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775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docx

口头禅中的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廖德明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内容提要:

脏话来源于生活,扎根本能,它借助于口语流传,受不同的民俗、民风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但脏话建立在贬低、侮辱、打击他人的意识之上,是对我们特色语言的扭曲与变形,终究是不文明的话语。

本人希望通过对脏话的剖析,能够解析出脏话的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为我们禁止脏话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脏话侮辱不文明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听到或看到脏话,街头巷尾、学校、公司、书籍里、电影里……等等,脏话生命之强,流传之广泛,已经到了让人瞠目咂舌的地步。

就常规而言,脏话是处于正规语言的边缘地带,它违反常规、挑战禁忌,明显带有辱骂、侮辱、打击他人的意味,是为正规语言所不容的。

但为什么人们却大量使用脏话,而且大有把脏话当成一种口头禅,当成一种时尚的趋势。

正是基于对这种矛盾境地的反思,既然脏话已经成为了我们语言中不可忽视的现象,那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与思考。

因而本人力图从语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对脏话进行一个初步的剖析,剖析的目的不在于对脏话的全面收集,而是通过剖析引发人们对脏话的使用与禁用进行更深一层的反省,从反面对我们的正规语言进行一种积极的建构。

一,“脏话”的语言解构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那么它就具有语言的某些共同的特点。

Thomas与Wareing(1999:

6-10)指出,语言具有多种功能,人们使用语言,是在行使各种不同的目的,这包括指示(referential)功能、情感(affective)功能、美学(aesthetical)功能及社交(phatical)功能。

(一)指示功能:

是关于客体、思想被称作什么以及事件如何被描述(再现)。

(二)情感功能:

指语言并非只是传达讯息,说者还会用语言来展现对话双方的权力与社会关系,这也牵涉「谁被允许对谁说什么」。

(三)美学功能:

该功能并非传达讯息,而是说者在意图展现他的语言才能,使用声调与押韵来表达意义。

(四)社交功能:

这是日常生活发挥「社会润滑」作用的语言,例如甲说:

「你的孩子好可爱啊!

」乙回答:

「谢谢!

」,这其中沒有什么重要的讯息交换,只是展现你愿意和对方说话、乐意见到对方等诸如此类的功能。

(1)

指示功能是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的,它传达了讯息、思想,描述了对象、事件。

脏话

也不例外,它或描述了某种对象,或描述了某种行为,或阐述了某种事件。

比如现如今非常流行的“我Cao、我Kao”,它实际上是粗俗的描述了男女性行为。

情感功能是脏话最重要的、最显著的功能。

人们说脏话,最重要的目的是宣泄自己的情感——愤怒、不满、郁闷等。

因而一般来说,脏话的语气都非常的短促有力,语调也可长可短,重音突出,把当事人的情绪能充分的表达出来。

从脏话表达的情感功能来说,可以有两种类型:

一是当事人宣泄自己愤怒、抱怨、不满的情绪;一是当事人表达自己喜悦、高兴的情绪。

如果脏话纯粹的是情感的宣泄,没有强加到他物身上,那么脏话则无所指,无所谓意义,从语言学上来说,就只是语气词。

一旦把这种情感的宣泄强加到他物的身上,脏话就有了具体的所指,就有了意义,此时“脏”的意味就体现出来了。

相对应的,脏话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最主要的也是情感上的伤害。

实际上脏话所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不存在的,它为受害者臆想了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里,受害者处于一种受凌辱,被欺压的地位,达到打击受害者心理情绪的目的。

由此可见,脏话的情感功能是非常反语言的,在正规语言中,我们一般是用语句或语词来表达当事人的情感,而不把这种情感强加于他人。

社交功能是脏话这种语言扭曲延伸出来的另类功能。

脏话在成为口头禅,成为习惯之后,骂人的成分就淡化了,而成为了语言的附加成分。

比如在重庆、四川一些地方,如果是很熟识的朋友之间,时常会这样打招呼:

“格老子,你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哟”。

在这里,脏话“格老子”预设了一种语境,即这两个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对方能够理解那脏话无所指,没有任何讯息的传递,它仅仅表达一种情感。

此时,脏话就扮演了社交的角色,但是这种角色是扭曲、异化出来的怪物。

为什么在打招呼、话语交流的时候就非要用这样的词语呢?

