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387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1托克维尔讲什么.docx

81托克维尔讲什么

81.托克维尔讲什么

今天我们要为各位介绍的这本书叫《旧制度与大革命》。

话说2012年底,也就是我们《罗辑思维》刚刚创办那会儿,王岐山先生在中央高层的某个场合向大家推荐了这本书,结果这个消息就传出来了,结果这本书就一时洛阳纸贵。

这本书是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第一次出版的,第一次印刷的时候,就印了区区2000册,它只是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有影响。

但是王岐山这一推荐,那可不得了了,仅仅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光商务印书馆这个版本,据说卖掉了20多万册,更不要提同时还有大量的其他出版社的版本。

那你可能会说,这本书为啥这么流行呢?

除了领导人推荐之外,那你想想这书名,《旧制度与大革命》,它的作者叫托克维尔,是生活在200年前的一个法国人,他一生中还写出了另外一本名著叫《论美国的民主》。

这两本书书名,您听听,都充满了敏感词,都在撩拨当代一部分中国人的心弦,所以它一时洛阳纸贵,也就可以理解。

托克维尔这个人是1805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地区,他家里是个贵族,他一生活了54岁,是1859年死的。

他这一生官当得其实还挺大,他最高当到外交部部长。

但他这一生其实挺奇幻的,因为你看他出生在1805年,那时候是拿破仑时期,然后紧接着就是复辟时期,然后紧接着又共和了,共和一会儿又帝制了,帝制过后又共和了。

他一生就是这么倒来倒去,但是他一生当中最大的兴趣,就是搞学理研究,尤其捧出了这两本著作,就奠定了他在法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但是搞研究得有条件,你就得有钱,你什么名利都不图,就好这一口乐子,你才行。

他们家是贵族,但是不是因为他贵族就有钱。

要知道,他的父祖辈都经过了法国大革命的洗礼,说洗礼是好听的,说白了就是屠杀。

因为贵族嘛,法国大革命就是干这个的。

他们家外祖父、姨妈、表兄、表妹,都在大革命当中被杀掉了。

他的父母其实一度也被抓到监牢里了,然后马上就要行刑了,那个时候断头台快得很,从押送犯人一直到咔嚓一刀,就一分钟,高效率。

但是就在要对他父母行刑之前的几天,时有凑巧,罗伯斯皮尔被干掉了,雅各宾专政结束了,所以他父母就捡了一条命回来。

出狱之后,他爸那时候只有24岁,一头头发都急白了,他妈一度还精神失常。

但是虽然他的家族,遭到了这样的劫难,也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很多他的亲戚的家产没人继承了。

因为人死绝了嘛,于是托克维尔就继承了很多家产。

所以他一生是一个比较富有的人,那他就有专心致志来写这本书的条件。

但是说实话,这本书我今天没带来也有原因,因为也不准备向大家推荐,因为他们出版社已经卖得挺好的了,为什么不推荐呢?

因为实在是不好读,虽然它卖得那么好,但我相信,买的人没有几个真的逐行逐句把这本书读完的。

即使我这种专业的读书人读起来,也觉得诘屈聱牙,非常困难。

一直是在我们的策划人,本期节目的策划人,铅笔社的李子旸先生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够形成这样一期节目。

这就牵扯出一个疑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名著,甚至是经典,我们后人读起来觉得那么晦涩呢?

可能原因通常是一个,那就是我们作为读者,丢失了原创者,在当时面对的那个真实的问题,说白了,任何社会科学的名篇,本质上都是创作者用生命去回答当时人们关切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被丢失,我们当然觉得那些文字就陈腐不堪、陌生不堪。

那《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它面对的大问题是什么?

这就要回到19世纪上半叶整个法国人面对的情况。

要知道,在17、18世纪的时候,法国牛啊,那是欧洲第一强国,在路易十四,也就是太阳王国他统治的后期,法国的人口达到了2000万,这还得了。

当然跟中国的人口没法比啊,但在欧洲大陆,这是第一强国,当时的英格兰的人口还不到它的三分之一。

整个欧洲中部,当时叫神圣罗马帝国,当然法国人看不上它了,我们原来不是讲过吗?

