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792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修改后

目录

第一节编制说明……………………………………………………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三节工程概况……………………………………………………

第四节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节土方开挖……………………………………………………

第六节土方开挖方法………………………………………………

第七节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第八节安全应急方案及预防应急措施……………………………

第九节环境保护措施………………………………………………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

编制本工程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工作施工时的安全,加强土方开挖的技术管理,做到优化施工、安全施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125-2011;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3.由业主提供的广元工程设计院勘察的“快乐人家”2、3号楼工程地勘报告;

4.“快乐人家”2、3号楼工程施工图纸;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三节工程概况

1、工程介绍

本工程地处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快乐村,场地周边远离建筑物。

交通方便。

由广元市利州区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修建的商住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5120.44㎡,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支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土方开挖量约为5400m³左右,按±0.000算,基础底板底开挖深度为-8.45m。

原地貌表面局部为砼路面以及拆除的原有建筑物建渣,开挖前需全部进行破碎和清理。

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嘉陵江一级支流南河1级阶地,地形起伏较小,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四川盆地侵蚀中低山地貌,场内微地貌单元属嘉陵江水系之南河1级阶地,地貌类型较为单一。

地层主要为:

第四系全新统的人工填土层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层耕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砂质粉土、粉砂、细砂和卵石、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组成。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在勘探岩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粉土、粉砂、细砂、卵石【砂夹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砂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本工程涉及主要地层由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

人工填土:

由砌筑道路的砂卵石、砼块组成,含沙量的粉土及生活垃圾等。

主要分布于现状道路处,一般厚度0.30~3.20m。

耕植土:

杂色,松散状,以粉土为主,主要分布于居民种植地,一般厚度0.50m。

砂质粉土:

土体干强度、韧性低,无光泽反应,轻度摇振反应。

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0.50~4.60m。

粉砂、细砂:

稍显松散状,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

局部分布,厚度一般0.5~2.5m。

卵石:

褐色、局部为棕红色,粒径一般为2-15cm。

磨圆度较好,厚度一般0.2~6.2m。

泥岩:

呈紫红色,稍湿,戏里泥质结构,层状结构。

厚度为0.80~10.20m。

2.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无地表水体分布,区域地表水主要为南河水。

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

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岩层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为大气降雨、南河河水及上游地下水补给,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构造裂隙及风化带裂隙中,水位埋深4.0~11.5m,对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

根据场地取水样进行的化学分析,该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第四节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测量仪器的检查:

检查现场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是否超过了送检期,已超过了送检期的,立即送有关单位检查,当获得准予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对未超过送检期的其它仪器,也应进行校正,使其误差达到允许范围内。

统一现场使用钢尺的厂家,要求一个项目部一用一个厂家的产品,最好能用同一批号的产品以减少测量工具上误差的积累。

2.水准点坐标复查:

根据甲方及测绘部门在现场的水准点及坐标

网进行复查,其误差若大于允许值时,可通知甲方,请测绘部门来现场共同复查,待水准点标高及坐标网的闭合都满足要求后,要妥善保护好这些基准点不被偏移和破坏,并转测到沉降缝稳定的构筑物和建筑物上。

3.机械设备投入:

我项目部准备投入2台大型挖掘机和6辆

载重10吨的卡车及50装载机2台进行土方运输。

用电设备名称

数量(台)

型号及名牌技术数据

挖掘机

2

斗容量2m³

载货汽车

6

装载质量10吨

4.管理人员投入:

我项目部已具备施工管理人员10余人,安全管理人员2人,以确保本工程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做到安全施工管理。

5.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较宽,施工工作面有预留,可以堆一部分土,剩余土方均外运。

第五节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施工顺序:

由西向东。

2.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

3.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核校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定期复核和检查。

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

4.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5.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25~1﹕1.50

一般性粘土

硬、塑

1﹕1.00~1﹕1.25

7.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

方法

桩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

30

±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

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

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

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

样分析

第六节土方开挖方法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清除和处理完毕。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基础土方施工采用机械满堂开挖。

开挖时先挖至距基底300mm后,待进行基础处理时再进行人工捡底(余下的300mm土方),基础开挖时分层开挖并用汽车将土方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堆放,基坑(槽)回填时用小挖土机配合进行回填。

基坑(槽)开挖时,放坡系数为1:

1。

(2)土方机械开挖技术措施

根据地质情况和基础形式拟定采用大面开挖,放坡系数:

粉质粘土1:

1——1:

1025;耕土、淤泥质土、细砂、砂卵石土1:

0.5.

