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003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介质B.水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C.水使细胞内温度的变化比较缓和D.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答案】B

【解析】

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介质,A正确;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错误;水使细胞内温度的变化比较缓和,C正确;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D正确。

2.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

上述事实说明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无机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如果钙离子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等症状,抽搐的原因是缺少钙离子导致神经肌肉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说明了无机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故选D。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是

A.葡萄糖和核糖B.麦芽糖和乳糖

C.纤维素和蔗糖D.糖元和核酮糖二磷酸(RuBP)

【答案】A

【解析】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A正确;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B错误;纤维素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C错误;糖元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核酮糖二磷酸(RuBP)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D错误。

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都含有碳、氢、氧、氮B.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C.每种蛋白质分子都由多条肽链组成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不影响其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有关知识。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最多为20种,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肽链,然后折叠、盘曲,进一步形成一定空间的蛋白质。

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破坏,丧失特定的功能。

【详解】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碳、氢、氧、氮等四种元素,A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为20种,不是每种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B错误;蛋白质分子可能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C错误;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丧失特定功能,D错误,所以选A。

【点睛】有可能误认为每种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多条肽链组成,而错选B、C。

5.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淀粉:

碘液,蓝色B.还原糖:

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

C.脂肪:

苏丹III染液,橙黄色D.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答案】D

【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A正确;本尼迪特试剂用来检测还原糖,出现红黄色,B正确;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C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6.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胚的活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无法通过细胞膜,细胞未被染色。

而煮熟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红墨水可通过细胞膜,细胞被染成红色。

【详解】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可增强种子胚的呼吸作用,使实验结果更清楚,A正确;应纵切玉米籽粒,再用红墨水染色,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正确;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睛】识记“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活动”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海绵的细胞才能结合在一起,分析其原因是

A.不同海绵细胞表面的膜蛋白不同B.不同海绵细胞表面的脂质成分不同

C.不同海绵细胞表面的磷脂种类不同D.不同海绵细胞表面的胆固醇不同

【答案】A

【解析】

糖蛋白具有特异性,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由于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不同,因此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同种和异种分别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故选A。

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①-④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的场所B.结构②是分拣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

C.结构③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D.结构④是合成磷脂和氧化酒精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结构①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合成糖类的场所,A正确;结构②是高尔基体,是分拣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B正确;结构③是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C正确;结构④是粗面内质网,而合成磷脂、氧化酒精的场所光面内质网,D错误。

9.细胞中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

A.核糖体和酶的附着B.细胞之间的识别

C.物质运输D.能量的转换

【答案】C

【解析】

内质网是细胞内膜结构较大的细胞器,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细胞内物质通过内质网实现细胞内运输,因此内质网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故选C。

10.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②是形成mRNA和核糖体的场所

C.③是由四层单位膜构成的核被膜

D.④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理解细胞核组成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解题关键

A.①是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另外含有少量RNA,A正确

B.②是核仁,与r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相关,不合成mRNA,B错误

C.③是核膜,由两层膜4层磷脂分子组成,C错误

D.④是核孔允许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但不允许DNA进出,D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本题易错点:

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11.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区别。

(1)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核膜,真核细胞有众多的细胞器,有真正的细胞核。

(2)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没有叶绿体、液泡,高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没有中心体。

【详解】A、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A错误;

B、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水稻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错误;

D、小鼠肝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等结构,D正确。

故选:

D。

12.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变形虫是否含有细胞核,因变量是生命活动,根据题意分析,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同种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恢复各种生命活动,从题意中可以看出细胞核对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功能

13.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能量B.Pi、能量和酶C.能量、腺苷和酶D.Pi、酶、腺苷和能量

【答案】B

【解析】

根据ADP与ATP相互转化的方程式可知,ADP转变为ATP时,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还需要Pi为原料,不需要腺苷,因ADP中含有腺苷,另外还需要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故ADP转变为ATP需要Pi、酶和能量,故选B。

14.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

B.图中①表示细胞壁

C.本实验没有对照

D.图中②的体积可能在变大

【答案】C

【解析】

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或复原过程,也可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正确;图中①表示细胞壁,B正确;本实验前后自身对照,C错误;图中②的体积可能在变大,也可能在变小,D正确。

15.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浓度为0.9%、0.6%、1.2%的a、b、c三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组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

B.浸泡过程中也有水分子从b组细胞渗出

C.c组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收缩而发生质壁分离

D.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

【答案】C

【解析】

图中a组红细胞

形态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说明0.9%的氯化钠溶液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细胞没有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b组细胞吸收的水分子大于排出的水分子,导致细胞体积变大,B正确;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细胞外液浓度增加,红细胞会失水收缩,由于葡萄糖经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又吸水恢复原状,D正确。

16.某科学家在研宄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物质X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那么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易化扩散B.渗透C.主动转运D.胞吞和胞吐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图②显示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吸收这种物质的速度加快,当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吸收速度不再增加,即需要载体的协助;图④显示,随着外界氧气浓度的增加,细胞吸收此物质的速度也加快,说明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有关,需要消耗能量。

综上所述,物质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故选C。

17.在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图式中,属于酶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A反应前后没发生变化,所以A是酶。

18.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主要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阶段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适宜且相同的温度

