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219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docx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实验方法;

(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如果不明白也可以仔细阅读课本p33的内容。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

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

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

液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由于悬浮固体浓度低,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聚集,因此在沉降

过程中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互不干扰地各自独立完成匀速沉降过程。

自由沉淀实验一般在沉淀柱里进行,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

100mm,以免颗粒沉

淀受柱壁干扰。

在沉淀柱内,某个沉淀时长t对应着一个颗粒沉速u0=h/t。

此时颗粒物的总去除效

率为

e?

(1?

p0)?

1

u0?

p00udp

式中e----总沉淀效率;

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也就是我们测定的残留率);1-p0----沉速大于或等于u0的颗粒去除百分数;u0----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u----小于最小沉降速度u0的颗粒沉速。

工程上常用下式计算

e?

(1?

p0)?

?

p?

uu0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700mm。

工作水深即由柱内液面至取样口的

距离。

2.配水系统一套。

3.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4.本实验使用浊度来代替悬浮物的测定。

1

四、实验步骤

按照实际的实验步骤来写,下面的是参考。

1.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3.准备实验用原水。

先将一定量的高岭土和自来水投入到配水

箱中,然后启动搅拌装置

使分散均匀。

4.配水箱中水质均匀后,启动水泵,同时打开进水管及沉淀柱底部的放空阀门,适当冲

洗管路中的沉淀物。

稍后,关闭放空阀门,进水至刻度线处。

同时启动秒表记录时间,

沉淀实验开始。

5.当时间为时,用量筒在取样口处取水样100ml(注意:

取水样时,需先放掉一些水,

以便冲洗取样口处的沉淀物),在每次取样前后读出水面高度h。

6.测定浊度。

五、实验结果整理

实验数据整理按照上课时说的方法列表并计算。

以颗粒沉速u为横坐标,残留率p为纵坐标,用计算机绘制u-p关系曲线。

将此曲线图

打印后贴在实验报告中,用于下面的图解。

习题:

利用图解法列表计算某个指定沉速u0(自己指定,可选用实验结果曲线范围的某个沉速)

时悬浮物的总去除率。

(总去除率即是实验原理部分的公式所定。

)图解法如图所示:

对于某个沉速u0,曲线上可以对应p0,这样就求出了去除率的第一部分。

图中需要积分

的面积即为公式e?

(1?

p0)?

1

u0?

p00这样就求出了去除率的udp中的?

udp,0p0第2部分。

具体计算时,可以列表求出每个矩形的面积,然后加起来:

23篇二:

化学沉淀实验报告化学沉淀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检测h2po2-分别与ca2+、ni+形成沉淀的难易程度。

实验原理:

h2po-2+ca2+?

ca(h2po2)2h2po-2+ni2+?

ni(h2po2)2实验配方:

nah2po2?

h2o25g/lh3po320g/l丙酸10ml/l乳酸20ml/l实验步骤:

首先配制1000ml溶液,ph:

4.6—4.8。

?

cacl2沉淀

1:

取50ml溶液,加温至85?

,加入200g/l的cacl2溶液。

2:

第一次加入0.25mlcacl2

溶液,每次间隔5min至明显形成沉淀为止。

?

nicl2沉淀与cacl2相同,将cacl2换成nicl2?

6h2o即可,浓度取200g/l。

实验数据记录:

?

当所取cacl2溶液用量为3g/l时(0.75ml),沉淀反应现象明显,即产生ca(h2po2)2

沉淀。

?

当所取nicl2溶液用量为10g/l时(2.5ml),沉淀反应现象明显,即产生ni(h2po2)2

沉淀。

实验结果分析:

ca2+更易与h2po2-结合产生ca(h2po2)2沉淀。

篇三:

自由沉淀

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1、实验数据记录

沉降柱直径水样来源柱高静置沉淀时间/min

表面皿表面皿编号质量/g表面皿

和悬浮物总质量/g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g

水样体积/ml

悬浮物沉降柱浓度/工作水(g/ml)深/mm颗粒沉沉淀效

速/率/,(mm/s)

残余颗

粒百分比/,

05102030601200123456

79.043880.74121.697481.760383.20751.447264.189065.49721.308266.1162

67.32861.212473.789574.93851.149083.478284.62901.150875.033276.15731.124131.030.030.030.030.031.031.00.05480.04820.04360.04040.03830.03710.0363846.0808.0780.0724.0664.0500.0361.0

1.8600.8830.3950.2300.0690.02111.4020.4426.2830.1132.3033.7610087.9679.5673.7269.8967.7066.24

2、实验数据整理

(2)绘制沉淀曲线:

e-t、e-u、ui~pi曲线如下:

2-1、绘制去除率与沉淀时间的曲

线如下:

图2.2:

沉淀时间t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2、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

图2.2:

颗粒沉速u与沉淀效率e的关系曲线2-3、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的曲线如下:

图2.3:

颗粒沉速u与残余颗粒百分比的关系曲线

(1)选择t=60min时刻:

(大家注意哦~这部分手写的,不要直接打印~)水样中悬浮

物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表面皿质量,如表格所示。

原水悬浮物的浓度:

c0?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6974?

