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717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x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

  美的历程是怎样一本书呢?

冯友兰称:

“这本书是部大书,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确实如此,此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美的艺术和代表人物。

纵观全书,作者从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细致地介绍了各时代的特色品,再结合上自己的立场观点,使中华文化绽放了更绚丽的色彩。

  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图腾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

正如作者所说:

“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这些图腾浓缩着、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而一些看似极其简单的原始歌舞写照,实则依旧是图腾活动的表现。

它们是写实和寓意的完美结合,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

书中吸引我的又一个亮点则是几何形图案花纹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作者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在我看来这些美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演变中汲取了前边的美,又为后世开创新的美提供了借鉴。

  对美有意识的追求在青铜艺术时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最开始的纹饰简陋、粗制草创、乏美可赏到后来的纹饰繁复多变、器形轻灵多巧、寓意深远。

青铜不再只是供人玩赏装饰,它被赋予了一种社会时代精神,是对世间现实生活的肯定,对传统宗教束缚的挣脱。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一个青铜器细致认真的观察,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

  在一个铜壶上作者引用了《战国绘画资料》中的描述“第一层右方是采桑左方是羽射与狩猎;第二层左方是射雁…第三层左方是水战…”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赞叹。

若换作是我即便是欣赏此物件也只会大致欣赏一番,觉得其整体甚美,蕴藏着文化底蕴,是不会沉下心去探讨这图案究竟有些什么;背后是否有着某些深刻含义的。

因此这里令我感触很深,仿佛有什么牵引着我,让我学会去观察生活。

即便是某个局限性的空间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细节寻找美、放大式感受生活中隐藏着的美。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建筑艺术。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精神。

在造型方面,勾勒出的线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它想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有序的线条排列使一些建筑有异常明朗的节奏美,正如北京故宫——屋顶虽是向上微翘的曲线构成,但却使建筑没有了头重脚轻反而给人踏实之感,这样巧妙的线的变化为建筑平添一份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效果的美。

因而,建筑在外型方面便体现了自身的理性的美。

在构思方面,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建筑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铺展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

说到群体建筑,便要一提秦始皇陵了,它规模宏大,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

宏伟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构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态,这便是典型的群体建筑,注重有机统一的内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无形之中彰显出“雄赳赳、气昂昂”之势。

并且整体建筑群结构方正,制约配合,单个结构能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格,这种种迹象无不体现出理性精神。

在建造方面,早期的建筑便是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而不是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宫殿建筑便是最佳的例子,它的建造是为了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且非石质而是木质结构的房屋,给人一种代替了阴冷石头的暖意,没有让人在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感到恐惧感,反而渲染了一种生活情调,给人以踏实感和归属感。

这便是实用性的集成,实践性的体现。

作者也赞美道: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

”另外,虽在晚期封建社会,出现了表现着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园林建筑,正如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述,其建造得迂回曲折,对称性被打破,但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在不失浪漫主义色彩的前提下,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因此,作者认为在建筑中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实际上,它是以完善的自由园林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罢了。

这样的观点无疑又让人眼前一亮,对建筑艺术又多了新一层的理解,让人获益颇多。

  读这本书你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各个时代的特色美正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欣赏研究,而作者正是引领我们的解说员,即使某些地方你仍然不太理解,但在社会背景的铺垫下仍会给你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等你去慢慢体会摸索。

解读美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的交流和互动;考验的是人们的耐心,从点滴中仔细品味的能力;激发的是人们的创造力,配以自己独特的想法见解。

因而,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解读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2

  最近在熊猫书院看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很喜欢。

冯友兰说这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中国文学史,哲学史,文化史。

  全书分为10个PART,于是我用十段文字记下了每段最核心的部分。

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说艺术类的精简书像果汁饮料,那么原著就像水果。

喝完饮料,再啃啃水果,才知道这个水果真实的滋味。

  从远古图腾开始,龙蛇和凤鸟是原始人的审美。

演变到现在的几何条纹,可能与当时的蛇图腾有关。

有“审美积淀”之说,人的审美观因为有观念的想象,因此美的形式积淀了社会内容。

  夏朝是野蛮而灿烂的青铜文化的开始,青铜在商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并表现出一种狞厉美。