C.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

D.线粒体中含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

【答案】B

【解析】

酶的本质可能是蛋白质或RNA,其中RNA主要形成于细胞核,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蛋白质类的胞内酶也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适宜且相同,B正确;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不一定相同,如胃蛋白酶和肠肽酶的pH不同,C错误;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因此线粒体中没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D错误。

1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

B.lmol葡萄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约产生38mol的ATP

C.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D

【解析】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lmol葡萄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约产生30(有的资料是38)mol的ATP,B正确;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呼吸,C正确;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错误。

20.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

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ATP

C.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少量ATP

D.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①不是阶段A产生的,而是丙酮酸和阶段B产生的,A错误;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ATP,B错误;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但是阶段C不需要ATP,而是产生大量的ATP,C错误;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

2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厌氧呼吸全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C.厌氧呼吸产生的C02会剌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

D.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

【答案】C

【解析】

厌氧呼吸全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正确;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B正确;人体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但是没有二氧化碳产生,C错误;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D正确。

22.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

B.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

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D.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

【答案】D

【解析】

图中四条色素带都可以吸收光能,A错误;寒冷时,叶绿素容易被破坏而使叶片呈黄色,所以色素带①、②较色素带④更易被破坏,B错误;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素,即图中的①②,因此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D正确。

2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3-磷酸甘油酸

B.②和③在类囊体膜上产生

C.⑤是核酮糖二磷酸

D.⑥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①是二氧化碳与RuBP结合生成的3-磷酸甘油酸,A正确;②是ATP,③是NADPH,都是在类囊体膜上产生,B正确;⑤是三碳糖,C错误;⑥葡萄糖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D正确。

24.把一株牵牛花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然后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A.光合作用能产生02B.光合作用需要C02

C.光合作用需要光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答案】A

【解析】

本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O2,A错误;图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瓶内绿叶和瓶外绿叶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B正确;铝箔遮住的叶片和暴露在光下的叶片进行对比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白斑叶和绿色叶对比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实验装置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根据题中自变量判断该实验装置的用途,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5.下图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⑥时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B.①时期完成DNA进行复制

C.②时期完成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D.③时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①→⑥时期,A错误;①时期表示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B正确;②时期表示G2期,合成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C正确;③时期表示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D正确。

2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碎片,而不是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27.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可使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用水漂洗可洗去碱性染料以保持细胞活性

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答案】A

【解析】

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A正确;用水漂洗可洗去解离液,便于碱性染料染色,且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了,B错误;染色体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C错误;解离过程细胞已失去活性,不能观察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装片制作的顺序以及每一个步骤的目的,明确解离步骤细胞已经失活了。

2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许多种酶的活性提高,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B.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的细胞凋亡

C.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

D.体细胞的细胞核体积随年龄增大而缩小

【答案】B

【解析】

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A错误;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的细胞凋亡,如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B正确;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体细胞的细胞核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9.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

请回答问题:

(1)A侧是细胞的外侧,判断依据是A侧有_____________。

(2)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

(3)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___________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如果将细胞膜的各成分进行分离,用什么试剂可1以对3的成分进行鉴定?

____________。

(5)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膜,与图中的[]____________有关。

(6)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远远高于细胞膜,这是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的多种酶的参与。

【答案】

(1).糖蛋白

(2).脂双层(或隣脂分子)(3).2糖蛋白(4).双缩脲试剂(5).3蛋白质(6).需氧呼吸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因此A侧为外侧、B侧为内侧;3表示蛋白质。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侧含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

(2)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3)2表示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作用有关。

(4)3

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5)细胞膜具有选择性主要是依靠其中的载体,其本质是3蛋白质。

(6)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细胞膜成分的名称,并能够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30.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

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1)上述实验中用引流法滴加蔗糖溶液,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浸润_________。

(2)在A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________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性。

(3)用B组实验方法测定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分别将8片相同的叶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分钟后,分别将每一叶片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对呈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观察到

细胞总数

0.00

0

22

0.05

0

20

0.10

0

18

0.15

1

20

0.20

3

20

0.25

16

20

0.30

19

19

0.35

21

21

利用上表在答卷纸的坐标中绘出曲线图,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

(4)将三片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下图)。

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放入溶液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_________。

A.A>B>CB.A<B<CC.B>A>CD.B<A<C

【答案】

(1).洋葱表皮

(2).细胞膜(或液泡膜,或原生质层)(3).

(4).A

【解析】

试题分析:

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该部位细胞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根据表格分析,AB两组细胞都在蔗糖溶液中,但是A组实验中添加了解离液,细胞被杀死,原生质层已经被破坏,因此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1)引流法滴加蔗糖溶液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浸润洋葱表皮。

(2)A组解离液使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3)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是指质壁分离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以蔗糖浓度为横坐标,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纵坐标,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坐标图:

(4)据图分析,A图细胞几乎不变,说明其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B、C细胞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即都失去了水分,且C水去的水分更多,说明两者的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且C的细胞液浓度最低,因此3个细胞在放入溶液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故选A。

31.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猕猴桃果肉中的光合色素时,取果肉薄片放入含95%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CaC03,以防止___降解。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溶解在乙醇中。

若需绘制果肉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需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

(2)图1所示的装置放于恒温环境中,如果光源及位置固定,且光照充足,猕猴桃果肉薄片数量保持不变,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电极检测到的02浓度_________(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单色光下02浓度。

(3)图2中的5-15min内,若该段时间内光照、温度均保持恒定,容器内氧气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最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