伏尔泰说,什么叫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也就是今天从德国到意大利,大致是这个范围,这一大片地区的人口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法国。

法国当时的文化影响力也是吓人,整个俄罗斯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所有的人都崇拜法国。

当时在俄罗斯的上层社会里,一个贵族你不会讲法语,你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的。

所以法国在17、18世纪,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的实力,都是欧洲首强。

但是一场大革命来了,杀人无算,光当时统计,正式被法庭判决行刑的人40万人,其中在雅各宾专政时期,在巴黎那个断头台上,砍掉的脑袋7万颗。

就那么短短几年,每个月都是好几千,好几千这么杀人。

在法国其他地方,就是外省地区,也是杀人的,可以说是血流成河。

有些外省地方甚至懒得为这些人,说还打个绞架,还费个绳子,还费颗子弹,没那事,直接推河里淹死。

以至于法国外省的很多贵族的家属,要去给他们收尸,都不得不到河流的下游去捞尸体。

那在法国的首都巴黎,那就更是血流成河了。

其中有一个小段子,法国人其实科学家,尤其是在世界科学史上顶尖的科学家就不太多,其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叫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拉瓦锡也就是因为当时说了贵族的可能几句好话吧,结果就被革命法庭判决死刑,拉出去砍了。

但是拉瓦锡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他有一种科学家的精神,他临死的时候说,能不能用我的死来换得一个科学成果呢?

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和刽子手做了一个实验,他说这样,从来没有人知道人被砍头之后还能活多长时间,这样,你把我的头砍下来之后,你拎着我的头,我就冲你眨眼,你看我眨多少次,然后大概算一个时间,把这个实验结果告诉后人。

后来这个刽子手把他头砍下来之后盯着他看,拉瓦锡据说眨了十一次眼,这是唯一一个在刑场上得出来的科学实验结果。

这是一个段子了。

总而言之,当时法国人在法国大革命结束之后,他们痛彻地感受到的是两点:

第一,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沦入一片血海?

这太残暴了,当时不仅是法国人,整个欧洲人都震惊了,说法国人在搞什么搞?

那如果说过去是种族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仇杀,比如法国中世纪也有一些大屠杀,那一次也不过就杀个几千人,你这几年杀掉40万人,这在搞什么啊?

而且是同一个民族内部,所以我们以前讲过,英国人埃德蒙·伯克就觉得不可理解嘛,尤其在一些保守主义者看来。

尤其在当时世界上发生过革命的,比如说英国人光荣革命,正常过渡,没有死人。

英国和美国人打仗,就是美国独立战争,虽然是通过战争方式解决,但那也就美国人死了几千人。

40万人的血海深仇,何苦来哉?

法国人到底怎么了?

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法国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大家看看,自打拿破仑之后,法国还打过什么胜仗吗?

一直到现在,对吧,在19世纪打过什么克里米亚战争,20世纪打过什么一次大战,二次大战,虽然最后都赢了吧,那也是惨胜。

说白了,刚开始都被对手揍得不像话,最后是什么英国人、美国人卷入,他们才反败为胜。

就拿我们中国人来说,腐朽的晚清政府什么时候打过胜仗?

你说吧,都是被列强欺负嘛。

唯独一次打胜仗,就是跟法国人打的中法战争,在越南边境,我们陆军胜了一回,导致法国内阁垮台。

你连腐朽的清政府都搞不过,你这个什么列强吗?

所以法国的国力实际上就不行了。

一直到1965年,法国的GDP才再一次超过了英国,当然后来两者就不相伯仲了,什么老大老二,也就不分了。

所以法国因为大革命导致的这一次国家的沦落,尤其在经济上的表现,可以说持续了一百多年。

当时的托克维尔面对的,就是这场灾难刚刚过去,整个国家满目疮痍,面对重建的这样一副场景。

所以所有的社会精英都要考虑,这是怎么了呀?

为什么会是这样?

当时有一派声音,就是所谓的复辟派。

因为大家知道,拿破仑之后就是,反正在英国人的刺刀下,就把那个路易十八给送过来,来当法国的国王。

路易十八是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六的儿子叫路易十七,1895年在牢里就死掉了。

所以然后就是这个路易十八上台,路易十八上台之后,围绕在他身边的一帮复辟的贵族当然就想,说既然我们国家闹这么一场大乱子,是因为大革命带来的。

那好,我们就回到大革命之前,就是重建我们的贵族制度,重建王权的统治,这是当时一派的思想。

可是在他们的对立面还有一派叫自由派,咱们这本书的作者托克维尔就是自由派当中的一员理论大将。

自由派就认为,你们这帮复辟派不要再搞这一套了,搞不下去的。

原因有几个:

第一,大革命即使再不好,它毕竟为整个法国争得了自由,现在你好像把大革命否定掉,想回到之前,这本身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难道需要法国人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由再一次丧失掉吗?

