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864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docx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

第1篇:

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林学年级:

级学号:

090402指导教师:

冯金玲教师职称:

讲师二O一二年十二月

一、前言

(一)、实_目的要求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2、纪律:

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_报告。

(二)、计划安排1、时间:

1.5周。

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

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3、内业整理:

星期

一、星期四实_辅导4、实_报告:

实_结束后完成(三)、实_内容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4、典型设计表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四)、外业实_方法1、观测、目估2、测定小班因子(标准地调查,样地调查,样圆调查等方法)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5、校园绿化树种二、调查地区概况

(一)福建农林大学两山及创业园竹园1社会经济概况:

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州西郊,面积2700多亩,交通方便,学校注重生态建设,有以观音湖、创业园等为主体的校园景观生态风景。

2自然概况:

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农大南山海拔150m左右,北坡,坡度较缓,土壤为砖红性土壤,土层厚度50cm左右,表土层厚20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树种为人工种植樟树,密度过稀,可补植耐阴树种。

农大北山主要树种为台湾相思,包括少部分竹子,台湾相思长势良好,但密度过大,应适当间伐。

农大创业园竹园主要有毛竹林,还包括景观效益为主的观赏竹,如佛肚竹。

(二)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1社会经济概况:

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灵石山位于福清西部,东山水库旁,海拔1000多米,总面积4082亩,建于1957年,1992年以前为用材林生产基地,92年后改为森林公园,如今公园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包括少部分木材生产功能。

公园职工人数57人,起源上看,最早为原始形成,经过天然恢复,再后来通过人工更新抚育,现在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

2自然概况:

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灵石山海拔1000多米,坡度适中,土壤为专红性红壤,土层厚度为65cm左右,表土层厚19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中下部为人工林,树种有湿地松,杉木,樟树,以及其他常绿阔叶树种。

公园引种台湾珍贵树种,在一片采伐迹地上将于年春季重新造林。

三、经营规划经营规划是指根据一定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结合林业生产特点,在一定地段上进行森林经营规划,以期达到经营目的,实现森林的多种效益。

(1)工区及小班区划、说明区划的依据、区划结果。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林业生产特点,经营目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工区和小班区划,小班区划以山脊线,山沟线等自然分界特征进行划分。

区划后还应进行适当的说明。

(2)经营方向:

林种、林种规划、造林顺序及多种经营意见。

根据经营目的选择用材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等为主要林种,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林种规划,确定造林顺序,制定相应的经营方案。

四、造林设计:

(见表5)造林设计要求根据造林目的,结合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造林技术要求规划作业设计。

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

(1)树种选择、配置及混交方法。

(2)造林密度。

(3)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

(4)造林:

包括苗木规格要求,保护和处理措施、栽植方式、季节。

(5)幼林抚育:

方式、方法、季节、次数、年限、施肥及林根间作。

此次实_在灵石山公园的采伐迹地上,自行进行两个小班的区划,并在两个小班分别进行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造林设计。

经济林设计应该要考虑速生丰产、高产、稳产。

在结合适地适树、社会经济条件和造林技术的基础上选择经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营造油茶纯林,整地采用环山开水平梯带整地穴规505040厘米,以垃圾、稻草、芒箕、农家肥等作基肥,每穴加施石灰0.5斤,复合肥0.51斤,磷钾肥0.5斤,然后,回填表土,再将穴填满呈馒头状,待造林使用。

为保证早产、丰林、稳产、高产,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3米,且每亩在110株为宜。

油茶造林选择经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进行植苗造林。

在幼林当年的5月份雨后,每株适量地施入少许尿素催苗进行幼林抚育,

第2-3年进行松土、扩穴、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整枝修剪等抚育措施。

主要经营目的是营造速生丰产的经济林。

用材林设计包括首先是确定造林目的,选育大径材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的树种,结合适地适树原则和树种特性挑选了杉木,樟树,然后清除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杂草以及灌木等,对所选择的两种树种采用混交林的方式,具体树种组成为8杉2樟,混交方法采用星状混交,造林地的整地方式选用带状整地挖穴(表60*60深40底40*40)基肥1000/穴,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2.5米为宜,该用材林造林采用3年生的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幼林当年进行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第2-3年进行抚育间伐全锄块松、扩穴通带、林地套中、以耕代抚等。