及至周朝和春秋战国,褪去宗教色彩,变得精进或是堕落。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是理性主义的思潮,儒道互补。

战国时期,北中国已被孔子理性化,而南中国依然弥漫在远古的图腾神话世界,屈原为代表。

  汉代以汉赋与工艺品为代表,工艺品既有气势又古雅质朴。

  魏晋时期产生了真正思辩理性的纯哲学,绘画气韵生动,书法飘逸绝伦。

以曹丕为代表的“文的自觉”,将__称为“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

魏晋风度,不可不提的阮籍和陶潜。

  南北朝是佛教狂迷的时代,石窟壁画和雕塑,表达着寻求心灵的超脱,那是一个悲惨而非理性的时代。

及至唐朝,才变成乐观的态度。

  盛唐的青春气息以唐诗为代表。

李白诗,张旭和怀素的狂草,是“冲破陈规,无拘无束”的代表。

而杜甫诗,韩愈文,颜真卿的楷书,是“严正规范,深沉厚重”的代表。

  中晚唐亦有优秀的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

中晚唐的美学风格,潇洒风流中带有伤感忧郁。

到宋朝,风格变得冲淡含蓄。

  宋朝是中国古代最文艺的时期,兴山水画,北宋风格旷远,乃无我之境;南宋讲求细节和诗意,乃有我之境。

到元代,文人画正式确立,画上题诗,突出文学趣味。

也为有我之境。

  发展到明清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洪流,以戏曲小说为主。

明朝有《西游记》《牡丹亭》,到清朝,由于朝代更替,出现了禁欲主义,浪漫思潮变成伤感文学,代表有《桃花扇》《长生殿》。

在毫无生气的时代,也出现了伟大的作品《红楼梦》。

  某天和一位老师聊到这本书,发现他竟是此书的忠实粉丝。

因为不同出版社配图不一样,且随着时间不断有新的文物出土,他买过好几个版本。

也觉得这是送礼物的极佳选择。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

  李震:

我觉的此书的重点并不是对具体艺术品的展现或评鉴,甚至也不是对中华古代艺术本身的讨论,而是分析和概括它演变历史及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的演变。

作者从始至终十分强调这一点,即艺术的发源和发展尽管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更是社会现实和人们意识的忠实表现,每一次艺术形式的转移和风格的转变,都是社会变革的结果。

同时,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也无不是社会结构的中国特色的反映。

总之,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从艺术角度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入剖析和精准概括。

  惠:

我当时看牡丹亭昆曲演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剧的词很美,演员的姿势打扮都很美,但是这个故事的情节以现在的眼光看就很狗血,而且有些地方甚至觉得轻浮,但其实不是。

我觉得《美的历程》作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精神面貌,考虑当时的人对于解放思想和冲破道德束缚,追求"本心"的强烈愿望。

这样看,就会觉得其实《牡丹亭》的剧情在当时是很有新意和吸引人的。

所以,这本书很大的意义是让我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成因,从而以后我们也能理解更多作品的美究竟美在哪里

  嘉宾郑昕宇童鞋:

艺术必然映射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很多人往往爱好于通过"艺术"这面镜子去观察彼时彼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似乎又多了一种理解人类历史进程的方法,还可以披上"艺术"这层精美的衣裳。

但我觉得,这样去看待艺术,有些太浪费了,而且有点累。

翻翻历史典籍或者大家__去了解人类历史社会不是更容易,而且更让人信服吗?

