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136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docx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

意象论—论认知原理

    【论文关键词】存在→意象→概念→知识

  【论文摘要】人性认知由来的两种途径:

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之经验,即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

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认知。

即由知识→概念→意象→存在。

前者是由根而发,后者是返而归根,回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

  引言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是人,而认知是人心灵的善恶之源,是判断是非之标准,更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古今中外,国家的兴衰成败必先始于认知,社会变革与倒退必先始于认知。

无论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无不是以认知的改变为先。

无论是学生学习知识,还是百姓生产,生活,无不是由认知意识所左右。

举手投足,由心而发,而心之清明在于知,所以认知是人类社会意识活动的根本。

国以民为本,民以性为本,要明其性,必先明其知。

那么人性认知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思维、存在、知识之三角关系

  人类自从有了意识,便开始了对自身认知的思考,直到现在仍在继续。

知识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而概念源于客观存在,概念由存在而产生的过程也就是人性认知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那就是人,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由始至终都是存在于人的大脑思维之中。

存在是概念产生的源泉,而人性思维便是概念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果说存在与概念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元素,那么人的大脑思维就为所有的元素提供了物质的空间、环境和条件。

也就是说概念的生存需要两大因素:

一是人的大脑思维,二是客观存在。

知识如水,存在如水之质,而大脑思维便是存储水之器。

器之空间大小、形状、功能,决定了水之形与量。

人的大脑功能的强弱决定了认知能力的大小。

这就好比景色、照相机、相片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样的景色,照相机质量的好坏绝对会影响相片质量的好坏。

一个道理,同样的客观存在,人性思维能力的强弱绝对会影响概念产生和使用的效果。

而人性思维绝不仅仅是产生和使用知识,绝不是有了知识才有思维,而是知识依赖思维而产生,思维最本质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应能力,是人对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是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就像电脑的硬件功能一样。

有了原材料,有了生产机器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知识便得以产生。

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便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如SHAPE“*MERGEFORMAT 

  人性认知其实就是利用经验知识认知客观世界。

知识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概念”所组成的,概念充斥于思维之中,是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抽象意识,对每一个概念命名之,名与名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了知识的世界,知识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形态、现象、规律的虚拟再现。

概念的生存需要思维与存在两大因素,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种子与土壤。

存在是种子,是源。

思维是土壤,是生存环境。

  恩格斯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把思维和知识混为一谈,把两者统称为思维,但却忽略了人自身本能的作用,忽略了知识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就像水与容器的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为本体,一个为客体。

如果笼统地把两者混而为一,那是不能分清思维的本质的,更无法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是什么?

思维是载体,存在转化为概念注入其间,概念的生与存都是由这个载体和客观物质所决定的,思维就是人类自身本能的一种行为。

思维犹如身体的脏器官,身体之构成由表及里,食物进入人体是由表及里层层转化。

所不同的是身体所需的是维持生命的微物质,而思维所需的是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信息。

也就是说思维并不仅仅是大脑的运动,它可以连接于全身各个部位,只不过大脑是处理信息最集中的场所。

思维的构成也是由表及里的,其表就是身体各部位,其里就是大脑思维空间,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身体各部位对客观世界的第一感觉通过传导集中于思维空间里,知识便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而产生。

如人的眼、耳、口、舌、鼻都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本能反应,而无视力者不能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述,无听力者不能对声音进行模仿,无味觉者不能对气味进行分辨。

所以思维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能为基础的,人的认知能力的强弱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能力,分辨能力的强弱所决定的。

就像电脑之运行的先决条件不是由软件所决定,而是由电脑硬件功能所决定。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的区别,前者把知识与存在相连接的能力更强,因为前者对客观事物的意念抽象能力,分辨能力更强,而后者则更弱。

所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以锻炼思维本能为主,即要以锻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象能力,分辨能力为主,知识为辅。

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理论硬塞进大脑里。

要想让容器装载水的量更多,就必须要先把容器的空间变大,变空,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知识是由人类所发明,其目的是帮助人类摆脱生存环境的束缚,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类却被知识所束缚,从而

  忘记了自身的本性。

人类与其他生物同处一个地球,与万物平等。

人类的思维认知只不过是生存本能的发展。

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生存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但同时人类也在无休止的践踏着地球。

在知识没有被发明之前,和其他的生物一样,其生存,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早已经存在,那是原始的生命规律,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人对自然的本能反应,不会因为知识的产生而消失,相反,即使人类穿上了知识所编织的外衣,也不能改变人与自然的生命本质。