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的词语能够形象、生动的表达那种关系吗?

带有脏话的这种交流是建立在贬低他人、把他物作为消遣的基础之上的。

如在上面所列举的事例中,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可是偏偏把无关的第三者加进来,而且带有贬低、侮辱第三者的意味在里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脏话的指示意义明显带有打压、凌辱的意味;从情感宣泄意义来看,脏话建立在对他人心理造成伤害的基础之上的;而脏话的社交功能更是扭曲的、无价值的。

可为什么脏话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所使用呢?

这主要有下面这两个原因:

1,从脏话的语言构成来看,脏话一般都比较简短,多由一个字、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构成,这就决定了脏话多以单个名词、单个的动词或者非主谓式出现。

脏话的这种语言形式利于语气、语调的突出,所以脏话的读音多短促有力,重音突出;同时也利于声调的变化,声

调可长可短,可高可低。

这样说话者就能毫不费劲的脱口而出,而且能够充分的把那份情感,那丝情绪宣泄出来。

2,脏话虽然“脏”,但是在表达情感、情绪方面却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够把说话者的情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比如这两句话①“他奶奶的,我又做错了”和②“不知怎么搞的,我又做错了”,从表达的效果来看,①句读起来语气很强,能够很好的把自己那份抱怨发泄出来;而②句语气较平和,明显不如①句来得痛快。

另一方面,脏话用于攻击他人方面,对他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方面,是其他语言没办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口出脏话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脏话的社会解构

脏话的字眼很多,其所指向的对象向两极发展,一是指向我们所崇拜、所尊敬、所喜爱的物和行为;一是指向我们所唾弃、所贬低、所厌恶的物和行为。

大致有这几种类型:

(一),以男性、女性的性器官和性行为为对象的脏话,其中尤以指向女性的性器官为大多数。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脏话指向男性、女性的性器官或者是性行为呢?

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试从这几个方面来作一些分析:

1,男性、女性的性器官和性行为起着繁衍后代的功能,在社会历史上,很多地方的人把男性或者女性的性器官作为崇拜物,看成是很神圣的东西,一旦脏话以其为指向,则玷污了神圣的生命之门,是最恶毒的诋毁,是让人最不能容忍的。

2,男性与女性的性器官是人身体部位最隐蔽的部位,其它部位都可以裸露出来,但是这些部位是不可以轻易裸露出来的(早期的人们意识到性器官的神圣性以及对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为了免受伤害,出于保护的目的,把之隐蔽起来,久而久之,人们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习惯:

不轻易向人裸露性器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忌讳提及,一旦随意把它们挂在口头上,那是反传统的,而对于尊崇传统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侮辱与无礼。

3,脏话为性器官的不裸露性衍生出了新的一层意思:

不裸露的都是怕见光的,而怕见光的都是肮脏的。

如果把人比拟作性器官,那么就赋予了人一种肮脏性,“脏”的意味就从性器官身上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种转移完全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这种推导是完全违反三段论和类比推理规则的),纯粹是一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从精神上占别人的便宜。

4,性行为的臆想对象直指女性,比如时下流行的两个字“Kao、Cao”,虽然说没有具体的指明,但是我们能够明白它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女性。

为什么会选择女性作为大多数脏话中性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呢?

而不选择男性呢?

