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演练材料.docx
《应急预案演练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演练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演练材料
应急预案演练材料
林业处《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演练培训教案
(一)
主讲人:
庄超英
1森林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1森林火灾的类型及特点
林火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燃烧称为森林火灾。
按燃烧现象和森林着火部位,森林火灾的类型包括:
1。
1。
1有焰燃烧
森林及其附着物在点燃、着火之后,能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气体,产生火焰,亦称为明火。
有焰燃烧可燃物约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85%—--90%,如杂草、枯枝落叶、枝桠和采伐剩余物等。
有焰燃烧的特点:
是速度快,容易扑救。
1。
1。
2无焰燃烧:
森林及其附着物在燃烧时,不能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不产生火焰,亦称为暗火.无焰燃烧可燃物分布较少,仅占森林可燃物5%——10%,如泥炭、腐殖质和腐朽木等。
无焰燃烧的特点:
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热量多.无焰燃烧不易扑救,且易产生复燃现象,特别是在清理火场时应注意清理暗火.
1.1.3森林地表火灾
地表火是最常见的一种林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
根据其蔓延速度不同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
地表火灾特点分析:
急进地表火是在大风或坡度较大情况下形成的。
火蔓延速度快,通常每分钟可达5米以上.这种火往往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的地块,一般只燃烧林地的干枯杂草和落叶等,对桥木、灌木危害较轻。
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
1。
1.4森林树冠火灾
树冠火通常是由地表火遇到强风或特殊地形向上烧至树冠,并沿树冠蔓延和扩展。
1.1.5森林地下火灾
地下火是在地表以下蔓延和扩展的火。
多发生在长期干旱有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林中。
1.1.6引发森林火灾因素分析
引发森林火灾的因素有三项,分别是:
森林可燃物因素、气象条件因素和火源因素。
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则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发生森林火灾.
1。
1。
7森林火灾时间和季节特点分析
一年中具备森林火灾发生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和植被)需要有组织地进行防火的时期称为防火期。
森林火灾的发生随季节而变化:
冬、春季(11月-次年4月)火灾起数最多,属多发期;夏、秋季(5—-10月)次之,在我市几乎无森林火灾发生。
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由于温度、湿度、风等气象因子变化不同,林火发生亦不同。
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个时段;10:
00—18:
00时最容易发生火灾;18:
00—21:
00时较容易发生火灾;21:
00-次日10:
00时很少发生火灾。
一天中火灾的发生除与气象因子变化密切相关外,还与人们活动有关.容易发生火灾的时段也是人们活动频繁的时间。
1.1.8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分析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烧毁林木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
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林下植物资源,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会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森林火灾严重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命,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
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森林火灾引起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1。
2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1.2.1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把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森林防火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知识;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火灾的肇事者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深刻教训,向群众宣传清楚。
(2)以野外火源管理为中心,紧密结合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3)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本单位、政府、社会、群众齐抓共管的局面.
(4)组建消防扑救队伍。
根据本单位人力、物力情况,组建应急扑火队.扑火队员的选拔参照征兵条件确定,每年进行1~2次常规体检,以免扑火时因身体不适造成伤亡.
(5)加强应急队伍的训练。
进入防火期后要24小时备勤。
(6)对扑火所需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要进行充足的储备。
对运输车辆、扑火机具、油料、维修配件、御寒衣物、外伤常用的药品等进行预备性的储备。
这些物资不但要计划到方案上,还要切实落实到实物储备上,并做好保养,保证其性能完好,随时能派上用场。
(7)利用通讯网络,确保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通信畅通。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林业处成立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应急状态下,该领导小组即转换为现场救援指挥部,火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火灾应急管理和应急抢险的最高决策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根据森林火灾应急工作需要,设立应急救援7专业小组,分别是:
(1)现场指挥救援组;
(2)应急抢险技术组
(3)人力资源组
(4)财力及物资保障组
(5)警戒保卫组
(6)通讯及交通保障组
(7)善后处理组
各专业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各基层单位义务消防队组成,负责紧急状态下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命令的响应.各基层单位建立《森林火灾义务消防队花名册》(即:
火灾事故应急小组名单);单位负责人为各应急分队的队长。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
2。
1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构成:
林业处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救援指挥部)构成:
组长(指挥长):
林业处处长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副指挥长):
安全保卫部部长、经理助理、综合办公室主任、生产工程部部长.
