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76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docx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

新人音版第八册第二课《快乐的舞蹈》教学参考

  教学目标

  1.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

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

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x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4.继续学吹竖笛。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教学基本要求

  1.设问:

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

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

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4.细细聆听:

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

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部分是怎样的场面?

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聆听《x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导入:

x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

为什么?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x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x疆节奏的风格。

  4.再欣赏一遍。

  设问:

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x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

,为钢琴独奏伴奏。

  7.小结:

这是一首反映x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聆听《小步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

《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

  5.“舞曲”体裁说明。

  6.小结:

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

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知识导入:

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

3/4拍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

北欧。

  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

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

歌曲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

  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

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三、五乐句。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流畅地唱好曲调,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

  4.学唱歌曲:

  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填上歌词。

  5.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

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音乐知识:

3/8拍

  1.拍号的含义:

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2.复习2/4、4/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3.从3/4引入3/8拍。

  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

  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

  5.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

  

  

  表演《跳吧,跳吧》教学基本要求

  1.图片导入:

出示x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

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x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

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

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

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

  答案:

一个“2”一个“5”。

  教师提示:

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平行。

  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

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

  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

  9.填入歌词歌唱,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

  11.小结:

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学吹竖笛

  1.复习“567”五音指法及乐曲《划小船》[见四第七课教材]。

  2.跟我学:

  按本教材中的谱例,由教师示范,学生跟学,吹好“567”三音。

  教师任意在“567”五音内变节奏变音型,让学生跟着学吹。

  分小组由学生轮流任小老师,即兴吹奏五音,其他学生跟着学吹。

  3.练习吹奏二声部长音[教材谱例],注意声音平稳持续、二声部和谐。

  4.吹奏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教师示范。

  全体学吹。

吹奏要注意曲调的流畅,注意十六分音符及附点音符节奏。

  在熟练的前提下,可请一部分同学以x疆舞的动作表演“竖笛与x疆舞”。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课时: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

  第二课时:

学唱《我和提琴》;竖笛吹奏练习。

  第三课时:

聆听《x疆舞曲》;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

教材分析

  1.《马刀舞曲》

  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

  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一开始,由定音鼓、军鼓及弦乐器等用急板速度奏出节奏强烈的4小节引子,形成炽热的舞曲气氛。

随后,木琴、木管、圆号奏出由同音反复及小二度半音进行构成的旋律:

  后两小节的旋律由长号用滑音与木管交替奏出,相互呼应。

在反复一遍后,主题又移高小三度再次响起,情绪更为热烈奔放。

  接着由中音萨克管和大提琴奏出与前一主题作鲜明对比的抒情旋律:

  

  这一旋律重复一次后,英武剽悍、迅疾奔放的主题再现。

乐曲的结尾轻巧灵活,先作半音阶式的下行,再以五声音阶式的上行音调为结束,颇有东方的情调。

  

  2.钢琴曲《x疆舞曲》

  x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

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x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

它描绘了节日中x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乐曲是三段体结构。

  段以“”这样的手鼓节奏为引子,并在这样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欢乐歌舞的主题:

  

  这一主题通过重复、转调和发展,力度加强,变得更为热烈。

但随即出现一段舒缓、柔和的旋律,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

它取材于第二段的主题音调,起到过渡的作用。

在静寂中,手鼓的节奏突然响起,第二段的主题随之出现:

  

  手鼓节奏始终伴随着旋律,犹如小伙子敲起手鼓,引吭高歌。

在段主题再现后,乐曲在强烈的手鼓声中结束。

作曲家以豪放的笔调、艳丽的色彩及粗犷的风格,描绘了一幅x疆人民欢庆节日的风俗画。

  “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

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

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

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

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

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

  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

  

  3.钢琴曲《小步舞曲》

  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

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

其中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乐曲为二段体结构。

  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

  

  第二段与段没有太多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接着音乐又趋平静:

  

  乐曲充满柔和、典雅的氛围,仿佛是小溪在缓缓地流淌。

  现在我们听到的音乐还加入巴赫所写的另一首《小步舞曲》,由于是g小调,所以与首《G大调小步舞曲》形成了调性、调式的色彩对比。

前者显得更为明朗,后者则给人以淡雅柔情之感。

最后,《G大调小步舞曲》再次出现,构成了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听来也别有意趣。

  乐曲用弦乐和羽管键琴演奏,更能体现17、18世纪时期的巴罗克音乐风格。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

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

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作曲家介绍

  巴赫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

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

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

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歌曲《我和提琴》

  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

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

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

曲中出现了“”节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

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

  

  5.歌曲《跳吧,跳吧》

  这是一首x疆塔塔尔族民歌。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

其基本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唱舞蹈时的欢乐情景。

第二乐句曲调作了五度的大跳与乐句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欢乐的情绪时起彼伏,把x疆塔塔尔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欢乐舞蹈的热烈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