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2105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docx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日期:

2010-04-16阅读:

1094次作者:

admin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7日至18日在合肥举行。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扎实推进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同志的重要讲话之中,现传达如下:

一、王金山同志讲话的主要精神

(一)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深刻领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认清发展大势,保持清醒头脑。

中央对当前宏观形势主要有三个大的判断:

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球率先实现回升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增大。

二是明年经济发展环境将总体好于今年,但宏观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和“两难”问、题增多,不可过于乐观。

三是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仍需作出极大努力。

中央的这些判断,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国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为我们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指明了方向。

第二,深刻领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又好又快,推进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鲜明的主题和最强烈的信号。

胡锦涛总书记专门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要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就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和“六个结合"的指导原则,并从六个重点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中央将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突出强调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不在于盲目追求更高的速度,而在于下更大功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真正实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

第三,深刻领会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抢抓有利机遇,争取发展主动。

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归纳起来八个字,“总体稳定、稳中有调"。

总体稳定就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稳中有调就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做出必要的微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一是部分政策着力点发生了调整,如工作重心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投资重点由抓开工调整为保在建;二是政策支持的重点更加明确,国家财政将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三农”、节能环保、居民消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部分刺激政策将逐步回归,如信贷、房地产、汽车消费等政策,将由应对危机的非常状态逐步向正常状态过渡。

我们要密切关注政策调整的方向、重点和时机,找准中央政策和安徽实际结合点,做好对接工作,争取最大支持,抢占发展先机。

(二)准确判断我省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坚定加速崛起信心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的二年。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抓三保、.赶两湖、超万”的奋斗目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化危为机,经济运行企稳早、回升快,总体情况好于预期、好于全国、领先中部。

预计全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500亿元,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超过l5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整体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加速崛起中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扩内需保增长。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见事早、出手快、措施准,先后出台49条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有效投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有力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前三季度分别增长ll.6%、l2.1%、l3.7%,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全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7家。

二是强农业稳基础。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克服严重冬春干旱等不利影响,粮食总产达614亿斤,连续6年丰收。

三是调结构增后劲。

全面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制定实施钢铁、汽车等九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75%,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

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全年减排目标可望完成。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

四是抓改革激活力。

省及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年内基本完成,地方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序开展。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博会。

预计全年到位省外资金增长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l0%以上,对外贸易触底回升。

五是惠民生促和谐。

组织实施28项民生工程,全年累计拨付资金254亿元,惠及6000万城乡居民。

重点解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众就业,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启动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在26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率先将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覆盖范围,及时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85%,新农合参合率93.5%。

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累计竣工74万平方米。

在形势极为复杂、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显著成就,站上了超过万亿的崭新平台。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应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克难奋进的结果,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极大鼓舞了我们加速崛起的斗志。

这充分表明,我们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我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历经危机的严峻考验,我们深切体会到:

一是要善于在顺应宏观调控中抢抓政策机遇。

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无论“紧”还是“松”,无论“保”还是“压",根本出发点都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都蕴含着新的机遇。

中央强调节能减排,项目准入门槛更高了,同时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广了;中央强调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对新上项目控制更严了,但对在建项目的支持力度更大了。

政策因时而调、因势而变,我们要适时而动、顺势而为,摒弃对抗性思维,多谋适应性举措。

中央“有保有压”时,我们抓淘汰落后、抓改造升级,中央扩大内需时,我们抓有效投入、抓基础建设,上马了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大事。

实践证明,只要善于把握运用政策,就能化挑战为机遇,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二是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

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省份,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公平竞争、自我调节的功能,政府也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

在应对危机中,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民生和基础建设,有效扩大了社会需求,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困难,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的企稳回升。

这充分说明,政府在履行服务经济的职能时,只要“有形的手’’运用得当,帮办而不包办,指导而不指挥,把功夫下在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上,就能更好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共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要从安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走安徽特色的路子,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指导想。

近年来,我们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工业强省等六大战略,全省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归根结底是求安徽之真,务发展之实,对认准的事情,坚持不懈地抓、一以贯之地抓、脚踏实地地抓,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创造上下功夫,加速崛起的道路就一定越走越宽。