成员:
政工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生产经营部部长、财务部部长、工会主席.
3.2.2领导小组(指挥部)职责:
现场救援工作职责:
(1)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根据森林火灾事故实际情况,决策启动林业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响应级别,并制定和落实现场火灾抢险救援方案,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决断和紧急处置。
(3)指挥、调度现场救援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物资、设备等救援资源;并督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保护森林火灾现场应急救援和现场以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4)配合上级消防部门、森林所在地应急队伍的应急抢救工作;
(5)及时准确向上级部门报告森林火灾事故情况;
(6)对森林火灾事故的善后、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宣布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3.2。
3领导小组组长(指挥长)工作职责
应急救援职责:
(1)森林火灾事故的预兆发生后,下达启动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全权组织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将危害降到最低。
(2)分析判断森林火灾事故影响区域、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置程序,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根据危害程度及时向中平能化集团汇报.
(3)组织森林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实施.
(4)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及时进行裁决和处理。
(5)根据应急救援工作进展,适时下达应急结束的命令.
(6)负责组织人员对森林火灾事故现场进行恢复。
(7)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森林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
3。
2.4副组长(副指挥长)职责
在组长(指挥长)领导下,根据分工履行以下职责:
应急救援职责:
(1)在组长的领导下,对森林火灾事故组织应急救援,协助指挥长落实森林火灾事故救援预案。
组长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组长职责。
(2)负责森林火灾事故及救援过程中的车辆保证工作。
(3)负责森林火灾事故件救援过程中物资、设备供应及人员安置等工作。
(4)负责森林火灾事故救援的财务资金保障。
(5)负责森林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治安保卫,事故区域秩序维护、警戒保卫工作。
3.2.5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职责
在应急救援组长(指挥长)和副组长(副指挥长)的领导下,根据分工履行以下职责:
应急救援职责:
(1)负责提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所需要的图纸,解决救援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按照救援指挥部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3)负责对应急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根据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迅速组织运送救灾物资。
(5)负责准备好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对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6)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救护物资和药物供应.
(7)负责遇险人员及其亲属安置和救灾人员食宿及其它生活事宜.
3.2。
6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应急救援职责:
(1)发生森林火灾险情之后要及时准确地按有关程序、规定进行汇报、调度。
(2)接到森林火灾预警现场汇报后,负责记录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按照应急救援通知程序立即将事故预兆向当天值班领导、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通知、调度有关人员到指挥部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现场的人数.
(3)负责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负责传达指挥部对抢险救灾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
(4)了解森林火灾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5)参与制订森林火灾扑救的临时性安全技术措施,了解掌握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
3.3救援专业组的组成及职责
3.3.1现场指挥救援组
组长:
安全保卫部部长。
成员:
坑木林场场长、各小区物业管理处主任。
应急救援职责:
(1)在森林火灾正副指挥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火灾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遇险被困人员,全力以赴实施森林火灾扑救.
(2)负责森林火灾事故所需应急抢救人员的组织和统一调配工作.
(3)负责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森林火区进一步扩大,控制次生、衍生事故隐患。
(4)当森林火灾扑救的外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负责安排进行工作交待和协调、配合,并组织外援人员参与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5)根据森林火灾的扑救情况,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森林火灾事故现场遇险人员、受伤人员的救护。
(6)负责森林火灾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以及救援医护人员的集结、调配。
3.3.2应急抢险技术组
组长;生产工程部部长.
