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281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docx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

地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走自己的路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会展班

指导教师**老师

所在学院:

技术学院

 

提交日期:

2012年9月5日

 

地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走自己的路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以引导人们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为基本目标的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前沿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然的,响应中共中央十七大的毫号召,全国各地都在加紧生态建设的步伐。

由于各地的环境、经济、政治因素都不同,因此各个地方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发展道路。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

安吉县自98年的工业立县,搞工业经济,尤其是造纸产业。

虽然这一产业的经济产值比较大,但是它造成的污染比较大。

98年后开始治理污染,由此开始踏入保护环境的阶段,这也是安吉县改变立县基点的转折点。

安吉县开始琢磨生态立县的发展路径,创建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框架。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这就是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六字。

对于安吉这样一个以竹子闻名的县城,具有自己的竹文化,也有自己的乡村特色。

安吉县的乡村,天空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草是那么的青,树是那么的绿,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这对安吉县政府来说,无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就此开辟了一条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线,在保证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不仅改善了乡村的村容村貌,也给乡村的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

地方性生态文明建设,须有自己的立足点。

需要因地制宜。

依靠当地的优势,进行生态新农村建设,响应党的号召,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农村生活品味,提高农村人的生活水平。

各村也应该走自己的生态建村道路,发展村的特色绿色产业。

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村民们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度,充分普及科普知识,让村民们真正明白是生态文明。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党的政策。

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光投入,没收益的建设道路,一旦没有持之以恒的经济支持,很多建设成果都会被打破平衡。

因此各地方应有生态化产业。

例如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资源产业等,只有在这样的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才能让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任何美丽的童话,编织了才能变成现实。

地方性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给自己的发展画一张壮美的蓝图。

然后给这张蓝图的实践,确立一个可行的计划,在逐个实现的基础上,完成这个美丽的童话。

地方政府应该认清形势,明确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

在这次考察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的确学习到了不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安吉模式,虽然是针对安吉而言的生态发展模式,但是这也是其他县市地区借鉴学习的模范榜样。

 

 

第一章生态新农村建设

1.1乡村污染处理······················································4

1.2生态文明知识普及················································6

1.3生态模范建设······················································7

第二章生态产业发展

2.1生态旅游业·························································9

2.2生态农业···························································11

第三章生态蓝图规划

3.1生态建设成就·····················································14

3.2生态建设蓝图·····················································14

结语······································································15

 

第一章生态新农村建设

1.1乡村污染处理

目前,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向城市方向转变,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许多村民的自身素质不高,在行为习惯上多有不妥。

导致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量以及污染物种类大幅度增加。

在许多村庄,农药瓶、塑料薄膜、化肥袋、塑料袋等随处可见,“白色污染”严重。

“村容村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之一,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突出强调了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

随着农民的生活条件和住房条件逐渐改善,居住逐渐集中,各种垃圾和污水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显得很突出了。

在一些地方,虽然农民自家布置得很漂亮,但房前房后都是垃圾,露天粪坑气味熏人。

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处理,绝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随意流走,随意渗透。

据有关专家反映,农村的污水中氮磷浓度高,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细菌和病毒。

随着农民集中居住的实施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已经成了复杂的很难处理的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处理好,而且十分缺乏处理意识。

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变化,农村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废弃的塑料材料和废电池之类的废弃化学类物质已明显增多,屋角田边随处丢弃。

这类垃圾即使进行简单的填埋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填埋很可能产生复杂的渗沥液,渗沥液对农田造成污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这种污染会持续很长时间,治理起来也十分困难。

这样的现状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要求的,更不符合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因此,在走向生态化前的第一步,就必须要处理好农村污染问题。

根据各地区的地形、区位、环境、经济实力、污染程度也不同,因此治理的侧重点也不同。

农村生活污水,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频率比较高,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

安吉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结合了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简单适用,运行管理方便,造纸价低廉的原则,创造出了一条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首先是动力模式,是A2/O法技术。

这项技术适用于平原丘陵地区工业污水比较严重的城镇污水处理。

处理的效果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以上。

该技术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泥水分离效果彻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含磷量高,具有较高肥效。

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造价较高。

但是需要治理污染严重的地区,采用以上花血本的模式效果是极好的。

其次是微动力模式。

它主要是利用生长在填料上的厌氧、兼氧、好氧生物膜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净化。

为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再无动力厌氧处理的基础上,配套微动力曝气装置,增加好氧处理的工艺手段。

该技术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良好,对氨氮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较稳定,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

