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717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单元 第7讲 酶和ATP.docx

第3单元第7讲酶和ATP

第7讲 酶和ATP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核心素养解读

命题趋势

(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的活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实验:

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解释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从结构与功能视角,通过分析酶的探究历程,构建酶的概念模型

(2)通过实验与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说明酶的作用和特性

(3)从物质与能量的视角,建构ATP的结构,阐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机制

◆题型内容:

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ATP结构

◆考查形式:

常以图表曲线形式或实验分析形式考查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1.酶的本质与作用

(1)本质与作用

(2)作用机理:

 降低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①无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 乙 ,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 甲 。

 

②ca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a段的含义是酶 降低的活化能 。

 

③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 向上 移动。

 

2.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3.酶的特性

(1) 高效性 :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一种或一类 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空间结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时,酶的活性减弱,但不会失活。

 

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2.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

3.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是一定的,不会发生变化。

(✕)

4.酶可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

(✕)

5.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6.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7.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但是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

(√)

8.在稀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由于蛋清液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因此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

  图1表示A、B两种酶用蛋白酶处理后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2是与酶相关的实验,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图1

实验

图2

(1)A、B两种酶的化学本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依据是  

 。

 

(2)B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                      ,

其活性   (填“能”或“不能”)恢复。

 

(3)欲让A、B两种酶的变化趋势换位,应加入      酶。

 

(4)图2实验的目的是          ,结论①②分别是         、

         。

 

答案 

(1)不相同 A酶能抵抗蛋白酶的降解,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B酶能被蛋白酶破坏,活性降低,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B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活性改变 不能 (3)RNA水解 (4)探究酶的化学本质 该酶是蛋白质 该酶是RNA

  1.酶的高效性

(1)由曲线可知:

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

因此,酶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2.酶的专一性

(1)物理模型

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2)曲线模型

a.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b.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酶浓度的影响:

在有足够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②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一定且适宜,在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所有的酶都参与催化反应,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加快。

③温度影响:

每种酶其作用均有最适温度,此温度下,酶活性最强;低温会抑制酶活性,酶分子空间结构不发生变化;高温会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

④pH的影响:

不同酶,其最适pH不同,如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则接近8。

过酸、过碱均会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

⑤综合影响:

图中显示:

不同pH条件下,酶最适温度不变;不同温度下,酶最适pH也不变。

即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pH)。

考向一 考查对酶的本质及作用和特性的理解

1.(2019山东日照高三3月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一定不同

B.在高温环境中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ATP水解酶的合成和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

D.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不同

1.

答案 C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所以可能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相同的情况,A错误;酶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高温环境中肽键并没有断裂,B错误;ATP水解酶的合成过程和ATP水解酶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C正确;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相同,均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D错误。

2.(2019甘肃武威十八中高三第二次诊断)为使反应物A反应生成产物P,采取了有酶催化(最适温度和pH)和有无机催化剂催化两种催化方法,其能量变化过程用图甲中两条曲线表示;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距离b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酶催化效率低的原因

B.适当升高温度,有酶催化时的Ⅱ曲线对应的距离a将减小

C.图乙中②可代表蔗糖,那么③④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

D.图乙所示过程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2.

答案 B 题图甲中Ⅰ曲线表示有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Ⅱ曲线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所以距离b代表酶降低的反应活化能比无机催化剂降低的反应活化能多的部分,所以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酶催化效率低的原因,A正确;题述中酶催化时为最适温度,适当升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有酶催化时的Ⅱ曲线中对应的距离a将增大,B错误;题图乙是酶的专一性模型,②可代表蔗糖,在蔗糖酶催化作用下,可得到果糖和葡萄糖,用③④代表,C、D正确。

题后悟道·归纳

  对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理解

(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酶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4)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均保持不变。

(5)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能量。

考向二 考查酶促反应的曲线分析

3.(2019河南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验证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如图。

实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虚线表示相同温度下二氧化锰催化效率。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酶提高了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

