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861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

架梁施工岗前培训资料

一、TJ165型架桥机技术资料

1.TJ165型架桥机主要技术参数

1.1主机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起重量165t;

2)工作状态外型尺寸(L×B×H)64×4.8×7.36m;

3)正常架设梁片的最小曲线半径600m;

4)拨道架设梁片的最小曲线半径300m;

5)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80m;

6)自行速度0~12Km/h;

7)自行最大爬坡度16‰;

8)梁片最大横移量(左右)1150mm;

9)吊梁走行速度6m/min;

10)吊梁横移速度0.25m/min;

11)吊轨起升速度4.5m/min;

12)吊轨走行速度19.3m/min;

13)工作海拔高度≤2000m;

1.2倒装龙门吊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起重量85t;

2)横移量(左右各)200mm;

3)内部净空4100×5250mm;

1.3长途运输主要技术参数

1)超限等级:

主机—超级超限;机动平车—超级超限;龙门吊平车—机车车辆限界;机臂装载平车—Ⅱ级超限;

2)可通过曲线半径180m;

3)运行速度80km/h;

4)编组长度143.504m;

2、架桥机组装作业程序

2.1组装场地要求

2.1.1架桥机组装一般在无接触网的平直线路上进行。

特殊情况下必须满足线路坡度<3‰,曲线半径>2000m;

2.1.2在接触网下组装架桥机时,必须通知相关部门停电,并有专人负责;

2.2组装程序

2.2.1按要求组装两倒装龙门吊的间距为24米;

2.2.2架桥机的组装和组装后的第一片梁的架设宜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

3、架桥机使用前的检查

3.1架桥机必须经过全面检查方可投入使用

3.2检查的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3.2.1结构部分:

主要钢结构件(零号柱,一号柱,二号柱,机臂,吊梁小车,吊轨小车、顶梁扁担,运梁小车,龙门吊吊重扁担等)无变形,焊缝无开裂等缺陷;

3.2.2车辆部分:

转向架、风制动、走行机构完好无损、牵引减速箱挂档(摇把转动不少于17圈)。

必须检查空气制动系统和基础制动系统是否良好,特别注意检查制动梁是否变形和焊缝是否开裂,如有故障立即排除;

3.2.3电气部分:

各电路接头良好、仪表完好,发动机工作正常,电机绝缘良好;

3.2.4液压部分:

各液压元件无损伤,液压油达到使用液面高度;

3.2.5机械部分:

各机械部件(拖梁机构,梁走行机构,吊梁小车卷扬机,横移机构),运转正常,润滑良好,连接牢固、制动可靠;

3.2.6起重部分:

钢丝绳、吊钩、滑轮组等按GB/T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进行检查。

3.3架桥机的试运转按GB5027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

架桥机解体转场组装后必须进行试运转。

4、架桥机自力走行

架桥机在短途转场和架桥作业中都需要自力走行。

为了保证架桥机的自行安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4.1架桥机(主机、机动平车)自力走行前必须检查空气制动系统和基础制动系统是否良好,特别注意检查制动梁是否变形和焊缝是否开裂,如有故障应立即排除;

4.2严禁架桥机全悬臂走行;

4.3架桥机主机在非桥面上自力走行时机臂应降到最低位;

4.4架桥机主机在桥面自力走行时,机臂可在最高位,机臂应回缩到铺轨位置;

4.5架桥机经过线路必须按TB10213―99《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4.2条进行压道处理;

4.6桥头线路必须按TB10213―99《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4.3条进行桥头线路加固;

4.7架桥机通过隧道时,机臂必须落到最低位,机臂中心销插机臂前端自力走行孔位,并应一度停车,探明洞内情况,确定无障碍后,再以5km/h速度运行通过。

4.8架桥机自力走行爬坡能力为16‰,线路坡道超过16‰时必须由机车顶进;

5、架桥作业

架桥机作业时必须严格按TB10213―99《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确保作业安全。

