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137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docx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作者:

————————————————————————————————日期: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1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6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初步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能听写一段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一件事,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留言条,学会写信,掌握普通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7、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

周次

总课时数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观潮

学习第一单元,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并能试着运用。

积累好词佳句。

学生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瀑布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5、古诗两首

学习第二单元,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现世界的奥秘,体会其中的乐趣。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

学习第三单元,使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学习童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

周次

总课时数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标

13、白鹅

学习第四单元,使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体会作者描写动物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

体会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7、长城

学习第五单元,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并做好积累。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

学习第六单元,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词的能力。

提升通过抓重点句理解文章的能力。

提高联系课外相关资料理解本单元课文的能力。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

周次

总课时数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六

学习第七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的成长经历。

联系生活,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认识,懂得如何自立,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带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

学会正确的书信格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学习第八单元,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1观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媒体使用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

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说说读懂了什么?

理解“天下奇观”。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

然后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

 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

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

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

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

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学法指导】:

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

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必做【同步达标】: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选做【创造实践】:

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教学反思(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媒体使用

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

盼啊!

直到午后一点左右。

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

潮来了!

2、师:

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

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二、解决问题,整体感知

1、师: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

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勾画。

2、生:

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

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潮来时的图片:

闷雷滚动、白线。

3、师:

课文既写出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和样子,还写出了观潮人的情绪,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

让我们带着观潮人的情绪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师:

同学们真会观潮,不仅听到了大潮在远方的声音,看到了大潮在远处的样子,更难得的是你们还体会到了观潮人的情绪,真是不简单。

师:

大潮在远处时其声如闷雷滚动,其形似一条白线,难道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潮仅仅是这样的吗?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个句子,想一想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学生重点理解“横贯”一词。

与同桌讨论刚才同学提到的“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慢慢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生自由读,并与同桌讨论。

(指导学生个别赛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组壮观的图片。

(师点击课件,出示画面,学生看着,不由自主地惊讶、赞叹。

5、师:

谁能谈谈你刚才的感受?

(师点击课件出示:

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师:

大家看了画面后,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师:

你们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天下奇观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听呢?

大家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生自述。

)(请学生分别依据课文和画面,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了复述。

)教

三、知识拓展,深化教育

1、师:

请大家当小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

2、师:

当主持人可不容易,你们知道解说词在哪儿吗?

对了,就在书上的三、四自然段,咱们就来个《话说钱塘大潮》的第二集《潮来时》。

(两名学生边点击课件“钱塘江大潮图片”边配解说词。

3、小结:

作者围绕着大潮声音、形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描写出来,我们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板书设计观 潮

远  潮来前  雄伟壮观(钱塘江潮) 

潮来时

近  潮过后  有声有色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教学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媒体使用

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

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第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

3000米;长:

504千米;平均深:

2268米;最深:

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3、指导朗读:

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

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神奇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媒体使用

1、课件。

2、搜集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语:

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

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写了它的美丽、不可思议,只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了解主要内容。

提纲:

第一自然段:

交代雅鲁藏布江

第二自然段:

神奇的大拐弯

第三自然段:

世界之最

第四自然段:

自然博物馆

第五自然段:

最后一块秘境

【学法指导】请大家根据提纲来默读课文,把每一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个批注。

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1、学习第2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⑴ 生:

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

想给大家读读。

课件:

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

生:

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

(板书:

神奇)

指导学生:

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

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学生自己读句子。

屏显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

   

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读句子。

教学过程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

(齐读句子。

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

(齐读句子。

⑵ 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⑶ 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把你的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的句子:

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叫绝。

生:

神奇壮丽、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板书学生说的词。

把词放到句子中,读一遍。

⑷ 小结:

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2、学习第3、4、5自然段。

⑴ 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大峡谷什么特点?

2、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被称为“自然博物馆”?

画出重点词句。

3、读第5自然段,试一试文中的“最”换成“非常”好不好?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⑵ 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生: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

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想说什么吗?

(板书:

世界之最)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生:

文章从谷外、谷里、谷两边的植物、动物写出了这是一个自然博物馆。

(板书:

自然博物馆)

生:

“最”字不能换成“非常”,“最”是到了极限了,“非常”的程度不深,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雄伟的了。

(板书:

秘境)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去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像片,学生写导游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神奇  3、自然博物馆

            4、动物王国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教学反思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准备媒体使用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

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 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

(5~9自然段。

)鸟呢?

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

(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

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学法指导】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        多

         树  奇     鸟  闹

            美丽       可爱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景象。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及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自由快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媒学体准使备用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

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

    学生答。

    (师板书:

树 鸟)

  2、谁见过大树?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

    (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

    (播放课件,展示)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

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

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

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

    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

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

    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⑴ 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⑵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