B.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逐渐减小的

C.若降低温度,M点右移

D.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

答案 A 过氧化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根据题中曲线,过氧化氢酶催化曲线下降幅度越来越慢,说明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逐渐减小的,B正确;题中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若降低温度则酶活性降低,反应时间变长,故M点右移,C正确;该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于二氧化锰催化效率,即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4.(2019广东汕头模拟)如图1曲线a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时间与生成物的量的关系,图2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曲线a中,M点后,限制生成物量增加的因素是酶的数量

B.图2曲线,酶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f表示

C.分别在图2中取N、P点的速率值,对应图1中的曲线c和d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图2曲线b应变为曲线f;增大pH,应变为曲线e

4.

答案 B 图1曲线a中,M点后,限制生成物量增加的因素为反应物的浓度;图2曲线中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减少酶量,反应速率降低;图2N、P点的速率值是一个定值,无法用曲线c和d表示;图2曲线b是在最适pH下测定的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因此无论pH增大还是减小,曲线b都应变成曲线f。

题后悟道·方法

  “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实验 比较不同条件下H2O2的分解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变量分析:

2.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

(1)肝脏倘若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 减少 且活性 降低 ,故宜用新鲜肝脏。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 接触面积 ,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 高效 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后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使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1.(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月考)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所用各种溶液的量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装置乙来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B.量筒Ⅰ、Ⅱ收集到的水的体积代表了O2的产生量

C.锥形瓶中的反应结束后,Ⅱ量筒中收集的水多于Ⅰ量筒

D.将装置甲中的FeCl3溶液换为酵母菌溶液可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1.

答案 B 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不适宜用H2O2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H2O2分解产生的O2的量,故实验中两个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代表了产生的O2量,B正确;由于两个装置的反应物是相等的,因此,最终Ⅱ量筒中收集的水和Ⅰ量筒收集的水是一样多的,C错误;将装置甲中的FeCl3溶液换为酵母菌溶液,那么甲乙两组的变量为酵母菌和H2O2酶,而酵母菌能产生多种酶,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

2.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如表为某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及相应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试管

反应物

加入物质

反应条件

实验现象

1

2%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室温

少量气泡

2

2%过氧化氢溶液

土豆浸出液

室温

大量气泡

3

2%过氧化氢溶液

人新鲜唾液

室温

没有气泡

A.本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本实验还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

C.若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则从1号和2号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

D.若将反应条件改为沸水浴,则2号试管也不会产生气泡

2.

答案 D 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酶,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含有酶的种类,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本实验是在细胞外的试管中进行的,说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B正确;由于反应物的量是相等的,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只是反应速率不同,所以不同的试管中最终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C正确;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分解速度也会加快,所以若将反应条件改为沸水浴,则2号试管也会产生气泡,D错误。

考点二 ATP的结构、产生和利用

  1.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元素组成:

 C、H、O、N、P 。

 

(2)ATP的结构简式:

 A—P~P~P 。

 

(3)ATP的化学组成:

一分子 腺苷 和三分子 磷酸基团 。

(腺苷=腺嘌呤+核糖) 

(4)ATP中的能量:

主要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5)ATP是生命活动的 直接 能源物质。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1)转化基础

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远离腺苷(A) 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建。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比较

3.ATP的利用

1.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

2.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不能合成ATP。

(✕)

3.ATP分子脱去2个磷酸基团,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R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

(√)

4.从ATP获得合成RNA的原料需要破坏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

5.真核细胞内发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原核细胞内不发生。

(✕)

6.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7.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

(✕)

8.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

  下图为ATP水解的过程图解。

(1)图中A、P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和     。

 

(2)图中①是      ,其中     的高能磷酸键易形成和断裂。

 

(3)图中②为ATP的       过程,其作用是为       提供能量。

 

答案 

(1)腺苷 磷酸基团 

(2)高能磷酸键 远离腺苷 (3)水解释放能量 各项生命活动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与ADP的含量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重复利用,但能量不可循环利用,它们不是可逆反应。

(3)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同时也消耗水。

(4)ATP不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一种与能量有关的物质,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5)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

由于ADP、Pi等可重复利用,只要提供能量(光能或化学能)等条件,生物体就可不断合成ATP,满足生物体的需要。

2.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对动物而言)

考向一 考查ATP的来源、结构及生理作用

1.(2019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期末)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

B.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C.自然状态下,叶绿体内光反应生成的ATP不能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

D.ATP的组成中与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

1.