间伐开始期为12年,主伐年龄为26年。

五、营林设计

(1)对已造幼林及其它现有林的分类采取措施,如抚育、间伐幼林的抚育包括对林地进行松土除草、灌溉与排水、施肥、种植绿肥植物或者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对幼林林木还可进行抹芽接干、修枝抚育等实现幼林林木通直、圆满、高干、速生、丰产和高效。

(2)确定森林保护的原则,提出预防、消灭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措施。

(3)选择营林机械类型,确定营林作业的机械化比例六、附表(另附)七、总结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森林培育是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特点。

本次实_围绕造林效果评价、造林调查设计、林分的改造以及现有林经营措施、造林作业设计等内容展开。

本次实_历时1.5周,通过这1.5周的实_使得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掌握培育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本次实_分为内业和外业两部分进行,在外业实_开始前老师在教室为大家统一讲解实_的主要内容和布置相应的任务以及强调外业中应当遵守的纪律。

在老师讲解完实_要求的当天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景观配置、林分改造、散生竹林的调查。

通过对创业园的景观配置进行了解并提出改进方案,让我们对园林景观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散生竹林的调查让我们对竹子形态特征,地下结构等生长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对校内的南山和北山进行造林调查,南山是学校的教学实验林,主要树种是樟树,但是林分过于稀疏,在改造的过程中可是适度的补植耐阴树种;北山的主要树种是台湾相思,但是林分的密度过大,可采取适度的间伐降低林分的密度,使得台湾相思林的林分密度达到一个适宜状态。

下午我们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对校外的南江滨公园进行了绿化状况调查了解,第三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

在采伐迹地根据老师现场的讲解我们小组对采伐迹地进行两个小班的选定,调查其地形、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土壤状况。

当所有的外业实_都结束后,老师再次对实_报告的撰写为大家进行讲解。

最后我们根据这几天的外业实_进行了实_报告的撰写。

通过本次森林培育学野外实_我们基本掌握了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将其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中。

通过这几天的实_使得我们将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掌握培育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第2篇:

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森林培育实_报告学号:

姓名:

班级:

森林培育实_报告一林场概况马宗岭林场始建于1958年3月,__年建立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马宗岭位于金寨县西南部,其地理位置于北纬31103120和东经1153011550之间,周围与花石乡、古碑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吴家店镇、果子园乡6个乡镇接壤。

林场总面积5501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4587亩,活立木蓄积43万m3,公益林面积51855亩,蓄积39万m3,商品林面积2555亩,蓄积4万m3。

森林覆被率96.4%。

林场下设二股一室、2个检查站、5个营林林区、一个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辖千坪村。

现有职工172人,离退休47人。

在岗125人,建场以来,实行封、造、育、管的营林政策,营造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森林资源,为金寨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宗岭林场地处于大别山北麓,淮河水系的源头,是我国东部北带温暖、湿润的南北过渡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月亮坳海拔1671米。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56,生态系统结构完整。

生态关系协调稳定,天然植被繁茂。

这里有高等植物1700余种,动物17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古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大别山五针松、领春木、野生山核桃等;有濒危动物金钱豹、穿山甲等;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原麝、大鲵、小灵猫、花面狸、白冠长尾雉、大别山勺鸡、豺等。

名贵中药材有西洋参、杜仲、天麻、接骨草、竹节参、大叶三七、七叶一枝花、运芝竹荪等。

林场隶属天马国家级天然保护区,主要树种为栓皮栎、枫香、化香、栗类等。

马宗岭林场是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组成部分,核心区保护着华东最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是一块原始、古老、完整的绿色宝库。

素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质地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积淀浑厚的历史文化之美誉。

二实_内容掌握主要树种,如黄山松、杉木、毛竹、泡桐和湿地松的造林技术与幼林抚育1、杉木A造林地选择和清理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宜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岩性、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慎重选择造林地。

一般选在水湿条件比较优越、土壤深厚、疏松、植被高大茂密的山腹、山脚、山洼、谷地及阴坡各种形式的混交林,以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地力,也可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扩展。

