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271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docx

技术总结CA砂浆层离缝

CRTSII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

一、病害产生的原因

CA砂浆层离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轨道板温度梯度引起的板端翘曲、轴向温度荷载引起的轨道板或底座板(支承层)伸缩、砂浆层灌注不饱满、列车动力荷载、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多种原因。

因此CA砂浆层离缝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致使砂浆层出现离缝和伤损的,离缝宽度、深度等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

后期处理离缝时,发现在凿开的宽接缝处,轨道板两侧的张拉锁螺母没有拧紧,有的甚至没有安装,根本没有起到张拉的作用。

没有张拉或张拉扭矩不够的地方,CA砂浆层离缝情况更加严重一些。

二、病害产生的危害

CA砂浆层离缝将会使砂浆层与轨道板或底座板(支承层)粘结失效,削弱无砟道床的整体性,影响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和动态稳定性,严重降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如果伤损未及时进行修复,在列车荷载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还会对无砟道床耐久性产生影响。

因此,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中需加强对CA砂浆层离缝伤损的检查力度,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

三、病害整治方法

1.施工环境要求

(1)雨雪天不允许施工。

(2)离缝注浆修补时环境温度尽可能在5~30℃。

2.现场离缝的调查

查清离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贯穿及漏水等情况,判定伤损等级,确定离缝注浆处理方案:

伤损等级判定项目

离缝宽度(mm)

0.5

1.0

1.5

离缝深度(mm)

20-50

50-100

≥100

对角长度(mm)

20-30

30-50

≥50

宁杭线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普遍在1~3mm之间,个别离缝可达5mm以上,纵深长度不等,个别严重的已经左右横向贯穿。

对于CA砂浆层离缝在1mm及以下处所做好记录,不进行灌浆作业;离缝在1~3mm的处所只需进行灌浆作业;离缝在3mm以上的处所,同时进行灌浆、植入剪力钉和张拉锁张拉作业。

3.选料

灌浆材料必须采用低粘度树脂材料,接缝处的水泥一定要采用快速水泥,材料的技术指标必须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对轨道板与砂浆离缝修补材料的技术要求,可以用于无砟轨道结构砂浆离缝的修补。

4.修补机具

专用注浆套件(包括手动胶枪、双组份混合管、注浆管、注浆嘴等)、钢丝刷、真空吸尘器、吹风机、打磨机、钻孔机等。

5.修补过程

首先采用钢丝刷和真空除尘器清理离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用真空除尘器和吹风机尽量清除离缝内的灰尘杂物及积水。

再采用专用封缝胶对离缝表面进行封闭。

封闭过程中留出注浆口。

在离缝的较宽处及离缝端部等位置合理的设置注浆嘴,注浆嘴的间距约为20-50cm,应特别注意涂抹封缝胶时防止堵塞注浆嘴。

从离缝的任意一端,把注浆连接到注浆嘴上,要保证所有的注浆嘴都处于开启通气状态。

将双组份料筒连接混合管,混合管与注浆管相连。

开始注入修补材料,当下一注浆嘴有浆液漏出时,轻拉注浆嘴上部关闭之,同时继续注射直至无法再注入修补材料,拔下注浆管,轻拉关闭本注浆嘴,把注浆管连接到最后有浆液漏出的注浆嘴上,继续注浆,依此,直到离缝另一端的注浆嘴中有浆液流出时,关闭所有的未关闭端口,完成离缝注浆。

对于离缝达到3MM以上或轨道板离缝左右横向贯穿的处所先,凿开轨道板间接缝处,对轨道板两端张拉锁螺母重新对称复紧,张拉扭矩为450~500N·M。

及时对轨道板两端宽窄接缝进行混凝土灌注,必须采用快速水泥,以免在短时间内达不到足够的强度,对列车的运行造成影响。

再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可植入4至8根的剪力钉,要在轨道板上方进行钻孔(直径约为4CM、深度约在330CM),再用真空除尘器和吹风机尽量清除孔内的灰尘杂物及积水,然后放入直径约为3CM且长度为330CM的螺纹钢筋,再用注浆材料填满。

五、整治的效果

宁杭线对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采用了注浆、植筋、张拉锁张拉等几种方法,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注浆法既适合离缝大的地方也适合离缝小的地方,对于离缝情况严重的地方,只用注浆法还不能有效的控制CA砂浆层离缝,所以对于离缝较大的地方还要在注浆法基础之上再采用植筋法和张拉锁张拉法,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轨道板与CA砂浆层的离缝。

经过处理的地方,今年没有再出现离缝现象,效果还是不错的。

六、结论

我们应该严格控制砂浆的材料性能、配比、施工工艺和质量等各个环节,尽量避免CA砂浆层产生离缝,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无砟轨道的使用寿命,保证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