊工代号;焊口焊后须有追溯性记录。

以工艺评定为依据,严格进行焊接工艺的编制,在施工技术措施上保证绝对的正确性。

严格对待焊工上岗制度,用人的质量保证工作的质量,用工作的质量保证焊口质量,用焊口质量保证焊接工程质量。

施工前技术人员对焊接人员应进行全面细致地技术交底,让焊接人员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注意事项都理解透彻;交底完毕,焊接人员和技术人员双方在技术交底卡上签字认可。

做好金属试验委托制度,当天焊接完毕的焊口当天委托,使焊接过程和金属检验同步。

对有质量问题的焊口,找出原因并及时妥善处理。

焊口记录清楚、准确,每个焊口都责任到人,以便奖罚分明。

焊口质量奖同焊工的一次合格率直接挂钩,优质优奖,对于一次合格率较低的焊工降级使用。

确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实行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全面质量检查。

9、施工人员职责

主任职责

合理组织人员材料设备机具等资源,搞好本专业现场的均衡施工和文明施工。

专工的职责

全面负责本工地的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决定工地级范围内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员的职责

掌握工程概况,编写技术措施和施工作业指导书。

并向施焊人员进行交底,深入实际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负责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发现质量或工艺问题有权督促施工人员进行返工。

参加质量验收及评定工作,负责记录、检查、整理和移交焊接资料。

质检员职责:

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规程、规范、验标,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把好质量关。

负责本专业质量验收项目的编制,经常深入实际进行监督技术措施的实施,做好质量验收及评定工作。

安全员的职责:

全面负责本工地的安全,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不安全因素,组织班组进行安全活动。

监督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和上报,对违章操作者及时制止并给予纠正。

班组长职责

负责对施工项目焊接工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带领班组人员接受技术、安全交底签字,对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安排该项目的施工。

施焊人员的职责

根据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认真进行施焊,不得违章作业。

施焊完毕,必须进行自检,然后认真填写自检记录。

10、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焊机外壳的接地应良好,焊机布置在通风干燥处,一次电缆线由电工布设。

焊接二次线要整齐布置,不得私拉乱接,接头处应包扎好,绝缘性能、隔热性能良好,

穿过通道时,要采取隔离设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高空落物。

在高处进行焊接工作,除应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不得站在油桶、木箱等不稳固或易燃的物品上进行工作。

工作开始前应清除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不得随身带着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登高或从高处跨越。

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应在切断电源和气源后用绳索提吊。

在高处进行电焊工作时,应设专人进行拉合闸和调节电流工作,并监视、提醒作业人员的安全情况。

电焊线如需加长,必须使用对接接头。

高空作业时,保温筒应固定或放置可靠,不得出现高空坠落情况。

焊条头及时回收,不得使用怕烫的工具袋等容器。

高空作业时,严防焊条、焊条头高空坠落。

焊接前焊工应将面罩、工作服、绝缘鞋穿戴好,以免触电及弧光、飞溅灼伤。

焊工穿戴的劳保用品及使用的工器具,应保持干燥完好。

如有破损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施焊之前检查工作场所,脚手架应搭设牢固,并加有围栏。

高处作业拉接焊接二次线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以防将未固定物体带下伤及他人。

焊工拉线、焊接过程中,时刻注意不要打伤钢丝绳及其它管道。

焊接工作间隙,焊钳不要直接放在焊件上,要放在有绝缘的木板上或其它绝缘体上,焊接工作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行灯电压不超过36V。

行灯及行灯变压器由电工布置维护,应布置在焊接位置正上方一米处,以不影响正常的焊接操作为宜。

坑道内、容器内或其他狭窄空间内焊接时,应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

钨棒打磨应用专用砂轮机,钨极应放在铅盒内储存或运输,工作中随时使用的零星钨极应放在专用的盒内。

打磨钨极处的地面应经常作湿式清扫。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垃圾应集中深埋处理。

电焊工应使用反射式镜片。

雨季施焊要做好“防触电”工作。

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整理好工器具,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

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剩余焊丝头,不得乱扔,应认真回收交回仓库,保护环境。

施工完毕,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重大未遂事故为零;

重伤事故为零;

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为零;

火灾事故为零;

人身轻伤事故为零;

机械、设备完好率控制在95%以上;

焊接作业场所每日作业后产生的焊接材料垃圾为零;

在金属材料焊接过程中因有害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为零。

12、焊接工程施工紧急(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

12.1、触电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触电后,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要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应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应实施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治,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进行,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伤员应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阔木板,在医护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救治。

12.2、创伤事故应急方案及措施

创伤包括:

物体打击、高坠、施工机械设备致伤、施工中工器具致伤等;

创伤急救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作好保护伤员的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态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