其作业过程按下列程序进行。

5.1架桥作业程序:

主机对位→→伸机臂→→立零号柱→→立龙门吊→→换装梁片→→机动平车运梁→→吊梁→→出梁→→落梁→→梁片横移→→梁片落位、安装支座→→铺设桥面轨。

5.2主机对位:

主机进入施工现场距离桥头100米处必须一度停车。

5.2.1主机对位时,停车位置必须十分准确,主机五轴转向架第一轮中心到胸墙(或梁前端)的距离为2.47米。

架24m梁时,按32m梁位伸臂,到胸墙距离为10.47m。

5.2.2主机对位时车速<0.5km/h,主风缸风压>0.7Mpa,并在停车位前100~200mm处预置车轮停止器。

5.2.3主机对位后制动机处于制动位,车轮下打好铁鞋,并放下前后液压支腿,支腿顶升高度以车体上升5mm左右为宜。

支腿油缸下部必须垫枕木,枕木高度必须高于轨道高度,严禁支腿直接压轨道。

5.3立龙门吊。

5.3.1龙门吊一般架立在直线、无坡度地段,特殊情况时,线路坡度小于6‰,曲线半径大于1200m,龙门吊到桥头的距离一般为200~500m。

5.3.2立龙门吊处的地基必须坚实,地基沉降不得超过相关标准,并至少垫放两层枕木。

5.3.3龙门吊两立柱与水平面垂直,垂直度≤2/1000,龙门吊中心与线路中心重合,误差≤10mm。

5.3.4两龙门吊中心距离见下表:

梁片跨度(m)

32

24

20

16

12

两龙门吊间距(m)

24

18

13

12

8

5.4换装梁片

龙门吊立好后,将梁片从运梁平车上换装到机动平车上,第一次吊梁时,当梁片起升100mm后,停留10分钟检查梁片是否有下滑现象和基础下沉情况,如无异常现象,方可继续起升梁片。

5.5机动平车运梁

5.5.1机动平车载梁运行速度0~7Km/h,距主机50~100m时一度停车,与主机对位速度≤0.5Km/h。

5.5.2机动平车作为短距离牵引车时,在≤6‰坡度可牵引装载两片32m梁的列车运行,>6‰时只能牵引载有一片梁的列车运行,严禁超载。

5.6吊梁

5.6.1吊梁小车吊梁中心位置一般在梁两端3~4米处。

吊梁前卷扬机钢丝绳必须排列整齐,卷扬机起落过程中,必须派专人监控钢丝绳排列情况,防止乱绳。

5.6.2第一次吊梁时,梁片吊起后,应停留5分钟,观察卷扬机是否有溜钩现象。

5.6.3吊梁钢丝绳与梁片接触处必须有铁瓦保护梁片。

5.6.4吊梁时,可在梁片两侧加垫木块,保证起吊钢丝绳竖直起升,减少夹角。

5.7梁片横移

5.7.1梁片横移时,梁片应尽量接近桥墩(第二片梁应尽量接近第一片梁),横移距离不得超过1150毫米。

机上移梁不到位时,可用10吨以上手拉葫芦少量牵拉,牵拉距离不得大于200mm。

梁片横移时严禁吊钩升降或小车进退

5.7.2梁片横移时,前后横移小车应同时开动,前后相差小于100毫米。

5.7.3梁片横移后,禁止吊梁小车前行或后退。

5.8梁片落位,安装支座

桥墩顶面应画好支座中心位置,梁片落位后,误差符合线路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二片梁就位后,应立即将两梁片连接板焊好,使两片梁形成一个整体。

