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918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docx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第7单元菜菜子教案

7单元(菜菜子提供)

25、提灯女神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5、提灯女神(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2、师:

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

你们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

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

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

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题目入手,通过解释题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尔资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

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情?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

课文讲了南丁格尔哪些事?

(南丁格尔冲破阻力,去当一名护士;南丁格尔带领医疗护理队来到前线护理伤病员;人们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设立“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南丁格尔的事迹,知道了“护士节”、“南丁格尔奖”都是人们为了纪念她而设立的。

那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5、提灯女神(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课文中的词语。

3、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年的5月12日“护士节”、著名的“南丁格尔奖”都是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人们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进一步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二、理解课文,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1、学生默读第1至4自然段,思考:

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名反馈。

(1)南丁格尔是热爱护理工作的人:

从小就对护理感兴趣,乡间度假时,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

在人们认为护理是卑微的职业时,十七岁时南丁格尔,仍然去一所医院学习护理,立志要当一名优秀护士;在战争中,她带领医疗护理队到野战医院护理伤员。

(2)南丁格尔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南丁格尔带领护士们冒着随时会被疾病传染的危险,没日没夜的工作……南丁格尔还主动拿出钱来,在医院附近创建了咖啡馆、阅览室,购买书籍、游戏用品和长篇,让伤员们像在家里一样,愉快地养病、休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4自然段。

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

5、指名反馈。

(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热心照料伤病员。

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所以称呼她为“提灯女神”。

6、有感情地朗读伤病员写的话。

(感激地、尊敬地)

7、讲讲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南丁格尔的可贵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崇敬与敬仰之情。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同学们,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

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士的先进事迹。

板书设计:

25、提灯女神

从小对护理产生兴趣

提灯女神   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护士   热爱护理事业

            带领护理护理队伤员   忘我、奉献的精神

拿钱创建医疗护理设施

教学后记:

 

26、《卖报歌》的诞生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

你们指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聂耳)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聂耳资料。

4、师:

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

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

下面,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一·二八”的图片和资料。

5、教师播放《卖报歌》:

《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板书课题)。

大家一起读一读。

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入手,展示聂耳的资料以及图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小毛头一家就是他们的缩影。

聂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帮助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6、《卖报歌》的诞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下列词语:

诞生  喇叭  商贩  聂耳  宽裕  轰炸  流浪  瑟瑟发抖

3、指名唱《卖报歌》。

4、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导: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3、师: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

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

“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

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5、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

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6、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第2至9自然段。

7、师:

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

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8、指名反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9、师:

就这样,《卖报歌》就这样诞生了。

《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

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10、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三、总结全文。

1、师:

同学们,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3、教师小结:

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

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

聂耳  同     情  小毛头

  创作歌曲帮助

教学后记:

 

27、勇敢的少年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斯的勇敢。

3、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并演一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斯的勇敢。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7、勇敢的少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参加救援的危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

(1)这个题目应抓住什么词语来的?

(勇敢)

(2)“勇敢”一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爱、赞叹)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作者的喜爱和赞叹。

2、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归纳。

(1)这位少年是谁?

(2)作者为什么说他勇敢?

3、教师导入:

是啊,老师也很想指导什么样的少年竟让作者如此的喜爱和赞叹,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去读课文吧。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读,初步感知汉斯的勇敢。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勇敢的少年指谁?

(2)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人称赞他勇敢?

(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培养他们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集体反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3)开火车检查个别学生认读的情况。

(4)要求学生找出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在读句子中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读。

2、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

(1)请各小组的组长反馈课文的读通情况,对于各小组存在的朗读难点进行指导。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评议。

(3)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3、指名反馈:

勇敢的少年指谁?

(汉斯)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人称赞他勇敢?

