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770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

卷04广东卷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解析版

卷042021年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考后强化提升卷(广东卷)

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

当时受封奴隶主贵族及其所率领部族进入广大占领区后,首先建立军事据点。

这说明分封

A.强化了西周政治认同B.传播了西周先进文化

C.牢固了血缘贵族同盟D.具有武装部落殖民性

【答案】D

【详解】联系材料中的“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新占领的东方”、“建立军事据点”等信息可知,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其目的主要在于作为王室的助手,以监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实际上它具有武装部落殖民的性质,D正确;政治认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材材料强调的是军事属性而非文化属性,排除B;西周的分封制不属于贵族同盟,排除C。

2.据睡虎地秦律《仓律》记载:

“(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糳米九斗;九(斗)为毇米八斗。

稻禾一石。

”这段记载说明(  )

A.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B.秦代存在着地区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

C.秦代的法律体系已达完备的程度D.秦代用重量单位作为谷物的价值单位

【答案】A【详解】根据“(粟一)……粝米……毇米……稻禾……”可以看出,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量米的东西,没有涉及到“度”,排除B;仅从《仓律》不能得出法律完备,排除C;“六斗”并不是重量,排除D。

3.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

”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

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

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逐渐成为一门艺术B.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D.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答案】C

【详解】由于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取代了钟繇的书法大行于世,而且书法还成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说明唐代的书法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选C;书法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成为一门艺术,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唐代书法呈现一元化的趋势,排除B;唐代的书法成就突出,并不能说难以超越前代水平,排除D。

4.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

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依附服务于皇权专制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具有规范的运作程序

【答案】D

【详解】宋代皇帝的“圣旨”必须先以“指挥”形式送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交给门下省审读后,再由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直接下达有关机构执行,表明宋代中枢机构具有规范的运作程序,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宋代中枢机构依附服务于皇权专制,A项错误;早在唐朝时期,中枢机构已经出现分权与制衡,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君主专制政体下,严格规范的运作程序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C项错误。

5.王阳明出任地方巡抚时,曾发布大量的“告谕”,制定“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和顺乡里,死丧相助……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

总之,人人要去恶从善,永为良善之人。

这反映出王阳明

A.关注下层民众的经济诉求B.引导官民的道德自觉意识

C.倡导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D.宣扬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答案】B

【详解】“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良知”即道德意识。

据此分析,材料中王阳明“发布大量的‘告谕’,制定‘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和顺乡里,死丧相助”,反映出王阳明引导官民的道德自觉意识,B选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下层民众的经济诉求,A选项错误;倡导经世致用的主要是顾炎武,C选项错误;宣扬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与“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明显相悖,D选项错误。

6.洪秀全在起义初期曾编了一个故事,说上帝曾在他面前召见过孔丘,说孔丘写的书尽是错误,现在社会中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孔丘把人教坏了。

于是上帝谴谪并暴打了孔丘。

这个故事

A.摧毁了民间的基本信仰B.破坏了孔子形象的神圣性

C.确立了太平天国的政纲D.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洪秀全编造“上帝谴谪并暴打了孔丘”故事,破坏孔子形象的神圣性,是为了宣传“拜上帝教”,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反清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摧毁了民间的基本信仰”,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故C项错误;这个故事无法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7.《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

《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

这两部书

A.很大程度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B.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C.使唯有变法才能救亡的观念深入人心D.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要求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在很大程度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A正确;B是公车上书的地位,排除;C错在“深入人心”,排除;这两部书受到传统的知识分子的抵制,D排除。

故选A。

8.阅读如表“中东铁路(中国东北)历年粮食运输中输往境外数量(单位:

千公吨)所占百分比”。

据此可知,当时的东北

中东铁路(中国东北)历年粮食运输中输往境外数量所占百分比

年份

每年平均运输总量

每年平均输出量

输出占总量%

1903—1905

70.3

10.3

14.7

1906—1910

302.4

225.4

74.5

1911—1915

661.0

561.8

85.0

1916—1920

843.2

705.4

83.7

1921—1925

1769.6

1585.6

89.6

A.农业增产受益于近代交通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C.遭到俄国的侵略日益加深D.农业的经济结构转型出现

【答案】B

【详解】据题意可知,1903~1925年东北粮食输往镜外数量及所占百分比都呈上升趋势,说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B正确;题意没有涉及农业增产与交通的关系,故A排除;题意只反映了东北与境外的粮食贸易,并未体现俄国侵略的问题和经济结构,故CD排除。

