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231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

知识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条件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表现

(1)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2)企业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预习评价】

1.(判断)清政府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2.(判断)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

3.(思考)有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请说明理由。

提示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知识点二 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1)内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2)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资本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等。

3.结局: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预习评价】

1.(判断)民族工业“春天”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

(×)

2.(判断)一战期间只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无从发展。

(×)

3.(思考)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春天”为什么是短暂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原因: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侵略,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

说明:

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知识点三 曲折的发展(1927~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

(1)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概况

①原来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一些新兴工业部门有较大发展。

②制碱业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③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2.全面抗战时期遭受残酷打击

(1)原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2)表现

①沦陷区部分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

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

(1)原因

①《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工业。

③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

(2)表现: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预习评价】

1.(判断)抗战胜利后,由于美货排挤国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

2.(判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健康发展。

(√)

3.(思考)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曲折中发展。

【误区警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及相互关系

【名师点拨】全面认识列强的经济侵略

列强的经济侵略,一方面阻碍和压制中国的民族资本;另一方面,又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列强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

【图示巧记】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误区警示】较快发展≠健康发展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2)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历史纵横】(教材第46页)本段材料讲述了国民政府官僚集团的卑鄙行径。

它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大发“国难财”,压制、吞并民族企业,致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愈加艰难,日益萎缩。

【图示巧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历史纵横】(教材第46页)本段文字阐述了国民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垄断资本,滥发纸币,使货币急剧贬值,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材料中的数字和照片即是对国民政府金融政策的绝妙讽刺,由此,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图示巧记】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因素及启示

【图解历史】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主题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

[史料探究]

1.推动因素

史料一 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①,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

——《申报》

注:

①拨官款反映了清政府对民间设厂限制的改变。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提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

提倡国货①,实为解决民生问题②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③……以期唤醒各界④。

——1934年《时事大观》

注:

①反映了当时的思潮。

②“民生”、③“国防”、④“唤醒”体现了此思潮的意义。

思考 

(2)史料中体现的思潮是什么?

有何意义?

提示 思潮:

“实业救国”。

意义:

有利于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2.阻碍因素

史料 下图是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注:

结合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

思考 依据史料指出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力量的制约?

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 制约因素:

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启示:

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史论形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推动因素

(1)列强侵华瓦解着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4)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5)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和重大政治变革运动(如辛亥革命)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3)后天畸形:

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

[名家论史]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观点: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

随着……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导读: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从侧面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巨大。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史料探究]

1.特点

史料 

注:

从民族工业的分布区域、数量及工业结构思考其特点。

思考 依据“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提示 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2.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史料 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

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①,为经(治理)国之宏图②……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注:

①反映了其主张。

②体现了推动近代化的作用。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工业建设会”主张是什么?

有何作用?

提示 主张:

发展民族工业。

作用:

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3.对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史料 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①,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

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②。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注:

①体现了新的阶级力量的崛起。

②反映了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考 依据史料指出民族工业发展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

提示 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史论形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1)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2)始终未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2)从政治上看,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拓展延伸]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

中国民族工业部门结构不平衡,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落后性。

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工业整体落后。

(3)环境差。

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一、学思之窗(教材P45)

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

提示 

(1)迅速发展原因:

中华民国的建立,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大大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为张謇的企业在“一战”时期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915年中国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的企业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为张謇的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2)很快衰落的原因: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压制。

二、本课测评(教材P47)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提示 

(1)1912~1919年,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这些因素使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但“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三、学习延伸(教材P47)

阅读上表,请说出从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

(2)原因:

辛亥革命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915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1.(2016·浙江学业水平)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

类别

1866~1894年

1895~1913年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船舶修造

7

2700

16

51870

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520

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600

合计

11

3400

39

59990

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解析 据上表数据可知,1895~1913年间,设厂数和资本额较1866~1894年,有较快的增长,即甲午中日战争后有较快的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中无从反映,D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2.(2017·四川学业水平)“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

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张謇

解析 张謇是实业救国的践行者,其余都是封建地主阶级。

答案 D

3.(2016·福建学业水平)下图中,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一战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民国初年”,B、C、D三项都是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A项的“完全解体”表述绝对化。

答案 A

4.(2017·合肥高一检测)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

他说:

“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外国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官僚资本无从反映,故选C项。

答案 C

5.(2017·济南高一检测)马寅初曾指出:

“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这些“大官”指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

C.大地主D.大商人

解析 官僚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经济,从而攫取巨额利润。

从材料中“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可以判断为官僚资产阶级。

答案 B

6.(2016·贵州学业水平)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没有外国巡捕,建筑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

要实现该梦的前提是(  )

A.发展民族工业B.创办近代教育

C.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 梦中有的仅是中国的工厂,没有外国的巡捕,要实现此梦,只能是实现民族的独立,故选C项。

答案 C

7.(2016·河南学业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广东南海人陈启沅在家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这是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缫丝厂。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华商创办的机器缫丝厂逐渐多了起来。

材料二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

材料三 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

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与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

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

(1)材料一中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我国已存在哪些类型的近代工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解析 第

(1)问,结合所学回答。

(2)问,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等回答。

第(3)问,依据材料“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与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得出其因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类型:

纺织业工业。

(2)条件: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国工矿业的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3)因素:

欧洲各国对中国工业的入侵,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示:

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

“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办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解析 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间段得以发展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暂时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A

2.下图曲线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走向。

图中发展高潮的原因是(  )

A.外资企业的刺激

B.南京国民政府政策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 曲线图中的高潮部分相对应的时间是1920年前后,此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答案 D

3.与1913年相比,1920年中国的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长了152%和51.3%。

促使这种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时间“1920年”。

C项符合题干的材料要求。

答案 C

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解析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表现为促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故选D。

答案 D

5.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

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推动B.国内政局的稳定

C.国际社会的支持D.科技发展的影响

解析 解题时注意时间为“1935~1936年”,由此判断应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B、C、D三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6.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

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

解析 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指的是1937~1942年,而1937~1942年是全面抗战时期,所以,全面抗战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的目的只可能是保障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而并不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故选D。

答案 D

7.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

“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

”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

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

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解析 材料中“1948年”表明为解放战争时期,“粒米一百元”表明滥发纸币、物价飞涨,从而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影响有限”的表述错误。

答案 C

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解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民族资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

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

业资金总额

/万元   

平均每年设

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

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

(1)问,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结合表格中的时间看出是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问,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结合图例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其意义结合政治史此阶段的民主革命史实回答。

答案 

(1)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