(十六岁的汉斯冒着生命危险,自告奋勇地去救援遇险的人。

4、教师小结:

尽管母亲哀求他不要去,但汉斯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救援的危险。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描写救援危险的句子。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应的句子,体会画“  ”的词语。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冲入了汹涌的海浪中。

忧心忡忡的村民聚集在海边。

他们每人举着一把提灯,盼望着救援队顺利返回。

3、教师引导讨论:

救援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中,划艇随时会被巨浪掀翻,他们也将失去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援助遇险的人。

既然可能失去更多人的生命,那么,可不可以不救与遇险的人呢?

(如果不去救援,那么遇险的人是必死无疑,一点儿生的希望都没有了,不仅要去救援,而且速度还要快,因为遇险的人在短时间内都有生命危险,“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

4、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救援的不易。

一个小时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向岸边驶来。

大家喜出望外,欢呼着跑上前去,迎接自己的亲人。

救援人员已经精疲力尽了,一到海滩,就坐下起不来了。

(“喜出望外”课文指大家可能有生命危险,可是大家却出乎意料地平安回来了,大家格外高兴。

说明救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终于”、“筋疲力尽”等词看出救援很困难。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紧张、忧愁、害怕、喜出望外地)

(结合反馈,适当地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渔船遇险情况的危急以及人们救援时的紧张、害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当时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在渔船遇险时,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

救援队安全地回来,人们喜出望外。

可是救援队长却大声说:

“救援船太小,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

现在还有一个人留在哪儿,等待我们去救援。

”这时候人们怎么样?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熟读课文。

27、勇敢的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斯的勇敢。

2、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并演一演。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巩固认知。

2、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3、教师导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援救遇险的船只,第一次救援顺利地完成了,可是还有一个人正等待第二次救援。

这时,人们的心情“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又陷入不安之中,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

”救援队长开始组织另一支自愿救援队。

这支队伍与上一支有什么不同?

(这支是自愿的,临时组织的,而上一支是早已组织好的。

二、继续学习课文,体会汉斯的勇敢。

1、师:

这时发生了什么?

(十六岁的汉斯自告奋勇地报了名。

(自告奋勇:

指汉斯主动地要求承担参加救援这项艰难的任务。

十六岁的汉斯还是一个未成年少年,他还是个孩子,他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要求让他参加救援这项艰难的任务,可是他却勇敢地承担这个任务。

2、他的母亲是怎样劝阻他的?

为什么要阻止他?

(他的母亲抓住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

“汉斯,你不要去……”因为他的父亲死于海难,哥哥出海没有消息,母亲不希望他也出事。

3、他又是怎么说服母亲的?

(出示汉斯对母亲说的话。

“妈妈,我必须去。

您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

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义务。

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们就得竭尽全力帮助他。

(1)汉斯说了四句话。

第一句,表示坚决去救援的决心;第二句,假设大家都不去的情况;第三句,去援助别人是义务。

义务指道德上应尽的责任;第四句,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们就得尽全力帮助他。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话。

(3)说说对这些话的体会。

(没有人去帮助遇险的人,遇险的人将失去生命,虽然没有人责备,但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有一天,自己遇险了,也得不到别人的援助了……)

4、师:

汉斯拥抱了母亲,义无反顾地登上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他多么像一位勇敢而坚决的战士!

5、有感情地朗读第3-5自然段。

6、师:

结果怎样?

(汉斯平安地回来了,而且救回的那位留下的人竟是汉斯的哥哥。

7、想像一下,当他们见到自己的母亲时,他们的母亲会怎么做?

会说些什么?