5.9铺设桥面轨

5.9.1用换装梁片的相同方法,将轨排送到主机上,两台吊轨小车同时吊起轨排,两吊点中心距轨排两端6m左右。

5.9.2架桥机铺设桥间轨时,应将零号柱拆除,一次可装运4层轨排。

6、架桥机的维护

6.1日常检查维护一定要按时进行,检查维护时应将发动机熄火,在架桥机无负载的条件下进行。

6.2要经常检查油箱内液面高度,及时补油。

液压油不得变质,液压油定期更换,更换液压油时必须清洗油箱。

6.3起重钢丝绳、牵引钢丝绳、吊梁钢丝绳定期检查,不得有扭结、压扁、

弯折、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断丝和磨损超标的及时更换。

6.4滑线钢丝绳经常调整以保持一定的张紧状态。

钢丝绳上定期抹黄油。

二、T梁架设

1、一般规定

1.1架桥机架梁应根据架桥机的性能,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架桥机设计要求,制定安全操作细则,严禁超范围使用。

1.2轮轨式架桥机在组装状态下,严禁在走行线路和架梁桥头线路质量不明的情况下运行和进行架梁作业,必要时应对线路采取压道措施。

1.3压道方法应视路基填筑材料,填筑方法、碾压质量和沉降观测等情况,采取机车或组装超重车压道。

1.4根据压道后的线路情况,对影响行车安全的线路。

架梁桥头线路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线路进行加固。

1.5桥头线路临时接长的轨节,钢轨不得小于50kg/m,枕木不得腐朽、损坏,铁垫板和道钉齐全,并钉联牢固。

不同轨型应使用异型鱼尾板连接。

2、压道

2.1采用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时,可采取机车压道。

必要时,应采用超重车压道。

2.2压道范围、速度、次数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2.2.1压道范围:

前方压上桥台1.0m,后方压到架桥机后轮组停留处以远50m。

采用拨道架梁时,除正线压道外,尚应将轨道拨到计算拨道量处压道。

2.2.2压道速度:

可取1~3km/h,最大不超过5km/h。

对桥台尾与线路衔接处和个别有疑问的薄弱处所,应放慢速度进行较长时间压道使其沉落。

2.2.3压道次数:

压到无明显下沉(最后三个往返每一往返的轨道左右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总下沉量不得大于5mm)。

压道不得少于三个往返。

2.2.4压道时应有养路人员配合整道,轨枕承轨槽下道碴应认真捣实。

薄弱地段应起道捣实后再压,直至线路稳定无明显下沉。

2.2.5压道后或架梁过程中,当遇到大雨或长期阴雨浸泡的路基,或压道后较长时间未架梁及架梁的间隔时间较长,或经过线路大抬道等情况,均应重新压道。

3、桥头线路加固

3.1桥头线路的轨道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50mm。

3.1.2道床顶面宽不得小于3500mm,并应在拨道范围内适当加宽。

3.1.3曲线地段不应设超高,不得有反超高。

3.2下列线路加固方式应根据线路质量情况选定,但所用人字枕木和扣轨束应与桥台尾搭接。

3.2.1轨道加固:

临时增加轨撑、轨距拉杆、护轨等。

3.2.2单穿加固:

每个枕木空加穿枕木1根。

3.2.3对穿加固:

每个枕木空对穿枕木2根。

3.2.4特别加固:

路基面密排人字枕木一层、密排人字枕木后再加扣轨束3~5组、在路基面或枕木垛上支托扣轨梁、专门设计的承托结构。

3.3线路加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加固枕木应在线路轨枕下道碴捣实后方可加穿。

3.3.2加固枕木应保持水平,与钢轨间的间隙应用木垫片塞实。

3.3.3拨道时应将木垫片退出后再行拨动。

4、架梁基本作业

4.1顶落梁

4.1.1T梁的施顶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梁梗纵向:

施顶中心至梁端的距离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悬出长度,并不应影响支座安装作业。

2梁梗横向:

当采用每端一个千斤顶顶、落桥梁时,千斤顶头部中心应与桥梁重心重合;当采用每端两个千斤顶顶、落桥梁时,千斤顶应在梁重心两边等距离支放,千斤顶头部外缘距离混凝土外缘应保持100㎜以上的距离。