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母系文化,那时女性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女性是生殖活动的主体,女性生殖器崇拜远早于男根崇拜,女性生殖器被用于象征整个女人,象征其是有道德的女人,具有某种神圣性。

因而对于处于受压迫地位的男性来说,破坏这种神圣性、崇高性,就能把自己的怨愤情绪表露出来;而对于女性来说,破坏她们的贞节,即意味着她们不是有道德的人,这被认为是最可耻的。

到了父系文化,改变了女性的在生育中的主体权,男性控制了生育权,女性的贞操成为男性的私有财富。

一旦女性的贞操丢失,不仅仅意味着这种私有财产的丧失,更意味着男性权利的失控和被夺取,同时这也是攸关血统纯正与否的尊严问题,这在父系文化中也是最大的羞耻。

(二),以家庭谱系成员为对象,在辈分上占便宜。

中国人讲究辈分,注重长幼有序,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联。

在中国历史上,讲究“忠、孝、礼、仪”,在国家方面要忠君爱国,而在家里则要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即使到现在,中国家庭的辈分观念意识也是十分强的,

一旦把辈分凌驾于他人之上,不仅仅是对其纯正血统的玷污,更是要他人尽孝道与遵从。

在这一类脏话中,主要以“孙子、儿子、父亲、祖宗”为对象的最多,“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

(2),比如川人巴人的“格老子”,就是突出的一列。

(三),把对方比拟成动物或者是牲口。

这类脏话以常见的动物作为比拟的对象,其中尤以“猪、狗、鸡、鸭、驴、龟”为甚。

这些可怜、懑厚的动物何罪之有,竟与脏话发生联系?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取其形象义。

“猪、驴、龟”形象丑陋,行动笨拙,因此这类脏话常常用于指对方笨、愚蠢等。

“狗”见人就摇头摆尾,一副很顺从的样子,所以时常用来比拟巴结和奉承别人;而“鸡、鸭”被饲养的目的是宰杀,成为盘中餐,所以用于比拟主动地位的丧失,处于被动、任人摆布的地位。

二是取其社会义。

万事万物中,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一旦把人比拟成其他动物,则不仅仅意味着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格,即不配作为人;更意味着地位的降低,是低人一等的另类。

(四),把对方比拟成肮脏物、污浊物和无价值的东西。

肮脏、污浊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反感,觉得恶心,从心理上产生讨厌、抵制的情绪。

说脏话者正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你不是觉得恶心、厌恶吗?

好,你越觉得恶心,我就越要让你恶心。

”,从而达到打击、贬低他人的目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脏话多抓住人们禁忌的、尊崇的、厌恶的事物作为对象,再加以语气、语调的突出,达到在心理上震撼和打击他人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脏话也反映出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主要体现在三点上:

1,很多脏话所指的对象是女性,而不是男性,这应与中国的传统礼教有莫大的关系,中国历来有“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男权至上。

而脏话通过污化女性,更加地巩固了男性的权利地位。

2,脏话反映出说者与受话者地位的悬殊。

为什么表达愤怒要用脏话呢?

而不用实际行动呢?

这说明说者与受话者是弱者与强者的关系,或者相反。

如果说者是弱者,实力与力量没办法与强者相对抗,没办法用其他的方式来反抗,但是自己又不甘心,所以惟有借助脏话这种形式来发泄;如果说者是强者,那么使用脏话更能助长声势,能够从身心两方面恐吓对方。

3,即使把脏话在朋友之间作为一种口头禅使用,实际上在无意识中也凸现了自己的地位优势,给对方造成一种压迫感。

三,脏话与文化

脏话属于口语,口语因地方的差异性而不同,因此很多人把对口语的研究纳入到文化的研究中来,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

脏话是否是文化的一部分?

