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642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docx

第二章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相关物质解析

 

第一节

 

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的物质

一、含硫氨基酸

 

1.氛基酸的分类人体有20种氨基酸可分为营养必需氨基酸

 

和非必需氨基酸。

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包括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和苯

 

丙氨酸,这些必须由食物供应,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

其余12种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体内可以合成,在营养上称为非必需氨基

 

酸。

组氨酸和精氨酸虽能在人体内合成,但合成量不多.若长期缺乏也可造成负氮平衡,因此有人将这两种氨基酸也归为营养必需氨基

 

酸。

 

体内的含硫氨基酸有三种,即甲硫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胱

 

氨酸。

这三种氨基酸的代谢是相互联系的,甲硫氨酸可以转变为半胱

 

氨酸和胱氨酸,胱氨酸是由两个半胱氨酸脱氢后结合而成的,蛋白质

 

中的半胱氨酸有不少是以胱氨酸的形式存在的。

可见,半胱氨酸和胱

 

氨酸也可互变,但它们不能变为甲硫氨酸,所以,甲硫氨酸是必需氨

 

基酸。

 

2.甲硫氨酸代谢

 

(1)甲硫氨酸代谢与转甲基作用:

甲硫氨酸含有S-甲基,体内多种含

 

甲基的重要物质,如肾上腺索、5-羟色胺、肌酸、多巴氨、胆碱等依

 

赖于甲硫氨酸的代谢,由转甲基作用生成。

在甲硫氨酸酰苷转移酶催

 

化下甲硫氨酸与ATP反应,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S一腺苷甲

 

硫氨酸中的甲基是高度活化的,称为活性甲基。

S一腺苷甲硫氨酸基.

 

又称为活性甲硫氨酸。

活性甲硫氨酸性质活泼.在不同甲基转移酶的

 

催化下.可将甲基转移给各种甲基接受体,使其甲基化.而形成许多甲

 

基化合物。

转出甲基后,活性甲硫氨酸即变成S一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SAH),后者水解释出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2)甲硫氨酸循环:

如上所述,在体内甲硫氨酸最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提供甲基,并形成s一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

 

进一步转变成为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在甲硫氨酸合成酶(MS)催化下,接受N'一甲基四氢叶酸(N5-CH3-FH4)提件的甲基,再重新生成甲硫氨酸,结果形成一个循环过程,称为甲硫氨酸循环(图2-1)。

 

图2-1甲硫氨酸循环

 

可见,甲硫氮酸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活性甲基,

 

参与各种甲基化反应。

活性甲硫氨酸是体内最主要的甲基直接供给体,而N5-甲基四氢叶酸则是体内甲基的间接供体。

据统计,体内约

 

有5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需要活性甲硫氨酸提供甲基,生成甲基化合物,其中包括DNA、RNA的甲基化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等。

 

见,甲基化反应是重要的生物代谢反应,具有广泛的生理意义。

 

尽管上述循环可以生成甲硫氨酸,但体内不能净合成甲硫氨

 

酸,甲硫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所以,甲硫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内也不能合成同型半胱氨酸,它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只能由

 

甲硫氨酸转变而来。

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一合成酶(CBS)的催化

 

下,以维生素B6为辅酶,同型半胱氨酸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

 

后者进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a-酮丁酸。

a-酮丁酸转变成琥珀酸单酰辅

 

酶A,后者通过三羧酸循环,可以生成葡萄糖,所以甲硫氨酸是生糖氨基酸。

 

值得注意的是,由N5一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甲基,使同型半胱氨

 

酸转变成甲硫氨酸的反应是目前已知体内能利用N5一甲基四氢叶酸的惟一反应。

催化此反应的N5一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又称甲硫氨酸合成酶,其辅酶是维生素B12,它参与甲基的转移。

维生素B12

 

缺乏时,N5一甲基四氢叶酸上的甲基转移受阻,这不仅使甲硫氨酸的生成减少,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时四氢叶酸的再生也受到影响,使组织中游离的四氢叶酸含量减少,四氢叶酸转运其他一碳单位的能力下降,造成核酸合成障碍,最终影响细胞分裂。