更何况,你们那些贵族老爷现在流亡国外,然后又回来的这批人,他已经没有统治的合理性了。

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历史从来不像一架机器,坏掉之后,把那个零件拆掉,然后换上一个新的,还能转。

你就拿中国历史来说吧,可能在袁世凯执政期间,他就觉得还是帝制好。

是,也许你觉得帝制也不错。

但是对不起,晚晴王朝已经倒掉了。

你袁世凯想当皇帝,那就门儿都没有。

因为你没有国家养士几百年那个牛可以吹,你没有满清的几百年的社会政治威望。

你再想当皇帝,那就是万人唾骂。

所以政治上的有些事,历史上的有些事就叫“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既然贵族已经被杀光了,你们这帮复辟派还想在法国重建什么贵族政治,那已经没有历史机会了。

自由派反驳复辟派的第二个理由,就是由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里提出来的。

他说大革命可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它是一个法国几百年历史发育产生的一个结果而已,你们不要以为回到大革命之前,就一切都好了。

不是,那只是发烧,它真正的根子是你身体里的炎症,你把体温降下来,以为病就好了,你这不是糊涂蛋吗?

所以我们不能再回到大革命之前,那可能会导致大革命的恶果再来一回。

所以托克维尔是回到法国历史的社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再来重新看这个问题。

那他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为啥法国的贵族这么招人恨呢?

虽然把你们杀成那样可能也不对,但是为什么整个世界史上只有法国爆发如此血腥的革命呢?

至少到当时的历史阶段来看,托克维尔得出来的结论,这是法国封建制崩溃的结果。

这就要说到什么是封建制。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各个地方都一样,啥叫封建制?

就是没有更先进的管理技术的时候,如果想拼凑出一个大型的国家,那怎么办?

只能用封建制,我们中国人也不例外。

周天子把商纣王给干掉,那他怎么办呢?

他没有很好的管理技术,那只好他认当地人,说我封你在这儿,封你在那儿,然后你们去管。

你们到了这个地方之后,你们接着把土地分封下去。

所以它就形成了一种我们现代人不太熟悉的社会结构,就是它是一层对一层负责。

就像现代,如果我们在当代中国,我们假设实行封建制,就是处长只对司局长负责,司局长对部长负责,但是部长的命令,他到处级干部这儿是没用的。

这在欧洲历史上的封建制时代,就有一句名言叫“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可以封一个公爵、侯爵,但是公爵、侯爵下面分封的骑士他们不听我的,是逐级负责制,这就叫封建制。

这跟我们中学历史课本里讲的封建制,可不是一回事。

那这种封建制的结果,它一定是要以社会的不平等为代价的,它一定有平民老百姓和贵族老爷的那个社会分歧在,这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支点。

可是从11世纪之后,法国的封建制渐渐地崩溃了,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由,更多的自耕农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然后自耕农又和国王在一起,然后共同去剥夺贵族的权利。

大家看,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贵族老爷原来他不仅管着一片地方,拥有一片财产,而且他要作为一个地方的负责人,去承担公共事务的责任。

这句话特别重要,他不仅是骄奢淫逸的权利,还有相关的承担公共事务的义务。

但是封建制崩溃之后,自耕农越来越多,国家权力向地方渗透越来越厉害,很多地方的什么总督,都是巴黎派来的,跟你这个贵族老爷没什么关系。

那贵族就变成了一帮什么人呢?

就是天天躲在城堡里,吃喝玩乐加作恶。

包括那个法国中世纪大家也都知道,那个贵族欺男霸女起来,那是厉害得不得了。

那个姑娘的初夜权都得给他,得先让他睡了,然后才能嫁人,天天在那儿欺男霸女。

最后的结果就是贵族变成了一个极端遭人痛恨的阶层。

所以当时法国文人写了一首诗,那个诗句大概是这么说的,说那帮家伙,当他们在城堡里作恶的时候,城堡外面就有一棵树在成长,这棵树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做成绞架,把城堡里那个作恶的人给吊死,这就是整个法国社会的情绪。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在描述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很多漫画,说贵族老爷怎么骑在老百姓的头上,这其实只是一个片面的事实。

确实贵族也欺压,但是那总比俄国好吧,总比当时还在搞农奴制度的德国人要好吧。

但为什么法国的贵族这么招人恨呢?