(结合学生自读情况的反馈,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汉斯的勇敢。

三、改写对话,并演一演,深化主体。

1、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

2、学生改写。

3、尝试演一演。

4、全班评价。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导: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汉斯非常勇敢;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帮助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别人帮助……)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汉斯的故事演给别人看。

板书设计:

27、勇敢的少年

汉斯(自告奋勇)  救      援  遇险的人

勇敢、帮助别人

  

教学后记:

 

28、生命的签证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动人事迹,知道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3、搜集有关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资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何凤山先生在二战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的动人事迹,体会他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人格。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28、生命的签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片断,导入新课。

1、播放影片片断。

2、教师导:

1993年拍摄的影片《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被法西斯杀害。

他曾将1万多名欧洲犹太人从纳粹的魔爪中拯救出来并送往上海的安全地区。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辛德勒”,他的名字叫做何凤山。

据不完全统计,从何凤山处得到“生命签证”的犹太难民在2000人以上(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学生展示何凤山的相关资料以及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4、教师小结:

1938年到1940年间,犹太人蒙受了非人的迫害与虐待,但是,包括加拿大、美国在内的国家都不敢向犹太难民伸出援助之手,只有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奋不顾身地救助这些难民。

那么,他是怎样帮助这些难民的?

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欣赏影片片断入手,何凤山的有关资料以及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资料,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何凤山先生在二战期间冒着生命的危险救助犹太人,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纳粹德国侵占奥地利后,那里的犹太人从此遭了厄运。

每天都有无辜的犹太人被残忍杀害,很多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受到非人的折磨。

要想摆脱死亡,就要办理到国外的签证,换句话说,一个简单的印戳将能使犹太人逃脱纳粹的屠刀。

那么,何凤山先生是如何冒险为奥地利的犹太难民办理签证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8、生命的签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何凤山先生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体会他的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人格。

2、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救助犹太人的人士。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词语。

3、指名说说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后的感受。

4、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何凤山先生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

二、学习课文,感受崇高的品格。

1、教师导:

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事迹。

2、指名反馈。

(1)他规定,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在中国领事馆得到去上海的签证。

(2)何凤山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忘我地工作着,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办理各种手续。

(3)顶着上司的压力,继续为犹太人办签证。

(4)领事馆的房子被没收了,他掏出自己的积蓄,另租一所小房子作为领事馆办事处,继续为犹太人发签证。

3、教师引导讨论:

以色列政府评选“国际主义人士”有严格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否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

何凤山先生是外交官,他享受外交豁免权,那么他属不属于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

(引导:

属于。

因为他的行为已经惹恼了纳粹当局,把中国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馆的房子没收了,就是一次警告。

4、指导朗读第2-5自然段。

(敬仰地、佩服地)

5、师: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并颁发“国际正义人士奖”,这时以色列为救助过犹太人的国际人士颁发的最高奖。

6、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为什么说“何凤山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何凤山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为中国人民和犹太民族间的传统友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正直、勇敢、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外交官而感到骄傲。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读中了解何凤山的感人事迹,感受他的正直、勇敢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拓展延伸,了解中国其他的“辛德勒”。

女“辛德勒”钱秀玲和另一个中国“辛德勒”王替夫的动人事迹。

四、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

何凤山的正直、勇敢和人道主义精神令世界人民敬佩,欧洲历史学家甚至称他是解放犹太人最多的“义人”。

他的名字被刻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里。

五、布置作业。

和家人讲一讲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动人事迹。

板书设计:

28、生命的签证

何凤山   冒着生命危险救助   犹太难民

(正直、勇敢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后记:

 

语文乐园七

教学要求:

1、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能正确地给多音字组词。

2、积累赞扬人类优秀品质的词语。

3、认识关联词,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4、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5、用钢笔鞋子,学习写“横画贯穿字的中部”、“竖或撇穿过横画中间”的字。

6、以“关注世界儿童”为主题,召开一个主题扳回或出一期板报,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给关注的一部分小朋友写封信。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关联词,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2、以“关注世界儿童”为主题,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或出一期板报。

课时划分:

五课时

教学设计:

语文乐园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语海拾贝”和“阅读欣赏”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语海拾贝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有趣的汉字”中的词语,学生自学。

(1)自由读一读词语。

(2)观察每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

(2)交流反馈。

(每组字同,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是多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