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37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A.Ca(OH)2B.CaCO3C.CaCl2D.CaO

2.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3.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溶液变红,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4.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块订书钉(40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5.8min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P点纵坐标X值为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5.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KCl溶液(K2SO4):

Ba(NO3)2溶液

B.CaCl2溶液(稀盐酸):

AgNO3溶液

C.CO2(CO):

NaOH溶液

D.Cu粉(Fe屑):

CuSO4溶液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2

O2

通过红热的铜丝

C

KNO3溶液

Ba(NO3)2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A.AB.BC.CD.D

7.已知A,B,C,D,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

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

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A13+、Na+、Cl-、NO3-B.Cu2+、H+、SO42-、Cl-

C.K+、Ca2+,OH-、CO32-D.Na+、H+、CO32-、OH-

9.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10.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B.BC.CD.D

12.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氯离子B.硫酸根离子C.碳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

13.可以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HNO3B.HClC.NaClD.KNO3

14.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NaCl)

溶解、过滤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C

KCl(NaOH)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A.AB.BC.CD.D

15.下列物质若露置于空气中,会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盐酸B.生石灰C.石灰石D.浓硫酸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稀盐酸中:

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

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

Na+、Cu2+、OH﹣

17.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

18.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CuSO4、KCl、NaClB.Na2CO3、NaOH、Ca(OH)2

C.H2SO4、Na2SO4、HClD.NaHCO3、KNO3、NaCl

19.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SO42-K+CO32-B.Mg2+Cl-OH-Na+

C.Fe3+SO42-H+Cl-D.Na+Ba2+NO3-SO42-

20.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Cl2、KNO3、NaClB.H2SO4、KCl、FeCl3

C.NaOH、NaCl、HClD.AgNO3、ZnCl2、NaNO3

21.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

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22.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

B.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D.ab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

23.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24.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生石灰

25.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16B.15∶14C.5∶4D.15∶8

2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A.锌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硫酸钠

27.下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

28.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29.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30.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M点和N点共有的离子只有一种

C.检验M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2CO3,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D.检验N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Cu(NO3)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B

【解析】

澄清石灰水通常用来验证二氧化碳,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结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说明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A错误;

B、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B错误;

C、硫酸钠与碳酸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C错误;

D、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现象明显,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

213.4g-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

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

C、分析图可知,1.7min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

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错误;

B、CaCl2溶液和稀盐酸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原物质除去,故B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C错误;

D、铜不能与硫酸铜反应,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