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673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docx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

编码:

OD(ZB)GW.6.06

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设备液压、润滑管理综合效能,使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程

序更加规范和精细,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资料和文件要求,工作程

序、液压润滑管理的基本依据,换油指标等规定。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润滑材料的生产单位。

润滑材料指除汽、柴油等燃油、结晶器油和变压器油之外的所有设备

用油及脂。

3设备液压润滑管理的目标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设备润滑状态良好,降低设备损耗费用,

从设备润滑方面保证设备可靠、经济运行,提高设备综合效能。

4设备润滑管理员的管理要求

4.1贯彻执行本办法。

4.2掌握本单位各类设备润滑方式,所用润滑材料,检查和加油周期,

油品化验周期,油品使用时间,目前润滑状态,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和计

划,漏油情况及治理方案和计划,换油计划等。

对以上问题应有专门的记

录。

4.3根据设备润滑任务建立设备润滑管理组织网络,分配润滑任务,明

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规范各项润滑操作,完成润滑任务。

4.4根据设备润滑形式、润滑环境等因素(注意新疆冬季高寒的气候特

点)合理选用设备润滑材料,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持续掌握和评价设备

尤其是重要设备的润滑状态,研究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来改

善设备的润滑状态和降低润滑成本。

4.5从管理上监督相关岗位人员按制度要求、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开展

0

编码:

OD(ZB)GW.6.06

各项润滑工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定期对相关岗位人员提出考核意

见。

4.6完善各种润滑资料、图表,并把与各岗位相关的资料、图表提供给

岗位人员,作为各项润滑操作的依据。

4.7确定单台设备的月度消耗定额,并按定额控制领用油。

依据月消耗

定额和换油计划报下月润滑材料采购计划。

4.8组织并督促相关岗位人员回收废油并确定废油利用场合。

4.9不断掌握润滑知识,提高润滑管理和技术水平,并以各种形式对相

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和操作水平,为完成润滑管理任务提供技

术保障。

5维修、操作岗位人员的管理要求

5.1熟悉分管和操作的设备的润滑点或部位、所使用的润滑材料和加油

方式,明确自己的任务、工作程序。

5.2掌握设备润滑“五定”的含义,并按“五定”要求和设备润滑管理

员提供的资料完成设备加、换油操作。

对设备润滑资料要妥善保存。

5.3按计划和设备润滑管理员安排实施设备加、换油工作,加、换油操

作要严格遵循加油操作规范和换油操作规范,不得造成人为油液污染。

5.4按润滑标准进行点检,发现设备渗、漏油点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无法处理的报车间设备润滑管理员。

5.5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取样送检,取样遵循操作规范。

5.6回收设备的渗漏油,设备换下的废油,分门别类装进干净的油桶里

妥善存放。

6润滑文件、资料要求

6.1建立健全设备润滑标准(表格或图表),即列出车间所有设备的所有

润滑点,确定每台设备每个润滑点所用润滑材料、加油周期、消耗定额、

换油量、换油制度、换油周期、取样化验周期。

集中润滑系统(稀油、油

脂、油气)和液压系统仅对油箱描述,不再对每个润滑点描述,但应明确

1

编码:

OD(ZB)GW.6.06

润滑点名称和数量。

6.2健全设备润滑台帐,设备润滑台帐由设备润滑管理员记录和保管,

对主要的用油设备建立台帐,包括液压站、润滑站(稀油、油脂、油气)、

大型变速器油池,天车减速机等。

日常加油和定期加油的次要润滑点的加

油记录由加油人员填写和保存,并复写或复印一份交设备润滑管理员。

备润滑台帐的填写依据设备润滑标准。

6.3编制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工作内

容、设备润滑任务的分配、主要工作程序(取样化验、领油控制、故障处

理等)描述、各项工作(设备点检、取样、油品存放、废油回收存放、加

油、清洗换油、润滑器具存放等)规范、考核等。

7工作程序

7.1油品化验程序

实际用油量大于 1m3 的油站、液压站等设备用润滑油按质更换,即在

过滤器滤芯未发现明显杂质过多、润滑油正常使用约 12 个月后取油样送

至技术质量部做检测,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后检测。

对于检测合格的油根

据其检测指标与换油指标对比差值、并综合考虑油站添加新油等因素,应

在此后视情过 6 个月再复检。

使用单位向技术质量部报告申明化验项目,并按要求取样编号。

技术

质量部完成化验后将化验报告返回使用单位,由车间依据化验结果并参照

换油指标确定处理意见。

委外化验项目可由化验单位提供,由技术质量部

与外部化验单位协商,委外化验可给出化验结论。

7.2换油程序

依据润滑标准确定为按期换油的设备,车间可直接换油,确定为按质

换油的设备,车间需按照油品化验程序化验,依据化验结果确定为换油的

车间做润滑材料采购计划择机更换。

7.3液压润滑用油领料统计

各单位每月依据领料单中的润滑油、脂实发量,进行统计计算本单位

 

