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626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docx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试题6

庆安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下)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

陈晓明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土文学”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关。

“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是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

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在现代性的思潮中,人们才会对“乡土”非常强调,才会试图关怀“乡土”的价值,并且以“乡土”来与城市或“现代”对抗。

中国的“乡土文学”有着它的现代起源,那就是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人建构起来的乡土传统(准确地说,是对这些人的叙述建构起来的传统)。

实际上,“乡土文学”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乡愁”,也就是反现代性的怀乡病,那是“离去”与“归乡”的二元想象置换。

当然,乡愁也是一种古典经验。

《论语·子路》中的“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是最早的美化家乡的说法。

《列子·天瑞》中的“有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最早的表达关于乡土离别的感情的叙事。

中国古曲诗词中关于怀乡的表达不胜枚举,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妇孺皆知,但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令李白不敢题诗,不是李白诗不逮,而是他怀乡病重。

古代的怀乡是单向度的,那是一种对故土和家人本真的单纯的怀念。

现代的怀乡则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是与当下经验对立的怀旧态度,或者是与城市生存对抗的乡村想象。

回望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是一种素朴的存在,是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

例如,鲁迅对乡村困境的切身体验,沈从文那种抹不去的怀旧和诗情,或者废名的那些玄妙的生存事实。

这并不是说,乡土叙事就一定要沿革现代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

如此评价显然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

然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叙事”中,看不到那么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

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

当代“乡土叙事”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观念性的批判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更加个人化的“乡愁”式的乡土记忆被更强大的家国叙事覆盖。

用点形象化的说法,当代“乡土叙事”已经被现代性占据,因为自重已经太重,结果是载不动一点“乡愁”。

尽管我们一再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更趋向于个人化叙事,但在乡土叙事这一点上,家国叙事还是占据上风。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乡土文学”在现代之初,显得更单纯或质朴些;而当今的“乡土叙事”则要厚实复杂得多。

这两者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是存在一种差异,只是表明了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至今所发生的深刻变异。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由此可看出中国20世纪文学中现代性的流变轨迹。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乡土”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乡土”非常强调,试图关怀它的价值,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

B、“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没有对现代性的反思,就没有“乡土”的概念。

C、“乡土”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

D、从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那些极具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的存在。

2、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的原因的一项是:

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

B、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的或深重的怀乡病。

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

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与城市或“现代”对抗的事实,说明在现代性思潮中,“乡土”与现代性渐行渐远。

B、古代的怀乡与现代的怀乡有着很大差别,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

C、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虽然“乡土”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但不能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

D、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乡愁”已经不再具有乡土离别的韵味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19分)

周节妇传

宋濂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

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

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

年十八,求宜婚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

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

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

宗善、宗祚、宗政。

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

“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

”节妇啮指流血,泣曰:

“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

”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妾出,走匿。

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

或劝之曰:

“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

”节妇怒,不与言,剪鬃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畜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

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

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

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

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已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

诸子逊悌,皆有士行。

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选自《宋濂散文选》,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同邑周本恭,归焉。

归:

女子出嫁

B、节妇相夫饬丧相:

辅助

C、市诗书,教诸子市:

街市

D、或怠睡首俯睡:

打瞌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节妇善待兄公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

A、①育宗显如子②不暂出户限

B、①含食哺诸儿②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

C、①为之婚娶,先于己子②剪鬃发示之

D、①及长,遣从名师游②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逃走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

(4分)

(2)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鬃客秦关。

[注]卢纶是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他的家乡刚好在长安的东面。

8、颔联为什么写“梦”?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分)

答:

9、颈联的情和景有什么关系?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

(2)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的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

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

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

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

外面把兰花宝贝一样看重,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

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

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穷人家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

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

一丛小竹的旁边,栽着几棵桃树;绿梅的旁边,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

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吧。

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

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

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

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了。

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

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人在吹萧唱曲儿,有人在垂钓弹筝。

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

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官。

花会期有一个月。

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刻。

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

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它就来渡你过去。

一潭水清得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耐心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

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出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

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

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

有时候,你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

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都很舒服。

高兴起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喝得醺醺大醉,再坐着车子进城。

你所能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一点也感受不到。

⑧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11、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成都不宜于养人,作者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不骂成都的天气的,但这里的花木却很好。

B、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江南,是为了和成都作对比,第①段就将成都的兰花与江南的作对比,说明成都兰花多。

C、成都非常适合花木生长,成都人喜欢栽种花木,即便是穷人家的院子里也总要种上许多花草。

D、本文的标题是“成都的春天”,但是作者也写了一些与“成都的春”无关的内容,如百花潭的景色。

E、生活在成都,可以感受到轻松与悠闲,人们不但可以在茶馆里喝茶,还可以在那里买到一些好东西。

(2)第①段中提到了成都的哪些特点?