四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面对危机我们反复强调,路在脚下、底在手上,经济上有危机、精神上不滑坡。

在危机面前,悲观埋怨的少,积极乐观的多,消极被动的少,主动作为的多,大家信心很足、斗志很旺,克服了许多困难,化解了许多难题。

通过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起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

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好状态保持好、发扬好,以心无旁骛的执着、咬定青山的坚韧、永不言败的顽强,努力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展望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

从宏观政策看,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对我省总体有利。

日前国家颁布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支持重点更加明确,支持措施更加具体,将为我省带来一揽子机遇;.国家加强“三农”、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大民生投入等政策导向,有利于我省巩固优势、加强薄弱;国家继续丰富完善包括家电、汽车下乡在内的刺激消费政策,有利于我们稳定消费,促进相关产业成长。

从即期增长看,工业、投资和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将为明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回升,市场需求好转,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盘升,我省能源原材料行业进一步回暖,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随着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新的增长点加速形成。

投资方面,今年我省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高峰在明年,还有中博会、央企对接等签约项目将陆续开工,为投资稳定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国家刺激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消费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从发展后劲看,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明显增多,加速发展的态势日趋强劲。

我省即将跻身“万亿元俱乐部”行列,总体实力明显提升,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深入推进,我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即将全面启动,这是我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必将成为我省新的发展引擎。

还要看到,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省来说,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必将创造出巨大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尽,经济运行尚未根本好转,发展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依然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综观大势,宏观环境变数较多。

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国内经济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还很突出。

剖析自身,面临困难依然不少。

外需短期内不会有根本好转,居民消费一时难有大幅增长,新上项目难度加大,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家电下乡等政策边际效应可能减弱;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新兴产业规模较小。

环顾各地,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可以说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两湖”发展仍在提速,争先进位任务艰巨;全国“万亿元’’队伍阵容迅速扩大,特别是内蒙古等省区越逼越近。

如果我们不发愤努力,不拼搏进取,就会拉大与标兵的差距,就有被追兵赶超的可能。

综合判断,明年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压力也有动力。

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强忧患意识,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努力把经济企稳回升势头保持好、巩固好、发展好。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明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要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经济总量翻一番。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长期努力,首要的就是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省里考虑,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10%以上,既与全国目标相衔接,也体现了加速崛起的需要。

综合各方面条件看,l0%以上的预期目标是可能的、适宜的,也是留有余地的。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确定增长目标,实际执行中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的,能快则快,好中求快。

与10%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相适应,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其他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7%,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抓好6个方面。

第一,贯彻落实宏观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下功夫,力求“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协调拉动增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扩大有效投入始终是重中之重。

要继续以“861”行动计划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内涵,抬升标杆,在抓投入中优化产业结构,在上项目中提升产业层次,确保有效投入增速不减。

中央明确提出,明年国家预算内资金主要用于保在建,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这并不是说不上项目,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依然能够得到支持。

从现在开始,就要立即行动,对列入计划的重大项目逐一制定推进方案,需要报批的抓紧报批,自己能批的抓紧审批,已批的尽快开工。

同时,要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加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大盘子。

下一步政府性投资的着力点应放在促进民间投资上,要抓紧研究促进民间投资的具体措施,千方百计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必须持之以恒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既要拉动即期消费,更要注重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

要继续完善落实汽车、家电等消费刺激政策,简化操作流程,扩大补贴范围。

积极争取国家保障性住房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大力促进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

从长远看,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根本在于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明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把保市场、保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中心任务,强化政策促进和引导,稳定纺织、农产品、机电等优势产品出口,提高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遏止外贸下滑势头。

‘我省外贸主要依赖少数骨干企业,要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孵化工作,加强出口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增强外贸竞争力。

同时,还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抢占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第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在于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

作为资源性产业大省,调结构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

要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

能源原材料等支柱产业是我省的优势所在,也是稳定增长的基础支撑。

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些产业调优调强。

发展壮大这些产业,决不能再走简单的产能扩张路子,必须加强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提升式发展之路。

