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795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docx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兴义市植保植检站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及其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常遭受生物的侵染和非生物不良因素连续不断的影响,而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反常变化,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整株死亡,这种违背人们栽培目的现象,就称为农作物病虫害。

为了及时,准确和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认真诊断,对症下药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很多,各种不同病虫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都不相同,为了研究和防治作物病虫害,首先就要认真的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诊断。

所谓诊,就是对病虫害进行观查、调查、镜检、化验:

所谓断,就是在观查调查研究后,进行分析,作出结论,提出防治意见。

所以诊断工作是一项细致、慎重而艰巨的工作。

为了便于作物病虫害的诊断,我们把农作物表现的反常变化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1、农作物病害

作物感病后,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最后在形态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称为症状。

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有病作物本身表现的反常状态(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是病原物暴露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特征(霉状物、

1

粉状物、点状物、菌核、脓胶状物)。

引起作物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原和浸染性病原两大类:

1.1非浸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

由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

(1)营养失调:

如果土壤中一种或多种元素不足,都会引起作物产生失绿、变色、畸形和组织坏死等缺素症:

(2)水分失调:

干旱会引起作物叶片变黄、干枯、早期落花、落叶、落果、甚至全株萎蔫,水分过多会引起根系缺氧、变色、腐烂、全株雕萎;(3)温度不适宜:

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植物体内结冰:

温度过高、干旱会造成植物失水干枯;(4)植物中毒:

空气或土壤中存在对植物有害的物质,如废气、废水或施药不当等。

非侵性病害只表现病状而不表现病征。

1.2侵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

这类病原是有生命的,统称病原物,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又称寄生性病害,病原中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再次是类菌原体、类菌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这些病原在寄主作物上生长繁殖,并借某些方式从病部传到健康部位,从病株传染到健株使病害蔓延,因此,传染性病害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的病原物并暴露在病部表面构成病征,这是与非侵染性病害区别的特征。

1.2.1作物病原真菌: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种类很

2

多,与人类关系密切,常见的作物病害中有80%左右是真菌引起的,如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小麦锈病等,但有益于人类的真菌也很多,如香菇、木耳、冬虫夏草、灵芝、酵母等。

但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往往在作物病部表现菌丝状,粉霉状等病征。

1.2.2作物病原细菌:

细菌是最小的单细胞微生物,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目前为害作物的细菌已知的有三百多种,有些可使作物发生严重的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甘薯瘟病、棉花角斑病等。

细菌引发的病害在作物病部常呈现水渍状,在潮湿情况下出现菌脓状病征。

1.2.3病毒、类菌原体和类病毒:

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可寄生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上引起疾病。

作物病毒的症状,作物病毒病一般是全株性的慢性病,没有病征,有时与非侵染性病害相似。

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褪绿、丛矮、畸形、叶片皱缩等,如玉米矮缩病、水稻黄矮病、马铃薯病毒病等。

1.2.4线虫:

它是一种低等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有独立生活在水中和土壤中的,也有的寄生在动植物上。

寄生在植物上的类群称为作物病原线虫,线虫为害作物与一般害虫不同,除侵害损伤作物外,还会引起一系列病变,所以称为作物线虫病。

1.2.5寄生性种子植物:

高等植物绝大多数是自养的,但

3

其中有少数由于缺少足够的叶绿素或由于某些器官退化而成为寄生性的病原物,如寄生茶、菟丝子等。

2、农作物虫害: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有许多是以植物为食的种类,成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有危害茎杆的稻螟虫、玉米螟、有咬食叶片的粘虫、菜青虫、有吸食作物汁液的蚜虫、飞虱、有啃食根的地老虎、蚂蚁等,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按危害作物的部位来分,主要分为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两大类。

综上所述:

非侵染性病害病状不特殊,大体是变色、枯萎及生长不良等现象,病部无病征。

真菌病害往往表现丝状、粉霉状等病征;细菌性病害病部常表现水渍状,潮显情况下出现菌脓状病征;病毒病害虽无病征,但有花叶、丛矮等特殊的病状。

容易识别。

昆虫危害会造成植物茎杆有孔洞或叶片缺刻,作物根茎叶不完整等现象。

因此:

农作物受危害后,首先要正确地分清是病害还是虫害,若是病害:

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是真菌、细菌还是病毒等;若是虫害:

是地上害虫还是地下害虫等。

找准危害的主要因素,然后在寻求防治方法和对主要危害因素选择防治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才能减少防治成本,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作物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4

值保方针。

综合防治就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根据病虫与农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因在制宜地应用各种防治手段,取长补短,互相协调,经济有效地把病虫为害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同时还要注意使各种防治手段对农业生态体系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综合防治的主要特点:

一是从整体出发,发挥各种措施的积极作用,相互协调,更有效地解决病虫问题,如使用农药与天敌的矛盾;二是综合防治突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防治病虫虽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通过三条途径:

第1是通过检疫的方法,防止病虫的传入和蔓延。

第2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控制它们的发生和危害,第3是采用直接杀灭的措施,将已经发生危害的病虫扑灭下去,前两条途径是预防性质的。

综合防治讲究经济、安全、高效。

综合防治的目的就是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农作物的稳产高产,要求在防治过程中,注意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人们往往重视病虫害发生后直接扑灭的措施,而忽略了自然因素(包括有益生物)和各种农事活动抑制病虫的巨大潜力。

总之,综合防治是建立在各种单项措施基础之上的,按

5

各项措施的性质,可分为: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含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就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及在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验。

禁止或限制危险性害虫、病菌及杂草的传入或传出,或者在传入后限制其传播,防止向其交地区蔓延扩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1.1植物检疫对象的规定:

为害植物的病、虫、杂草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以下几项原则确定:

一是国内尚未发现或分布不广、局部已发生正在消灭的,或虽普遍发生而局部地尚未发现的;二是在各国传播或传播地区对经济有严重危害的;三是可以人为远距离传播,或是容易随同种子、栽植材料、嫁接材料、农产品、工业原料、包装物等运输到各地的病虫草种类,其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能造成严重灾害的。

1.2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一是调查研究,了解辖区内植物病虫草的发生种类,分布情况,危害程度,根据国家颁布的检疫对象,有效地采取措施。

二是划分“疫区”和“保护区”。

三是采取检疫措施,严禁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种苗、农产品进入保护区。

四是检验及处理,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工作,对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农产品进行消毒、禁运或消毁处理。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

6

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因此在病虫草害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措施与农作物增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是一致的,方法简便经济,其主要内容有:

2.1选育抗病虫良种:

选育抗病虫高产良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农作物对病虫有一定的抵抗力,这是农作物的一种特性,但其抗性程度往往差异很大,主要由于各品种间形态或生理上的不同形成的。

如较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一般具有穗形疏松,麦粒稀散,开花历期短,颖壳紧闭、光滑等特征。

有的植物含有植物碱、有机酸、单宁等物质;油菜杆上的腊粉,水稻穗颈上的腊质等,可抵抗某些病虫的危害。

为了获得抗病虫良种,在现有品种材料中通过有性杂交或无性杂交的方法,在杂交后代中并通过自然鉴定或人工接种诱发鉴定,可获得较好的抗病虫高产的良种。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离辐射、放射性元素照射,化学缴素处理等诱发植物变异,从中选育抗病虫的品种。

2.2合理耕作与病虫防治:

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促进土壤肥力,使作物生长良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由于作物的不同以及耕作栽培技术的变化,改变了田间环境,往往造成

7

不利于病虫发生繁殖的条件。

如:

水旱较作,使为害旱作的小地老虎显著减少,对水稻螟虫和一些土传病害效果明显。

另外:

合理密植,作物间通风透光正常,生长条件良好,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相应提高。

及时中耕除草,不仅减少病虫的寄主,恶化其生态环境、促使作物生态环境改善,抑制病虫的发生危害。

2.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合理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能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对病虫的抵抗能力。

同时科学管理是改变田间环境条件最迅速的方法,对许多病虫害常可起显著的防治作用,排水、灌概可使病虫的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对生活在土壤中,表土层及作物茎基部的害虫影响最大,常常可以引起大量死亡。

如春季三化螟化蛹之前,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春耕灌水防治,可以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水稻旱育苗床中的根际蚜虫,用水灌概1小时左右,防效可达100%。

3、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称为物理及机械防治法。

3.1汰选法:

就是利用健全的种苗与被害的种苗在体形,大小、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剔除带有病虫的种苗,以达到防治目的,可用手选、器械选、水选、风选。

3.2热力处理法,利用一定的热力,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虫而不影响种子的发芽力。

可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和两开

8

一凉的温水浸种消灭菌类。

3.3诱杀法:

是利用害虫的趋性(趋光、趋化性)或某些特殊的生活习性,设计诱集进行防治。

诱杀法不仅可以消灭害虫,而且可以预测害虫发生的动态。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又分灯光诱杀、食饵诱杀、潜所诱杀和性激素诱杀。

3.3.1灯光诱杀,许多害虫具有趋光性,利用这一习性可大量诱集害虫。

从普通的光源和水诱杀频振式诱杀(高压电杀虫)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此项技术发展较快,便于管理、效果明显,而且为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利食品提供有力保障,应大力推广。