4.1.2顶落梁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液压千斤顶。

2标记载荷量不应小于实际受载质量的1.5倍。

3当每一梁端采用两个千斤顶顶、落梁时,应选用同类型的千斤顶。

4.1.3顶落梁设备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千斤顶头应垫有扩大传力面积的支垫物品。

混凝土与钢板、钢板与钢板间以及砂箱顶面均应放置防滑物品。

2安放在有斜坡的混凝土表面时,应用硬质木板或钢板垫实垫平,再安放千斤顶。

4.1.4千斤顶或砂箱顶落梁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千斤顶顶、落梁必须两端交替进行,严禁同时起落。

2使用千斤顶顶梁安放支座时,顶起后应立即塞入支座,严长时间用千斤顶支承梁体。

3架设T形成品梁,应在梁的两端采取可靠支拉保护措施防止倒梁。

4.2捆梁

4.2.1捆梁位置应符合设计允许悬出长度的规定。

4.2.2捆梁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6×37型或6×61型交叉绞丝的钢丝绳。

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

吊梁钢丝绳的接头必须采取插接,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总长不得小于300mm。

2捆梁时应保持钢丝绳每次均向同一方向弯折。

避免受反复应力。

3钢丝绳与梁体转角接触处必须安放护梁铁瓦。

4钢丝绳应经常检查,发现有扭结、变形、断丝或锈蚀等异常时,

应按本暂行规程附录B的规定进行折减或报废。

4.3吊梁

4.3.1卷扬机用的起重钢丝绳应采用6×37型或6×61型交叉绞丝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并不得有接头、扭结和变形。

4.3.2梁体在起落过程中应保持水平。

横向倾斜最大不得超过2%;纵向倾斜不得大于300mm。

4.4移梁

4.4.1墩顶移梁可使用手拉葫芦或液压推顶器等提供动力,提供的动力应比计算阻力大50%以上。

钢丝绳必须固定在稳固可靠的物体上。

4.4.2墩顶移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体落实后及移动过程中应安装支护设备。

2梁体的走行速度宜控制在0.3m/min左右,两端的走行速度应基本—致。

并应随时调整梁体的纵、横向位置。

3梁体移动时,梁面应有不小于3t以上的手拉葫芦作安全保护。

4.5铺桥面

4.5.1铺桥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两片或两孔梁间顶面高差应符合要求,当高差大于20mm时,应用水泥砂浆补平,保证横向盖板或纵盖板安放平稳。

2桥面铺碴带时,顶面宽度不得小于800mm;厚度不得小于150mm。

4.5.2桥面轨道可预先在基地或桥头组成轨排,用架桥机铺设,并宜一次铺设正式轨排。

4.5.3采用拨道对位的线路,应首先恢复到设计中线后再铺新轨排。

5、单梁式架桥机架梁

5.1单梁式架桥机架梁施工流程如图所示:

5.2单梁式架桥机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组装架桥机宜选在车站股道或桥头岔线的直线地段进行,直线有效长度不宜小于80m。

当用吊车组装时,可在半径较大的曲线地段上进行,但吊车不应侵入行车限界。

2组装区段的线路应经过整道,轮对所处地段应进行加固。

3组装后,当主机需要在三角线转头时,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50m,条件不具备时不得小于架桥机允许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5.3换装龙门吊组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装龙门吊宜组立在坡度不大于10‰的直线或曲线半径不小于1200m的线路上。

在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上组立时,宜将线路拨直50m左右。

2换装龙门吊左右支柱与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应保持相等,允许偏差为10mm。

两支柱的支承基面应保持同一高程,允许偏差为4mm。

3换装龙门吊支柱基础的基底必须整平夯实,并应垫放最少两层枕木,基础承载力不得小于0.2MPa。

5.4主机自力走行的速度宜保持在10km/h以内,侧向通过道岔和曲线时为5km/h以内,接近桥位时,应减速至0.5km/h左右。

5.5主机除桥上作业走行外,严禁机臂处于高位状态走行。

5.6主机对位、伸机臂、立0号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机应准确对位,轨面上应划出停机标记。