有人说属于文化,只是我们的一种坏文化而已;这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文化,《辞海》的一种解释是: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另一种解释是:

“泛指一般知识”;《辞海》对“知识”的解释是:

“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3)。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脏话应该不属于文化的范畴。

但是脏话能够对我们的文化起积极的反应,在一定的文化之下,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脏话字眼,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不同地区脏话的差异性也衬托出文化的差异性。

中国人说脏话与外国人说脏话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人在骂人的时候,殃及无辜的第三者,较多地指向家庭谱系成员;而外国人则直接指向对方,很少把第三者牵涉进来。

这充分的显露出中国人对家庭、祖辈的尊重以及对古人祖先的追思;而外国人则充分的显示了个人主义的精神,所以在说脏话的时候,着重直接攻击对方。

2,中国人一般来说不会以神的名义来骂人,但是外国人却常常说:

“goddamnyou”(天杀的)。

这说明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意识没有外国人强,即使有对神的信仰,也太多太杂,无法取舍。

而外国人上帝情节比较浓厚,显现出一神的统一信仰。

3,中国人说脏话的时候,时常把人比拟成动物,比如“鸡、鸭、狗、猪。

”等等,但外国人则很少。

这反映出中国人与外国人对动物的看法不同,中国人一般认为动物都是比较低等的,而外国人则较多时候把这些动物看成人类的朋友一样对待。

即使在中国内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脏话字眼,“京骂、泸骂、川骂。

,不一而足。

脏话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不同的民俗、风气孕育了不同形式的脏话。

京骂“傻B”——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形成直来直往的性格;川骂“格老子”——西南之陲,边远之地,自然形成强悍、不服输的性格;泸骂“港督”——经济中心,繁华之地,自然形成精明、强干的性格;…….。

可见,脏话与文化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要去掉脏话习惯,那么不得不省视不同地区的文化状况,从文化中找到有效抵制与消除脏话的因素。

四,小结

要彻底消除脏话是非常困难的,脏话随着语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相应的变换着自己的形式,本人通过以上的分析,拟提出以下减少脏话的办法:

1,使用规范的语言,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很多脏话存在于地方方言中,而用普通话却很难将之表达出来,即使勉强表达出来,也失去了其表达效果。

2,摒弃社会偏见,树立平等意识。

男性与女性、人与动物、…….,无所谓谁低等、谁高等,都是平等、和谐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如果确立了这种观念,则使脏话所指向的对象范围缩小,以至于完全无所指。

3,积极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我们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继承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摒弃其糟粕,为我们净化语言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Thomas,L.,&Wareing,S.(1999).Language,societyandpower:

An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2)《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1-232

(3)《辞海》第三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986-987

 

[1]作者简介:

廖德明(1976—),男,四川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研究室教师,研究方向:

语言逻辑。

该课题为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

“脏话”的社会语言学解析

廖德明[1]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内容提要:

脏话来源于生活,扎根本能,它借助于口语流传,受不同的民俗、民风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但脏话建立在贬低、侮辱、打击他人的意识之上,是对我们特色语言的扭曲与变形,终究是不文明的话语。

本人希望通过对脏话的剖析,能够解析出脏话的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为我们禁止脏话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脏话侮辱不文明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听到或看到脏话,街头巷尾、学校、公司、书籍里、电影里……等等,脏话生命之强,流传之广泛,已经到了让人瞠目咂舌的地步。

就常规而言,脏话是处于正规语言的边缘地带,它违反常规、挑战禁忌,明显带有辱骂、侮辱、打击他人的意味,是为正规语言所不容的。

但为什么人们却大量使用脏话,而且大有把脏话当成一种口头禅,当成一种时尚的趋势。

正是基于对这种矛盾境地的反思,既然脏话已经成为了我们语言中不可忽视的现象,那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与思考。

因而本人力图从语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对脏话进行一个初步的剖析,剖析的目的不在于对脏话的全面收集,而是通过剖析引发人们对脏话的使用与禁用进行更深一层的反省,从反面对我们的正规语言进行一种积极的建构。

一,“脏话”的语言解构

脏话作为一种语言,那么它就具有语言的某些共同的特点。

Thomas与Wareing(1999:

6-10)指出,语言具有多种功能,人们使用语言,是在行使各种不同的目的,这包括指示(referential)功能、情感(affective)功能、美学(aesthetical)功能及社交(phatical)功能。

(一)指示功能:

是关于客体、思想被称作什么以及事件如何被描述(再现)。

(二)情感功能:

指语言并非只是传达讯息,说者还会用语言来展现对话双方的权力与社会关系,这也牵涉「谁被允许对谁说什么」。

(三)美学功能:

该功能并非传达讯息,而是说者在意图展现他的语言才能,使用声调与押韵来表达意义。

(四)社交功能:

这是日常生活发挥「社会润滑」作用的语言,例如甲说:

「你的孩子好可爱啊!