答案 D 细胞的吸能反应是指细胞内部发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这些生化反应需要ATP的水解来获得能量,A正确;酒精发酵过程进行无氧呼吸,有ATP的生成,B正确;自然状态下,叶绿体内光反应生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不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C正确;脂肪酶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为C、H、O、N,组成ATP的元素为C、H、O、N、P,故相同的元素有C、H、O、N,D错误。

2.(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B.图中②的断裂一般与放能反应联系在一起

C.图中③是mRNA、质粒及某些酶共有碱基之一

D.图中④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2.

答案 C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A错误;图中②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一般与吸能反应联系在一起,B错误;图中③是腺嘌呤,某些酶是RNA,它和mRNA、质粒都含有腺嘌呤,C正确;图中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

题后悟道·归纳

  不同化合物中的“A”的归纳

物质结构

物质名称

A的含义

ATP

腺苷(腺嘌呤+核糖)

核苷酸

腺嘌呤

DN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RN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共同点:

所有“A”都含有腺嘌呤

考向二 ATP和ADP的转化过程及应用

3.(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ADP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C.一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3.

答案 D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ATP和ADP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所需的酶和能量来源均不同,B错误;一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C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ATP水解供应能量,因此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D正确。

4.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

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

D.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能”不需要

4.

答案 B 题图中M指的是腺嘌呤,A错误;食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B正确;如果ATP来自光反应,则这部分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胞吞和胞吐,C错误;ATP的合成和水解均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题后悟道·归纳

  多角度理解ATP的合成与水解

1.(2019天津理综,2,6分)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1.

答案 B 本题借助ATP的利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ATP知识,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试题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体现了对分析与对比要素的考查。

唾液淀粉酶可以在体外适宜条件下水解淀粉,但体外环境中无ATP存在,说明该反应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过程,即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B正确;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C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需要ATP,也不产生ATP,D错误。

2.(2017课标全国Ⅱ,3,6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2.

答案 C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细胞质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在适宜环境下,酶在生物体内外都有催化活性,B错误;在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胃蛋白酶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C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应该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3.(2017天津理综,3,6分)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3.

答案 C 本题考查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作用。

由题图示中A、B物质变化曲线知,A、B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酶C的作用是降低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随反应物浓度降低,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因A浓度降低导致了反应速率下降,从而导致B浓度增加缓慢,C错误;该图为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曲线,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会延长,T2值会增大,D正确。

4.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各线段含义提示:

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4.

答案 D GH线段表示当pH为G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而温度为D和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均为H,说明该酶的最适温度在DE段内,A正确;FI线段表示pH较低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较高,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B正确;温度为D,pH为G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在HI段,可见限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的浓度等,C正确,D错误。

5.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性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5.

答案 D 根据题意可知,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因此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的,其中B选项不能反映出核酶的高效性;核酸具有热稳定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其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核酶的活性也会受温度的影响;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核酶和mRNA之间有氢键形成,而切割mRNA分子也会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6.【不定项选择题】用α、β、γ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RNA的复制

B.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ATP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

D.ATP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6.

答案 BD ATP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RNA的复制;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叶绿体中水的分解需要的是光能。

7.【不定项选择题】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以下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B.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

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7.

答案 ACD 腺苷酸激酶能使ATP形成ADP,即催化ATP的水解,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A正确;细胞呼吸中的酶是ATP合成酶,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不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B错误;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的水解及ADP的形成,故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C正确;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