它的优点是占地少,处理效果,管理方便。

缺点是建设成本高,需运维经费。

安吉还有无动力模式净化污水。

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安吉的乡村变的那么洁净,那么清新。

1.2生态文明知识普及

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有些对生态文明的知识不了解。

安吉县生态办对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

安吉县在全县发布了安吉县低碳生活守则。

里面有低碳的概念,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低碳生活。

以及以一些漫画为载体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呼唤科学理性。

推广低碳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学知识素养。

该书着眼于用科学知识来改变、提升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低碳生活做了大量的科学解释和普及工作,特别是在饮食、衣着、购物、办公、上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科学依据的劝诫。

例如,在饮食上“宜清淡,远三高”、“免熏烤,远油炸”等。

呼唤生态伦理。

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资源紧张等诸多难题。

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调整各种关系,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

该书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低碳生活行为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体现了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与尊重,体现了新的生态伦理追求。

呼唤加强修养。

践行低碳生活,既要靠约束,也要靠自觉。

要增强这种自觉,就要加强道德修养。

着眼于增强这种自觉,该书提出了人们在低碳生活实践中应当坚持的基本道德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节能、节水、节电、节地等节能减排知识普及性宣传。

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运用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介大势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

开展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宣传,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在全市创建一批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市场、无烟酒店等。

开展志愿者行动,号召市民“生态文明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开展了“绿色出行”活动宣传。

开展了“步行上下班”、“每周少开一天车”等活动,大力宣传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健康生活的理念。

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方面的素质,提高生态建设中群众的配合性。

以促进生态文明进程的发展。

1.7生态模范建设

安吉县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着眼于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安吉县坚持高起点确定工作目标:

提出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的36项评价标准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水平。

安吉县政府历来强调尊重自然美,坚持按照现实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生产发展和推进各项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自然特色;突出个性美,对全县187个行政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规划,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建设格局。

其次他们还注重整体美,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和1亿元“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资金,确保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的补助资金占总投入的50%以上。

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考核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的,根据人口规模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创建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市“生态乡镇”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

同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饮用水源保护、村庄环境整治、矿山复绿、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也安排了补助资金。

安吉在建设品位村镇中,巩固扩大村庄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品牌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工业化提升、家庭工业现代化发展、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了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安吉县环保部门通过每年推进1—2个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每年组织实施5个以上生态文明体系示范村(点)建设,从而着力推出一批农村污水与垃圾治理、生态恢复系统、中水利用系统、生态卫生系统、绿色乡村交通、社区综合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乡土文化提炼等示范系列,提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品位。

经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点建设,天目社区科普、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率达100%。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点的建设,使生态文明贯穿到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而收益最大的往往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二章生态产业发展

2.1生态旅游业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是著名的"中国竹乡"。

近年来,安吉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相继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围绕生态资源扩面提质、生态产品升级提挡、潜力优势发掘提速,切实做大做强独具湘西特色的生态文章,将生态优势资源转化为生态优势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安吉在生态旅游建设方面,一是高起点完善规划,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三张名片,加大了生态规划及实施的力度,构筑了"二区一环一中心"的旅游发展框架。

二是高质量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大规模开展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加快城市绿色精品工程建设,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成了生态广场和驿站广场。

对穿城而过的递铺港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城市生态河和生态长廊。

对旧城区进行了拆迁改造,拆除破旧危房,建设了设施配套的生态居住小区。

初步形成"城在绿中、园在花中、人在景中"的景象,而且加大城市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三是高标准建设旅游景区。

按照《安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重点抓好"二区"建设。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包括国家4A级景区安吉竹博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天荒坪电站在内的生态型规模型景点,在生态旅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吸纳民间资金投入旅游开发。

四是在营销上紧盯上海大市场。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全力接轨上海。

作为"同饮一江水"的黄浦江源,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精品,率先接轨上海。

主动迎合上海市民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对"黄浦江源"探源寻根的迫切愿望,与上海市旅委和黄浦、杨浦、普陀等区旅办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上海接待中心,与上海2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业务关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内引外联"等,建立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促销机制,不拘形式,创新办法,推出新线,推出精品。

每年举办推介会,邀请旅行社老总踩线、新闻媒体采风,彩车巡游、旅游大篷车进社区、自驾车游、组团大奖赛等,有力地提高了安吉在上海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份额。

五是规范发展农家乐。

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近年涌现出来的安吉农家乐,以其真山真水、真情真意成为休闲度假的时尚品牌,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吉农家乐经历培育、发展和规范等三个阶段的实践,已创建了农家乐服务中心,基本上实行了接团、标准、价格、促销"四统一"管理。

