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195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docx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

【篇一: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个穷人,他家上有老父母,还有一大堆子女。

由于饥荒,家里缺吃少穿的,日子实在难过,这个人便挖了个大坑,把老父母活埋了,专心照顾孩子。

邻居看见了,大吃一惊,忙问:

你怎么把父母活埋了?

他说:

父母年纪大了,反正是要死的。

孩子还没成人,总要生活下去。

我把父母活埋了,省下的粮食可以养活孩子。

邻居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回家照做。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这么做。

时间一久,这竟成为一种习俗:

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就被子女活埋了。

后来,波罗奈国出了个孝子,非常孝顺父母,他觉得这种活埋父母的行为太不人道了,可是也没有力量和这种社会风气抗衡。

父母年老之后,他只好挖一个大坑,在里面盖房子,让父母偷偷地住在里面,每天送去各种饮食。

孝子天天想:

要是我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大家都废除这种不孝顺父母的陋习就好了。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神。

天神想:

让我来帮助他吧!

便下凡来。

天神来到国王那儿,取出两条蛇,说:

你鉴别一下,这两条蛇哪条是雌、哪条是雄。

十天之内鉴别不出来,我就灭了你的国家。

国王鉴别不出蛇的雌雄,心中十分着急,便召来王公大臣,但个个都无能为力。

一个大臣出主意道:

大王!

不如张榜招贤,国内也许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国王走投无路,只好贴出招贤榜。

消息传出,全国人民都议论纷纷。

孝子把这事告诉父亲,他父亲想了想,便想出鉴别雌雄的好办法。

第二天,孝子去揭了招贤榜,他对天神及国王说:

很简单,只要拿一细软的布,把两条蛇放在上面,雄蛇比较活泼,在布上会动不安;雌蛇比较老实,在布上安静不动。

天神笑了笑,说:

你答对了!

接着又出第二道难题。

天神牵来一头大象,对国王说:

请你秤出这头大象有多重,否则我就灭了你的国家。

国王和大臣又束手无策了。

孝子回家请教父亲,回到宫中对天神说:

把象牵到大船上,刻下水线,然后换上大石头,当船沉到同一条水线时,再称一下船上石头的重量,这就是大象的重量。

天神点头笑道:

嗯!

你说对了!

接着又拿出一根檀木,两头一样粗细,问道:

哪一头靠近树根?

哪一头靠近树?

国王和大臣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孝子回家请教父亲后,回到宫里答说:

把木放到水中,向下沉的一头靠近树根,往上翘的一头靠近树。

天神又牵来两匹白马,大小、毛色、形态完全一模一样,问道:

这两匹马,一匹是母、一匹是子,请鉴别出来。

国王和大臣们绕着两匹马转了老半天,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办法,只好再问孝子。

孝子请教父亲后,说:

请拿一把鲜嫩的草来。

他把草抱到马的前面,只见一匹马先用嘴把草推到另一匹的前面,然后自己再吃,孝子说:

这匹马是母、那匹马是子。

因为母爱子,所以先推草给子吃。

天神哈哈大笑,说:

你的国家里还有这样聪明的人,真是不错。

从今以后,我将保护你的国家,让你的国家不受敌人的侵犯。

说完便隐没不见。

国王高兴极了,对孝子说:

今天多亏了你,国家才免去一场大灾祸,我要重重地赏赐你。

又问道:

为什么天神每次提问,你都要回家一次,才能解答出来?

这些答案到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你?

孝子跪下说:

我犯了法,求大王饶我死罪,我才敢说。

国王说:

你说吧!

孝子说:

我没有按照规定活埋父母,而把他们藏在家中。

刚才的这些答案,都是父亲教我的。

大王!

父母恩重,好比天地,怀胎十月,生下我们,从小到大,推干去湿,乳养育,教授道理,直到我们成家立业,父母不知吃了多少辛苦,付出多少劳累。

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种恩情,是我们怎么也报答不了的!

刚才大王说要赏赐我,我什么也不要,只希望大王下一道命令,把那活埋父母的陈规陋习给废除了吧!

国王听了之后,非常感动,遂发布命令:

从此再也不准活埋父母,必须孝顺供养,有不顺父母者,从重治罪。

《孝子》原文

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

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音:

频)呻。

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

数月不痊,周忧煎无以为计。

梦父告曰:

母疾赖汝孝。

然此疮非人膏涂之不能愈,徒劳焦恻也。

醒而异之。

乃起,以刃割胁肉,肉脱落,觉不甚苦。

急以布缠腰际,血亦不注。

于是烹肉持膏,敷母患处,痛截然顿止。

母喜问:

何药而灵效如此?