成员:
安全保卫部安全主管、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生产工程部技主管。
应急救援职责:
(1)参加现场抢险救援,指导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组织实施工作,提供森林火灾扑救的技术支持。
(2)参与事故调查和鉴定工作。
(3)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委托的其它工作。
3。
3。
3人力资源组
组长:
人力资源部部长。
成员:
人力资源部人事主管、工资主管。
应急救援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各专业组和专业救护队伍人员的集结、调配。
3.3。
4财力物资保障组
组长:
处主要领导担任。
成员:
财务部财务主管、供应服务站站长、政工部纪检监察主管。
应急救援职责:
(1)负责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后各项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各种抢险物资的调拨。
(2)负责森林火灾救援的资金保障,应急救援经费由财务预支,火灾事故救援工作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3)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保证森林火灾发生后各种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4)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作好抢险救援所需物资申请救援和协调、调运。
(5)负责生活保障,保障森林火灾救援人员所需的食物、饮品供应,提供休息场所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3。
3。
5警戒保卫组
组长:
安全保卫部保卫主管
成员:
各基层单位副职
应急救援职责:
(1)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负责森林火灾事故抢险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警戒保卫工作。
(2)负责森林火灾事故现场的保护,负责对嫌疑责任人监控。
(3)对应急救援指挥部等要害地点设置专人警戒,维持森林火灾区域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4)森林火灾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和维护秩序,做好现场保护。
(5)协助上级对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开展,在追查过程中负责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等。
3.3.6通讯及交通保障组
组长:
综合办公室主任
成员:
生产工程部绿化主管、供应服务站支部书记
应急救援职责:
(1)负责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的车辆保障;
(2)协调指挥林区火灾发生部位、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
(3)保障应急指挥通讯畅通。
3。
3。
7善后处理组
组长:
工会主席
成员:
工会副主席、人力资源部医保主管,事发单位党支部书记
应急救援职责:
(1)负责协助森林火灾事故调查,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2)负责森林火灾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各项费用的管理、统计、保障工作。
(3)负责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及分析,并对事故调查出具书面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经过、起因、灾害后果及过程救援实施情况等。
(4)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对伤亡人员或其家属按规定进行补偿、抚恤或精神抚慰。
4。
预防与预警
4。
1危险源监控
4.1.1森林火灾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
本单位对森林火灾危险源采取如下措施加以监视监控:
(1)在林区范围内所有禁火部位,要求林场管理人员加强日常性的管理,严格履行林区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
(2)要求林场所有人员和外来人员,要严格遵守林区防火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管理,遵守防火的注意事项;
(3)对林区防火重点和主要部位、场所,建立防火档案进行监控;
(4)按照消防管理、林区防火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林场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现场巡回检查和干部深入现场检查,进行火灾防治的监控等。
4。
1.2管理性预防措施
(1)建立林区火源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度,编制林区危险源清单和台帐,定期进行更新。
(2)建立林区防火档案和防火专人管理。
(3)建立《林区三级防火安全检查制度》,严格进行实施和考核。
(4)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林业处林场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并配备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
并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严格实施和考核。
(5)林场应组织日常性林区防火安全检查和定期的林区防火专项检查,一旦发现隐患,按照林业处和集团隐患管理的制度以及“五定”原则进行整改。
4。
2预警行动
4。
2。
1正确对火险火情征兆的判断
当发生林区火险火情征兆之后,其第一发现人首先必须对发火征兆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判断,并将预判结果及时上报林业处火灾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单位上报的事故预判情况进行应急响应处理。
4。
2。
2明确森林火灾等级标准.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1号,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第40条之规定,对森林火灾等级标准划分为: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以上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
4.2。
3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方法
4。
2。
3.1固定电话:
①林业处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2783335(安全保卫部)
②中平能化集团总调度室:
2723336
③中平能化集团安全监察局:
2724132
④平顶山市公安消防支队火警电话:
119
4。
2.3.2移动电话:
个人使用的手机。
(见附录8。
2)
4。
2.4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
其流程明确为先由基层单位发布,之后为林业处发布.
①基层单位预警:
由林业处下属林区责任(林场),在发现林区火险火情(发现一般森林火灾等级及其以上情况)之后,及时在本单位范围之内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本单位人员积极开展现场应急行动,同时向林业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报警;
②处级预警:
林业处在接到火险火情报警信息之后,根据火情火险(发现一般森林火灾等级及其以上情况)态势,及时按照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在全处范围之内发出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全处开展应急救援,同时向平顶山市火警“119”报警;向集团总调度室、安全监察局、物业事业部汇报。
5信息报告程序
5.1林区火险火情报告
林区发生火险火情依照之后,林场现场第一发现火险火情人员首先应使用手机迅速向本单位值班领导、林业处应急办公室报警。
同时进行现场扑救。
火险火情的报告要简明扼要,将火险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讲清楚。
林业处值班室报警电话:
2783350
5。
2火险火情信息传递
林场值班领导接到火灾报警电话后,迅速启动本单位的森林火灾应急响应程序,开展本单位应急扑救,并将火险火情的初步判断情况及时向林业处火灾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汇报。
林业处火灾预警及预案启动之后,应急办公室负责按照通知顺序的要求,将火险火情的地点、类型、严重程度等基本信息向总指挥汇报,并通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各个专业抢救小组迅速到指挥部报到.