9.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必须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他们在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他们的言语、文字等应被尊重。

这一主张

A.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B.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

C.为建设新中国作准备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答案】C

【详解】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所以尊重少数民族的主张实际上是为建设新中国做了准备,故选C;材料中的信息并不是针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A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

10.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领域开始拨乱反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C.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D.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

【答案】D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92年后中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极大地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众多公职人员纷纷下海导致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大增,D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排除B;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的时间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而且其主要是在浦东,其影响不能波及全国,排除C。

11.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这些法案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协调了帝国境内多样化需求

C.调整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D.保护了政府认可的公共利益

【答案】C

【详解】“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这些都有利于调整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调和矛盾,故C项正确;“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不能反映出与商品经济有关,排除A项;当时罗马帝国没有建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公共利益,排除D项。

故选C。

12.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德国,“不管人民好恶与否,表述怎样,以服从为特点的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普鲁士国家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要求“臣民必须绝对服从这位‘受命于天’的‘公仆’的摆布”。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未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B.宪政思想决定体制构建

C.强调君权来源的神秘性D.注重对政治权威的维护

【答案】D

【详解】19世纪末的德国,不顾人民意愿,强化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即“服从”,要求“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受命于天’的‘公仆”’——德国皇帝,反映出当时德国注重对政治权威的维护,D项正确;1871年德国已经突破旧体制,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宪政思想“决定”体制构建,B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德国君权来源的“神秘性”,C项错误。

13.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中强调:

教育的普及不仅是对象上的广泛性,包括男女老少在内,还有内容上的广义性,即有德育、心灵教育、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生活教育,把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

这一主张

A.为人文主义发展注入了活力B.摆脱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C.标志着自由主义教育观产生D.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A

【详解】材料“即有德育、心灵教育、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生活教育,把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的是莫尔主张全面发展教育,是对人的重视,闪烁着人文主义色彩,A正确;文艺复兴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B排除;自由主义思想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14.表1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

时间

谈话名称

主要内容

1933年

谈银行危机

竭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

1934年

对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

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5年

谈工程救济计划

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赈”

1938年

论经济形势

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工资、购买力的提升

1942年

谈通货膨胀和战争进程

干涉反法西斯战争、发起认购战时公债运动、平衡物价

表1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

A.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B.新政理念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

C.摆脱危机赢得战争是当务之急D.总统权力扩大破坏了三权分立

【答案】A

【详解】“遏制”“挽救”“干涉”“加大”“发起”等词汇,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和干预,说明当时美国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故选A项;材料只列出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并未提及其影响,无法看出新政理念是否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排除B项;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是在1941年,因此据材料所列时间可知,当时美国的当务之急是摆脱危机,赢得战争参战之后的任务,排除C项;三权分立指的是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材料信息与此无关,且国家干预经济体现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总统权力扩大,排除D项。

15.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制作的一幅讽刺漫画。

漫画标题:

主标题“是的,就是这样”,副标题“庄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该漫画意在揭示

A.西方列强的侵略性B.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化

C.北约组织的松散性D.美国对盟友的操纵和控制

【答案】D

【详解】北约是美国主导组建的军事组织,漫画中各加盟成员国都成为美国手中的笔来签字,体现了美国对盟友的操纵和控制,是在对美国的霸权进行讽刺,没有体现西方列强的侵略性和北约组织的松散性,故选D,排除AC;漫画内容无法体现美国力量的强大,排除B。

16.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年)曾说:

“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实,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

”下列与库尔贝观点相近的是

A.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B.文学应表达幻想和渴望

C.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D.音乐的真谛是抒发感情

【答案】C

【详解】“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强调了作家要注重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根据“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时,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

”可得出其强调画家要注重真实,故C项正确;“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强调画家的个人感受,库尔贝的画作“注重再现”,排除A;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BD项强调幻想与情感,排除。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0分。

17.史料来源广泛,正确使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春望》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

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

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

“皇祐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

材料三:

(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史进道:

“直甚么,要哥哥还!