就是因为他只享受吃喝玩乐的权利,但已经不去尽所谓的地方公共事务的义务了。

那今天的中国人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企业家,如果他又创新,又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机会,他有钱,认了,因为你承担公共责任。

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富二代,你天天也没有别的事做,你的经营企业才能也不如你爹,你天天就是坐吃山空,然后天天吃喝嫖赌抽大烟,你说这样的富二代能不招人恨吗?

如果你再敢出来作恶,那老百姓的一腔怒火,岂不就要倾泄在你们这些人的头上。

这就是法国大革命最后的导火索。

所以托克维尔分析,正是封建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大革命这枚恶果。

说到这里,托克维尔突然笔锋一转,提出来一个绝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到了即使在200年后的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启发意义。

那就是当一个社会,经过革命性的破坏之后,原有的社会结构就被破坏掉了,那么怎么重建它的中间结构?

中间结构的重要性,就是托克维尔第一次,请注意,在政治学里把它提出来的。

啥叫中间结构呢?

其实就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贵族老爷。

你不要以为贵族老爷就是吃饱了没事作恶,他们也提供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共服务,比如说地方治安,比如说法庭上的各种正义,他得当法官,给老百姓判案子。

还比如说,一旦出现灾荒年,谁来赈灾,谁来做慈善,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人身保护。

要知道,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很多农民,是给贵族老爷写投效书的,我饥荒,我活不下去,我没本事,我能不能终身为你服务,给你当奴仆,你给我提供食物和各种各样的保护。

所以在贵族和农奴之间的那个关系,其实也有它温情脉脉的那一面,是保护者和被保护人之间的关系。

往往这个贵族和农奴之间,它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监护和被监护人。

它有这种关系在,这就叫中间阶层。

而法国大革命把贵族这么一杀,他们没有了。

那整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呢?

就是每一个原子状的老百姓,直接面对中央政权,这就是现代社会结构逐渐演化出来的。

但是在当时来看,这很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暴政。

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一个封建制的社会和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哪种更好呢?

还真说不清。

封建制有它的好处,比如说我们给大家说几个好处:

第一,它的中间结构是贵族老爷,贵族老爷它对自己是一个有要求的阶层。

贵族不是光你有钱,你爹是贵族,你就是贵族,你一定得有相应的教养和行为方式。

而且当时在欧洲社会,有一点我们今天中国人理解起来有困难,就是贵族之间的认同感远远超越于国家之间的认同感,什么意思呢?

就是全欧洲的贵族觉得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嫁娶,交朋友,都可以。

但是我们跟奴仆,跟农奴,跟平民老百姓,那可不是一回事。

所以以前的节目我们就讲过,贵族可以当着自己的奴仆的面做爱,可以当着奴仆的面拉屎、撒尿,他觉得无所谓。

因为我们不是一样的人,他的所谓的行为规则都是跟贵族阶层之间,所以国家认同反而没有阶级认同那么强。

不是有个段子讲吗,俾斯麦就是德国后来那个铁血宰相,他年轻的时候不是在俄国当外交官吗?

当时俄国沙皇就特别看重他,说这个小伙子行,要不你留下来在我这儿当官吧。

俾斯麦说不干,然后回到德国,传为美谈。

这种事在现代社会,就是国家主权高于阶层认同的社会。

你怎么能够理解?

一个中国官员在美国被奥巴马给留下当官,这个事不可能,这叫叛国。

但是在当时欧洲的贵族社会,这就是可理解的。

因为贵族之间有阶层认同。

那封建制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它的很多治理是带有人情味的,政治没有那么残酷。

说到这儿,我们举一个中国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2006年,教育部下了一纸文件,说把农村的几十万不够格的代课教师给淘汰掉,你说这件事有错吗?

当然没错了,农村的代课教师,他很多东西水平不够,岁数又大,再给他教孩子,那不误人子弟吗?