2

编码:

OD(ZB)GW.6.06

每月的润滑用油领料量。

8各项操作规范

8.1加油规范

8.1.1加油时应依据设备润滑标准,按“五定”要求加油。

杜绝随意油

品代换,发现随意代换油品者予以重罚。

8.1.2每种油品应有专用的加油器具,包括加油小桶、油抽子和加油过

滤小车,不得混用。

8.1.3加油小桶加油前应把小桶内部处理干净,不准有灰尘、布丝、油

污等污物,防止对油的二次污染。

加油完毕后应把小桶盖盖上,以便下次

使用。

8.1.4加油量大或对油品清洁度要求高的,必须使用加油过滤小车。

油过滤小车应有滤芯备件并定期更换。

8.1.5在加油前,应先把油箱(油池)加油口周围和插入油中的进出油管

清理干净,防止管口的灰尘污染物对油的二次污染。

8.1.6加油时必须对加油量进行称量,并如实准确记录加油量。

8.1.7加油完毕后,应先把加油过滤小车进出油管口用干净塑料布包扎

好并盘起来,防止灰尘等污物污染,然后及时拧上油箱加油口的空气过滤

器和油桶盖,最后清理漏在设备上和地面上的油液,保持现场环境清洁。

在不进行加油操作时,不准油箱和油桶敞口,更不准加油过滤小车进油管

长期插在油桶里,出油管长期插在油箱里。

8.1.8干油站加油后不准随意拿铁棍在油箱里搅,严禁将铁棍长期放在油

箱里,加完油脂应及时盖上油箱盖,清理干净设备表面的油脂。

8.1.9液压润滑设备丢失或损坏的器件应重新制作、购买,并及时安装复

原设备功能。

8.2油箱(油池)清洗换油规范

8.2.1准备好新油、空油桶和加油过滤小车。

8.2.2若清理液压油箱应先给蓄能器泄压。

打开加油口前先把油箱(油

 

3

编码:

OD(ZB)GW.6.06

池)加油口周围清理干净,把废油用加油小车抽出存放在空油桶里以便退

库,不准把废油随意倒掉污染环境。

8.2.3废油抽出后打开油箱人孔盖或油池上盖,作业人员穿上干净的胶

鞋进入油箱清理残存的废油和污染物。

清理干净后,再用和好的面将油箱

(油池)内部进行清理,最后装上人孔盖或油池上盖,开始加新油。

加新

油前应处理干净加油过滤小车进出油管口,防止油管上的污物污染新油。

在加油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手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油液。

8.2.4加油完毕后,及时封闭加油口和油桶口,把剩下的新油、空油桶、

废油、加油车妥善保存。

最后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清洁。

8.2.5准确统计换油量并做记录。

8.3更换液压润滑元件操作规范

8.3.1检修时应先断开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在相应操作位置挂上“检

修中,禁止启动油泵”的字样,并告诉操作人员在检修期间不准送电和操

作。

8.3.2准备好内六方扳手、大扳手,接油器皿等工器具。

8.3.3提前准备好备件、密封圈。

8.3.4先卸除蓄能器所贮存的压力能。

蓄能器下方安装有安全球阀,上

面有两个手柄,其中一个手柄为卸压用,另一个为调压用。

8.3.5更换元件时应仔细考虑需要关闭哪些阀门,以避免大量的油泄漏,

在拆解螺栓时把器皿放在管口下面,以防漏出的部分油液流在地面上造成

污染。

8.3.6更换元件后在连接软管和接头时,应小心避免损坏密封圈。

若不

易安装可以在密封圈上以及配合的部位涂抹黄油润滑。

8.4油样取样规范

8.4.1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工况和环境时取样,或停机后立即取样;

8.4.2从均匀的油液区域取样;

8.4.3在摩擦副的下游和过滤器的上游取样;

8.4.4在放油口或取样器经过充分冲洗后再收集样品;

4

编码:

OD(ZB)GW.6.06

8.4.5每次在同一位置、采用相同的方法取样;

8.4.6使用干净的样品瓶;

