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575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docx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

2013学年第二学期五月月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1题:

 

1.山脉西坡降水较多,且乳肉畜牧业发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2~3题:

2.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

地水土流失严重

C.

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

地风沙危害严重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

5.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6.图甲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

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弱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

7.图乙所示地区

A.沿岸有季风洋流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8.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有多种补给水源B.有较长的结冰期

C.有凌汛D.含沙量大

读下边两地区图,回答9--11题。

 

9.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B.渔业资源C.石油、天然气D.煤炭、铁矿

10.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1.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12.图中三条山脉

A.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分界线

B.两侧的土壤类型明显不同

C.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D.走向与雪峰山基本一致

13.关于图中山脉附近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山脉两侧农业地域类型明显不同

B.②③山脉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C.①②山脉是我国主要的林区

D.①③山脉两侧的河谷地带

下图为沿106.5º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14~16题。

14.图中①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6.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7题。

17.在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幅图中与右图中四大盆地分布位置对应一致的是

A.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acbd四地点

B.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bcad四地点

C.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abc四地点

D.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cab四地点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9.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21.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摸化

C.盐碱化D.沙尘暴

2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D.蒸发量增大

24.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件是:

A.气温高B.附近海域盐度高

C.降水少D.地势低平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回答25-26题。

 

25.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D.丁图上的景观

26.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张裂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29~30题。

 

29.半岛A西部海岸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30.图示范围内的国家

A.以发达国家为主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C.都是发达国家D.都是发展中国家

31.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D东北、西南、东南

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32---33题:

32.造成我国洪涝灾害多发

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的起伏

B陆地水域的分布

C季风活动的强弱

D我国的所处的纬度位置

33.如果7、8月份我国东部的雨带还停留在长江流域,那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南涝北旱B南北皆涝C南旱北涝D南北皆旱

下图是“某大洲3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关于下列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温带荒漠景观

D.受地质构造影响,d处成为有名的大自流盆地

35.对b、e两地气候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b地年降水量大,e地年降水量小

B.b地大陆性特点明显,e地海洋性特点显著

C.b地雨热同期,e地冬雨夏干

D.b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e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二、综合题(30分)

36、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

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读图后回答:

(10分)

 

ABCD

(1)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37.(20分)读挪威、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五国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回答

(1)~(4)题

(1)当英国伦敦为正午时,北京时间为______。

夏至日,五国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__。

(4分)

(2)法国和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受______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原因是受________带控制,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带。

(6分)

(3)英国是一个太阳能贫乏的国家。

说明英国太阳能贫乏的原因。

(6分)

(4)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

说明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

 

2013学年第二学期五月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

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综合题(共2题,30分)

(1)

(2),

(3),

(1),

(2),,

(3)

(4)

答案:

一选择题

1——56——1011——15

16——2021——2526——30

31——35

二、综合题

36、

(1)普遍高温

(2)夏(或夏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或雨热同期);这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每空2分)

37.

(1)20时挪威

(2)西风副热带高气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原因:

①太阳高度角小(太阳总辐射量小)②云量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4)原因:

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