3.3.2食铒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来诱杀或趋食性诱杀。

如牛皮菜加敌杀死诱杀小地老虎。

3.3.3潜所诱杀,利用害虫的某些习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各种适合的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或越冬,然后及时集中消灭,如稻草把引诱粘虫蛾子来潜伏产卵,清晨边检查边消灭。

3.3.4性引诱剂与性外激素诱杀。

任何化学物质能够诱集大量雌雄性害虫的,都称为性引诱剂,成虫常分泌一种外激素,它能引诱异性昆虫前来,这种外激素称为性外激素。

掌握它们的化学结构,即可人工合成,诱集害虫进行消灭。

3.4捕杀法,捕杀法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来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人工捕促玉米铁甲

9

虫进行深埋或烧毁,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4、生物防治法。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因而我们可以抓住生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人为地创造条件,发展有益生物来抑制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微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蜘蛛治虫,养鸭除虫等。

如: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杀螟杆菌防治稻苍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菜粉蝶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化学防治法。

就是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直接消灭病虫害的方法。

目前化学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对农业生产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我国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估计每年挽回损失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

化学防治的优点:

它可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防治效果,如能合理使用,可以消灭害虫90—95%,迅速控制病害蔓延,以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5.1农药的基本知识。

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它是用于防治为害农作物及林业产品的害虫、病菌、杂草、螨类、线虫、鼠类和植物生长调节的药剂。

概据地说:

除了化学肥料以外,凡是可以用来保护和提高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的药剂,都可以叫做农药。

我们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了解农药的种类,性状和使用

10

方法,做到合理使用农药,不使农作物产生药害,保证人、畜安全、防止污染、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

5.1.1农药的分类:

根据农业上防治的对象的不同,农药可分为: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A:

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化学组成可分为:

杀虫剂:

是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及仓储害虫的农药。

(1)谓毒剂:

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2)触杀剂:

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3)熏蒸剂:

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中毒死亡。

(4)内吸杀虫剂:

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能传导植物其它部位,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中毒死亡。

(5)忌避剂:

能使害虫不敢接近,以保护农作物,人、畜不受为害。

(6)诱致剂:

能把害虫引来,集中消灭的药剂。

(7)拒食剂:

害虫取食后能消除食欲,拒绝再取食而饥饿致死。

11

(8)不育剂:

破坏害虫的生育,繁殖能力的药剂。

(9)粘捕剂:

用以粘捕害虫的药剂。

杀菌剂:

是用来防治作物病害的药剂。

(1)保护剂:

在病菌还没有侵入作物以前,施用在作物上保护作物不受病菌侵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等。

(2)治疗剂:

病菌已侵入植物,施药后能杀死病菌,对病株有治疗作用的药剂。

杀螨剂:

用来防治植食性螨类和药剂。

杀线虫剂:

是用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除草剂:

是防治杂草和有害植物的药剂。

杀鼠剂:

是用来防治鼠类的药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用以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药剂。

B:

根据农药的加工剂型可分为: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液剂、颗粒剂等。

5.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草鼠的防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快速、经济、有效的杀灭病虫草鼠害,把有害生物的危害水平控制在经济阀值之内。

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作物造成药害,对人畜产生毒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技术,以减轻农药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不良影响。

12

5.2.1了解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的持久性,易于通过食物链进行浓缩,富集于食品,且大多又无选择作用,对天敌杀伤力强,有的对哺乳动物毒性高,对植物也易造成药害。

因此,国家通过立法,对这些农药进行禁止和限制使用。

2010年4月15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工部、公安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禁限用农药名单: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23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

(19种)

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抑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白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上使用;禁止氧乐果在甘蓝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茂菊脂在茶叶上使用;禁止丁酢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

13

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

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地种子包衣剂处,禁止氟虫腈在其它方面的使用。

5.2.2选择对路农药

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则表现无效。

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特点和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选用农药。

如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对刺吸式害虫无效;杀菌剂中的硫制剂对白粉病有效,而对霜霉病无效;铜制剂对霜霉病有效,却对白粉病无效;芽前除草剂对芽后杂草无效。

就防治对象而言,应重点考虑药源、防治效果和防治费用。

如防治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防治红蜘蛛用哒螨灵,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用精克草能,而防除阔叶杂草则要用阔草克,防除麦田中的苕子,碗豆应用甲磺隆。

5.2.3严格用药量

施用农药应掌握适量用药的原则,在单位面积上施用农药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不仅造成农药和经济上的浪费,而且还可能对作物造成药害,反之又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在施药前,应参照农药标签或说明书介绍的浓度和用量来施用,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