8.4.7按适当的间隔周期取样;

8.4.8不要在大量补油后取样;

8.4.9记录取样时的油液的使用时间;

8.4.10尽快送出样品。

9液压润滑管理的基本依据

9.1润滑“五定”

9.1.1定点:

是指首先明确每台设备的润滑点,它是设备润滑管理的基

本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a) 各种设备都要按润滑图表规定的部位和润滑点加、换润滑剂;

b) 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润滑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9.1.2定质:

是指要确保润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

要根据图表要求加、

换质量好的润滑材料。

具体要求如下:

a)按图表规定的润滑剂种类和牌号加、换;

b)加、换润滑材料要用清洁的器具,以防污染。

c)加、换油必须过滤,滤油车滤芯要达到一定过滤精度(根据设

备清洁度要求为 3μm-10μm)。

9.1.3定时(定期):

是指按图表规定的加、换油时间加油和换油;

“定时”也有定时检查之意,经检查缺油时才加油;对大型油池还有定时

取样检测之意。

具体要求如下:

a)对规定日常加油或定期加油的润滑点进行加油;

b)大型油池按规定时间取样化验;

c)关键设备按监测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9.1.4定量:

按规定的数量注油、补油或清洗换油。

具体要求如下:

a)日常加油点按规定数量定额注油,做到既保证设备润滑,又保

证避免浪费;

 

5

编码:

OD(ZB)GW.6.06

b)按油池液位要求补充;

c)换油要按油池容量,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

时补油至规定液位。

9.1.5定人:

明确岗位人员责任,具体要求如下:

a)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日常检查,确认润滑正

常后方能操作设备;

b)当班操作工人负责对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实施班前和班中加油

润滑;

c)由操作工人对润滑油池的液位进行检查,不足时及时补充;

d)由维修人员负责、操作人员参加,对设备油池按计划清洗换油。

 

9.2液压、润滑系统运行良好的标准

9.2.1液压、润滑系统的各部件齐全且功能正常,系统电气、液压各联

锁环节和报警等功能正常,各项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9.2.2液压、润滑介质理化指标在合格范围内,保证系统中各运动部件

摩擦副磨损状态正常。

9.2.3过滤器保持正常的过滤功能,滤芯的各项参数与系统要求相适应,

冷却器保持一定的冷却效率,加热器功能正常。

9.2.4液压、润滑系统各部件结合部位密封良好,无渗油或漏油现象。

9.2.5液压、润滑设备表面应清洁,可见设备本色,无泄漏油、灰尘、

油泥等污物或其它杂物,周围存放的其它物品应条理有序。

9.3设备漏油及治理标准

9.3.1渗油:

油迹不明显,油迹被擦净后 5 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9.3.2漏油:

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 5 分钟内

出现油迹或油滴者为漏油。

9.3.3治漏合格标准:

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对暂时无法

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上,并引回到润滑油

6

编码:

OD(ZB)GW.6.06

箱为合格。

10油气润滑正常运行的基本技术要求

10.1油气润滑系统可采用压缩氮气或空气向润滑点供送油气流,推荐

用氮气做为气源。

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气源时要严格控制进入润滑系统中

空气的质量,由于压缩空气中杂质含量高,应在压缩空气进入油气润滑

系统前加装大规格的空气过滤器。

且 随着温度的降低, 压缩空气中 会

有冷凝水析岀 。

因此采用压缩空气做气源,油气润滑站前需安装过滤、

除水装置,应视工况而定过滤、除水装置的点检、排水制度。

10.2油气润滑对压缩空气的要 求工作压力 3 bar~4bar,在大量润滑

点的场合,考虑到管路多而压力损失大,需适当提高工作压力。

而在润

滑点少的场合,也可使用 2bar 的工作压力,但需经专业技术人员认可。

 

10.3根据经验公式 每个润滑点耗气约小于等于 1.6m3/h(不含开式齿轮

类结构),则系统 24 小时流量(计算流量)=24×1.6×润滑点数。

应在 油

气润滑用气总管上安装气体流量计,每天将抄表流量与 计算流量相对照,

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

10.4系统中有些气动元件最高承受压力为 1Mpa,应视气体压力情况在主

站前设置减压阀。

10.5轴承座必须设有密封且不可过松、过紧,压缩空气必须设有出入口,

并在轴承座内建立 0.3bar~0.8bar 的正压。

原来采用干油密封时唇口

向内安装,改用油气润滑时,唇口必须向外。

若原来使用羊毛毡密封,无

法改用其它密封形式时,可在轴承盖上方打一个 φ2 的小孔。

11换油指标

目前,在用油的更换指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典型的油品仅有一些行

业标准供参考,下面给出了几种油品的行业换油指标(见表 1、表 2、表

3、表 4、表 5、表 6)。

对于进口润滑油可由油品供应商提供油品检测服务,

并提供检测指标和换油标准,也可由专业油品监测实验室提供,后者能在

7

L-CKC 工业闭式齿轮油

项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外观

(1)