而人类往往迷恋于知识光鲜的外衣表面,失去了本质,失去了自我。

知识就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人类过度依赖于工具,使得自己直面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反而变成了人与自然之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人的认知要冲破束缚就必须要跨越这道鸿沟,去探索本质性的世界,就必须要回归于本性,去感应本性的世界。

  知识所反应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知识生存的空间是思维。

名实相符是人性认知正确与否的根本所在,而人是其正确与否的主导者。

所以,人、存在、知识三者是构成人性认知最基本的条件。

  三种关系

  从思维、存在、知识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存在与知识的关系。

从三种关系,就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认识人性认知的根本原理。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生命链接。

前面讲到大脑思维是处理感觉信息的集中处理场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任何的外来物,如形状,声音,颜色等就像一颗颗石子,石子击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水波荡漾,不是因为湖面自己在动,是因为有外来物的撞击而动,是本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的关系。

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规律,人的思维也依赖于对存在的感应。

思维对存在的感应信息是人性直面自然的,本性的,原始的,最直观的,最本质的反应,它也是客观世界最原始,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也就是概念产生的前身,人类没有具体的概念以前,是不能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的,混沌一片。

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遵循的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生存的原始本能。

这种本质性的信息不是因为概念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因为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它是先概念而存在的,有了概念也依然存在,它是概念的核心,本质。

没有它,概念便名存实亡。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先决条件。

换言之,从人性思维本体的角度上讲,人性本能感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人性认知的效果。

它就像一台机器,功能强则强,功能弱则弱。

  人性认知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的生命本性,可以追溯到人存在于自然的生存本能。

原始社会的人类与其他的生命没有什么区别,生存的本能也是各显其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

只不过别的生命没有像人一样把所见所闻的感觉转化为概念,转化为经验知识。

但并不代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就一定比人类差,相反,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比人类要强得多。

它们能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能随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本能,它们能感应生存环境的细微变化,这都是人类无法匹及的。

人类曾经也像它们一样生存,但随着认知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生存本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那种原始的本能已经退化了。

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想说人的生存本能,而是要说明认知与本能的关系。

认知是由生存本能而发展起来的,认知与本能是相通的。

人的本能可以发展出认知,反过来认知可以增强本能,举手投足,由心而发,那便是人的思维意念能力。

比如说运动员,不光是训练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训练其意念。

肉体的耐受力是有限的,只有意念才能激发潜能。

如果人的感觉能像其它生命一样能感觉细微之变化,那么人的思维意念就能进入到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

就像水一样能浸入最严实的缝隙里,从而达到滋润万物的目的。

  思维所要面对的参照物是客观存在,思维对于存在是人的本能与客观世界最直接的关系,人无时不处在周围环境的包裹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这种感应所产生的感觉正是知识产生的基础。

  二、思维与知识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知识的关系,两种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由存在到知识的转化过程都是由人所主导,这个主导就是思维。

思维从面对存在到产生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

就思维本体的变化而言,思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维对存在是人性原始的本能感应,是无意识的,而思维对知识是人类意识由弱及强的结果,是有意识的。

人性思维从无到有,又从有而衍生万物。

  思维与知识的关系犹如器之注水。

器,载体也。

水,所载之物也。

决定水之多少及形状在于器。

人性思维就像百谷之王,既深且广,可容天下万物,一切感觉概念汇聚其间,不可计数,但都是从无到有,从客观存在到有形之概念。

人类先有感觉才

  会有知识,有感觉不一定会有知识,但有知识必然先有感觉。

感觉是人类固有之本性,而知识是人类对感觉概念的结果。

感觉为根,为本。

知识为枝,为辅。

世界文化虽有东西方之差异,但人类所发明知识的原理却是殊途同归。

其一,同一个地球,同样的宇宙环境,即人类所要面对的同样的存在。

其二,同样的人类,同样的本能,即人类对存在同样的感应。

所不同的是人类对感觉不同的认识。

树之生命在于根,枝叶由根而发,但却形态各异。

人类认知由感觉而发,但却有东西之别。

人性认知犹如电脑之构成——硬件与软件是构成电脑的基本条件。

思维是人性认知的硬件基础,而知识是人性认知的软件基础,两者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

思维之本体功能强弱是人性认知的硬件条件。

电脑之软件再完美,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硬件功能,电脑是无法运行的。

同理,知识再完美,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本体思维能力,人性认知也是会有局限,有瓶颈的。

这便是中国“填鸭式”教学方法之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知识是由存在转化而成的信息。