这一新模式的出现,克服了农家乐宾馆化趋向和无序经营的状况。

安吉农家乐的一些经验做法,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关注,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2.2生态农业

安吉县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全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境内空气质量一级,水质在二类以上,先后获得了全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以建设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循环型农业,优化产业的生态布局。

一是科学规划区域布局。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根据安吉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农业发展基础,先后编制完成了《安吉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安吉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将全县划分为西笤溪源头区、中部丘陵区、平原土斗区三大生态功能区,重点培育安吉白茶、山地蔬菜、生态畜禽、优质蚕桑、特色水产、休闲农业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设立畜禽养殖禁养区,合理安排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三是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县政府连续三年出台政策扶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成“畜禽-有机肥-作物”、竹(林)养鸡、稻虾种养轮作、桑枝循环利用等一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业发展。

蚕桑产业通过实施“吨果、吨条、百公斤茧”的新型蚕桑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以蚕茧生产为主向桑枝地板制造、桑果汁加工、果桑采摘园等综合利用为主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生态布局,构建了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全县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将近百分之一百。

(二)发展清洁型农业,注重生产的生态环境。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建成了县级土化实验室,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达到了化肥与有机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使养分施用趋向平衡。

二是推广农药减量增效防治技术。

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服务。

三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

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主,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系统,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64%。

(三)发展品质型农业,提升产品的生态价值。

一是落实全程化监管。

积极实施“绿剑”执法和小农资店质量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建成规范化农资店43家;加大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100%;以安吉白茶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

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

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先后制订了《安吉白茶》、《安吉冬笋》、《大溪山核桃》、《无公害稻米》、《小龙虾池塘养殖》等12个系列35项农业标准,其中《安吉白茶》被提升为国家标准,《小龙虾池塘养殖》为省级标准,全县认证有效期内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295个。

三是推进品牌化经营。

安吉白茶、高山蔬菜、竹林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受沪杭等城市居民青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特别是安吉白茶,是上海世博会指定礼品茶,并率先在3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注册。

(四)发展休闲型农业,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

一是拓展现代农业园区功能。

围绕安吉白茶和笋竹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拓展园区的生态、休闲、观光、文化功能,精心打造一批可吃、可看、可游的现代农业典型,实现了一产向三产的跨跃。

二是丰富休闲农业内涵。

借助“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使农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

三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由一产向三产的延伸,提升了安吉农产品的附加值。

安吉生态农业已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安吉农业发展不会止步不前,在未来的规划中,安吉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把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奖励补助办法,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是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立足安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新型高效农作制度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力争使全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20%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体系。

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努力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第三章生态蓝图规划

3.1生态建设成就

近年来,安吉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群众越来越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五年来,安吉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统筹发展水平名列全国前茅。

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安吉将新农村与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有机结合,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模式已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县。

“安吉模式”全国打响品牌。

安吉“一环四带六区”整体经营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已成为安吉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八大行动”,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被评为全省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3.2生态建设蓝图

在取得的巨大的成就面前,安吉人民并没有就此骄奢。

他们正在寻找着如何让安吉更好更快发展的路。

据安吉县环保局生态办的工作人员透露,未来几年他们将把重点放在生态新农村建设上,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人的素质,让安吉的农村成为文明和谐自然的天堂。

其次他们也将召开生态文明动员大会,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爱护自然,节约能源,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安吉县将沿着“一产二业三产”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城镇乡村的建设中,安吉县提出了“一轴两翼、双核四区”的建设格局,推进风情旅居小镇的发展。

在未来的13年和14年里,安吉县将争取浙江省生态文明样板县。

同时,安吉也将在2016年创建成全国示范县。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安吉县在起步的阶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安吉将赢在起跑线上。

安吉在生态建设方面充分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一条路,是适合安吉的,同时也是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因为安吉模式不光是属于安吉的,更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安吉模式存在的价值不光光是为安吉创造经济效益,优良的生态环境,更是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同时,安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让她恢复了毁容的脸,而且让她显得更美了,更加地迷人。

来过安吉的人,都会被她一览无余的竹海而吸引,对此赞叹不已。

诚然,安吉的美来自大自然,来自宝贵的生态资源。

安吉人的智慧绝不是用尽这些资源,而是保护这些弥世珍贵的生态资源,并且带着他们的相片走出去。

她正在以婀娜的舞姿,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