」乙回答:

「谢谢!

」,这其中沒有什么重要的讯息交换,只是展现你愿意和对方说话、乐意见到对方等诸如此类的功能。

(1)

指示功能是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的,它传达了讯息、思想,描述了对象、事件。

脏话

也不例外,它或描述了某种对象,或描述了某种行为,或阐述了某种事件。

比如现如今非常流行的“我Cao、我Kao”,它实际上是粗俗的描述了男女性行为。

情感功能是脏话最重要的、最显著的功能。

人们说脏话,最重要的目的是宣泄自己的情感——愤怒、不满、郁闷等。

因而一般来说,脏话的语气都非常的短促有力,语调也可长可短,重音突出,把当事人的情绪能充分的表达出来。

从脏话表达的情感功能来说,可以有两种类型:

一是当事人宣泄自己愤怒、抱怨、不满的情绪;一是当事人表达自己喜悦、高兴的情绪。

如果脏话纯粹的是情感的宣泄,没有强加到他物身上,那么脏话则无所指,无所谓意义,从语言学上来说,就只是语气词。

一旦把这种情感的宣泄强加到他物的身上,脏话就有了具体的所指,就有了意义,此时“脏”的意味就体现出来了。

相对应的,脏话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最主要的也是情感上的伤害。

实际上脏话所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不存在的,它为受害者臆想了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里,受害者处于一种受凌辱,被欺压的地位,达到打击受害者心理情绪的目的。

由此可见,脏话的情感功能是非常反语言的,在正规语言中,我们一般是用语句或语词来表达当事人的情感,而不把这种情感强加于他人。

社交功能是脏话这种语言扭曲延伸出来的另类功能。

脏话在成为口头禅,成为习惯之后,骂人的成分就淡化了,而成为了语言的附加成分。

比如在重庆、四川一些地方,如果是很熟识的朋友之间,时常会这样打招呼:

“格老子,你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哟”。

在这里,脏话“格老子”预设了一种语境,即这两个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对方能够理解那脏话无所指,没有任何讯息的传递,它仅仅表达一种情感。

此时,脏话就扮演了社交的角色,但是这种角色是扭曲、异化出来的怪物。

为什么在打招呼、话语交流的时候就非要用这样的词语呢?

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的词语能够形象、生动的表达那种关系吗?

带有脏话的这种交流是建立在贬低他人、把他物作为消遣的基础之上的。

如在上面所列举的事例中,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可是偏偏把无关的第三者加进来,而且带有贬低、侮辱第三者的意味在里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脏话的指示意义明显带有打压、凌辱的意味;从情感宣泄意义来看,脏话建立在对他人心理造成伤害的基础之上的;而脏话的社交功能更是扭曲的、无价值的。

可为什么脏话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所使用呢?

这主要有下面这两个原因:

1,从脏话的语言构成来看,脏话一般都比较简短,多由一个字、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构成,这就决定了脏话多以单个名词、单个的动词或者非主谓式出现。

脏话的这种语言形式利于语气、语调的突出,所以脏话的读音多短促有力,重音突出;同时也利于声调的变化,声

调可长可短,可高可低。

这样说话者就能毫不费劲的脱口而出,而且能够充分的把那份情感,那丝情绪宣泄出来。

2,脏话虽然“脏”,但是在表达情感、情绪方面却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够把说话者的情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比如这两句话①“他奶奶的,我又做错了”和②“不知怎么搞的,我又做错了”,从表达的效果来看,①句读起来语气很强,能够很好的把自己那份抱怨发泄出来;而②句语气较平和,明显不如①句来得痛快。

另一方面,脏话用于攻击他人方面,对他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方面,是其他语言没办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口出脏话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脏话的社会解构

脏话的字眼很多,其所指向的对象向两极发展,一是指向我们所崇拜、所尊敬、所喜爱的物和行为;一是指向我们所唾弃、所贬低、所厌恶的物和行为。

大致有这几种类型:

(一),以男性、女性的性器官和性行为为对象的脏话,其中尤以指向女性的性器官为大多数。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脏话指向男性、女性的性器官或者是性行为呢?