所以作为中央政府来说,一纸行政命令,把这几十万人给开除掉,这个也是正常的一个结果。

但是在民间最具体的地方,你就会发现很多在情感上让人很难接受的事实。

比如说有一些村子的老教师,他已经五六十了,这个村子恨不得几代人都是他教出来的,他虽然水平不好,但是他也许道德很好,大家对他很尊重。

我原来当记者的时候到农村采访,一个村支书接待外面记者,一定要把村小学最老的教师叫来陪席的,一起喝酒的,为什么?

这是村里最有威望的人。

现在教育部一纸命令,让他下岗。

所以有的农村代课教师说,说我从此走路都绕着学校走,我就一辈子不能再看见学校,太伤心了。

你说这个事哪头对?

因为在教育部的官员来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要解决它。

中国多少万代课教师,在我的文件上就是一个数,而且只要我干这件事情的理由足够,那我就是签个字的事情,这个事是理性,它跟情感没关系。

所以你看,如果是由贵族老爷统治,他在这个村,他说了算,这种农村代课教师的事情,他可能就不会这样解决。

你看,这就是封建制的统治和中央集权制统治的一个区别。

当然,我们拿今天中国的事举例子,只是便于大家理解。

那封建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地方事务的处理效率,是相对较高的。

给大家还是举个中国的例子,好理解。

你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造长城,这个长城造得很难,又搞出了个孟姜女。

而且为什么造长城?

就是为了抵抗匈奴。

可是你要学中国历史稍微进一步,你就会发现,秦长城是在当时的七国,就是战国长城,什么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的基础上给修建的。

说白了,原来中国就有长城,那这个长城是谁造的?

就是诸侯国自己造的,为什么?

因为地处北方的这些诸侯国,他自己就要抵抗匈奴。

可是你看后来,秦汉之后就有什么破匈奴的名将,什么卫青、霍去病,就说明匈奴问题已经变得很大,不得不靠一些军事奇才,在整个国家受尽屈辱多少年之后,再出塞击垮匈奴。

但是在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匈奴之患一直存在,它为什么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将?

当然什么李牧,也有这样的名将,但是很少,名气也没有那么响,说白了,什么原因?

就是因为如果是封建制,诸侯国各自处理问题,那个匈奴之患,那就是我们自己人的问题,所以大家会拼命打仗。

可是到了秦汉大一统王朝时期,我是一个楚国人,我被你们征发到北边长城来,跟我这一辈子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匈奴人打仗,那凭啥呢?

他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自然就不强嘛。

所以你看,为什么秦始皇一修长城,就搞出了一个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呢?

原来什么燕长城,赵长城,他们自己修长城,怎么就没有发生这样的惨剧呢?

因为那个是小地方的共同主义,他们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他就没有那么多怨言嘛。

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法国当时的情况也是一样。

总而言之,没有封建社会,没有贵族老爷,当这个中间阶层之后,我们现在继续往前看。

托克维尔问,那往前走,我们咋走呢?

今天我们向各位介绍了一本书叫《旧制度与大革命》,它的作者托克维尔,在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当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随着大革命的洗礼和封建制的崩塌,贵族作为一个社会中间阶层消失掉了。

那请问这个社会,该何去何从呢?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国家还是那个国家,人民还是那些人民,接着过日子呗,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因为当个人还是原子化的个人的时候,当他去面对那个强大的中央政治权力的时候,他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所以你看20世纪在整个欧洲,这个恶果就爆发出来了,因为没有社会中间阶层。

比如说在德国,没有容克地主来制约中央权力,那就会放出一个希特勒,他就会把原子化的个人,无论是用枪逼着,还是用自己的煽动,去投放向任何他愿意投放的战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间地狱的惨剧,不就这么酿就了吗?

20世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出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暴政,就是这样被放出笼的。

所以19世纪的托克维尔,实际上是有先见之明的,那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法国一家的问题,是所有高度发展的文明,只要封建制发生崩塌,都会出现的问题。

当然各个民族有各自的智慧,它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不一样的。

你比如说中国人,它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庞大的中央皇权集权,地方上原子化的个人,那怎么办呢?

中国人有两个办法:

第一,皇权不下县。

地方上有一些自治的传统,一些绅士来处理家乡,无论是修桥造路,还是做一些慈善,还是给邻里之间评理这些事,不需要国家操心,地方就自治解决了。

中国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儒家的意识形态。

现在我们都说打倒孔老二,觉得儒家很腐朽,哪里是那么回事!