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0mm时采用人工清边捡底修边的施工方法。

测量定位放线经检查符合无误后用石灰粉(滑石粉)根据基础设计断面尺寸、走向和确定的放屁系数标出开挖边线。

在开挖边线外挖设一临时截水沟,一截断施工区域外水流流入开挖区。

基础基槽(坑)在开挖过程中应逐层设置简易的排水土沟及在各工作段的端部留设积水坑,采用井点降水法进行降水。

再用潜水泵抽排到场外,以保证及时排除开挖基槽(坑)内的雨水,以防雨水侵泡地基并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雨后正常施工。

为防止机械开挖扰动地基,影响其承载力,各工作点在机械开挖至设计持力层(或控制标高)以上300mm时,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持力层,同时在进行人工清边捡底时,有意识的形成基槽(坑)纵向、横向排水坡度分别坡向槽(坑)底集水井、简易排水土沟。

集水井内积水及时用潜水泵排出场地外的厂区排水沟内。

开挖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等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严格按照方案拟定的坡度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的呢过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故。

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超挖,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栏。

(2)基坑护坡的技术措施

根据地质资料该现场上层多为耕土,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必须挖至稍密卵石层,若用人工开挖难度很大,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为此决定采用机械满堂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查报告,基础开挖深度约为6.9及9.1米以上,按照1:

1放坡系数进行放坡,挖至设计深度后,根据施工图放线,然后采用人工修槽坑,堆土堆放的安全距离和高度(距基槽边3.0米以外堆放)。

基坑支护采用锚喷支护(详见锚喷专项施工方案)。

第七节基坑监测与应急措施

(一)基坑监测

1、按基坑支护规范进行基坑位移监测。

在基坑四边中点布置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

并及时提供基坑监测的情况及数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3、基坑水平位移预警值为基坑深度的3%,允许值为基坑深度的4%。

4、监测频率为土方开挖每天监测1次,直至土方回填。

若出现暴雨、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位移超过预警值等异常情况,应适当加大监测频率。

(二)异常情况与应急措施

1、基坑开挖

(1)施工前应对周边工程装等进行巡查摸底,施工工程中应经常对坑中坑周围地表裂缝、坑底部回填和隆起、渗透水状况进行巡查,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若坑顶水平位移或沉降超过警戒值,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回填至上一级开挖深度,并通知设计采取措施加固。

(3)在坑中坑支护过程中,挖土机操作人员应保证随叫随到,挖机设备应保证不少于两台在现场,以备不时之需。

(4)在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沙包和工人,保证在出现异常情况如管涌时,可及时进行抢险工作。

(5)在分层开挖土方过程中,测量坑底部隆起量,如坑底面向上移位的情况,马上停止开挖,并及时通知技术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2、渗水

(1)坑中坑开挖过程中若坑壁出现少量渗水,要进行疏导或堵漏

(2)若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大量渗砂漏水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回填土方,并及时报知设计方采取其他措施,严禁不顾安全野蛮施工。

(3)降水量较大时,要合理组织地表水排放,并安排足够的排水设备对汇集的地表水进行抽排。

同时在坑中坑四周,应对地表水进行疏导,避免大量的额地表水集中涌入坑内。

(4)对较严重的渗水现象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为降至坑底以下0.5~1.0m以下。

(三)本工程的基坑监测主要是位移和沉降监测

1、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水下沉,确保地面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掌握与预测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期间基坑的安全与稳定,降低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参数,组织信息化施工。

积累资料,对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类比依据。

2、检查反馈系列

当取得检查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的时态变化曲线、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从而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3、监测的管理

(1)建立完善监测小组

我司将建立专业监测小组,由具备有吩咐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本工程监测组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监测小组每两天向项目经理作一次书面报告,每周作一次总结汇报,与特殊情况须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以便及时分析情况,研究解决方案,监测结果并按期向监理、设计单位汇报。

