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wys.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842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则运算wy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则运算wy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则运算wy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则运算wy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则运算wy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则运算wys.docx

《四则运算wy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则运算wys.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则运算wys.docx

四则运算wys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武阳山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

”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

(如x除以a减b的差。

)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武阳山

我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改变了以往单纯教授计算法则的现象,而是将四则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掌握其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这一新的理念:

1、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体验,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每一步算什么?

求的是什么问题?

将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正确与错误算式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带小括号就出现了“下午游人数减去上午保洁员数”的错误结果,认识到了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感受括号的实用价值。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对比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印象更加深刻。

2、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第二种解题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重点解读“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作好铺垫。

其次,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并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实际效果比较好。

第三,重视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实现对解题方法的优化,切实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将例5扩展为四题,从有无括号、括号的位置、括号的多少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括号的认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位置与方向》教后反思

武阳山

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

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

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

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

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45度、东偏北50度、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

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

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武阳山

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

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

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1)看到数字5、25、125想到数字2、4、8。

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

25、36,把36写成4×9。

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

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

126×5+5×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

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

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

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

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

学生很难掌握简便计算的一个原因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对比。

例如:

(25×20)×4与(25+20)×4的比较,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

125×88和88×102的比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102拆成100+2。

总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武阳山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

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

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

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我们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

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

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

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

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

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

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武阳山

这是一节概念课,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应引导学生进行探寻,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

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接着,我启发道:

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你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

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等等。

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学生马上回答我:

不能。

)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

然后我小结:

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

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然后指着板书,有学生说叫“加法交换律”。

我追问道:

为什么?

(生答:

因为这是两个数相加,只交换位置)。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整个过程教师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2、对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看法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再给出两组式子,通过计算得到也能用等于号连接;然后学生自己举例。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结合律的特点:

加数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改变了,和没变。

这样的教学显得顺畅,但是新意不够,学生投入的激情不够。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后反思

武阳山

我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途径引导学生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异同系,自主发现并验证、归纳这两个运算律,初步感受运算规律作用,有意识地让学生应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运算,得出课题,让学生由课题思考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设计使教学活动的探究性更浓一些,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留下了创新的空间。

二、新授环节,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让学生结合相关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都能准确提出问题,这为接下来探索规律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环节,我进行了创新处理,让学生开放思维,尽情提出问题,并将本节课探究活动必要的三个问题同步呈现出来,同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同步通过口算揭示等式,为下面的探究运算律做好有效的铺垫,促进后面探究活动更加紧凑流畅。

在首次探索运算律,学生还不懂得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我在此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设计中,加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按照“猜想——验证——总结”的模式深入探究规律,为今后探索数学规律,起到方法上的导向作用。

三、在自主探索加法结合律这一环节,我在初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特点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合作组中自主探索第二个规律,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规律,学以致用。

四、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上完这节课的心里感受。

学生对哦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两个定律,也会运用,效果还可以。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武阳山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同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的学习做铺垫。

我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

我首先让学生共同回忆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基本原理一样,只是所处的运算不同。

我在教学中,就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还进行了诸如“2×5,25×4,125×8,20×5,……”这样的口算题训练,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这组口算题的练习,明确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乘法运算,而且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数,为后面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了基础,其目的之二是通过这一组乘法口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

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在进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放手不够,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学会利用学过的加法结合律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武阳山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追问:

这样的3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

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

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

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以至于在后面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

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

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

头脑中没有印象。

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

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三、课件的误导。

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

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

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

如教学110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

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

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

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教学中我发现:

“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是0.1米。

“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

”学生面带疑惑。

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

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

他们还发现:

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是:

提问“暗示”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

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

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

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

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

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

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

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武阳山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

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

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武阳山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

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