何必在一件精美的陶瓷身上幻想出一个帝国的丰盈与威严。

  阳春白雪、水墨丹青、高山流水……这些是艺术优美的表现形式,融汇于视听触觉之间,荡漾在心神之际。

一幅画本身的形式就是独立的存在,画面上的色彩、线条、明暗;色彩的深浅、线条的疏密、明暗的交织……形式的本身就能够引起人类共同的感知,引发情感的波动或共鸣,从而达到对美的感知。

这是一种由形式引发的审美活动。

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最符合艺术欣赏规律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审美。

  路暘:

由于之前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接触的艺术品少之又少,基本没有什么审美水平,我选择的画是哀悼基督,这幅画不是《美的历程》中的作品,但是对比于西方的画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方的艺术作品。

个人感觉相比于西方的作品而言,东方作品更多是以描绘恢弘的场景为主,人物更多的只是点缀,场面和意境才是中心;而西方的作品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的细节与情感,以人物为主体去展现和表达思想、事件。

也许这就是东西方的区别,西方受到宗教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实现,而东方的集权政治则更希望表达权威与威严。

就像我们在西方很难见到特别宏大的建筑,但是在东方我们能看到很多超乎于当时经济、技术能力水平的恢弘作品。

这幅画展示的是耶稣受难的细节,画中人的情感是收敛的,而不是外显的,让人心生悲悯之情。

近处的山岗上,一棵树叶残枝枯,天空和大地被它紧紧地串在一起。

而远处,灰色的山崖在寂寞中诉说着无声的绝望。

这些背景也都是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而设计,凸显了耶稣受难日人们的悲痛之情。

  李震:

我赞同@Alexander㊣昕出宇隐的倡议,?

当人们创作艺术或欣赏艺术时,也应当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角度。

艺术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不仅是实现其他价值的手段。

《美的历程》这本书的主线的是艺术的历史解读,但书中对大量艺术作品的评鉴也是独到而优美的,值得仔细品味。

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艺术的态度。

书中谈到,艺术创作源于巫术仪式,起初并不是自觉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独立的门类,先是作为控制意识形态的手段,直到魏晋时期才出现大量真正纯粹的文艺,作者对这一新的变化有很多褒扬之词,认为这是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直到今天,尽管艺术仍然常常是副产品和手段,但这恰恰代表了落后的东西,我们更应关注艺术本身的价值。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4

  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

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俯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

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维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

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

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走进《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

全书共分十章,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美的艺术品和创造它们的作者们。

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汉代的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

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但是一本书读完之后,最能给我震撼,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原始社会先人们创造的那些古朴、美丽的纹饰。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和平生活,激烈的战争。

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从一些彩陶纹样就可以看出。

那些鱼纹、蛙纹、水波纹饰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关。

这些陶器上的纹样都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

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过程。

书上说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这些旋转、重复的美丽的彩陶纹饰也给青铜时代狞厉的美奠定了基础。

  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

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

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

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

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

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前行,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和明朝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推动了中国命脉的发展。

魏晋的思辨带来的人类追求,与先秦理性精神影响了中国人信仰与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学的同化影响中国人的个性,明末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批判大中华的弊病,这多元的思想推动中国滞后的身躯。

而这些,在萌发或形成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

若说中国文化之美的巅峰,我认为唐朝宋朝各有千秋。

唐代诗词重情,而宋朝则诗重理、词重情;到明清则无论怎样的文化载体,都愈趋世俗、白话、易懂。

同为盛世王朝,唐宋与明清却相隔两岸,各有特色。

  几百年的距离,足以让尚且是世界焦点的中国堕落为落日余晖。

因唐代国土的安稳、经济的繁荣、外交的和谐、政治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的首创,人民获得了自由、开放、相对幸福的生活空间。

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便有更开阔的视野去品味山水美景、思考人生意义,把个人的情感、理想、抱负放到生活的首位,从而形成抒情的美的爆发。

而到了明清,严格闭塞的经济制度下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上层的政治制度已经顽固腐朽到骨子里,反抗的精神甚嚣尘上,于是人们开始突破制式,挣脱封建统治的束缚,追求世俗中最简单、自然、人性化的情感与事物。

即使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类的进化繁衍的契机通常都是既破又立。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

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

《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

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5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

它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

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著作。

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

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

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

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

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放之于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

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中国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中国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

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

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

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

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

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

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

  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

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

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

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

  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

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国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

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

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

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

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

  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

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

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

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

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

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

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近的中国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

中国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

)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

但在中国,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

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中国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

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

这无疑使中国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

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

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在完成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