对位时,应设专人安放止轮器和操纵紧急制动阀。

2在坡道上架梁时,应安装带螺栓紧固装置的铁鞋与轨道扣紧。

3在桥墩或桥台上立0号柱时,应采用硬质木板或专用垫块作为支垫。

支垫必须垫平垫实,其面积应大于0号柱底面面积。

5.7机动平车运送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在机动平车上落实后,前后端应加设横向支撑。

拖梁小车轮下应加设木楔前后止动。

2机动平车载梁运行速度可根据线路条件确定。

可采用0.5~12km/h。

接近、联接主机时,应降速至0.5km/h。

3机动平车对位停车后,应加设止动铁鞋,制动风压应保持在0.6MPa以上,并处于良好制动状态。

5.8当最大风力等级大于6级时,不应架梁。

5.9梁落梁后,应及时进行支撑。

5.10架梁时的温度在-200C以下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面上和预埋锚栓孔内的冰雪必须除尽,严禁将支座安放在带有薄冰层的垫石上。

2联结板焊接前宜先将角钢预热。

脚手板应有防滑设备。

3机械使用的各种油料和防冻液,必须采用和冬期施工温度相适应的标号。

6、架梁作业安全防护

6.1架桥施工机械使用前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机况检查和试运转。

对影响架梁作业安全的特殊线路条件、施工临时设施、运梁道路等应在运架梁施工前进行预先检查,并应结合具体工况制定保障作业安全操作细则。

6.2轮轨架桥机架梁时,应指定专人负责架桥机运行线路的检查、加固和整修。

6.3架桥机0号柱支立于墩台时,应垫平垫实并垂直于墩台顶面。

当支立于T型桥台时,0号柱底部应安装钢制枕梁。

6.4架桥机在大坡道上停车对位、架梁时,应设专人安放止轮器和操作紧急制动阀。

起重小车的制动装置应安全可靠,并设制动失灵的保险设施。

应有专人防止起重小车向下坡方向滑动,并备有止滑设施。

6.5架桥机安全防护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桥机停留地点应有人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走近及走上架桥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操纵室。

架桥机停留时应采取防溜措施。

2架梁作业时,施工现场应设防护人员劝阻围观架梁人员避到安全距离外,严禁非作业人员上桥进入作业地点。

6.6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桥机组装后运行通过高压线时,运行速度不应超过5km/h。

2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桥墩台上作业的人员应使用36V安全电压的工作灯具。

3电源开关应加箱上锁,设有防雨、防潮措施。

并应指定专人开合电闸。

6.7架梁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梁作业人员上班前及工作中严禁喝酒,并应有充足的睡眠,不应连续疲劳作业。

2墩台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拴安全带,必要时应在墩台拴挂安全网。

3架梁作业人员进行双层作业时,上层人员应将工具、材料堆放在可靠地方并采取防止掉落措施。

桥面道碴应在梁的两端各留出500mm以上的安全距离。

4桥梁吊起后,严禁有人在梁下停留。

正在移动或起落的梁上不应进行其它作业。

5架桥机、桥墩台及梁上作业人员上下地点应设置上下扶梯,梁体横向张拉及湿接缝施工时应设置吊篮或工作平台。

严禁作业人员利用吊钩上下。

6在深水的河道上架梁时,应备有救生圈、救生衣,必要时应备有救生船只。

三、龙门起重机施工安全

1组装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挂安全带。

2起重操作室:

1)、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操作室应具有防风、防雨、防晒和防寒设施;

2)、工作环境气温高于35℃;低于5℃时,应设降温装置和安全可靠的采暖装置;

3)、操作室内底板应铺设干燥的木板或绝缘胶皮等绝缘材料,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触电;

4)、操作室应备有干式灭火器材;

5)、操作室应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的电铃和照明灯具。

3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机司机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年满18周岁以上的男女员工,经身体检查合格,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由老司机带领实习一年后,方准单独上岗操作;