因此,维生素B12不足时可以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半胱氨酸和胱氨酸

 

(1)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互变:

半胱氨酸含有巯基(-SH),胱氨酸含有

 

二硫键(-S-S-),二者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互变。

在蛋白质分子中,

 

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以胱氮酸的形式存在,对维持蛋白质的

 

结构很重要。

胱氨酸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中的胱氨酸是半胱

 

氨酸残基氧化脱氢而来。

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许多蛋白质或酶的活性基

 

团。

体内许多重要酶的活性均与其分子中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有直

 

接关系,故有巯基酶之称。

 

(2)半胱氨酸分解代谢:

人体中半胱氨酸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降解为

 

丙酮酸。

一是加双氧酶催化的直接氧化途径,或称半胱亚磺酸途径,

 

另一是通过转氨的3-巯基丙酮酸途径。

 

4.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

 

成的三肽。

谷胱甘肽分子中含γ-酰胺键。

谷胱甘肽的活性基团是其

 

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谷胱甘肽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可以

 

互变。

两种形式互变由谷胱甘胱还原酶催化,辅酶为NADPH。

 

(1)谷胱甘肽的代谢:

谷胱甘肽是通过γ一谷氨酰基循环合成的。

 

由γ一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syn-thetase)所催化,由ATP水解供能。

谷胱甘肤的分解由γ一谷氨酰转肽酶、γ一谷氨酰环转移酶和5-氧脯氨酸酶及一个细胞内肽酶所催化。

γ一谷氨酰基循环有双重作用,一是谷胱甘肽的再合成,二是通过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分解将外源性氨基酸主动转运到细胞内。

 

(2)谷胱甘肽的作用:

谷胱甘肽在人体解毒、氨基酸转运及代谢中均有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组分的氧化或其他损害,谷胱甘肽能维持维生素E的还原状态。

谷胱甘肽保护某些蛋白质及酶分子的巯基不被氧化,从而维持其生物活性。

另外,谷胱甘肽与一氧化氮相互作用,保护血管功能。

同型半胱

 

氨酸能够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抑制谷胱甘肽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而致病。

 

二、叶酸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由于它最早从植物叶子中提取而得,故命名为叶酸。

化学名称为喋酰谷氨酸,由喋酸(pteridine)、对氨基苯甲酸与1个或多个谷氨酸结合而成。

人体不能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也不能将谷氨酸与喋酸结合,因此,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叶酸。

 

1.体内过程食物物中的喋酰多谷氨酸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

 

的喋酰-1-谷氨酸羧基肽酶水解,生成喋酰单谷氨酸及谷氨酸。

叶酸

 

易在小肠上段被吸收,食物中叶酸的吸收率为50%~70%。

在十二指

 

肠及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含有叶酸还原酶,在其辅酶NADPH参与下可

 

以把叶酸变成活性型四氢叶酸,反应式如下:

 

叶酸(F)+NADPH(H+)→5,6-二氢叶酸(FH2)+NADP+

 

FH2+NADPH(H+)→5,6,7,8-四氢叶酸(FH4)+NADP+

 

2.生理功能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通过两步还原

 

反应生成四氢叶酸。

后者是叶酸的活性形式。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转

 

移酶的辅酶,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其分子中的N5、N10两个氮原子可

 

以携带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在体内参加多种物质的合成代谢,如蛋氨

 

酸、同型半胱氨酸、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等。

叶酸是影响同型半胱

 

氨酸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依赖于叶酸及维生素

 

B12,如果体内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则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

 

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受影响,

 

骨髓幼稚红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减慢,使细胞体积变

 

大,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3.缺乏症叶酸食物来源较多,肠道内细菌也能合成,所以一般不发生叶酸缺乏症。

由于叶酸很容易溶于热水,烹调会大大减少其含量,如果偏食,不爱吃蔬菜,这样更会使叶酸的摄人减少。

大量饮酒会干扰人体对叶酸的吸收。

叶酸缺乏,会引起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大量蓄积,而后者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等疾病。

