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成绩单.docx
《第二课堂成绩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堂成绩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课堂成绩单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部署要求,切实推动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团中央学校部将在全国高校中逐步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下简称“第二课堂成绩单”),并将选择部分地区和高校进行为期2个学期的试点工作。
现就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实施意义
在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背景下,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龙头项目和创新举措,“第二课堂成绩单”是高校共青团顺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潮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彰显价值的“牛鼻子”;是吸引凝聚青年学生,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的“指挥棒”;是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帮助青年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社会认可的“通行证”;是促进高校共青团优化工作理念,推动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提升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发动机”。
(二)实施原则
1.明确定位。
服务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
2.打造引擎。
以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牵动,统一认识,全力推动。
3.统一品牌。
名称逐步统一为“ⅹⅹ大学(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集中力量打造品牌。
4.因地制宜。
尊重各地各高校实际,在内容设计、工作实施、平台建设等方面不作过多硬性规定,鼓励探索和创新。
5.注重实效。
本着忠于事实、便于操作、易于推广的原则,在工作设计中重科学实用、重用户体验、不贪大求全。
(三)实施目标
经过在课程设计、系统开发、制度构建、理论研究等方面探索,厘清“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科学内涵、工作内容、运行逻辑,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二、试点内容
(一)功能定位
“第二课堂成绩单”应具有“客观记录、科学评价、促进成长、服务大局、提升工作、融入社会”等6方面功能。
1.客观记录。
通过设置覆盖面广、内容模块全的课程体系,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事团学工作等情况和取得的各类成绩。
2.科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表现进行专业化的准确评价,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3.促进成长。
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反馈,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
4.服务大局。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有关工作,促进共青团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全局,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为学校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提升工作。
通过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倒逼共青团工作转型升级,推进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提升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6.融入社会。
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搭建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平台。
(二)工作内容
“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包括“4+1”的一揽子制度安排,包括4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1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
主要是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以共青团组织为主要实施方,通过争取学校党政领导支持、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通过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形成富有共青团特色、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
1.课程项目体系。
课程项目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基础,本质上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分类整合和体系构建,同时在设计上应基于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职责。
具体操作上,可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课程项目体系分为7个类别:
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
(以下课程项目体系的相关内容,系为团中央学校部与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平台的具体内容设置,仅供试点单位参考。
各试点单位可结合学校特点、学生实际等,对课程项目体系进行自主设计、科学划分,为全国范围内的工作开展作出示范、提供样板。
)
(1)“思想成长”模块主要记载学生入党、入团情况,学生参加党校、团校培训经历,学生参加思想引领类活动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2)“实践实习”模块主要记载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实习、岗位见习及其它实践活动的经历,参加与港澳台及国际交流访学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3)“志愿公益”模块主要记载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海外服务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4)“创新创业”模块主要记载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的经历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着、取得专利等情况。
(5)“文体活动”模块主要记载参与文艺、体育、人文素养等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6)“工作履历”模块主要记载在校内党团学(含学生社团)组织的工作任职履历、在校外的社会工作履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7)“技能特长”模块主要记载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培训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2.记录评价体系。
记录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核心,主要是针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建立系统的记录、审核、评价机制。
记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坚持“客观为主,兼顾主观”的原则,以科学的量化标准为依据,可包括3个层面的评价方式。
(1)记录式评价:
根据既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课程参与过程和成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同时依据活动种类、等级、参与方式的不同,在记录中予以反映。
(2)学分式评价:
可对“第二课堂成绩单”中的课程设定学分,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是否完成学分作为其参与课程的重要评价标准。
(3)综合式评价:
可结合学校育人的目标指向,根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描述性评价,形成评价报告。
3.数据管理体系。
网络数据管理系统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手段,是记录、评价、审核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主要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团组织可分析、评估、调整各类团学活动的实施方式,以贴合学生需求、实现更大成效。
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学生用户可通过网络数据管理系统,观察、选择、记录、评价、反馈第二课堂的课程及实施情况,并通过系统自主选择形成本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
(2)学校管理用户可通过系统进行课程发布、过程管理、收集反馈,监督、考核、评价、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
(3)社会用人单位用户可通过专门的学生信息查证入口,为在招聘用人中选择学生、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工作运行体系。
运行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保障,通过横向沟通、纵向分工,建立起“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审查”的完整工作闭环。
工作运行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
(1)有制度:
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2)有人员:
通过专门工作组或在院系、社团、班级设立专门负责人的方式,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分工,并进行专门的业务能力和系统操作培训,建立运转有力的工作队伍。
(3)有机制:
规范课程的发布审核流程,明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记录、审核、评价、反馈、申诉的各个环节,做到便捷、透明、公平、公开。
(4)有合作:
积极争取学校党政部门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与校内其他相关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合作渠道。
5.“第二课堂成绩单”产品。