2)、在起动起重机之前应首先查看起重机上和轨道上有无人员,确认安全无疑时方准鸣铃起步;

3)、起重作业时,不准闲谈、说笑、吃东西,更不准起重指挥人员和司机随便离开作业岗位或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必须离开时,应停车拉闸断电,采取防溜措施后,方准离开;

4)、每班作业前应先进行试吊,确认各项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5)、严禁超负荷吊运,实行并落实起重机“十不吊”原则;

4起重司机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要先鸣铃后动车,动车要稳,应逐步加速;

2)、在作业中遇到停车时应把手柄全部搬到零位;

3)、用两台起重机同时吊一个重物时,应使两台起重机承载均匀,起重钢丝绳应保持垂直;

4)、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作业,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必要时应用钢丝绳将起重机与走行轨道连接固定,采取双重保护措施,防止风吹车走发生倾覆;

5对起重机的检查应进行定期检查,分为周检、月检和年检:

6起重机司机应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操作中还应做到以下五点:

稳、准、快、安全、合理。

7起重机司机要做到“十不吊”:

1)、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

2)、超载不吊;

3)、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有动作不灵敏、失效者不吊;

6)、吊物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不吊;

7)、光线阴暗视线不清不吊;

8)、棱角物件无防切割措施不吊;

9)、斜拉歪拽吊物不吊;

10)、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瓶、乙炔瓶等)不吊。

四、施工机械使用钢丝绳的规定

1用于走行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扭结、变形。

2起重用钢丝绳的接头,必须采用插接,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总长不得短于300mm。

非起重用钢丝绳接头,可用索卡连接,但必须经常检查紧固情况;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卡子数量和间距应按下表中的规定执行。

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卡子数量和间距

钢丝绳直径(mm)

10以下

10~20

21~26

28~36

36~40

45~55

最少绳卡数(个)

3

4

5

6

7

21(卡板)

绳卡子间距(mm)

80

140

160

220

240

10

3钢丝钢有磨损或锈蚀时,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折减,并按折减结果决定降低使用等级或更换。

当钢丝直径与公称直径相比减小7%或更多时,即使未断丝,该钢丝绳亦应报废。

钢丝绳折减系数表

钢丝绳表面磨损或锈蚀量(%)

10

15

20

25

30~40

>40

折减系数(%)

85

75

70

60

50

0

4钢丝绳断丝达到下表的规定时,应予更换。

钢丝绳断丝更换标准

钢丝绳的股数

及丝数

6×19=114加麻芯一根

6×37=222加麻芯一根

6×61=366加麻芯一根

18×19=342加麻芯一根

钢丝绳结构形式

交叉绞丝

顺向绞丝

交叉绞丝

顺向绞丝

交叉绞丝

顺向绞丝

交叉绞丝

顺向绞丝

每扭节距中不准

超过的断丝数

12

6

22

11

36

18

36

18

5起重吊装用的钢丝绳,其安全系数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起重吊装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缆风绳

3

吊索(无弯曲时)

6

手动起重设备

4.5

捆绑吊索

8

机动起重设备

5

载人升降机

14

五、铁路营业线施工防护

1、防护的类型:

视觉防护、听觉防护、集体作业防护、单独作业防护、一般维修作业防护、临时封锁施工防护、限速施工防护、天窗”施工防护、封锁线路施工防护。

2、防护员的分类:

防护员按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可分为工地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和中间联络员等。

3、防护信号主要使用能随时设置和撤除的移动信号,主要有:

停车信号:

红色方牌,夜间为红色灯光。

设于封锁施工地点两端各20M处线路中心。

作业标:

设在施工作业线路及邻线距离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M处路肩上;

减速信号:

昼间为黄色圆牌;夜间为柱上黄色灯光(反光信号牌)。

减速信号牌必须标明列车限速公里数,设于距离施工地点800M处;特快列车通过的线路在原减速信号牌前方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