?

0.0548g/ml

水样体积31.0

悬浮物的浓度:

c5?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1.1508?

?

0.0371g/ml

水样体积31.0

沉淀速率:

u?

h?

10(500-250)?

?

0.069mm/sti?

6060?

60

c0-c50.0548-0.0371

?

100%?

?

100%?

32.30c00.0548c50.0371

?

100%?

?

100%?

67.70c00.0548沉淀效率:

e5?

残余颗粒百分比p5?

篇四: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沉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

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原理】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局域活跃的吞噬功能。

吞噬细胞受

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血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

鼠,取出腹腔液,以冷亚甲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吞噬细胞内

鸡红细胞的数目,以判断吞噬细胞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方法】体内法:

(1)实验前3小时,小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注射鸡红细胞1ml,轻柔腹部,使其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

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载玻片轻擦腹腔,使腹

腔液均匀涂于载玻片过,再滴一滴0.03%冷亚甲蓝溶液,盖上盖玻片。

(4)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结果】

【分析】

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的孔内,二者均可发生扩散,并且

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本实验是定性实验,

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关系以及相互关系。

【方法】

(1)制板:

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载玻片上约5ml

(2)打孔:

待琼脂凝固后,将载玻片置于打孔样板上,用打孔器打孔

(3)加样:

在中央孔内加抗体,上下两孔加抗原1,左右加抗原二,每孔加10μl

(4)结果观察:

将琼脂板置于湿盒,37?

一天后观察结果。

【结果】在中央孔

与添加抗原1的孔之间出现沉淀线,有抗原抗体反应,为阳性反应,说明抗原

1与抗体相对应。

中央孔与添加抗原2的孔之间没有沉淀线,说

明抗原2与抗体之间不相对

应。

【分析】抗体与抗原发生扩散时,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

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当有沉淀线出现时,说明有抗原抗体反应。

琼脂铺板时要一次铺成,并且铺设均匀。

打孔时要注意垂直打孔,注意不要有裂隙产生。

篇五:

混凝沉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沉淀理论的理解;

2、掌握确定最佳投药量的方法,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

3、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数。

二、实验原理

1.混凝作用原理包括三部分:

1)压缩双电层作用;2)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

这三种混凝机理在水处理过程中不是各自孤立的现象,而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随不同

的药剂种类、投加量和水质条件而发挥作用程度不同,以某一种作用机理为主。

对高分子混

凝剂来说,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

而无机的金属盐混凝剂则三种作用同时存在。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

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

混凝效果。

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

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

电的粘土颗粒。

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

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

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

2.混凝剂向水中投加的能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的高价电解质,称之为“混凝剂”。

凝剂可分为无机盐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

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有:

三氯化铁、硫酸铝、

聚合氯化铝(简称pac)、聚丙烯酰胺等。

本实验使用pac,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

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

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

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3.投药量单位体积水中投加的混凝剂量称为“投药量”,单位为mg/l。

混凝剂的投加

量除与混凝剂品种有关外,还与原水的水质有关。

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小时,高价电解质对

胶体颗粒的电荷斥力改变不大,胶体难以脱稳,混凝效果不明显;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大时,

则高价反离子过多,胶体颗粒会吸附过多的反离子而使胶体改变电性,从而使胶体粒子重新

稳定。

因此混凝剂的投加量有一个最佳值,其大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4.影响混凝作用的因素投药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水温、水的ph值等。

5.浊度仪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

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中呈现浊度。

浊度仪采

用90?

散射光原理。

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

过溶液。

与入射光成90?