林业处内部联系方式:
各单位值班电话及相关人员手机号码,林业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成员电话号码:
见附件
5.3火险火情信息上报
火灾应急指挥部在火险火情基本信息清晰、应急工作就绪之后,应电话向集团总调度室汇报和安全监察局汇报。
向集团总调度室和安全监察局汇报的时限要求原则上不允许超过30分钟.并注意随时将应急抢险的情况进行后续补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火灾事故指挥部联系林区周边单位负责人,发布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救援助的信息,并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向上级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森林火灾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简要经过;
(3)影响范围;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初步估计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已采取的扑救措施和进展情况,是否需要求援。
(8)需请示报告的其它事项等.
5.4报警通讯方式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采用内部固定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等无线电话)线路进行报警。
外部联系方式:
火警电话:
119;
医疗救护电话:
120;
集团总医院救护电话:
2727120;
公安报警电话:
110;
集团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总调度室)电话:
2723336
集团防火委员会办公室:
2723460;
集团安全监察局:
2724132
6应急救援
6。
1应急行动
森林火灾应急抢险救援行动的基本原则是:
火险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要行动迅速,即现场要迅速报警、其单位应迅速判断险情、迅速启动预案,迅速实施扑救。
所有参加应急的专业抢救小组要服从大局,服从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服从平顶山市消防支队的指挥,各个专业抢救小组,要明确任务,履行职责;有令则行,令行禁止;及时汇报,加强请示,严禁擅自行动。
6。
2应急避险
应急指挥部必须迅速了解和掌握火情火险的态势,及时掌握在林区周围乡村人员的住所情况,包括人员数量、位置、是否遭受林区火险威胁等基本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如果需要周边人员和乡村人员紧急避险,应立即使用有效的通讯联络方式进行通知,由现场抢救组负责并迅速组织和带领遇险人员沿安全路线疏散。
疏散之后,必须由其负责的抢救专业组进行人员人数清点核实,指挥部应进行确认,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撤离,不留死角和盲区。
6.3保障通讯,保障运输
为了保障有效的林区火灾扑救,应采取一切措施保障通讯的可靠性和运输的可靠性.如果发生通讯系统、运输路线中断,应增派救援力量尽快予以恢复。
6。
4现场保护,事故勘察
林区火灾扑灭后,相关专业组要组织人员及时保护火灾事故扑救现场,配合上级机构进行现场勘察、善后、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6.5应急结束
6.5.1应急结束的条件
(1)林区火灾已全部扑灭,现场抢救组负责对火灾现场灰烬检查后确认火已灭透,没有复燃可能。
(2)如果有人员负伤,伤员全部得到救出,被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所有遇险人员已经从险区安全撤离;
(4)如有遇难人员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5)火灾现场得到有效清理,不会发生环境破坏事件;如果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应采取防治措施,并且落实到位。
(6)林区火灾现场的不具有危险性,不会导致次生、衍生事故.如果有隐患应予以消除.
6。
5.2应急结束的程序
(1)各救援工作小组施救完毕由组长如实向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本专业组的应急救援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2)指挥部办公室逐项核对应急救援任务完成情况;检验是否符合应急结束的条件;
(3)指挥部办公室如实向指挥长汇报各个专业抢救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应急结束条件的符合情况;
(4)由指挥长确认林区火灾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否全部达到;
(5)如果应急结束的条件已经达到,由指挥长批准应急结束的命令;
(6)如果有平顶山市消防支队或上级应急机构在林区火灾现场指挥应急,则有平顶山市消防支队或上级应急结构宣布应急结束。
6.5.3应急结束的后续事宜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各个抢救专业小组负责各自工具用具的清理、回撤。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恢复正常状态的措施,经指挥部审批同意后,按照恢复生产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恢复生产或生活。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成员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
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抢修、扑火等工具.上述各种物资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
(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
(3)抢险设备,包括指挥车辆、维修工具、镐、铁锹备用品等。
(4)消防器材,包括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工具用品等。
(5)防护用品:
包括防护服、防护帽、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