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992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docx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内涵概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学校育人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然而,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未能有新的突破。

相反,随着农村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的加重,厌学的同学却是越来越多了,这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这一课题。

 

农村中学生:

指在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1-15岁,心理认知、情感及个性发展都处于发展阶段,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意志品质还不够成熟的学生群体。

 

厌学:

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

在当前的初中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严重的就形成了厌学症。

厌学症是指患儿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朗读、写作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

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

一般来说,厌学学生是有厌学行为的学生。

厌学的主要特征:

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具有破坏性,爱寻找别的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就是结合当前社会和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个课题。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认知水平、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等),通过心理疏导和矫正,使厌学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圆满完成义务教育,为将来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强调要有好心境,要爱好,要快乐。

近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的情绪越来越低。

 学生厌学是当今初中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小学中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

厌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课题研究预期并已基本解决的问题:

 

1、利用网络途径查阅有关资料,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通过到图书馆借阅《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书籍,为深入开展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做好准备。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厌学的阴影。

设立心理辅导员即各班班主任.及时解决厌学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困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实施分层作业取得较好的效果。

 

3、针对厌学类型不同,成立互助互学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组织厌学学生与优秀学生结对帮扶。

 

4、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

建立家长、老师、学生互动联系卡,定期由学生对自己近期表现自我评议,再由老师、家长评议,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当前农村学校提供一套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教师提供帮助厌学学生走出厌学情绪,重新对待学习,投入学习,甚至热爱学习的途径和措施,同时也给农村学生一次对读书再认识的机会,重新审视读书在自己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3、个人本位论。

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

它可以使知识信息的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五、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

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

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

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二)、学生内在动因 

1、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 

中学生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有:

 

(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社会不良风气也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

 (3)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

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造成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时间长,导致学生兴趣下降。

其次,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良。

学生长时间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学习,很难说不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许多学生虽然主观上有学习的愿望,但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

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

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4、智力因素、心理特点。

 

一般地说,大多数的厌学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容易为情绪左右,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对难学和讨厌的功课,往往偷懒取巧。

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当老师讲课乏味、作业负担过重,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成绩不佳或受老师冷嘲热讽、轻视,家长的打骂或受到外界的某些诱惑之后,就会兴趣转移,产生厌学的心理。

同时,厌学的学生中有大部分的学生属于后进生,其中有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都不及其他学生。

有一个初三的学生是这样写道:

“我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10:

30,可是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成绩总上不去,一次一次地挫败,又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父母的责骂,我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 

(三)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

然而,目前不少中学将学生的早晚自修时间都用来辅导、上课。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人是有感情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带着情感性的,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并进行的。

学习也是一种带着情感的活动。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也需要情感的交流,他们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只有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优效果。

初中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

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也会促进学生厌学情感的发展。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测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

学生在考试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之前,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就更为严重。

一种害怕考不好和名次下降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同时,初中过难的教材促进学生的厌学心理的发展,过难的教材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考试的忧虑感更加强烈。

 

4、课堂教学效率差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很大的原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方式。

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厌学心理的发展。

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素质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5、过少的激励和表扬,不合理的批评和怀疑是产生厌学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足够的激励和表扬对于厌学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及时、正确、科学的激励和表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产生不竭的内驱力。

不合理的、过于粗暴的批评甚至怀疑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

 

6、“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的厌学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认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反正考进重点高中和大学也无望。

同时,由于受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有一部分学生贪图眼前实惠,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六、克服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要克服厌学心理,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使用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从根本上克服我市初中生的厌学心理。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校可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成就动机。

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向导。

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

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渐消除厌学情绪。

 

(三)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特别是抗挫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抗挫能力低,但外界的刺激与压力却很大,教师要时常注意对他们进行对挫折的认识与抵抗的教育。

比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找到适当的方法减轻心理紧张。

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

 

(四)教师要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爱学生,而爱学生首先体现在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上。

特别是对待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教师应该用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足够的耐心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要详尽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方法、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分析出其厌学心理的具体原因和相关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克服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且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

教师特别要注意经常使用幻灯片、投影、实验、多媒体、录音、录象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鲜感和乐趣。

 

3、课内多关照,边学边鼓励;课后多辅导,作业评语要有激励性。

 课堂上对厌学的学生要多关照,多提高,巡视练习时多点拨,及时把他们错误的想法引导到正道上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即使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没有答好,教师也不能责备、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在纠错的同时鼓励他们不要灰心。

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意这些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直到他们弄懂为止,要针对厌学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给以相应的评语,最大程度地激励他们作出有效的改进和努力。

 

(五)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校方,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

并且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更不能打骂、体罚孩子。

学校应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

七、课题研究中我们所做的工作 

1、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根据各科特点,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形象,幽默,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力求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艺术性。

2、课题组的研究成员每人在自己的所带教学班关注那些厌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厌学原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在课堂上关爱他们,回答错误不斥责他们,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3、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一起研究了一份针对我们自己学校学生的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厌学原因,共同商讨应对措施。