基坑开挖完成后,交监理公司另行安排有关单位继续观测至地下室完成。

(2)监测工作要求如下

1)、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及施工进行,所有监测的原始数据应在土方开挖前记录。

2)、成立专业监测小组,按施工组织设计的监测方案既定日期,方法、路线对各项内容进行认真监测,严禁少测、漏测及缓测现象发生,现场数据要求准确真实,并符合精度要求吗,记录要清晰规范。

监测日志里要对当时的施工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详细述。

3)、对监测结果要去伪存真,舍粗取金,及时整理分析。

各项目之间要进行对照分析,并结合对结构、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的分析、正确判断、准确表述,同时经常对实测值和设计允许值(警戒值)进行比较,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汇报质量、技术负责人及驻地监理,以便指导施工。

4)、监测点设在可靠、稳定且易长久保留的地方,并设置醒目标志,施工中教育施工人员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一切观察设备,观测桩点和电缆受到机械和人为的损坏。

5)、专业监测小组应始终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全部监测工作的实施工作;监测人员应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的数据记录。

4、监测内容

(1)周边环境监测:

施工前对基坑周边15米范围的地面、道路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

基坑施工过程中,每天有专人负责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德应急措施。

(2)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监测

基坑四周按监测方案布设沉降及位移观测点,位移观测点布设@20米一道。

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

监测点的位置待施工图完成后,与现场监理共同研究确定。

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基础施工期间每7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成后移交后续施工单位继续监测。

5、基坑变形控制值

(1)本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控制警戒值为32mm(0.004h)。

(2)地表沉降观察监测控制标准在±30mm。

如发现基坑变形超过控制警戒值时,将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第八节边坡变形观测方案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与安全,在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及使用期间,应加强边坡位移的变形观测工作,实行信息化施工,本工程采用高精度J2经纬仪为观测工具,及时反馈施工及使用期间边坡坡顶不同测点的变形情况,供现场技术人员分析、评价、处理施工中的复杂问题。

本方案采用视准线法对土钉墙边坡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

视准线法的过程是先在要进行位移观测的基坑槽壁上(或支护结构上)设一条视准线,并在该视准线两端设置两个工作基点A、B,分别作为立站点及后视点,然后沿着该视准线在槽壁上分设若干个观测点。

测量时可用粘牌法直接读出测点的水平位移。

粘牌法是指测量时用带有读书尺的粘牌设置在观测点,把经纬仪立在工作基点A上、后视B点,并通过对校核点确定无误后,通过粘牌读出测点位移。

(1)实施方案及测点布置

垫层施工结束后进行第一次观测,取得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备用。

观测点以布置在边坡的各重要四大角及中点部位为原则,设置观测点靠近基坑边沿。

(2)观测精度

采用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测量。

观测误差要求为:

垂直观测时,同一观测点观测中误差为±0.5mm;相邻点观测中误差为±0.3mm;三级水准测量闭合差应小于±0.5√n(n观测站数);水平观测中误差为<6.0mm;

(3)观测时间

土方开挖工程中随时进行观测,在施工的关键线路上应增加观测次数。

a、基坑每开挖一步都应有基坑变形观测数值;

b、观测间隔时间为每2~3天观测一次,必要时应进行连续观测。

在基坑开挖完毕7天后,可将观测间隔时间适当延长;30天后,可停止观测。

(4)记录

在施工前应对原场地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查清已有裂缝情况,并以笔录和照片记录的方式存档。

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记录表。

(5)观测注意事项

a、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b、观测应使用同一个仪器进行;

c、观测人应是同一个人进行。

6、紧急预案措施

外界条件突然改变(如基坑外附近管线漏水、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其他原因造成土压力增大,应加强位移观测,分析原因,如坡顶位移超过30mm(警戒值),应采取加固措施。

如果在基坑施工后,施工人员迅速撤离作业面,马上采取有效措施,如地表卸荷,槽底堆土袋增加基底荷载,内支撑(护坡桩部位)等,根据情况由技术人员灵活掌握;在经过计算后如需加强,可采用补加锚杆、土钉加固,防止位移继续扩大,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