最终为学生形成一张“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工作的目标所在。
成绩单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客观性、价值性、简便性,对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权威认证,对学生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反映。
(1)统一名称:
名称应统一为“ⅹⅹ大学(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并在显着位置体现团徽等共青团的标识。
部分学校原有的“素质拓展证书”“实践活动成绩单”“第二课堂成绩鉴定”等名称可先予保留,逐步过渡至统一名称;遇有国际交流及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有特殊要求等情况,可区别使用成绩单的名称。
(2)规范要素:
记录的表现形式可多样,但基本要素应统一,主要应包括:
学生基本信息、项目类别(即课程体系)、项目名称、项目时间、项目属性或级别(可设计为国家级、省部级、学校级等)、项目评价(学分、学时、获奖等)、项目认证(即客观记录参与情况)等7个方面。
(3)注重使用:
面向校内外,多渠道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宣传、理念传播、用途推广,提高学生的应用率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度。
(三)实施环节
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有关工作,应包括“厘清工作价值、明确课程内容、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搭建数据平台、推动学生参与、形成最终产品”等7个实施步骤。
1.厘清工作价值。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之外,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素质教育内容的统称,是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范畴。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应基于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组织提升等工作领域,梳理高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和传统品牌的实施目标、实施情况、存在不足等,明确各项工作的育人指向和价值所在。
2.明确课程内容。
参照7大模块(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或结合各自的课程模块设计,对开展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归类。
同时,梳理校内各层级团学组织以及其他部门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经科学论证、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可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项目。
3.建立评价体系。
结合自身实际,在记录式、学分式、综合式等不同评价方式中,明确采用何种评价机制。
如采用记录式,应针对活动等级、学生参与方式的不同等,明确记录的条件和要求;如采用学分式,应明确课程学分设置的规则、考核方式等;如采用综合式,应探索形成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4.完善运行机制。
争取学校领导支持,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规范和操作细则,建立多部门的沟通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在校、院系、班级团组织以及学生组织中组建工作队伍,同时明确课程发布、学生参与、学分审核、问题反馈等事项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5.搭建数据平台。
可使用团中央学校部与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开发提供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或是联合本校技术力量或依托社会资源,开发搭建本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网络平台,实现工作的信息化运行管理。
同时,要针对相关的团学干部等工作人员,进行内容要求、操作流程、审批方式的培训,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并注重收集分析后台数据和学生反馈。
6.推动学生参与。
完成“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后,要面向学生大力推行。
一方面,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各个项目,扩大学生参与面、活动覆盖面;另一方面,推动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广泛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或分阶段地记录、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
7.形成最终产品。
按照统一名称,结合基本要素,设计制作符合本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版式。
应实现可通过网络系统自动生成的功能,学生根据需要可对“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打印,由学校团委进行权威认证。
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产品后,加强向社会用人单位的推广,实现用人单位可查询验证的功能。
三、试点安排
(一)职责分工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要坚持“学校为主、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分头实施”的原则,既要从团中央、省级团委到高校团委分层实施、分工协作,明确各级团学组织的工作职责,又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合作。
1.团中央学校部的职责。
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工作组,具体统筹试点工作,对试点单位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给予相关的资源支持、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积极协调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宏观层面宣传扩大“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依托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专项理论研究工作,为试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平台,供各试点单位直接参考、免费使用,同时提供全程维护、运营等服务;及时总结各试点单位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以适当方式进行宣传推广,适时组织召开试点推进会、研讨会等。
2.试点省级团委学校部的职责。
明确本地区高校参与试点的范围,可实行高校全覆盖或选择一定比例、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试点;成立专门工作组,省级团委学校部部长为第一责任人,研究制定整体推动本地区试点工作的具体办法措施,积极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单位,在政策、经费、资源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督导指导本地区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加强高校间试点经验的分享互学,总结归纳本地区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
3.试点高校团委的职责。
高校团委是试点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成立专门工作组,校团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推进本校的试点工作;要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要求,参考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案,积极协调校内有关部门单位,争取政策、经费、资源等方面支持;按照实施方案,建课程、建机制、建队伍、建平台、出产品,分步骤推进试点;及时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二)推进步骤
1.启动试点(2016年9月开始):
召开试点推进会,下发《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2.督导推动(2016年秋季学期):
通过专题调研、片区交流、网络会议等方式,推动试点地区和高校工作开展。
研究起草《关于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
3.中期推进(2017年春季学期开学):
召开试点工作阶段性的总结推进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和深化春季学期的试点工作。
4.工作总结(2017年春季学期末):
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交流各地各高校做法,总结提炼工作模式、机制,就《关于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形成共识。
5.全面推广(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后):
争取联合教育部会签下发《关于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
(三)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提升认识。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龙头项目,各试点单位要从思想认识、责任意识、落实力度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严格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以从严的态度、从实的作风完成好试点工作,为下一阶段在高校的全面推开创造经验、奠定基础。
2.行动上要有序有力。
要统一名称、打造品牌、集中推行。
此次试点可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也可面向2016级新入学学生实施。
要加强信息沟通,各试点单位须于每个工作月度的15日向团中央学校部提交月度总结与计划(篇幅不限,言简意赅);“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工作组将每月编发至少1期工作简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共享。
3.实施中要注重创新。
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把握和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校实际、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新规律、新实践、新做法,努力形成可传播、能复制、易借鉴的案例经验。
同时,鼓励既定试点范围之外的地区、高校广泛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探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