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936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docx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的研究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手机游戏等,对学习知识是毫无兴趣,更有甚者辍学在家,不想念书、觉得读书不好玩。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精心设计的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中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多媒体技术等。

都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学习兴趣自主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也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就是他永恒的兴趣,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是说: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可知,成功往往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无意识地“给”转变为有意识“导”,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使每给个学生都能得到在学习方面所需的一切帮助。

要选择有趣的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针对当前部分教师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以教师为中心剥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权的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1.1让学生独立思考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独立思考是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

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有很重要的作用。

要相信学生探究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最高处。

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接受,还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至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尝到独立思考的好处。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参与。

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尝试学习。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个圆并且把这个圆剪下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观察这个圆,并且说一说这个圆的特征,总结出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

并接着把这个圆进行对折,这样反复折几次,学生就会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在圆心到圆边这一条折痕是半径;通过圆心的这条折痕是直径。

而且在这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从而学生可以总结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1.2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探索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去探究发现。

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质疑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

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把握探究方向,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偏离、多走弯路,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例如:

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节时,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在里面放10个红球、4个白球、1个蓝球,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摸盒子里的球,每摸一次之后把球再放回去,并且记录摸出的球的颜色,像这样反复实验若干次。

让学生观察记录的情况,并比较一下摸出的球的颜色最多的是哪种球,最少的是哪种球。

学生通过对比后发现:

摸出红色的球最多,蓝色球最少。

然后,接着提问:

在这个盒子中能摸出黑色球吗?

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再回答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醒和指导。

学生讨论之后会发现,盒子里没有黑色球,不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黑色球。

从而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知道任何事件存在可能性。

1.3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办法之一。

1.3.1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动与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也正因为这样,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里,恰当地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1.3.2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

在教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凑。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它的一半(即:

底乘高除以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

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知识

贪玩、爱玩是学生的天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单调、重复的思想知识游戏化,变静态的课堂为动态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好玩,数学不难。

在玩中不知不觉的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

2.1在玩中激情

课堂教师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入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计算”时,一开始问学生说说:

在周末喜欢玩什么?

接着在多媒体上演示有3个小朋友在玩小皮球,又来了4个。

请问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

让学生在玩中质疑,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

2.2在玩中启思

在学生想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其中的奥秘时,请三个学生玩课间爱玩的橡皮筋游戏。

三个学生先用橡皮筋围成一个三角形,一个学生拉其中的一个角。

猜猜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师带领学生玩橡皮筋,玩得巧妙,玩得高兴,让学生在玩中质疑。

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3.运用多媒体技术,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也逐步运用于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能强化学生的视听效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悟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多媒体这一设备最根本的特点是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图形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让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出学生的浓厚兴趣。

4.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分析: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手机游戏等,对学习知识是毫无兴趣,更有甚者辍学在家,不想念书、觉得读书不好玩。

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想办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他们真正从思想、情感、态度上喜欢学习。

4.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之后,会产生无比的快乐感和自豪感,继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驱使他向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

[4]现在的学生好胜心非常强,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同。

教师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适当开展竞赛。

激发学生积极争取优异成绩的动机,然后使其获得成功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读书,他觉得读书很无聊,没有意思,在家好玩。

这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他没有来。

我打电话到他家,他说:

“我不读了,读书不好玩。

”接着就把电话挂掉了。

第二天,我亲自到他家去,并独自与他谈话,从谈话中,我知道他在家可以和村子里的人玩“麻将”、“斗地主”,到学校一样也不可以玩,所以不想念书。

在我的劝导之下他还是不想来。

最后,我说:

“要不今晚我俩去玩麻将,明天再去念书。

”他一听马上到,好啊。

然后,他去收东西之后,我俩就回学校了。

在回学校的路途中,我俩一边走,我一边和他讲一些道理,在我的劝导之下,他说:

“还是要好好念书,不去玩了。

”回到学校后,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之下,他开始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中,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作业也认真完成,不懂的经常来问我。

从这件事看出:

很多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实在太严重了。

所以,要想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习,那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好好学习。

4.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

微笑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极好的沟通方式。

教师的微笑意味着“爱”、“期待”、“尊重”和“肯定”。

每个学生都期待教师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许。

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的微笑更会给他们前进的力量,使他们迸发出更高涨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的微笑会让学生觉得更亲近。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更多一些的微笑,用一颗诚心和一份真情,真正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乐意接受你,喜欢你。

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兴趣也不可低估。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大多数学生是喜欢哪个老师,那么哪个老师所教的科目成绩多好些,不喜欢的哪个成绩要多差一点。

比如:

去年我们班有两个学生就非常明显,有一位学生多喜欢语文老师,语文成绩就比数学成绩好的很多。

而另一位同学多喜欢我一点,数学成绩就比语文成绩好很多,而且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从我教起后,提高了不少。

而第一位同学的数学成绩从我教起后反而下降了。

这说明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好或者学生不喜欢老师,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很消极。

所以,学生和老师要建立友谊关系。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

老师要抓住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要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有时候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所以,作为老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还要和学生经常沟通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有艺术。

比如在课间休息时,可以和学生说说笑笑。

谈一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以及家里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家里的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这样可让学生更喜欢老师,从而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学习时更积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3生动幽默的语言艺术

幽默的语言很受众人的欢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学生的情绪,随机的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调节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方法与途径去引导学生。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这样才达到我们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莉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1年总第347期第32页

[2]:

贾晓东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1年总第320期

第40页

[3]:

贾晓东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1年总第338期

第33页

[4]:

史炳星谈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爱护和培养数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7~1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