请分条简要概述。

(6分)

答:

(3)文章多处提到江南,有何用意?

请结合原文具体谈谈。

(6分)

答:

(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

“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意思是说成都轻松悠闲的生活会让人变懒。

但是,有人说,在现代快节奏的紧张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经常放松。

你是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请就此加以探究,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15每题3分,16题4分,17题6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蹩(bi)进拗(ao)开打烊(yang)面面相觑(qu)

B、莳(shi)秧踹(chuai)门搭赸(shan)自惭形秽(hui)

C、嫡(di)亲敕(zhi)造央浼(mei)逸兴遄(chuan)飞

D、谂(shen)知叨(tao)扰盘缠(chan)厉兵秣(mo)马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刘岩的其他著作都不可和这部作品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B、12月17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进入最后关头,中美两国在围绕减排资金的附加条件问题上的无形交锋也更加如火如荼。

C、北京时间5月2日晚,意甲联赛冠军归属尘埃落定,AC米兰主场1比0战胜罗马,提前两轮夺冠。

D、他文字功底扎实,文学修养深厚,写文章时常常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界博览会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展出时间最长的一次盛会。

B、2009年宁夏职业技术类院校招生分外火爆,其招录的学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C、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D、经过班主任老师的耐心解释、分析,才使他逐渐理解了这件事的弊端,并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5、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

,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

——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张爱玲《迟幕》)

①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

②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

③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雷,飞入了处处帘栊。

④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枝,搔着行人的头发,

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

16、下面一则广播稿正文不够精练,请做删改。

正文内容要求保留在40字以内。

(4分)

旅客朋友们:

众所周知,本次列车是由西安开往北京的42次特快空调列车。

本次列车现在正行驶在河南灵宝以东的地段。

12车厢有一位令人尊敬的五十多岁的女教授要赶到北京的一个国际学术报告会上去作执行,由于疲劳和暂时不明的病因,突然昏厥倒地,面色苍白,手足抽搐,情况十分危急。

献出一颗爱心吧,朋友们,黄皮肤下面的血管里涌流的都是炎黄子孙殷红的鲜血……警请乘客中的内科医生立即赶到12车厢。

列车长XXX

6月8日21时15分

17、下面是《解放日报》2009年4月28日一篇报道的节选,阅读相关文字,仿照例句,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

任选2个角度。

(6分)

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破例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

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车养家糊口。

角度一:

(从蔡伟的角度)一个人,永远不能放弃对学问的执著。

角度二:

(从学科的角度)

角度三:

(从裘锡圭的角度)

角度四:

(从复坦大学的角度)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作文。

一只凶残的狼将母羊和两只小羊拦在悬崖边。

看看绝望的妈妈,又看看无助的小弟弟,一只小羊站了出来:

“把我吃了吧,可你要放过我的妈妈和弟弟。

母羊来不及拦阻,狼已经咬住了那只小羊的脖子。

……母羊领着小羊逃回草原,向鼹鼠、兔子和梅花鹿讲述了家庭的不幸。

“你真没出息,应该和狼博斗啊。

”鼹鼠说完就缩回了洞穴。

“你可以领着孩子们逃啊,喏,像我这样……”兔子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你们应该跳崖嘛,杀身成仁可是千古流芳。

”梅花鹿一边说一边不屑地走开了。

母羊看着邻居们的背影,含泪的双眼里一片茫然……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姓名

考号

庆安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答题卡

命题人:

王立新

选择题,共35分,1——6、12——15每题3分,11

(1)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翻译,共10分,

(1)4分,

(2)6分。

(1)

(2)

8、9诗歌鉴赏共9分,8题4分,9题5分。

8、

9、

10、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

(2)

(3)

11、共20分,

(2)、(3)各6分,(4)8分,每个观点4分。

(2)

(3)

(4)观点一

观点二

16、4分

17、6分

角度二(从学科角度)

角度三(从裘锡圭角度)

角度四(从复旦大学角度)

18、作文(60分)

请在作文纸上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