而人性的感觉、意念、抽象、分辨、空间、记忆、传输等本能就为知识信息提供产生、记忆、存储的基本条件。

人性本能是有强弱之分的,如果人性思维本能无法提供基础保障,那么人性认知便局限于本能的瓶颈。

所以人是主导知识产生和使用的本体。

人性认知的由来可分为两种途径:

  一是人类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经验知识,此为人性认知最原始,最本质的根本方式,也就是前面讲到以本能感觉经验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例如人在生产劳动中得出的纯粹的经验。

  二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而产生的认知,此为人性认知最常用的方式,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人类所发明的无形工具,人类借助于工具达到认知客观世界的目的。

但人学知识就像是吃饭一样,食物进入人体必须要消化才能为已所用,反之则病。

知识进入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消化才能为已所用,反之我们则被知识所缚。

  前一种方式是由存在→感觉→概念→知识,而后一种方式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使知识返归于感觉,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由知识→概念→感觉→存在。

前者由根而发,后者返而归根。

如果人所学到的知识不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那么人性认知便会停留在感性的表面世界,知识也就成了虚有其表的无根之木,没有生机。

更有甚者,知识失去其根本而变成一种唯心的虚拟存在。

它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的思维之中繁衍,与客观存在越行越远,这也是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这便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论述认知必须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道理。

  人性思维具有感觉能力、抽象能力、分辨能力、意念能力、思维空间、记忆能力、传输能力等本能。

感觉能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最直接的反应,如事物之形、色、声、味等一切能够接触到的感觉,而知识最基本的名便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代号称谓。

抽象能力是人在大脑思维中对客观存在的印象,虚拟再现的能力。

就像参照物在镜中成像一般,使感觉信息重新回到原来的形态,但只是一种虚拟的形态。

分辨能力是人对所有感觉印象进行区别的能力,概念便是由分辨而产生。

只有对事物进行区别才能以不同的名进行命名之。

分辨能力使人所创造的知识之名不断的繁衍,明察秋毫,可知万物。

意念能力是人性思维的动力。

人的一切意识行为都需要意念的动力,知识的产生便是人主观意念的结果。

概念产生的起点,对事物的抽象、分辨,进而记忆都需要意念的动力为基础。

就像要拿起一个苹果,首先需要发力伸手一样。

思维空间是存储所有概念的,也是知识生存的环境。

记忆能力是人对所有感觉、印象、概念进行记忆处理的能力。

传输能力是人的大脑思维接收信号,以及发号施令的传导功能。

这些本能相互作用构成了大脑思维创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基本功能。

知识在这些本能的基础上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而逐步转化。

所以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名称符号,更应该锻炼最基本的思维能力。

  三、知识与存在的关系

知识与存在的关系就是名与实的关系,就好比镜中之像与参照物的关系。

人有意识地对镜中之物命名,使其分类之,其实就是对现实之参照物命名,使其分类之。

名是实的代号,实是名的本质。

名与实虽为同物,却不同质。

从名的角度,名就是实,实就是名;从实的角度,名非实,实也非名。

两者是存在于不同世界的两种存在。

换言之,在客观世界里,实是无名的,其名只是人类在思维世界里主观对实的代号。

  1、认知的平衡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认知平衡性就是名与实是否相符的问题。

知识的产生本身就是以客观存在为根本的,如果知识失去了其根本,就像树之无根,虚有其表。

要认识一个人,如果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是不算真正认识他的。

如果人对于知识只知其名,不知其实,是不算真正的认知的。

只知其名就会造成人性思维固化于知识的规矩之中,束缚于知识之名

  所编织的无形大网之中,与客观世界渐行渐远。

人、存在、知识之三角关系中,知识与存在是两个端点,而人是两者之间的支点。

人无论是重名而少实,还是重实而少名,都是极端的。

秤若失其一端则无用,知识与存在若失其一端,则认知不明。

不明则惑,此为乱之首,社会矛盾之病根。

所以,知其两端而守其中,知其不平衡而守其平衡,正名以实而明知,使名实相守,是谓治乱之本,生命衡久之本。

故树欲壮则强其根,水欲澈则清其源,政欲顺则明其知,知欲明则正其名。

生命之道,强根而固体;认知之道,正名以实而明知。

强弩之末无有穿芦蒿之力,此为何?

因其势已尽。

蓄势待发,力之所存,势之根也,势之已尽,根之不存,焉有后续之力。

树经万年而不亡,此为何?

因其守其根也,固本培元,生机无限,命之根也,生机不灭,根之不亡,树焉有亡之理。

人有愚和智之别,此为何?