孕妇细胞分裂速度增快,缺乏叶酸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应注意适当补充叶酸。

婴儿也要有足够的叶酸才能有良好的发育,如果母乳喂养,就更需要供给母亲充足的叶酸,每天给予400μg的补充量,可满足其每日需要量。

抗白血病药甲氨蝶呤的结构与叶酸类似,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四氢叶酸合成减少,进而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而起抗癌作用。

口服避孕药物或抗癫痫药能干扰叶酸的吸收及代谢,如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也应适量补充叶酸。

 

4.药理作用最旱期的运用是从菠菜的叶子里提炼出叶酸用来

 

治疗巨细胞贫血,可以说叶酸是防治巨幼细胞贫血的重要药物之一。

 

叶酸也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的主要药物。

 

5.食物来源叶酸存在于所有的绿叶蔬菜中,也存在于动物

 

的肝脏、肾脏和鸡蛋中。

柑橘、番茄、菜花、西瓜、酵母、菌类、牛

 

肉等也富含叶酸。

 

三、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又称吡哆素,是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的一

 

种B族维生素,1936年定名为维生素B6。

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无臭,味酸苦,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

 

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

维生素B6在体内

 

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

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可以互相转换,均为

 

活性型。

 

1.生理功能维生素B6是机体内许多重要酶系统的辅酶,参

 

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参与含硫氨基

 

酸的代谢、氨基酸的脱羧、色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合成,参与不饱

 

和脂肪酸的代谢,也影响激素的代谢等生理过程,是人体正常发育

 

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体内过程及药理作用维生素B6口服后经胃肠吸收,原型

 

药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转化为活性产物磷酸吡哆醛可较完全的与

 

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可长达15~20d。

本品在肝内代谢,经肾

 

排出。

磷酸吡哆醛可通过胎盘,并经乳汁泌出。

临床上应用维生素

 

B6制剂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神经髓鞘脱失、妊娠呕吐和放射

 

病呕吐等。

 

3.维生素B6缺乏症单纯的维生素B6缺乏症在人类极少见。

 

生素B6长期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和造血系统等

 

的损害,如神经炎、高同型半胱氨酸、小儿惊厥、小细胞性贫血、脂

 

溢性皮炎、舌炎等。

 

4.食物来源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酵母菌、小麦麸、麦芽、

 

糙米、燕麦、豆类、甘蓝菜、鱼、蛋、动物肝脏和肾脏及花生等。

 

四、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cobalamin),是水溶性维生素,是惟一

 

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是一类含钴(Co)元素、咕琳环、3一磷酸一

 

5,6一二甲基苯并咪唑核苷酸及氨基丙醇的化合物。

人体内根据它

 

结合的基团不同,可以有数种存在形式,如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

 

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后两种形式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型,

 

也是血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1.生理功能维生素B12在人体内起辅酶作用,它主要参与两

 

个代谢反应:

催化同型半胱氨酸转变为甲硫氨酸和L一甲基丙二酰辅

 

酶A转变为琥玻酰4一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辅酶A(5’一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一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构酶的辅酶)。

若维生素B12缺乏,在前者使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的代谢发生障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直接影响DNA的合成,从而使细胞核成熟受阻,出现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血浆内血红蛋白合成的速度,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在后者则使琥玻酰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辅酶A缺乏,并使L一甲基丙二酰辅酶A在体内蓄积,影响脂肪的正常合成,由于脂肪的合成异常而阻碍了神经髓鞘质的转换,结果髓鞘质变性退化,造成进行性脱髓鞘,使人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维生素B12缺乏症素食、部分或全部切除胃手术等都有

 

可能导致缺乏维生素B12的现象。

如上所述,维生素B12缺乏可引

 

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B12是维持正常认知

 

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缺乏时将导致智能障碍。

由于维生素B12是蛋

 

氨酸合成酶的辅酶,若维生素B12缺乏,使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

 

合成蛋氨酸发生障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后者是认知功能

 

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分析维生素B12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