B造林技术

(1)良种选择由于杉木分布广阔,形成多样复杂的生态环境,以致形成各种不同的杉木种群。

我市经过种源试验选择的优良种源有贵州丛江、榕江、锦屏;广西融水、那坡;福建将乐和湖南会同等,材积遗传增益在25%以上,因而,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应选择上述优良种源造林,效果更加显著

(2)杉木有栽植、插条及分蘖苗造林3种方法。

栽植造林成活率高,早期生长快,后期衰老晚,是现在的主要造林方法。

栽植造林的季节在中带和南带以12月至翌年2月效果较好,但在冬季干旱或有严寒的地方,则以春季栽植为妥。

栽植宜穴大而深,使根系舒展,苗梢宜向下坡(俗称不反山),适当深栽,分层覆土打实,才能保证成活和生长良好。

间伐杉木生长发育进入速生阶段后,自然整枝和自然稀疏迅速进行。

一般认为应在被压木占总株数的10%以上、自然整枝达到全树高的1/41/3、郁闭度到0.80.9、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时开始间伐。

第一次间伐的强度为3050%(按株数),保留林分郁闭度0.60.7。

立地条件好、初植密度大的间伐强度可大些,反之则小些。

间伐的方式,因杉木多为同龄纯林,适用下层抚育。

间伐间隔期决定于林冠恢复郁闭的速度,一般为46年。

造林密度每公顷在3000株以下的,可只进行一次间伐。

C杉木林经营管理

(1)幼林抚育:

"三分造,七分管",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杉木林前三年必须扎扎实实的幼林抚育,否则,导致造林失败。

幼林抚育包括松土、锄草、深挖等。

幼林抚育第一年2次,第二、三年各3次,抚育方式以松土、锄草、割草为主;第四、五年各2次,其中第四年要深挖抚育1次,深度一定要达到25cm以上,幼林抚育要根据整地方式进行,全面整地采用全面抚育,带状整地采用带状抚育,严禁修打活枝,要及时除萌,每穴要求留1株健壮幼树,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适量施肥,间作绿肥和埋青。

(2)抚育间伐:

杉木造林后46年开始郁闭,进行群体生长阶段,这时如能及时间伐掉这部分林木,使保留木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就能促进杉木持续速生,间伐下来的小径材,可增加早期经济收入。

间伐起始时间:

当小径木株数占总株数的30%以上;自然整枝高度达到1/31/2;当胸径平均生长量下降时,材积连年生长达到最高峰,此时间伐最合适;当林木郁闭度达到0.9,林内树冠交叉重叠,应及时砍伐部分林木以疏开林冠。

我市一般是2年开始间伐,丘岗地、早于山区。

间伐程度及间伐隔期,以弱度间伐为主,间伐强度以株数计算为2030%,间伐后郁闭不小于0.7;间隔期为34年,间隔次数一般2次,最后一次间伐时间树龄不得超过15年,立地条件差的岗地,林分生长出现衰退早,轮伐期短,可只间伐一次。

间伐方法:

采用下层抚育法,间伐后不得出现林窗。

2、毛竹A造林地选择:

(1)交通方便:

造林地点须利于竹林作业,管护以及产品、物资的运输。

(2)土壤条件:

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

要求土壤深度在60厘米以上,呈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的通透性能好的沙质壤土,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3)地形:

毛竹造林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

坡度在20度以下为好,南坡比北坡日照强,温度高,有利于竹笋、竹材产量提高。

B造林技术

(1)造林季节:

一般来说,竹子造林除大伏天、冰冻天和竹笋生长期外,其它时间均可种植,但毛竹以早春为好,春季雨水多,湿度大、造林成活率高,竹鞭生长快。

(2)造林方法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

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我公司营造毛竹速生丰产林选择的造林方法为移竹造林。

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

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

挖母竹前应作好标记,使之在竹林中分布均衡。

挖掘时,由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生鞭。

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

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不伤母竹。

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

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

远距离运输必须用稻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

栽植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15厘米,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

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状形,以防积水烂鞭。

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

栽后浇足"定兜水"。

C毛竹的抚育管理

(1)灌溉、排涝。

新栽竹林遇旱天,要适时适量进行灌溉。

久雨林地积水又要及时排除,以防烂鞭烂根。

(2)间作和除草松土。

幼竹林地空隙大,一般都进行间种,以耕代抚。

间种时要注意不能损伤鞭根和笋芽。

在不耕种的林地,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带状或块状整地的林地,应在母竹周围进行松土护穴。