异常

目测

运动粘度(40℃)变化率%

超过±15

GB/T265

水分/%

大于 0.5

GB/T260

机械杂质/%

等于或大于 0.5

GB/T511

铜片腐蚀(100℃,3h)级

等于或大于 3b

GB/T5096

梯姆肯 OK 值/N

等于或小于 133.4

GB/T11144

注:

当油品在使用中时,若发现抗泡性能变差时,可根据使用情况向油品中补加抗泡剂。

L-TSA 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SH/T 0636-1996

项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粘度等级(按 GB3141)

32

46

68

100

----

4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10

GB/T265

酸值,mgKOH/g 增加值

大于

0.1

SH/T264

氧化安定性,min

低于

60

GB/T0193

闪点(开口),℃

低于

170

185

GB/T3536

破乳化值,(40-37-3)

1)

ml,54℃    ,min

大于

40

60

GB/T7305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

水)

低于

轻锈

GB/T11143

注:

1)当使用 100 号油时,测试温度为 82℃。

编码:

OD(ZB)GW.6.06

缺乏换油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与新油油样检测结果对比,以及不同检测项

目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分析判断在用油的老化情况,作出是否更换的

判断,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在用油包含的摩擦学信息的分析,判断设备的磨

损状态。

 

 

 

表 1  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指标(SH/T  0586-94)

表 2  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  0636-1996)

8

机型

东风

4

北京

东方红

NY,ND2

ND4/5

润滑油

2—3 代

4 代

换油期

10000km

8-10

8-12

6-8

5.5

6

换油指标

V100℃/mm/s

-10.5,+18

-11,+18

-

13,+

19

闪点/℃

低于 180

——

水分% >

0.1

0.2

不溶物% >

5

7

4

6

5

PH 值

5

——

碱值增加(mgKOH/g)

>

2.5

0.5

斑点试验级

4

——

项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运动粘度(40℃)变化率,%

>    +15 或-10

GB/T265

水分,%

>    0.1

GB/T260

色度增加(比新油),号

>    2

GB/T6540

酸值降低%

>    35

GB/T264

增加值,mgkoh/g

> 0.4

GB/T264

正戊烷不溶物,%

>    0.1

GB/T8926

铜片腐蚀(100℃,3h),级

> 2a

GB/T509

类型

润滑部位

换油质量指标

附注

粘度

酸值

残炭

正戊烷不溶物%>

往复式

内部用

(气缸)

——

——

——

——

不反

复用

外部用

比新油上

2.0

1.0

0.5

编码:

OD(ZB)GW.6.06

 

表 3  抗磨液压油换油指标(SH/T  0599)

表 4  内燃机车柴油机油换油参考指标(行业标准)

表 5  压缩机油换油参考指标

9

L-CKC 工业闭式齿轮油

项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外观

(1)

异常

目测

运动粘度(40℃)变化率/%

超过±15

GB/T265

水分/%

大于 0.1

GB/T260

机械杂质/%

等于或大于 0.2

GB/T511

碱值增加(mgKOH/g)

大于 0.5

GB/T5096

注:

当油品在使用中时,若发现抗泡性能变差时,可根据使用情况向油品中补加抗泡

剂。

(轴承)

升 1.5 倍

气缸轴

承共用

比新油上

升 1.5 倍

2.0

1.0

0.5

回转式

气缸轴承共

比新油上

升 1.5 倍

0.5

——

0.2

离心式

轴承用

比新油上

升 1.5 倍

0.5

——

0.2

编码:

OD(ZB)GW.6.06

 

表 6  全损耗机械油换油指标(GB/T  7606-87)

12 附录

附录 AR(ZB)GW.6.06.01设备润滑台账(卡片)

 

10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名

润滑部位

润滑材料品种牌号

换油量(kg)

按期换□

换油周期

(月)

按质换□

化验周期

(月)

编码:

OD(ZB)GW.6.06

 

附录 A

 

 

编码:

R(ZB)GW.6.01                              设备润滑台账(卡片)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