 

此有关。

维生素B12缺乏者的脑和脊位均可见弥漫性、不均匀的白

 

质变性、脱髓鞘,几乎没有胶质细胞增生。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

 

痴呆可在血液或骨髓病变前数月或数年发生,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

 

障碍、计算力差、思维缓慢,可伴有抑郁、幻觉、妄想等。

 

3.体内过程和药理作用正常人每日需维生素B121μg,主要由

 

食物提供,肠道微生物也能合成少量。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必须与

 

内因子(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一种不耐热的糖蛋白)结合,形成复合

 

物后,方不易被肠液消化而可达到回肠远端。

在Ca离子、Mg离子

 

等二价阳离子存在以及pH值等于7左右条件下,维生素B12进入肠

 

粘膜细胞,最终经门脉血运输至肝脏。

如果口服大量的维生素B12,

 

则可直接扩散入小肠壁,使血液中的浓度迅速升高。

肝脏是维生素

 

B12的主要储存场所,人体内正常储存总量为2~5mg。

人体每天需要的维生素B12量为2~5μg。

食物中B12的吸收率按70%计算.则每日维生素B12摄入量应为3~7μg。

只要不是素食者,每天从食物中的摄

 

入量能够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每天有3~7μg维生素B12经由胆汁排

 

泄至肠道,其中65%~75%在回肠中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但是,

 

由于胃黏膜细胞分泌内因子不足或回肠病变导致肝肠循环中断,均可

 

使内源性维生素B12丢失而引起缺乏症。

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12防

 

治高同型半耽氮酸血症、神经髓鞘脱失、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4.食物来源人类和动物都不能合成维生素B12,而完全由

 

微生物合成。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心、肝、肾、蛋类、肉

 

类和牛奶中,鱼、蟹等海产品中含量较多,香菇、大豆及豆制品也含

 

量丰富,而植物,如水果、蔬菜和谷物等不含有维生素B12.

 

五.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onecarbonunit)指由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1.一碳单位的代谢与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icacid,FH4)

 

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常与四氢叶酸结合被转运并参与代谢。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也可认为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辅酶。

 

乳类动物体内四氢叶酸可由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通过两步

 

还原反应而生成。

一碳单位通常结合在FH4分子的N、N10位上,

 

如N5-甲基四氢叶酸(N5,N10-CH3-FH4).四氢叶酸不仅是一碳单位的运载体,也是某些药物作用的靶点。

 

2.一碳单位的来源与相互转变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及色氨酸的代谢。

丝氨酸在羟甲基转移酶催化下生成甘氨酸,此反应过程产生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N5,N10-CH2-FH4)。

 

甘氨酸在甘氨酸合成酶催化下可分解为CO2、NH3和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

在组氨酸转变为谷氨酸过程中由亚氨甲基谷氨酸提供了N5-CH=NH-FH4.色氨酸分解代谢能产生甲酸,甲酸可与FH4结合产

 

生N10-甲酰四氢叶酸(N10-CHO-FH4).苏氨酸可由苏氨酸脱水酶催

 

化降解产生甘氨酸,甘氨酸进而分解代谢生成一碳单位。

不同形式的

 

一碳单位中碳原子的氧化状态不同。

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相应的酶促

 

氧化还原反应,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但是这些转换反应中,N5-甲基

 

四氢叶酸的生成一般是不可逆的。

 

3.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一探单位是合成嘌呤及嘧啶核苷酸的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碳单位是联系氨基酸与核酸代谢的枢纽,将氨基酸与核酸代谢联系起来。

一碳单位代谢的障碍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例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磺胺药及某些抗恶性肿瘤药(甲氨蝶呤等)也正是分别通过干扰细菌及恶性肿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的合成,进一步影响一碳单位代谢与核酸合成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刘险峰)

 

第二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及影响因素

 

一、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4碳a-氨基酸,是蛋氨酸即甲硫氨

 

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人体内不能合成同型半胱氨酸,只能由蛋氨酸转变而来,体内也不能

 