(3)施肥。

可大量施用土杂肥和厩肥,饼肥可适当施用,化肥不超过300kg/hm2。

土杂肥和厩肥宜在夏秋季施用,化肥应在初春施用。

(4)间伐抚育。

幼林竹株一般量多而细小,丛状分布,疏密不匀,要进行适当间伐,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密留疏。

(5)保护管理。

竹幼林要专人管护,遇有露根、露鞭或竹蔸摇动,要及时培土填盖。

母竹死亡20以上的要补植。

出笋前后,禁止人畜进入林地,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湿地松A造林地选择:

湿地松是强阳性树种,喜湿不耐渍,主根深,侧根发达,适合在土层厚度40cm以上、土壤结构疏松、通透性好、排水良好、pH值在46之间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湿地松造林地宜选择低山丘陵区山体中、下部,坡度小于20,坡向为全坡向,排水、肥力中等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潮土,海拔400m以下的平坡、缓坡、斜坡的中部、下部、谷地、平地,背风向阳,土层较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B抚育管理:

造林后应即时进行幼林抚育,一般当年松土除草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

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

不伤根,不伤茎,不伤稍;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并覆盖杂草,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

C病虫害防治:

湿地松对松毛虫的抗性比马尾松强,常见的危害是松稍螟,防治方法:

人工剪除病稍并集中焚烧。

4、泡桐A造林地选择泡桐喜肥、喜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土壤,同时又怕盐碱、怕水淹、极喜光,造林时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地丅水位低的壤土或砂壤土作为造林地较为适合,也可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壤土至砂壤土的山地、坡地上造林,但應避免在风口造林。

B良种选择宜选用1至2年生无丛枝病、无机械损伤的河南"豫选一号"、"豫杂一号"或"豫林一号"泡桐根作为种根。

种很长度为15至20厘米,粗度为1至3厘米,为使出苗整齐,应将种根粗细分开,并摊开晾晒2至3天,每30根或50根捆成一捆。

C抚育管理;一般进行2年幼林抚育管理,第一次在5-6月份进行,第二次在8-9月份进行,抚育方式以扩穴抚育为主,由于泡桐是速生性树种,一般在抚育时应进行施肥,施肥以氮肥为主,在生产实践中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每株以半斤复合肥,在树苗的上方40-50厘米以内进行沟施。

泡桐栽植密度较稀,采取林下间作,以耕代抚,有利于幼树生长。

D病虫害防治:

泡桐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虫害5、黄山松A黄山松是喜光树种,适生于海拔700米以上的凉润气候和相对湿度较大的山区(适生于年均气温7.7-15摄氏度,能耐-22摄氏度的低温)。

生长区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造林后立即封山护林,严禁放牧及砍柴,做好防护工作。

连续抚育三年,可提高保存率,促进幼林生长。

除草松土主要是在幼林周围,范围应稍大于原穴。

除下的杂草灌木可覆盖在幼树周围。

一般第一年1-2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

造林后5-6年开始郁闭,8-9年出现自然整枝及林木分化现象,10年后应进行抚育间伐。

B造林技术造林一般从"惊蛰"到"春分"进行。

用1年生裸根苗栽植造林。

(1)造林密度:

200-375株/亩。

株行距11.71.5*2m。

1年生一级苗高15cm以上,地径0.3cm以上。

为海拔800M以上山地的先锋造林树种。

在造林前的秋冬进行劈山。

(2)整地方式:

块状整地不小于505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

栽植穴底径不小于30cm,深不小于25cm。

整地时,杂草山只将块内的草皮铲除,灌丛山须将块内的灌木根挖掉。

C抚育管理

(1)间伐期:

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

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

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以后为2030,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2)主伐期:

速生丰产林为30年,一般林分为3050年。

第3篇:

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姓名:

杨小壮班级:

林学11级1班学院:

林学院学号:

1109030134指导老师:

王德炉1

一、实_目的1、苗圃教学实_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育苗生产过程,学_和掌握各项操作技术。

2、苗圃教学实_的内容包括:

育苗前的整地、播种、除草3、根据育苗生产季节性特点,结合苗圃作业的内容,计划用一周的时间将可能实_的内容做完。

关于育苗地的管理、抚育和保护等工作可结合生产完成。

4、要求学生在实_前,仔细阅读教课书中有关苗圃教学实_的内容,作好实_准备,认真参加实_。

实_结束后写出实_报告,并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5、了解播种育苗工作之全过程,初步掌握播种前种子处理和播种技术二、实_内容:

1、苗圃整地、施肥和作床苗圃整地、施底肥、作床和土壤消毒;2、播种育苗播种量计算、播前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练_播种大、中、小粒种子技术)。

3、容器育苗2

(1)、营养土的配制及消毒

(2)、装填营养土(3)、播种三、实_工具及材料1、药剂各土壤消毒用药。

2、工具锄头,平耙,钢卷尺、划印器、开沟器、木牌、镇压滚、测绳3、材料小粒种子、中粒种子、带翅种子和大粒种子及各种子消毒用药4、各种育苗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煤渣、森林表土、黄心土、火土灰等。

5、肥料及药剂生石灰、过磷酸钙、复合肥;代森锌或多菌灵、pH试纸等6、育苗容器不同规格的塑料杯、育苗盘或聚乙烯薄膜袋。

四、技术1、整地着重了解整地季节、方法、所用机具及其深度。

对整地的基本要求是:

及时、平整、全面耕翻、土壤细碎、拣净草根、石块,并且达到一定的深度。

秋耕宜深,一般为2530厘米;春耕稍浅,一般20厘米左右。

2、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

3、作床

(1)工作步骤:

先深翻耙平,再整平、划线,然后做埂(垄)。

(2)技术要求:

床(垄)要求宽窄一致,高度一样,床面平整,土壤疏松细碎。

(3)苗床规格:

高床长一般1020米,宽1.01.5米,床高15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左右。

低床规格与高床相同。

垄作:

垄底宽3060厘米,高1520厘米。

(北方用)4、浇底水作好床后先浇足底水。

5、土壤消毒3着重了解苗圃进行土壤消毒所使用的药剂,用量及其消毒方法。

(1)硫酸亚铁(工业用):

每平方米用3%的水溶液2kg,于播种前7天均匀地浇在土壤中。

灭菌。

(2)福尔马林(40%):

每平方米用50ml,加水612L,在播种前7天均匀地浇在土壤中,浇后用塑料膜覆盖35日,翻、晾无气味后播种。

灭菌。

(3)辛硫磷(5%):

每平方米有2g,混拌细土,撒于土壤,表面覆土。

杀虫。

(4)高锰酸钾(0.5%)用0.5%的高锰酸钾喷洒床面。

6、播种量的确定根据种子质量、苗木生长特征、单位面积产苗量及种苗损耗量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

XCAW2PG1000式中:

X播种量(每平方米或每米长播种沟)kg;W种子千粒重(克);10002常数;P种子净度(%)G种子发芽势(%)C损耗系数;A计划产苗量(株数)。

C值因树种、苗圃地条件及育苗技术水平而异,变化范围大致如下:

大粒种子:

C1;中小粒种子:

15。

7、播前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选种分水选、风选、筛选、粒选。

(2)种子消毒A、用0.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30分钟,取出密封2小时,再将种子摊开阴干可播种;B、0.3%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C、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捞出密封30min后,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3%,只需浸种30分钟。

以上三种药剂,选用一种即可。

(注意,已催芽的种子不能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8、浸种一般中、小粒种子可用冷水浸种,浸种12天,浸后将种子摊于容器中,置于20左右处催芽。

大粒种子浸种时间应长些。

浸种时,每天换水12次。

9、深休眠的种子催芽可采取混沙埋藏的层积沙藏的催芽办法。

具体做法是深秋至初春期间,在室外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处挖坑,坑深可挖0.8m左右,种子和沙混合或分层放入4坑中,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1:

3,沙子温度为沙子最大持水量的60%,温度控制05之间,层积时间长短视树种决定。

10、播种中粒种子采用条播;小粒种子用宽幅条播或撒播(混沙或拌草木灰后撒播,或落水播种);大粒种子可用点播。

(1)划线开沟:

播种沟要直,深浅要一致。

(2)撒种:

撒种要均匀,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