4、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所关注的厌学对象,写出了自己的论文,并同时获得了山西省阳泉市论文二等奖。

王秀红撰写了

七、课题研究的效果与结论:

 

1、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得有人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

我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精心设计各种有创造性的作业,如折纸剪纸、手工制作、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游戏、竞赛、收集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积极鼓励,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和失落的感受。

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采用了如下措施:

 

(1)改变对厌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

 

(2)提供给厌学生展示的舞台。

 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比如组织“故事会”、“手工制作比赛”,“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

维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信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

 

3、分层作业,为学生铺设进步的阶梯。

 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组:

提高组(学困生组)、奋进组(中等生组)和宏志组(优等生组)。

作业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等次。

按优,中,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别设计不同的题目。

即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A、B、C习题套餐,按学生的层次,依次发放套餐。

让学生领取符合自己的套餐,完成以后,分类上交。

 

B.根据题目和学习实际情况,作业量分段确定。

如同量的作业,要求后进生完成60%,中等生完成80%,优等生完成100%; 

C.作业超市,学生自选。

如10道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D.对号选题。

如总共10道题,规定奋进组学生做1、2、3题,提高组学生做4、5、6题,宏志组学生做7、8、9、10题。

 

然后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对于学困生,评价应注重鼓励,多使用爱心评语,拉近师生距离。

可以改变以往的错了的打“×”,对的打“√”的评价方式,对于错题,可以不批或者画提示符,让学生改正后再打“√”。

学生可以擦除错处,不留痕迹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再让老师打一个“√”,并跟他打上一百分,这样可以极大地保护潜能生的自尊,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教育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二者组建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熏陶和约束作用。

因而教师还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通过家长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双管齐下,协调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1)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调查问卷第4题中:

产生厌学现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可多选)A.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 B.家长忙于工作,难以教育孩子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D.家长放纵孩子的要求E.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谐 。

全选比例占了70%以上,可见学生厌学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着密切关系。

(2)家长也应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决”。

家长的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做到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只要花了力气,学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3)父母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

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块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合理作息,松弛有道,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

另外家长要注意克服自身不良嗜好,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气氛;家庭成员内部应和睦相处,相互配合,平时要多抽一些时间陪陪孩子,交流思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

 

5、心理辅导,搭建沟通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心理的疏通。

 厌学学生对学习往往存在抵触、烦躁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以及同学的鄙视,造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紧张,形成自闭甚至暴力等倾向,久而久之形成极大的心理问题。

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鼓励班级学生到“心灵小屋”里去做客,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接受老师的心理干预,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由于老师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对策,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意志更加坚强,学习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有少数具有强烈厌学倾向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得以缓解。

厌学是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等多个方面,比如说“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以及网吧、游戏等场所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应该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探讨,同时也需要得到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

根据我们调查得到的结果,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下列对策!

一.社会方面

(1)各级党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刺激和诱惑。

(2)加大对电子游戏机室、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的管理,违者应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3)公司企业找工招干,要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既、不仅要重视文凭,更要重视水平,减少学生的侥幸心理。

(4)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有效地抵御和防止来自其他国家的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质品质。

(5)在经济不断发达的今天,应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让他们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从而让学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重新激起对学习的兴趣。

二.家庭方面

(1)父母要及时培养、传授中国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让孩子养成自强、自力的品质,让孩子有竞争意识。

(2)父母要多给孩子心灵上的关怀教育,而不是多给物质上的关照。

(3)父母平时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给孩子正确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增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一些家长对孩子严宽不当,孩子领教惯了,于是变得固执或自卑,对学习就极其不利。

三.学校方面

(1)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真真正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2)加强学校实验等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要宽严结合,学习要求上严格标准,课余生活中自由灵活,让学生课堂上学得主动,课余活动玩得开心,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与人环境。

(4)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求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学生个人

(1)学生自身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外界新奇事物的出现。

(2)学生应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努力学习。

(3)要有上进心,不懂就要问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在不久的将来,厌学这一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学生都会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来学习!

“厌学”这一主题非常的贴近我们自身,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因此我认为这次研究性活动非常的有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厌学所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可怕啊······其实定下心来想想,学习是多么有趣的事,在学校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交到朋友,是很幸福的,这是很多不能读书的人都很向往的生活,可是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同学讨厌学习呢?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知道学习的快乐和它的重要性,让正在沉睡的人能赶快的苏醒过来,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激起对学习的兴趣,然后潜心钻入学习的领域里,在每次的检测中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样就不会对学习再有厌恶感了!

五、课题组感想:

厌学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走到了一起,而这个课题正是将我们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在搜索、调查、咨询、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虽然我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更多的是快乐,拥有的是彼此相互之间的信任。

在这期间,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厌学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只要有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

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学会了执著,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协作。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堂哲理课,它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团队精神,什么叫信任。

导师评价:

“厌学”这一主题与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密切相关,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因此我认为这次研究性活动非常的有意义。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各位组员都表现的很积极,也和团结,虽然中途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大家的努力协作下还是克服了。

我想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李家庄学校

2016.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