儒家思想是制约皇权的一剂解毒剂,因为很多士人都心怀思想,我要文死谏,死了我都得跟皇上说那个让他感到不痛快的话。

你像在明朝的皇帝看到文人就烦,因为没办法,你打屁股,你把他弄死,他流芳百世,他乐得。

所以明朝的皇帝真的是拿士大夫没办法,这就是一种制约的力量。

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案,托克维尔时代他怎么知道呢?

他能看到的无非是欧美人的那些解决方案,摆在他面前的活生生的一个先进典型,那就是英国人。

英国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其实英国在以前我们讲大英帝国和讲保守主义的时候,都提到过英国人的办法,就是它不求一个突然的变化,它是慢慢地改进,它的很多社会结构,都是这样的一个特征。

比如说它的贵族制度,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讲,英国的贵族叫自然贵族,就是他不是说你这个血统,你爷爷的爷爷是贵族,所以你就是贵族,没有那个事。

它是一个相对开发的结构。

你比如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经常听说,谁谁谁又被英女王封了爵士,你比如曼联队原来那个教练弗格森,不就被英女王封了爵士吗?

我们香港的大富翁李嘉诚,还有什么邵逸夫,也被英女王封了爵士。

包括对外国人都可以封,你比如说著名的哲学家,原籍是德国人卡尔·波普尔,封个爵士,是有这样英国的传统。

包括英国人封爵士可能最奇葩的人就是海盗德雷克,海盗啊,因为他拥有的这个海军的力量帮了英王很多忙,一抢西班牙人的银子,然后再跟无敌舰队战斗的过程中,帮了英国海军很大的忙,起了很大的作用。

打赢仗之后,英国女王说,什么海盗不海盗,封爵士,勋爵。

你看,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结构,所以托克维尔当时那本书里就写到,向英国学习,这是不可能的。

人家是一个慢慢演化过来的,一个像生物一样慢慢长成的结构,我们永远丧失了这样的机会,那怎么办呢?

还有没有其他典型呢?

所以托克维尔在年轻的时候,准确地说,1831年,他借助一个机会,把自己的眼光投向了大西洋的彼岸,那就是美国。

1831年的时候,托克维尔只有20多岁,他借助了一个啥机会呢?

就是跑到美国去考察监狱,这么一个公务员出差的机会去了美国。

1831年的5月在纽约登岸,然后他基本上是把美国当时重要的地区全部都跑遍了。

他是先从纽约,然后绕到五大湖,跑到那边,当时美国的边疆也就在那儿了,然后一路再往南走,顺着密西西比河到达新奥尔良,然后再转回东部,回到了华盛顿。

所以基本上他把美国当时的所有的文明地带都走了一个遍,采访了无数多的人。

这个托克维尔在此行当中,他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走美国,兴奋得就不得了,觉得很多事物都很新鲜。

然后回到法国之后,1835年就抛出了那本书,他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的上卷。

那托克维尔为什么这么兴奋,他在美国看到了啥?

就是美国人突然提出了一个没有贵族社会,但是同时建成一个良好社会结构的全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今天谈论欧美,基本上觉得胡子眉毛一把抓,他们都是一伙的,都是蓝眼睛长鼻子。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当中,那美国在欧洲人看来也很新鲜,说一个国家居然没有国王,没有头领,那也搞一个政府,这怎么搞得成呢?

欧洲遍地都是国王,往亚洲一看,那更是权力更大的国王和帝王。

世界上唯独一个那么大的国家,而且那么年轻,那么旺盛的生命力,没有国王,政府几乎都看不到,这是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最切身的体会。

那这个国家它怎么治理的呢?

托克维尔发现,在美国的乡村也好,城市也好,你看到的那些公民自治的传统,是非常发达的。

就是每一个地方,甭管是一个镇子,还是一个城市,很多问题就是从下到上的逐层去解决。

就是什么地方我们都不找政府的麻烦,我们自己解决,无论是街道的治安,教堂的修缮,都是自己解决。

所以托克维尔就写,说法国人即使是在海外殖民地也是一样,哪有这种自治的传统呢?

他们好像觉得出了我家院门,所有的事都是政府的事。

你听着,跟我们现在中国人有点像吧?

对,用辜鸿铭的说法,在欧洲所有民族当中,法国人和中国人是最像的。

所以当时的托克维尔觉得特别震惊,居然有这样一套解决方案。

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