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425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第八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

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

教学目标:

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

是请它长期居住里,成为我们的伙伴,为此我们准备了什么呢?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清泉为你流”“这里鲜花为你开”同学们看,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才能婉转歌唱,才能自由飞翔,才能留恋不愿离去。

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

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鸟儿捉害虫,保护着森林果木。

鸟粪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肥沃。

但是鸟儿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生存、在空气、河流被污染,树被砍光的地方,鸟儿是不会光顾的。

报纸上已经有很多的新闻:

某地由于环境保护得不好,原来冬天来栖息的鸟儿们都不来了,后来当人们改善了环境鸟儿们又纷纷回来了。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

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

(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

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

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

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这里树木长成排” “这里清泉为你流”这两句旋律,一字对一音,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像粒粒珍珠在滚动。

“这里草地像绿海” “这里鲜花为你开”这两句旋律,尾句要开阔.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尽情地抒发出来、现在再请同学们唱一遍(要求声情并茂)。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 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2、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

2、学习合唱部分

(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录音(放录音)。

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有许多与第一乐段相同的旋律)

现在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小鸟”和 “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

教师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唱的感觉,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

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与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行,也要多加练习,让学生仔细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3)两声部的配合

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水平较高的部分学生分配到第二声部中去,不可使学生误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

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二声部可以相互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声部。

在两声部配合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练习,如“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就应作多次配合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多次配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

这首歌曲与我们学唱的《小鸟请到这里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却不一样。

曲作者李群是一位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女作曲家,她非常关怀红领巾,一生写了很多儿童歌曲,这首歌是其中较为优秀和流传较广的一首,请同学们边看教科书第6页边专心欣赏。

(放《林中的鸟声》童声合唱录音)

我们欣赏童声合唱不仅要看着歌词听它的内容,同时也应注意演唱者的声音和表现,录音中的演唱者都与同学们年龄相仿,大多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够唱这么好,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可以。

比如这首歌曲中有不少地方使用了顿音记号,还有不少“XO XO”的节奏,欣赏时就要注意别人是怎样唱的,怎么会唱得这么亲切动人,要以他们的歌声为榜样,改善自己的声音,所以欣赏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自己歌唱更为重要的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遍(再放一遍录音)

4、节奏创造

在刚才这首歌中,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学生回答:

“滴哩哩”模仿鸟鸣的声调),那么它的节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 ”)。

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中的这一句:

(学生学唱)

我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歌曲《滴哩滴哩》吗?

学生:

记得

(唱)

这两者节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对!

所以,音乐的表现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造,只要能较为准确生动地表现鸟鸣,用什么节奏都可以自由创造,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下面,请同学们为“嘀呖呖”或“嘀哩哩”创造出各种节奏。

(学生们创造)

大家看,我们创造的节奏是多么丰富啊!

(学生们一一评论,试唱)

如果将这些节奏配上音高,就可以用到歌曲中去了

学生试唱

5、师:

可见音乐创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导言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

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

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

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

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

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

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

鸟类的大王?

“朝”意指什么?

“百”是什么意思?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

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

 纯净、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

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第二遍:

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第四遍:

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三)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板书设计: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

北京、沈阳、成都……)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

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师:

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

(生:

江南的地理位置:

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 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3、师:

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

(生:

 江南的历史:

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

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 、师: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

(生:

 江南的特产:

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