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183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

初三科学总复习资料(

.电学部分)

1.电源:

凡是能提供电能的的物体称为电源。

例如:

干电池,蓄电池,插座等都是电源

2.电路元件:

组成电路的每一个物体称为一个电路元件,例如:

一节干电池或电池组可以看成一个电路元件,一个灯泡,一个电阻,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电路元件

3.电路图:

用电路符号表示电路元件组成电路图

4.电路组成的分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5.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个串联电阻之和

电流的特点:

串联部分的总电流等于流过每个用电器电流

电压的特点:

串联部分的总电压等于每个用电器电压之和,即串联分压

电功率的特点:

串联部分的总功率等于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6.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特点:

并联部分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电流的特点:

并联部分的总电流等于个并联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的特点:

并联部分的总电压等于各并联支路电压

电功率的特点:

并联部分的总功率等于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7.用电器:

凡是消耗电能的都是用电器,例如:

电灯,电阻,电视机等都是用电器,而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都是不消耗电能的,故不是用电器,其中电流表,电压表是测量元件,开关是控制元件

8.电路的连接:

是指用电器的连接,为了识别电路的连接,就要对电路进行简化,使电路中只留下用电器,而对不是用电器的元件进行处理,具体而言:

对于开关,简化时用导线代替,对于电流表,简化时也用导线代替,对于电压表,简化时将电压表以及与之相连的导线移去

9.电流表的使用:

使用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必须正进负出,不能接反

要选择适当的量程:

学生用表一般有两档量程:

0

0.6A,0

3A,要会正确读数。

注意:

绝对不允许未经任何用电器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10.电流表的特点:

电流表电阻很小,故在电路的简化时将其看成导线。

11.电压表的使用:

使用电压表时,必须与被测量元件并联,要测谁的电压就与谁并联,要测某条支路的电压就与该支路并联,与一个元件并联测的是一个元件的电压,与多个元件并联,测的是这多个元件的电压和。

电流必须正进负出,不能接反。

要选择适当的量程:

电压表一般有两档量程:

0

3V,0

15V,要会正确读数。

12.电压表的特点:

电压表电阻特别大,测量某元件的电压时,通常只有很小的电流流过,故可以认为流过电压表中的电流为0,即将电压表及其连接的支路看成断路

13.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

通路:

是指电流能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回负极,这种状态叫通路

断路:

是指电流不能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回负极,这种状态叫断路

短路:

是指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起来或者未经任何用电器直接用电流表见电源的正负极连起来,这种状态叫短路,

注意:

短路不一定就是电路故障,有时在设计电路时要利用短路,但电源短路是绝对要禁止的,如果电源短路,就会酿成火灾.

14.欧姆定律:

流过电阻两端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电阻值成反比,即I=U/R

对该定律的理解:

定理说明:

对于一个用电器,只要在其两端加上电压,就会有电流;反之,只要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在用电器上就一定会有电压

该定理说明: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改成U=I×R是对的,或者改成R=U/I也对,但是对于后者,不能说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如果用电器不变(例如定值电阻),其电阻值是不变的,不存在正比反比之说;对于不同用电器(电阻值变化),只有在电压不变时,才可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15.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材料(ρ),长度(L),横截面积(s),

R=ρL/S,根据公式可知,ρ越大,L越长,S越小,R越大

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一般情况下,金比银,银比铜,铜比铝,铝比铁容易导电,即ρ金<ρ银<ρ铜<ρ铝<ρ铁

导体的电阻与导电材料的长度有关,当材料和导电材料的横截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与导电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

当材料和导电材料的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导电材料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导电材料越粗,电阻越小,反之越细电阻越大。

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通常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也有温度越高电阻越小的。

在初中,通常都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除非特别说明。

一个用电器一旦做好了,那么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都不变,故其电阻也不变。

16.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在绝缘的瓷管上密绕了许多匝彼此绝缘的电阻丝,外加导电杆,滑动片,接线柱等组成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在滑动变阻器中,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的横截面积是不变的,故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电材料的长度来到改变电阻的。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7.电功

电功的符号:

W

电功的单位:

焦耳(J):

1焦=1伏.安.秒(V.A.s)=1瓦.秒

电功的单位还有:

度(也叫千瓦时),1度=1千瓦时(Kwh)

1度=1千瓦×1小时=10³瓦×3600秒=3.6×106焦

计算电功的公式:

W=UIt=I²Rt=U²/Rt=Pt,其中W=UIt是定义式,是计算电功的核心公式,其余两个公式是推导式。

对公式的理解:

当电流流过灯泡时,要计算灯泡消耗的电功,必须要知流过灯泡的电流I,加在灯泡上的电压U,以及电流流过的时间t,然后按W=UIt进行计算,或必须知道灯泡的电阻值(R)和其上的电压值(U),然后按W=U2/Rt或者必须知道灯泡的电阻值(R)和电流值(I),然后按照W=I2*Rt进行计算,总之,要计算某个用电器上的电功,U,I,R三者中必须知道两者,还要知道时间t.

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要统一。

18.电功率:

电功率的符号:

P

电功率的单位:

瓦(w),千瓦(kw)

单位之间的换算:

1kw=1000w,1w=1伏安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UI=I2R=U2/R

电功率反应的是用电器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也就是说做工越快的电功率越大,反之,做工越慢的电功率越小。

注意:

不能说做功越多的电功率越大,因为,做功越多,只是W越大。

事实上,P的大小不但与W的大小有关,还与时间t有关,可能W很大时,t也很大,比值可能就很小了,或者W很大,t很小,则P很大。

所以,W大,P不一定大,t小,P也不一定大。

总之,只有W/t大时P才大,比值小时P才小。

根据P=W/t不能说P与W成正比,与t成反比,只能说当W一定时,P与t成反比;当t一定时,P与W成正比。

19.动态电路分析:

动态电路是指电路的某个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这样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

对于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局部

整体

局部。

即由于电路某个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例如:

由于某个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电路的变化(指电路的总电阻发生变化,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发生),进而引起局部电路的参数(电阻,电流,电压)发生变化。

20.电路故障分析:

 

21.例题与练习:

 

初中科学总复习:

)力学部分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说明力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者受力物体的力。

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明当甲对乙施加力的作用时,甲是施力物体,乙是受力物体;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甲也受到乙的作用,此时乙是施力物体,甲是受力物体,即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任何一个物体都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Ⅰ.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如果两个物体的速度的大小相同而方向不同或者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这两个物体的速度是不同的,只有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才能称这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Ⅱ.运动状态相同:

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称它们的运动状态相同。

Ⅲ.运动状态改变:

只要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就称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而速度大小和方向任意一个发生改变,都称物体的速度改变,也就是运动状态改变。

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说明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了作用力。

但是,只要物体受到了作用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因为物体可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如果物体所受的里不是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改变,即速度改变,要么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要么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Ⅴ.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Ⅵ.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并用单位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并标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无需标明力的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示意图。

Ⅶ.力的单位:

牛顿(N)

Ⅷ.力的分类:

力按性质分分为

重力:

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注意:

不能说成:

地球的吸引力就是重力,而只能按照定义)。

重力的符号:

G.(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物体的重量,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

G=mg(m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kg),g是重力常数,通常g=9.8N/kg,有时可以取10N/kg)

Ⅷ.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Ⅸ.重力的作用点:

总在物体的重心上。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用悬线法确定。

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Ⅰ.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

Ⅱ.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还要有相互挤压。

两者缺一不可。

(支持力,压力,拉力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

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压力的方向:

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支持力的方向:

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绳子中的拉力方向:

沿着绳背离被拉物体)

弹力的大小:

除弹簧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外,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要根据力的平衡来计算。

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Ⅰ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存在摩擦力的。

Ⅱ要有相互挤压,Ⅲ要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相对运动方向:

一个物体A相对另一个物体B的运动方向称为A的相对运动方向,此时通常以B为参照物,即将B看成静止的,从而判断出A的相对运动方向。

如果要判断B的相对运动方向,则以A为参照物,将A看成静止的,从而判断出B的相对运动方向。

例如A物体在B物体上,B在地上,B相对地的运动速度为5米/秒,A相对地的运动速度为3米/秒,A,B的运动方向均向南,则A的相对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B的相对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要判断摩擦力的方向,首先要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再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

例如自行车向南行驶,请判断自行车的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

产生于两个相互接触,没有相对运动,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例如静止于斜面的物体A,请分析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根据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来分析,不是一个定值,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且有最大值,当超过最大值后物体就会运动起来,静摩擦力就变成滑动摩擦力了,此后就应按滑动摩擦力来计算了。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