海螺集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设备,不仅降低了消耗、减少了污染,还形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们都要有这样的理念,立足资源、超越资源,做大做强。

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是抢占先机、引领未来的重要支撑。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既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完备的政策,也要从具备条件的地方扎实起步,关键要把握好“两个结合”:

一要与现有优势产业相结合。

这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提出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就是考虑到我省是能源原材料、汽车和家电大省,产业基础比较好,自身市场需求大。

各地都能也应该有所作为。

二要与拥有的核心技术相结合。

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质能源、量子通信等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领先优势,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快产业化步伐,真正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是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前不久,省里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支持政策,各地要抓好落实。

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物流业。

大工业必须有大物流,要抓住我省综合交通条件大幅改善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

我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一大亮点,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更多的文化骨干企业,推出更多适合大众消费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是旅游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省目标,提升皖南、加快皖中、突破皖北,高起点打造一批旅游精品。

特别要强化整体形象宣传,进一步提升安徽旅游的吸引力。

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明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困难最大的一年。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任务完成。

要强化目标责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强力推进城镇污水厂和管网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要充分发挥碳汇减排功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第三,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要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不断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统筹城乡发展,基础是要把农业做大做强。

明年是实施国家和我省增粮规划的第一年,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大行动"为重点,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形成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

建设农业强省,关键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推动园区集聚式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国家明年将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尽快启动省级示范区建设,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推进城镇化转移农民、减少农民。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把促进农民市民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政策导向。

要抓住规划这个龙头,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着眼长远,合理布局,确保城镇化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要抓住产业支撑这个根本,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农民创业园建设,提升城镇吸纳就业能力。

要抓住综合服务功能这个关键,以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为契机,加大对县城和中心镇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大社会事业和基础建设的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投入城镇配套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载体,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引导新农村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展开。

统筹城乡发展,根本是要推进制度创新。

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开展资金互助和土地股份合作。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是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合肥、滁州、芜湖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有了良好开端,要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环节取得突破。

第四,培育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区域增长格局出现积极变化,多点支撑态势日趋显现。

要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找准用力方向,强化工作举措,着力推动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

全面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扩大开放的新平台。

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大信贷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这对我们示范区建设是一个重大利好。

目前,示范区建设规划即将获批,我们要抓紧启动相关工作,争取主动。

省里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突出抓好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加强品牌整体宣传推介。

市县要主动作为,加强对接,尽快落实一批有牵动性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确保示范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已经有了良好开局。

试验区的主题是创新,不仅要有技术创新,更要有体制机制创新。

特别是扶持资金使用上,要更多地运用创投模式等市场办法,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加以扶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

加快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三市的积极性,力争每年都能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前不久,国家将我省与浙江、江苏列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全省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加快构建创新型安徽。

推进自主创新,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更要树立雄心壮志,要大力弘扬奇瑞精神,敢与强者比高低,志在必得不服输,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在自主创新上有作为、有更大作为。

继续加大对皖北发展支持力度,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今年开展了南北结对合作,各方面积极性都很高,要立足双方需求,积极探索合作领域和模式,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第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中央提出,明年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领域等六大改革,我们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以提升竞争力和控制力为目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新一轮产业洗牌和企业重组势必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展开。

我省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

一定要抢抓机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产权多元化,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控制力的“皖’’字号企业“航母”。

民营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偏小,是我省一个突出问题。

明年,国家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我们要积极跟进,完善机制,强化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以增强对经济的支撑力为方向,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明年我省投资总盘子将超过1万亿,资金需求明显增加。

要积极向上争取信贷额度,创新金融服务,力争新增贷款不比今年少。

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更多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力争直接融资规模高于今年。

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是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要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引进服份制商业银行,壮大担保机构实力,不断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外来资本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产业和资本向中西部加速转移,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特别要强化产业招商,在选商补链上下功夫,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要把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交通、能源、科技和金融等重点专题合作,尤其要利用好上海世博会,宣传推介安徽。

过几天,国家国资委将率几十家央企来皖洽谈签约,要精心组织,主动衔接,既要签订更多的合作项目,更要把重点放在项目落地上,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第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省里决定,明年的民生工程调整扩大为33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