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试从这几个方面来作一些分析:

1,男性、女性的性器官和性行为起着繁衍后代的功能,在社会历史上,很多地方的人把男性或者女性的性器官作为崇拜物,看成是很神圣的东西,一旦脏话以其为指向,则玷污了神圣的生命之门,是最恶毒的诋毁,是让人最不能容忍的。

2,男性与女性的性器官是人身体部位最隐蔽的部位,其它部位都可以裸露出来,但是这些部位是不可以轻易裸露出来的(早期的人们意识到性器官的神圣性以及对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为了免受伤害,出于保护的目的,把之隐蔽起来,久而久之,人们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习惯:

不轻易向人裸露性器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忌讳提及,一旦随意把它们挂在口头上,那是反传统的,而对于尊崇传统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侮辱与无礼。

3,脏话为性器官的不裸露性衍生出了新的一层意思:

不裸露的都是怕见光的,而怕见光的都是肮脏的。

如果把人比拟作性器官,那么就赋予了人一种肮脏性,“脏”的意味就从性器官身上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种转移完全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这种推导是完全违反三段论和类比推理规则的),纯粹是一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从精神上占别人的便宜。

4,性行为的臆想对象直指女性,比如时下流行的两个字“Kao、Cao”,虽然说没有具体的指明,但是我们能够明白它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女性。

为什么会选择女性作为大多数脏话中性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呢?

而不选择男性呢?

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母系文化,那时女性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女性是生殖活动的主体,女性生殖器崇拜远早于男根崇拜,女性生殖器被用于象征整个女人,象征其是有道德的女人,具有某种神圣性。

因而对于处于受压迫地位的男性来说,破坏这种神圣性、崇高性,就能把自己的怨愤情绪表露出来;而对于女性来说,破坏她们的贞节,即意味着她们不是有道德的人,这被认为是最可耻的。

到了父系文化,改变了女性的在生育中的主体权,男性控制了生育权,女性的贞操成为男性的私有财富。

一旦女性的贞操丢失,不仅仅意味着这种私有财产的丧失,更意味着男性权利的失控和被夺取,同时这也是攸关血统纯正与否的尊严问题,这在父系文化中也是最大的羞耻。

(二),以家庭谱系成员为对象,在辈分上占便宜。

中国人讲究辈分,注重长幼有序,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联。

在中国历史上,讲究“忠、孝、礼、仪”,在国家方面要忠君爱国,而在家里则要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即使到现在,中国家庭的辈分观念意识也是十分强的,

一旦把辈分凌驾于他人之上,不仅仅是对其纯正血统的玷污,更是要他人尽孝道与遵从。

在这一类脏话中,主要以“孙子、儿子、父亲、祖宗”为对象的最多,“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

(2),比如川人巴人的“格老子”,就是突出的一列。

(三),把对方比拟成动物或者是牲口。

这类脏话以常见的动物作为比拟的对象,其中尤以“猪、狗、鸡、鸭、驴、龟”为甚。

这些可怜、懑厚的动物何罪之有,竟与脏话发生联系?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取其形象义。

“猪、驴、龟”形象丑陋,行动笨拙,因此这类脏话常常用于指对方笨、愚蠢等。

“狗”见人就摇头摆尾,一副很顺从的样子,所以时常用来比拟巴结和奉承别人;而“鸡、鸭”被饲养的目的是宰杀,成为盘中餐,所以用于比拟主动地位的丧失,处于被动、任人摆布的地位。

二是取其社会义。

万事万物中,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