愚者,名实相离,失其根也。

智者,名实相守,根与体相和也。

所以,格物致知,名实相守是谓认知之本。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庸》故正名以实而明知也是治国之本。

名是构成知识最基本的元素。

事物之形状由点、线、面、厚所构成,而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点,点与点的连接构成了事物立体之形状。

知识的构成也是同理,名为最基本的元素,而名与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抽象、立体的思维世界。

一与二,名也;一加二,名与名之关系也。

先有名,而后有名与名之关系。

线始于点,点之不定,何以成线;知始于名,名之不正,焉能明知。

例如老师教学生知识,其教育方法通常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让学生记住某种定理、规律,“1+2等于几?

”殊不知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明白“1”代表什么?

“2”所要抽象什么概念?

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记住了概念的代号,而不知道其本质。

经年累月,后面的知识就更难消化。

我们通常把少数成绩好的称之为“天才”,把大多数成绩不好的称之为常人。

尺有长短,物有高低,这也是很自然的。

但短可以补之,长也可能被抑之。

所谓有教无类,并非大多数的学生资质差,而是从一开始就不明白名与实之间的转换关系。

若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名所要代表的实,则一明百明,一通而百通。

所以,教学方法的主旨应该是正名以实为主,名与名的关系为副;以锻炼本能的意象思维能力为主,知识理论辅助之。

  2、认知的深度性

  树生而长之,水积而深之,台垒而高之,知生而蓄之。

无根,树何以长之;无底,水何以深之;无基,台何以垒之;无源,知何以蓄之。

故高以下为基,体以根为本。

知识虽博,却源于思维深处。

思维深处格物于意象,致知于意名。

象与名同出而异,有先后之别。

象在思维的深处,虽为深,却是知识之始原,非名可以替代之,是认知之本质性世界。

就像树之根虽为深,却是生命的始原,非枝可以替代之。

  思维认知是意象的世界,是对客观存在最直接的虚拟再现。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主观之名,只有原始之意象,每一个事物都只有它本体之象,是知识与存在最直接的链接,是知识产生最原始,最本质性的世界。

任何的名都必须返归于思维的意象世界里才能真正与客观存在相连接。

《道德经》开篇便提出“名可名,非常名。

”指出了名的成长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状态。

前者“名”是指名成熟之前身,即对事物之意象。

后者“名”是指象的代号、称谓。

象虽存在于思维的深处,但却是名之根本,一切知识之名由象而生,由象而立。

  前面讲到认知由来两种途径:

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经验,即存在→意象→概念→知识。

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知识,即知识→概念→意象→存在。

前者由根而发,后者返而归根。

如果没有思维深处之意象、概念,知识与存在便无法真正的连接,无论是存在,还是知识都会只停留在表面,虚有其表。

仅仅记住名之代号是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更无法真正的联系于实践。

必须把名返归于思维深处之象,连接于实。

换言之,同样的一个名从不同的角度,它的性质是不同的。

在客观存在的世界里是实,在思维深处表现为象,而在知识的世界里是名。

只有名转化为象,连接于实,它才能真正活跃于我们的思维深处。

人的学习,实践,一切行为活动都植根于思维深处之意识,举手投足,由心而发。

人性思维深处是意象的世界,是没有主观之名的本质世界,是理性的世界。

  3、思维的空间性

  思维、知识、存在三者构成了人性认知的基本条件。

知识如水,存在如水之质,思维如器,器之注水,用其空间。

水之性在于质,水之形与量在于器。

器的空间大小、形状决定了储水之形与量。

  思维的空间性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容器之空,二是知识之量。

从广义上讲,思维的空间是有限的,每人大脑中所装载的知识也就那么多,但从狭义上讲,思维空间又是无限的,可容天下万物。

人从小就开始认知客观世界,认知自己,所接触到的知识不可计数,有谁能做到空其心以容天下万物呢?

空间本是有限的,但又如何做到无限呢?

那便是“化”,化知识于无形。

就像人要吃食物

  一样,食物进入人体内,通过消化,身体吸收维持生命的微物质,化之于无形,而无用的则排出体外。

人对待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的知识进入人的思维空间里都要消化,不化则滞,滞则病。

所以思维的空间虽是有限的,却时常保持空虚,因为空,所以载其多。

  人性认知是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所创造的一种生存能力,一种本能,它跟自然界中其他的生物的生存本能是一样的,殊途而同归。

人性认知可以追溯到人与自然最原始的生命规律。

归根结底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自从有了知识便开始了认知,认知产生的过程是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

存在为实,知识为实之名,而人是由实到名转化过程的主导者。

所以,人、存在、知识三者的关系构成了人性认知最基本的条件。

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人性认知最基本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