5.2.4正确配药

在商品农药中,除了低浓度的粉剂农药可直接喷粉使用外,一般都要稀释到一定浓度后才能使用。

稀释农药可用土、

14

砂、水等物质,主要是用水稀释。

在配药时,一要注意混配均匀。

在稀释可湿性粉剂时,要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满所需的水量。

二要注意水的质量。

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

硬水如井水、咸水、海水等,其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用其稀释农药时会降低药效,而且也易产生药害,而软水不含或微含钙镁离子,所以要尽量选用河水、坑水、湖水、江水等含钙镁离子少的软水稀释农药。

5.2.5正确掌握施药适期

施药适期是防治病虫草害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防治害虫在低龄幼虫期施药最为有利;保护性杀菌剂防治病害在发病初期施药才奏效;触杀性除草剂防除杂草,应在杂草出苗后的幼苗期施药;防治粘虫、稻苞虫傍晚施药比白天施药效果好。

适时用药还要考虑防治指标,即当防治对象达到防治指标后,可能造成作物损失之前,及时施药。

此外施药时间的选择还应考虑天敌敏感期、作物安全期和气候条件。

5.2.6选择恰当的施药方式

恰当的施药方式不但能使药剂充分发挥药效,而且对作物安全。

由于农药品种、剂型及防治对象的危害特点不同,施药的方法也不同。

如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粉剂不能对水喷雾,触杀剂、胃毒剂不能用于涂茎,内吸剂一般不适合做毒饵。

又如防治种传病害,一般采用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储粮害虫采用药剂熏蒸;三环唑防治本田叶瘟,采用带药移栽

15

比本田喷雾省工、省药、防效好。

5.2.7保护利用天敌

施用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时,可能会杀伤天敌而对生物群落产生不良影响,在施用农药时,应尽量保护天敌。

一是用选择性的药剂。

选择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用而对天敌安全或影响较小的药剂。

如用抗蚜威防治小麦穗蚜,既可有效地防治蚜虫又保护了蚜虫的天敌飘虫。

二是改进施药方法。

采用毒饵法、种子处理法、土壤处理法或涂茎法使用防止或减轻对天敌的伤害。

如防治棉蚜将喷雾改为涂心、涂干。

三是改变施药技术。

坚持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治。

如防治春季柑桔红蜘蛛改全园普治为3月挑治中心虫株,采用低容量快速喷雾等,不但提高了防效,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天敌。

四是尽可能错开天敌发生高峰期施药。

如开春到初夏,柑桔上多种害虫如螨、蚧、粉虱等出现高峰,而多数天敌和数量都推迟一步,因此,该期是桔园害虫药剂防治的恰当时期。

此外,施用农药还要防止对蜜蜂、蚕和鱼类的毒害,在养蜂区可以清晨、黄昏或夜晚施药,减轻蜜蜂与药剂的直接接触;养蚕区防治水稻螟虫要改喷雾为拌砂土撒施;养鱼区要选择对鱼类低毒的农药,不要在鱼池内洗喷雾器,以免毒死鱼虾。

5.2.8注意轮换用药

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最终必将使有害生物对该药剂产生

16

抗药性,轮换使用农药是克服和推迟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方法。

如把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杀螨剂交替使用防治红蜘蛛;防治棉铃虫把菊酯类农药和其他农药轮换都能够阻止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在二化螟对杀虫双产生抗性的地区可用杀螟松来替代;防治小菜蛾在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地区可用甲维盐来代替。

5.2.9掌握科学混配

几种农药混用,不仅能提高药效,还能减少用药量和降低成本,扩大防治对象,减少病虫害的抗药性。

如多菌灵与粉锈宁混用兼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穗期病害;噻菌铜(龙克菌)与三环唑混用兼治细条病和预防穗颈稻瘟。

农药混用虽有很大经济效益,但不能任意混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农药混合后不会发生不良物理化学变化;二是农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农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农药混合后不能增加毒性。

5.2.10安全用药

施用农药是防治有害生物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因此,施用农药时,一要防止人畜中毒。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配药和喷雾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具,禁止吃东西、抽烟、喝水;施药时间在春秋2季以9-12时较好,盛夏季节以8-11时或16-18时较好,喷雾时间不宜过长;喷

17

药时应站在上风头,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施用高毒农药的田块要竖立标志,禁止放牧、割草等,以防人畜中毒。

二要避免作物产生药害。

农药使用不当,容易使作物产生药害,应尽可能选用相对安全的药剂,在作物的安全期施药,同时用药量不宜过大,喷药要均匀,防止对作物造成药害。

三要控制农药残留。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正确掌握常用农药在适用作物上的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次数、安全间隔期,防止和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

5.2.11正确选用良好的农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