方向的散射光强度符合雷莱公式,在入射光恒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的混浊

度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浊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浊度仪一台(sgz-2数显浊度仪,上海悦丰仪器仪表有限

公司)

(2)混凝试验搅拌仪(my3000-6普通型混凝试验搅拌仪,潜江梅宁仪器有限公司)

(3)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4)沉淀桶(600ml烧杯)6个;(5)100ml取样瓶6个;(6)乳胶管或塑料软管(直

径5~8mm)15~20cm;(7)100ml烧杯1个;(8)100ml量筒1个;

(9)500ml量筒1个;(10)10ml量筒1个;

2.实验试剂

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原水(制备工作已由实验员完成);自来水

四、实验步骤

1)制备原水:

事先用高岭土配制浊度为50ntu左右的浑水,静沉1天以上,取上清液

备用。

(已由

实验员完成)

2)用电子天平称取混凝剂(pac)3g溶于1l自来水中,浓度为3g/l。

3)取600ml原水倒入与搅拌仪配套的沉淀桶中。

共六个沉淀桶。

4)根据原水体积,按照投加量80、120、160、200、300、400mg/l

计算加药量,并换

算成混凝剂溶

液的体积量。

换算后,混凝剂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16、24、32、40、60、80ml。

5)设置搅拌仪程序:

(1)转速400转/分,搅拌1.5min;

(2)转速150转/分,继续搅拌5min;

篇二:

实验一_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实验一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免疫扩散法的操作步骤

2、掌握抗血清效价的测定和特异性抗体的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发生免疫沉淀反应。

免疫扩散法就是使抗原与抗体在琼脂糖凝胶中自由扩散而相遇,从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此复合物分子量增大并产生聚集,不再继续扩散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带状或线状沉淀带。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带是一种特异性的半渗透性屏障,它可以阻止免疫学性质与其相似的抗原抗体分子通过,而允许那些性质不相似的分子继续扩散,这样由不同抗原或不同抗体所形成的沉淀带各有各的位置,从而可以分离和鉴定混合系统。

利用琼脂糖凝胶作为扩散介质是因为一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

其内部为多孔网状。

而且孔径很大,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分子量自十几万到几百万以上)自由通过。

因为大多数抗原和抗体的分子量都在20万以上,所以它们在琼脂糖凝胶中几乎可以自由扩散。

而且琼脂糖凝胶又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含水量大、透明度好、来源方便、处理容易等优点,因此是免疫沉淀检测技术中最理想的扩散介质。

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时将加热溶化的琼脂或琼脂糖浇至玻片上,等琼脂凝固后,打多个小孔,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小孔内,使抗原和抗体在琼脂板上相互扩散。

当二个扩散圈相遇,如抗原和抗体呈特异性的结合且比例适当时,将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淀,该沉淀可在琼脂中呈现一条不透明的白色沉淀线。

如果抗原与抗体无关,就不会出现沉淀线,因此可以通过该试验,用特异性抗体鉴定抗原,或反之用已知抗原鉴定抗体。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设备

载玻片、打孔器和挑针、湿盒、恒温箱、三角瓶、移液管、微量移液器

2、试剂和材料

(1)生理盐水

(2)1.2%琼脂胶:

称取1.2g琼脂糖,加100mL生理盐水,加热溶解

(3)抗原及相应免疫血清:

抗原为人IgG,抗体为羊抗人IgG免

疫血清

四、实验步骤

1、制备琼脂玻片:

将已加热溶化的1.2%琼脂5mL,迅速倾入洁净干燥的载玻片上,室温自然冷却凝固。

2、打孔:

在凝固的琼

脂糖胶上用

打孔器或吸

嘴按图1打

梅花孔(孔径

约3mm,孔距

4mm),用针

头小心挑去琼脂。

为便于识别加样方向或区分不同的组,可在琼脂糖胶边缘打上小孔或切角标记。

打孔完毕,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过几遍,可防止漏液。

3、稀释免疫血清:

取5支0.5mL的离心管,各加入10μL生理盐水。

如图2所示,取10μL免疫血清加入1号管中,吸打使其与生理盐水混匀,即为1:

2稀释血清;再从1

12012/5/27

号管吸取1:

2稀释血清10μL加入2号管中,吸打混匀,即为1:

4稀释血清;重复操作,获得1:

8、1:

16和1:

32

倍比稀释血清。

图2倍比稀释免疫血清

4、加样:

以上方孔为第1孔,按顺时针方向分别称为2、3、4、5和6孔。

抗原加入中心孔,倍比稀释的免疫血清加入周围孔,留1孔加生理盐水,以作空白对照,每孔加样10μL。

5、温育:

将琼脂糖胶置于湿盒(饭盒垫上纱布,加蒸馏水润湿)中,37?

