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4011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docx

专题13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

专题13:

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

资源收集整理哈尔滨市旭东中学王乃新每一位使用者都会对您表示深深的感谢!

1.(2012宜昌)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8所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

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8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9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如果

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右倾斜”)。

2.(2012岳阳)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3)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选填“左”或“右”)端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侧钩码移至第格;

(4)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

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GAGB(选填“>”、“=”或“<”)。

3.(2012福州)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其目的是。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右图甲所

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24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4.(2012莱芜)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在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好处是;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20

2.0

10

2

2.0

5

1.0

10

3

2.0

10

2.0

10

4

3.0

10

2.0

15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3)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现欲使如图所示的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小女孩可采取的做法。

 

5.(2012湖南长沙)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

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

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个钩码。

(3)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端将会下沉。

此后,小红又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6.(2011宁德)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若杠杆静止在右图所示的位置:

,可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

做的好处是。

杠杆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50g的

钩码,在B点应挂个50g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7.(2011桂林)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1,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①;②。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

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8.(2011兰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是杠杆在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着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9.(2011河池)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10.(2011莆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1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2)下列实验步骤中: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3)如图2若斜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钩码总重力为G,测力计的拉力为F,则G×OMF×ON.(填“>”“<”或“=”)

(4)如图3甲,某次实验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悬挂在A、B两点的钩码个数(虚线框内)未画出。

若在两端再同时挂上相等质量的小球(如图3乙),则杠杆。

若将甲图中左右两端的钩码各自向外侧移动一小格(如图3丙),则杠杆(以上两空选填序号:

①右端下降②左端下降③仍水平静止)

11.(2011辽阳)小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小丽将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呈如图所示的状态,则她应该将平衡

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

的目的是。

(2)调节好杠杆后,小丽将两个重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又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b处的细线上,竖直向(填“上”或“下”)拉弹簧测力计,能使杠杆再次平衡。

操作时,小丽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太小,不能准确读数,请你帮她找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3)小丽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组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3次实验中的阻力臂L2应为cm;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12.(2011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13.(2011沈阳)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

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原因。

甲同学:

错误步骤(填序号);失分原因。

乙同学:

错误步骤(填序号);失分原因。

 

14.(2010年大理)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生活中的钓鱼竿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次实验原理。

15.(2010乐山)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3个钩码该挂在D处,要是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端钩码该挂在处。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3个钩码减去1个钩码,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侧钩码改挂在处。

(4)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16.(2010达州)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

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如图14所示的装置中,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等距,杠杆自重不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张在A处应

挂个1N重的钩码,而邻组的小强在B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也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N。

(3)本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17.(2010柳州)图l2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3)分析上表,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18.(2010扬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0株洲)图20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杠杆受两个阻力(F2、F3)时的平衡条件。

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适当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下钩码的数量和位置。

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两次,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下表。

表中数据是以一个钩码的重力为力的单位,以杠杆的每小格为长度的单位。

实验

次数

动力

F1

动力臂

l1

阻力

F2

阻力臂

l2

阻力

F3

阻力臂

l3

1

1

5

1

1

2

2

2

2

6

1

2

2

5

3

3

7

1

5

4

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填写关系式)

(2)在农村还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

图21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

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②、④两步补充完整。

①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22所示。

②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的距离l;

③在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2和x2、m2;

④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G0l0

以及=m2gl+G0l0两式相减得M=(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20.(2010泉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实验中,用图1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

这主要是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12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平衡。

21.(2009芜湖)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图9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

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9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22.(2008江苏徐州)图8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请你在图8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力F1的力臂l1;

(2)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右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3

4

4

3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

你认为她的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么?

23.(2008北京)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

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

(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

(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4.(2008大连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

杆端将下沉。

25.(2008广西南宁)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状态。

(2)如图13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处,挂上个0.5N的钩码。

26.(2008青海)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都相

同,在C点挂2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________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

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

持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27.(2008山东枣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04

4.0

0.02

2

1.0

0.02

0.5

0.01

3

2.5

0.03

1.5

0.05

(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如下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个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Fb(填“大于、小于、等于”)。

28.(2007兰州市)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1)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该拿掉个;

(2)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答案:

1

(1)方向大小

(2)错误向左倾斜

2

(1)右

(2)错误方便读出力臂(3)左4(4)>

3

(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2)4(3)大于

4

(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

(2)F1Ll=F2L2(3)向右移动(或远离支点)

5

(1)右

(2)6(3)左F1Ll=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6

(1)右;

(2)便于测量力臂;(3)3

7

(1)左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杠杠自重对实验有影响(4)①在右端4处

挂3个钩码;②在右端6处挂2个钩码对;乙;便于测量力臂

8

(1)左、水平位置、

(2)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

9

(1)水平

(2)三(3)变大拉力F的力臂变小

10

(1)右;不可以.

(2)AEDCB(3)<(4)①;②

11

(1)左、水平、便于测量力臂

(2)上、增加钩码数或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3)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12

(1)过程:

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分别计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2·L2)

第一组1N×15cm=15N·cml5N×l0cm=15N·cm

第二组2N×25cm=50N·cm25N×20cm=50N·cm

第三组3N×20cm=60N·cm4N×15cm=60N·cm

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1分)

验证的结果:

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分)(或

F1L1=F2L2)

(2)做法:

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1分)

(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

条件:

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1分)(或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13

(1)2,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平衡

(2)1,试验初始,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

14

(1)左尽量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①3.6②弹簧测力计没有向下拉(3)2

15

(1)左

(2)M(3)K(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6

(1)左

(2)2竖直向上1.2(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7

(1)左水平

(2)0.3(3)

18

(1)左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使杠杆的重力的力臂为0)便于测量力

(2)3(3)变大该力的力臂变短了(此时的力臂不是OC了)

19

(1)F1L1=F2L2+F3L3

(2)提扭m1glMgx2(m2-m1)l/(x2-x1)

20

(1)左水平

(2)D(3)2

21

(1)右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

(2)D(3)2

22

(1)图略。

重力示意图;动力臂

(2)增大拉力(或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钩码向左移动)

(3)不正确(1分);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同的

物理量不能相加

23

(1)见右图

(2)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A和B点处,调节

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