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00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5.土壤的类型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5.土壤的类型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的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

2.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出他们的特点。

3.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别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的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了解他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之处,分别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壤样本、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样品、玻璃杯、水等等。

预习要求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的特点,观察这些土壤中分别生长了哪些植物。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上一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土壤,知道土壤中有很多东西,它的主要成分有沙子、水、空气、黏土等等。

在我们江苏平原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土壤,那么这些土壤都一样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的第2课——土壤的类型。

板书课题:

5.土壤的类型

二、活动研究

活动一:

放大镜观察土壤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土壤的类型,我们先用放大镜来看一看组成土壤的颗粒。

出示材料:

放大镜、小棒、土壤样本。

活动要求:

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看看土壤的颗粒是否都是一样的?

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请大家按照颗粒的大小,来分一分类。

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及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引导并加以小结,出示课本中有关土壤颗粒组成情况的资料。

学生自由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明白:

按照颗粒的大小,可以分为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黏质土,而沙粒、黏粒、粉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活动二: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

既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不一样的,那我们怎样才能区别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呢?

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一:

用手捻一捻。

方法二:

和点水握一握。

方法三:

加点水搓一搓。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另外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小组活动,分别用这三种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不同之处,然后填写好活动报告单。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方法

方法

土壤类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用手捻一捻

和点水握一握

加点水搓一搓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并填写活动报告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做相应提示。

全班交流活动的结果,并填写活动报告单。

活动三: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同学们,除了上述三个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第4种方法,那就是比较它们的渗水性。

活动材料:

过滤杯、滤纸、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样本、水等等。

出示课文中的活动示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活动方法。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并填好活动报告单。

全班交流,共同完成活动报告单。

活动总结,出示全班共同完成的活动报告单,引导学生看一看,总结一下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之处。

三、研究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

教师引导:

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土壤中,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那么不同的土壤分别适宜生长哪些植物呢?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讨论一下。

出示课本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了解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特点以及适宜生长的植物。

出示仙人掌的卡片,引导:

同学们,大家认识图片中的植物吗?

(认识,是仙人掌。

仙人掌有什么生长习性呢?

(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

那么,仙人掌适宜生长在沙质土、黏质土,还是壤土中呢?

为什么?

学生为仙人掌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说一说这样选择的原因。

(仙人掌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因为沙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而仙人掌适宜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地方。

教师出示水稻的图片和生长习性,引导学生为水稻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说一说原因。

水稻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因为水稻对潮湿、保肥、供肥能力要求比较高,而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最差,所以,适合水稻的生长。

大家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土壤中吗?

举举例子,并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花生、仙人掌适合沙质土;红薯、丝瓜适合壤土;水稻、蒲公英适合黏质土。

牡丹要选择地势高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因此以表面土为壤土,底土为砂壤土最相宜。

教师总结:

好的,刚才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土壤中,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制作“土壤与植物”卡片。

出示卡片的样式,引导学生学习模仿。

学生分小组制作“土壤与植物”卡片。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类型,知道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这三类土壤在透水性、保湿、保肥等各方面的特点都不一样。

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适宜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

课后请大家继续制作“土壤与植物”卡片,下节课,我们来开一个“土壤与植物”展览会。

 

板书

设计

5.土壤的类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05土壤的类型课课练课时练习

5土壤的类型

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

1、填空题。

(1)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渗水性最强的是______。

(2)黏质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______、中等颗粒为______、细小颗粒为______。

2、判断题。

(1)土壤颗粒的大小对植物的生长没什么影响。

()

(2)水稻适合种植在沙质土中。

()

(3)壤土的保肥能力最好。

()

(4)沙质土加水可以搓成条状。

()

(5)保水性好的土壤渗水性也好。

()

3、选择题。

(1)下面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差的是()。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2)保肥能力最好的土壤是()。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3)仙人掌耐高温、干旱、瘠薄,不喜潮湿,它适合生长在()里。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4)下列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是()。

A.芝麻B.芦苇C.苹果树

(5)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中。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4、连线题。

月季

红薯

花生

沙质土

莲花

蚕豆

壤土

苹果树

芦苇

黏质土

芝麻

仙人掌

水稻

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

5、材料分析。

(能力指数★★★)

下面是梓轩去图书馆查资料时做的记录。

(1)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易染病。

(2)小麦种植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利于蓄水保肥的土壤中,能促进根系发育。

请根据梓轩的记录判断西瓜和小麦适宜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中,并说出理由。

 

6、实验探究。

(能力指数★★★★)

在“渗水比赛”的实验中记录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流出的水量土壤类型

(毫升)

时间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2分钟

70

25

50

4分钟

140

50

100

6分钟

210

75

150

(1)根据实验记录情况可以得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

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______和______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5.土壤的类型

1.

(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质土

(2)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合理即可)

(3)沙粒粉粒黏粒

2.

(1)×

(2)×(3)×(4)×(5)×

3.

(1)B

(2)B(3)A解析:

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仙人掌不喜潮湿,所以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

(4)C解析:

芝麻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芦苇适合生长在黏质土里,苹果树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5)C

4.

5.西瓜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因为西瓜耐旱不耐湿,沙质土的渗水性好,保水性差;小麦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因为黏质土蓄水保肥的能力强。

6.

(1)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2)黏质土壤土沙质土

(3)肥力透气性

 

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

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

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自己二年级的水平。

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如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不同的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

学生材料:

观察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导入新课

1.师:

老师昨晚买了花苗,想种在花盆里里,你们帮我看看还少什么

2.师:

为什么要加土壤呢?

土壤里有什么能帮助花苗生长啊?

3.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1.生:

土壤

 

2.生:

自由回答

虽然学生已经三年级,但与二年级学生是相差不多的,创设情境要很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给动植物寻找合适的环境放生除了情境真实外,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观察土壤

1.师:

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2.师:

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

你有办法知道吗?

3.师:

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