”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摘编自《水浒传》

材料四: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也就是诸侯王墓出现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殓服--金缕玉衣,由此,得出“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的结论。

材料五:

卢兆荫先生指出“根据卫宏《汉旧仪》载,不仅皇帝的‘玉襦’‘玉柙’(按即‘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王侯的‘玉匣’(按即‘玉衣’)也是‘缀以黄金缕为之’”。

他根据考古发现,认为东汉时期才形成严格的玉衣分级使用制度。

此外,考古发现的西汉中晚期诸侯王及王后墓中,出土了许多金缕玉衣残片,可见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诸侯王也是可以使用金缕玉衣入葬的。

因此,刘胜所处的西汉中期并未形成严格的玉衣使用等级制度,其死后使用“金缕玉衣”并不违制,因而不能说明“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

(1)联系《春望》简要分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诗在题材方面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三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铜(铁)钱还是白银?

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四、材料五,说说在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原因:

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痛恨战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历史。

特点:

唐诗题材广泛,关注现实生活。

(5分)

(2)铜(铁)钱。

理由:

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较高。

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根据自己所外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5分)

(3)运用史料时,要注意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互证,体现孤证不立的史学原则﹔还要注意史料的时间,运用反映同一时期历史事物的史料得出相关结论;运用史料要仔细查证,避免主观臆断。

(4分)

【详解】

(1)原因: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痛恨战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历史。

了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诗的特点主要是题材广泛,关注现实生活。

(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可知,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应该是铜(铁)钱。

因为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较高。

而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根据自己所外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3)结合所学可从孤证不立的史学原则、史料的时间、史料的查证等角度概括。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清代教育,前期集唐宋以来学校体制之大成……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

一方面,学校为天下士子的晋身之阶,承担王朝储才养士的职责,关系人才盛衰;另一方面,学校又是典礼教化的重要场所以及学政、学官整饬士习士风的机构,引导士林风习,端正世道人心,至关重要。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这类科技和军事学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商埠或各省省会,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广东陆师学堂(1886年)、广东水师学堂(1887年)、南京水师学堂(1890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等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并经邓小平亲自修改,制定出《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讨论了高等学校招生问题。

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予以批转。

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进行文化考试;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学校教育的目的。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开办洋务学堂和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

(5分)

【答案】

(1)目的:

为科举取士服务,培养人才;传承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化民众。

(2分)

(2)开办洋务学堂的意义:

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化人才;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保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取得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原则;激发了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稳定(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3)启示:

发展教育应坚持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教育方向;发展教育应与时俱进、借鉴先进教育模式;发展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教育改革应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4分)

【解析】

(1)由材料一“学校为天下士子的晋身之阶,承担王朝储才养士的职责,关系人才盛衰”可得,为科举取士服务,培养人才;由材料一“学校又是典礼教化的重要场所以及学政、学官整饬士习士风的机构,引导士林风习,端正世道人心”可得,传承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化民众。

(2)第一小问开办洋务学堂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有开办新式学堂的举措,所以这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由材料二“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可得,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由材料二“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得,培养了近代化人才;由材料二“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对比清代前期的学堂,可得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新式学堂教授与传统的四书五经不同的知识,这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也保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第二小问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由材料三“《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等内容可知,恢复高考意味着取得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胜利;由材料三“进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等信息可得,重新确立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原则;由材料三“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得,激发了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高考制度本身的角度思考,可知恢复高考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稳定。

(3)由三则材料所述的教育发展经历可得,发展教育应坚持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教育方向;由材料二中洋务运动时期开办新式学堂可得,发展教育应与时俱进、借鉴先进教育模式;由所学科教兴国的战略及世界各国重视教育的相关知识可得,发展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教育改革应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12分)

材料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至少选取两本书籍,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拟定一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

论题:

理论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亚当.斯密《国富论》主张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批判了重商主义的思想,适应了工业革命开展后需要更多原料和市场的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凯恩斯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形成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推动垄断资木主义发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指导,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的霸要推动了理论的创新,同时理论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进步,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示例2;论题:

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欧洲社会发展。

16世纪,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阐述了“日心说”理论,否定了天主教宣传的“地心说”;17世纪,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牛顿三大定律,搭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这些科学成就,冲击了宗教神学;部分科技成就转化成为了生产力;科学革命反迷倍的思想还影响了启蒙思想家,推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与生产方式。

示例3:

论题:

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理念,弘扬了理性精神,描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形态。

这类书籍的诞生与宣传,批判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特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此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书籍向全世界传播,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思想解放。

总结:

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动了人类思想与政治的近代化。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两本书籍;然后,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论题必须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