温育12-24h。

6、结果观察:

观察抗原抗体产生的白色沉淀线。

免疫血清的滴度以一定抗原浓度下出现白色沉淀线的最高稀释度来表示。

五、注意事项

1、制备琼脂玻片时,用移液管向玻片加上琼脂时,要一次性迅速完成,防止形成气泡或在移液管中凝固,影响操作或结果。

2、打孔时,其他六个孔要尽量围着中间孔呈圆形均匀分布。

2、注意记录琼脂糖胶的标记和加样顺序。

六、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白

色沉淀线,说明以人IgG

与羊抗人IgG免疫血清相

关,在琼脂糖凝胶中自由

扩散而相遇,从而形成抗

原抗体复合物。

而这条线

沿着各孔边缘弯曲,且随

着血清浓度从第一孔到第

五孔递减,第六孔为生理

盐水,其颜色从第一孔到

第五孔逐渐变浅,到第六

孔消失。

这符合试验原理,

证明试验操作成功。

七、问题讨论

1、为什么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过几遍,可防止漏液,

答:

因为加温可以使琼脂溶解,封闭住打孔可能产生的细小裂痕,以免试剂随裂痕漏出影响实验结果判定

22012/5/27

篇三:

免疫沉淀原理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原理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protein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beads

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A/G

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

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沉淀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由于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实验,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果,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抗体,同时对免疫沉淀体系也需要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免疫沉淀实

验从:

蛋白样品处理;抗体-agarosebeads孵育;抗体-agarosebeads

复合物洗涤到最后的鉴定,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关键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IP实验步骤

基本实验步骤

(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

裂解30min,12,000g离心30min后取上清;

(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μlprotein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

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

(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

C以3,000g速度离心5min,将protein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

(4)SDS-PAGE,Western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

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

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

所以制备高质量的样品以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beads孵育对免疫沉淀实验是否成功非常关键。

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控制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或者4?

完成外,最为关键的是裂解液的成份。

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样品一般是原代培养细胞裂解液或者细胞系裂解液。

我们以常用的RIPA裂解液为例(主要含有pH7.4左右的离子缓冲液,接近生理浓度下的NaCl,一定比例的去垢剂和甘油以及各类蛋白酶抑制剂等)来说明其各主要成份的用途,进而帮助我们如何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不同的蛋白质特性来选择最佳的裂解液。

a(缓冲液:

离子缓冲液常采用pH7.4的Hepes或者Tris-Cl。

b(NaCl浓度一般习惯用150mM,这主要是因为150mM接近生理浓度,不会破坏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然而细胞内部的NaCl浓度并不是均一的,局部NaCl的浓度可以低到50mM,150mM的NaCl有可能会破坏这个区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因此裂解液配方最佳的NaCl浓度要视所分析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而定。

c(甘油由于其粘性,可以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一般添加10%的甘油有助于稳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d(裂解液中的去垢剂可以裂解细胞质膜,也同时破坏了许多细胞器的膜,从而释放了其中储存的许多蛋白酶。

而由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去垢剂作用比较温和,因此蛋白酶的活性大部分得以保存。

还有一部分蛋白酶来自胞质中,主要由于其抑制蛋白或者其活性抑制环境受到改变后从而恢复了蛋白酶活性。

因此,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防止目的蛋白的降解从而完成免疫沉淀实验非常关键。

一般主要通过添加EDTA抑制金属蛋白酶,通过Protease

Cocktail(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可以抑制蛋白酶。

e(去垢剂对于免疫沉淀实验尤其是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不同的去垢剂种类和不同的去垢剂浓度主要通过影响以下三个因素来影响免疫沉淀效果:

-细胞质/器膜的通透性:

因为许多目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器中,所以必须先将这些蛋白释放出来,抗体才能与之反应。

-膜蛋白的释放:

许多膜蛋白的构象对去垢剂种类和浓度非常敏感,因此针对这类蛋白的免疫沉淀实验,需要谨慎地尝试多种去垢剂以及不同浓度。

-蛋白相互作用:

不同去垢剂对不同性质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影响程度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去垢剂种类和浓度。

而由于何种去垢剂适应作用于何种蛋白质现在很难精准预测,所以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实验筛选合适的去垢剂种类和浓度。

二、抗体-agarosebeads孵育

裂解细胞,离心并去除不可溶的膜组份后,上清可以储存在-80?

保存3个月,但最好能够使用新鲜制备的细胞裂解液上清去进行抗体-agarosebeads孵育实验。

抗体可以先加入上清中与样品孵育数小时后再加入ProteinA或者Gbeads孵育过夜,也可以同时加入抗体和ProteinA或者Gbeads孵育过夜。

一般选择1mg总蛋白(1mg/ml)对应添加1ug抗体,最高可以添加至5ug抗体,过多的抗体会产生假阳性。

这个步骤中关键因素在于选择合适的阴

性对照。

一般选用加同样量的IgG,但更为妥当的方法是选择针对胞内其它无关目的蛋白的一抗做对照。

例如,做膜蛋白A的免疫沉淀,选择膜蛋白B来做阴性对照,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