周诡对之。

母疮寻愈。

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

既痊,有巨疤如掌,妻诘之,始得其详。

异史氏曰:

封股伤生,君子不贵。

然愚夫妇何知伤生为不孝哉?

亦行其心之所不自己者而已。

有斯人而知孝子之真,犹在天壤耳。

《孝子》译文

在青州东香山之前,有一位叫周顺亭的人,非常孝敬母亲。

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大子,痛得简直难以忍受,只能白天、黑夜里不停地呻吟。

周顺亭不厌其烦地为母亲敷药、按,以致废寝忘食。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病痛还是不愈,周毫无办法、忧心忡忡。

夜晚,死去的父亲托梦告诉他:

你母亲的疾病全在于你的孝心。

但是,她的疮伤要用人的肌肉制成的药膏,敷在上面才能痊愈的。

你光靠担忧还是不行的。

周醒来觉得很惊奇,连忙起床,用刀把自己的一块胁部的肉割下,却不觉得怎么痛。

他又用布把伤口包扎好,鲜血也止住了。

周把自己的肉制成药膏,然后敷在母亲的疮口中,其痛感马上消除了。

母亲高兴地问:

是什么药,这样地灵验呢!

周不便告诉实情,只能搪塞过去。

母亲的疮伤终于痊愈,周设法掩饰自己的割伤处,即使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茫然不知其故。

等到割伤痊愈后,被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伤疤,妻子再三盘问,才得知其真正的原由。

【篇二:

关于孝心的寓言小故事】

从前在一个城市里面,住着一位富人。

他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爱练武,不懂文;二儿子懂文,不懂武;三儿子什么都不懂,但很孝顺。

一天,父亲病故和世长辞了,三个儿子悲痛万分。

这时大儿子边哭边说:

“父亲都死了,哭也没用,俺看,先分财产吧!

”“好!

”“武器就归俺,你们又拿不动。

”大儿子边挑武器边说。

二儿子咂咂嘴说:

“我是学会计的会花钱,所以珠宝就给我吧”大儿子和二儿子基本上都把好的拿走了,只剩下一些书被三儿子拿走。

三儿子想了想,说:

“父亲死了,母亲还活着,但母亲又不能自己住,是不是?

”二儿子挠挠头,说:

“让母亲在三个儿子家各住一个月,习惯了那个,就住哪个!

”“好!

第一个月,母亲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让母亲扎马步,挑水,大儿子在厨房里偷偷吃肉,在客厅给母亲吃硬饼,母亲看了,就走了,去投奔二儿子家了

二儿子是个文人,但很狡诈,只给母亲喝比水还稀的粥,母亲想吃肉,二儿子说:

“我的肉比大哥的硬饼还硬您吃不动。

”母亲不敢有怨言,离开了二儿子家!

母亲来到三儿子家,三儿子看到母亲比以前消瘦了许多,马上给母亲做了特别多的好吃的让母亲吃!

从此,三儿子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天天陪母亲聊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

母亲在三儿子家里生活的越来越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她逢人就夸自己的三儿子。

但三儿子面对别人的赞扬,只是笑笑,说:

“母亲把我们养大,现在我所做的不及母亲养育我们的十分之一,没什么可夸的!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的耳朵里,他们派众神去迎接母亲和三儿子,把母亲授为吃苦耐劳佛,把三儿子授为孝顺神!

从此三儿子孝顺母亲的美德就在人间流传开来。

篇二:

孝心的故事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

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

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

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

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

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

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

妈妈在那边说:

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

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

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

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

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

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

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

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

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

终于车来了,我上车。

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

我说:

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

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

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

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消息:

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看过的,记得做一个孝顺的子女,这一辈子,欠的太多的,能让你欠的,而且不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不要抱怨妈的唠叨,…多多体谅他们。

篇三:

孝心的故事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

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的很模糊了。

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愈来愈清晰:

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

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

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

“妈妈,您尝尝……”

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

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

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

妈妈怎么没去上班?

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

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

妈妈微笑着说:

“没事,先做作业吧。

”“妈,怎么会没事啊,吃药没有?

”“待会吃。

”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

啊!

好烫啊!

我非常果断的说:

“不行,让我来吧!

”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

突然,我想到我以前发烧的情景。

于是,我跑到洗手间,又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夹在妈妈的腋下。

放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

我帮妈妈撑着身子坐起来。

妈妈笑着说:

“好多了,去学习吧。

”但是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

三十九度!

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说明书,上面写着:

饭后服用。

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

妈妈曾在我发烧时,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

发烧喝面汤比较好。

好!