合成甲硫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

成人每日需蛋氨酸0.9g。

蛋氨酸在

 

S一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下与ATP结合生成S-腺苷蛋氨酸(SAM),

 

SAM是个活泼的甲基供体,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供出甲基后,变成

 

S一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SAH水解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和腺苷。

 

红细胞是产生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场所。

同型半胱氨酸主要经再甲基

 

化途径和转硫基途径代谢,也可释放到细胞外。

N5,N10一甲烯基四

 

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胱硫醚-β-合成酶

 

(CBS)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酶。

 

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

 

在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进行代谢:

再甲基

 

化和转硫途径。

 

1.再甲基化途径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

 

辅酶,以N5一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同型半胱氨酸获得甲基

 

再形成蛋氨酸。

N5一甲基四氢叶酸是四氢叶酸在N5,N10-甲烯四氢

 

叶酸还原酶催化下产生的,即叶酸和N5,N10-甲基四氢叶酸的量与

 

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的再甲

 

基化途径在肝细胞内进行。

 

2.转硫途径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的催化下,以维

 

生素B6为辅酶,同型半胱氨酸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再进一步

 

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α-酮丁酸转变成琥珀酸单酰辅酶A,通

 

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葡萄糖。

转硫途径主要在肝脏进行,在生理条件下,

 

这一反应是不可逆的。

 

同型半胱氨酸的两种代谢途径各占50%左右。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受甲硫氨酸浓度、关键酶的活性及一些辅助因子等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

 

在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有3种存在形式。

70%~80%的同型半胱氨酸以二硫键和蛋白质结合,白蛋白是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载体,其

 

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

 

氨酸一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约1%的同型半胱氨酸呈游离状

 

态。

血浆中结合形式和游离形式的同型半胱氨酸统称为总、同型半胱

 

氨酸(tHcy)。

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代表着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

 

谢状态。

成人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值一般在5~15μ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Hcy)一般指总同型半胱氨酸

 

升高。

目前一般将高总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轻、中、重

 

3度。

受到

广泛认可的是

Kang

等人划分的范围:

轻度

15~30μmol/L,中度

31~100μmol/L,重度>100μmol/L。

蛋氨酸负荷后4h和6h的血浆总同

 

型半胱氨酸水平约为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3倍和2倍。

 

童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约为成人的1/2。

Hcy≥40μmol/L可致同

 

型半胱氨酸尿症。

重度升高主要见于遗传病,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某些药物、疾病及年龄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

 

酶、胱硫醚-β-合成酶及蛋氨酸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与同型

 

半胱氨酸代谢有关酶类的活性改变。

 

(1)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位于1p36.3上,cDNA全长22kb。

该基因点突变可以导致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改变。

该酶基因上

 

9个热稳定性突变可以使酶活性降至20%以下,引起重度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

C677T即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中第677

 

位核苷酸的胸腺嘧啶(T)被胞嘧啶(C)替换,造成编码的氨基酸

 

由丙氨酸(Ala)变成缬氨酸(Val)。

变异后的酶对热极不稳定,因而活性下降。

由于缬氨酸位于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中心,该突变使酶活性降低55%,加热后进一步降至10%~12%,从而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尤以合并低叶酸水平时更为显著。

这是因为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完整活性依赖于叶酸复合体的相互作用。

C677T不耐热突变

 

是产生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最常见的一个遗传因素。

A1298C

 

是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常见的一个耐热突变,同型半胱

 

氨酸代谢的影响不明显,是因为该突变位于酶基因C末端的调节区域,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如C677T突变明显,与C677T突变并存时可能会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更明显。

 

(2)胱硫醚-β-合成酶(CBS):

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定位于

 

21q22.3上,目前已发现33个突变位点。

一些恶性纯合子基因缺陷导

 

致该酶活性严重缺陷,结果导致先天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该病时血

 

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超过正常值的10倍左右。

其中以T833C和

 

G919A点突变报道较多,T833C系胸腺嘧啶(T)突变为胞嘧啶(A),

 

使异亮氨酸代替苏氨酸。

G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