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

这是,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

“妈,先喝碗面汤吧。

”妈妈激动地点点头。

我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

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

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换毛巾。

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

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

同时,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篇四: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

“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篇五:

清丰规矩

唐大历九年,清丰县城东关有个老员外朱青斋,一日去坑李家村看望老姐姐。

吃饭时,发现外甥朱三不懂礼数,饭没熟就下手捏了个鸡腿啃起来,到吃饭时更是毫无规矩,不等老舅和母亲坐下,就大吃起来。

这下惹急了老舅,朝他的头打了一巴掌,喝斥其跪下。

外甥问老舅咋回事,员外反问:

“清丰的县名是咋来的呀?

”外甥说:

“是因有个叫张清丰的孝子”。

又问:

“张清丰这个孝子咋孝敬爹娘的?

”外甥说:

“头一炉烧饼不卖,留给父母吃。

”员外一拍桌子:

“你不把锅尖留给老母亲,算个啥东西!

怪舅打你吗?

”外甥连连磕头:

“以后跟张清丰学着,把锅尖留给老娘,和清丰一样做个孝顺儿”。

在清丰,直到现在,吃饭时都要给老人先盛。

这就是清丰规矩。

篇六:

孝心的故事

小时候,夏夜纳凉,爷爷喜欢给我们讲这样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不孝之子反复斗争,无奈“妻管严”严重,只好照办。

老母被抛弃后,恰被寻亲者遇到,于是背至家中,精心侍奉。

有老人的日子没有闹饥荒,善良的夫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气少雨,旁人无收,他们的稻谷依然粒粒饱满。

如此循环,日子便越过越安、越过越好、越过越殷实。

爷爷说:

真是善有善报啊!

而送走老娘的夫妻,没有因节省了口粮而舒坦,反而越过越紧张,最后一场天火将房屋烧尽。

无奈,夫妻只好双双出门讨饭。

爷爷说:

人老了,对晚辈总是有用的……越老的人越是家里的福星。

这样的教化故事带有太多的离奇色彩,爷爷的思想里也掺杂了太多的因果报应,我读书比他多,自然不全信。

但我相信那句话:

人老了,也是有用的。

不谈其他,只谈夫君家年近九旬的祖母。

在我们全家离开的日子,她老人家每天从大伯家赶过来照看我们的院子。

鸡来赶鸡,狗来撵狗,碰到陌生人进来了,还能瞪上昏花的老眼骂上几句,实在无事就扫上两帚……只是一把老骨头,却保持了我们老家院子的整洁和安宁,同时赐给我们后人一种对家的向往和亲近。

后来,奶奶越过越老,越过越糊涂,不认识邻居,不认识亲友,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儿子。

但我那不常回家的女儿走至她身边时,她却惊喜不已,伸出枯瘦的手摸摸女儿花一样的脸蛋,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慈祥:

“这不是我们家的孩子吗!

”这样昏聩的老者,有时如老僧入定,有时如大仙跳场,有时如巫师宣法,但她见到亲人的这一句话,我立即感受到了一种骨肉亲情,我这个孙辈媳妇立即拥有了家族的回归感。

看来,老人的一句话抵得上一本书的宣传教化啊!

5岁的女儿说:

“太奶奶什么也不晓得了,没用了,要死了。

”童言无忌,一家人都发笑,而我赶紧制止:

“太奶奶有用,太奶奶往那儿一坐,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就成立了,一颗漂泊不定的心就安定了,一段匆匆赶路的旅程就吉祥了。

”逢年过节,家中有一高寿老者硬朗地坐着,就彰显出家庭的安然、宁静和吉瑞。

这样的气氛,对联贴不出,窗花剪不出,鞭炮的轰鸣创造不出。

所以,怎能说太奶奶没用呢?

因为奶奶的存在,我的公公婆婆需要定期回家照顾,年近半百的他们搀扶着走过许多路,经过许多事,现在又一起回家照顾老人,共同的担子愈发凸显出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

奶奶年轻时对我婆婆很苛刻。

而现在婆婆不计前嫌,替她洗头洗澡剪指甲。

老人家清醒时说尽好话,为当年事羞愧不已。

婆婆听了自然舒坦,多年的心结因此打开,心结打开了便愈发活得轻松愉悦。

而我们晚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对待他们也尽心尽力。

这样的良性循环,不能不说是一种善报,就像故事中的好心夫妇。

所以,那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我会继承爷爷的习惯,继续讲,讲给我的弟妹听,讲给我的女儿听,现在写下来,讲给亲爱的你听。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讲故事的爷爷早已作古,但爷爷的那句话依然是至理:

善有善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