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
鄂尔多斯市经济腾飞的引擎
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支撑未来较长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我市设有1区7旗,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9个乡苏木,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布局。
2008年我市总人口达到159.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4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01%。
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 M·Nor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我市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并呈现以下特征:
(一)城镇人口大幅增长,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
根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城镇人口为103.44万人,城镇化率为65.01%,比全区平均水平51.71%高13.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在十二盟市中居第5位,排在乌海、包头、阿盟、呼伦贝尔市之后。
从2000年人口普查到2008年,我市总人口增加了19.5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城镇人口增加了42.7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3万人。
城镇人口增速远远大于总人口增速。
2008年全区各盟市城镇化率一览表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
全区
2413.73
1248.26
51.71
乌海市
48.27
45.01
93.26
包头市
253.22
192.21
75.91
阿盟
22.05
16.52
74.90
呼伦贝尔市
269.88
179.35
66.46
鄂尔多斯市
159.13
103.44
65.01
呼市
267.21
161.06
60.28
锡盟
102.71
55.47
54.01
巴彦淖尔市
173.76
77.49
44.60
兴安盟
160.14
61.66
38.51
赤峰市
435.10
164.45
37.80
通辽市
309.07
114.37
37.01
乌兰察布市
213.19
77.23
36.23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全市积极推进宜居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力度不断加大。
2008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221.08亿元。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4574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79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2.21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5.48%,燃气普及率达到66%,污水处理率达到72.5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0平方米,城市的承载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今年5月,机场扩建工程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276万人次设计,新建航站楼45000平方米、停车场35000平方米、货运站1700平方米。
计划2010年建成运营。
全市大力推进旧城区绿化、亮化、美化、畅通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
在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各旗区城镇化建设更是锦上添花,按“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以提升城镇品位,全力打造“宜居”城镇。
被誉为自治区级的城乡统筹示范区的罕台镇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已开工建设,该试验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0万平方公里,该区的“宜居”特色堪称“示范”;鄂旗相继实施和完成一批大的建设项目,“宜居”小城镇美景初现,基础性、功能性设施不断改善;伊金霍洛新增道路面积65.3万平米,新增绿地面积356万平米,建成区面积达到25.16平方公里;全面实施旧城改造,镇区面积拓展到4.5平方公里。
(三)城市扩容成为新的亮点,各地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东胜——康巴什——阿镇三区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20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已由2000年的68.8平方公里扩大到2008年的169.4平方公里。
全市159.13万城镇人口中,东胜区有城镇人口38.68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24.3%。
随着城镇人口聚集,我市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2008年全市创造第三产业增加值613.92亿元,三产所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27.7%提高到38.3%。
东胜区先后开发铁西新区4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5.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7平方公里。
康巴什新区城市建设异彩纷呈,七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馆、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中心、鄂尔多斯民族剧院、鄂尔多斯会展中心、鄂尔多斯市新闻中心、鄂尔多斯市体育馆)。
新区编制完成了乌兰木伦滨湖景观带、成吉思汗广场改造以及亚洲雕塑艺术主题公园等大批重点城市建设工程。
准旗大路新区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规划“一区两基地”:
市政区、煤化工基地、东工业基地。
道路景观绿化及生态绿化工程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完成市政道路绿化总面积4.3万亩。
鄂旗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宜居、和谐的幸福鄂托克”的目标,新旧城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鄂旗乌兰镇新旧城区市政道路建设总投资5400万元,镇区也以每年2-3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拓展。
乌审旗围绕扩容提质,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重,编制了乌审旗嘎鲁图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项体系规划及各苏木镇总体规划,投入6亿多元实施旧城区改旧拓新、道路改造、排水排污、集中供热以及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工程;政企联手启动建设规划面积达33平方公里的石化创业新区。
二、制约我市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实践中还存在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旗区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人口密度东西差距明显。
我市各旗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等差异较大,以致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
八个旗区中城镇化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有东胜区92.1%、准旗57.3%、前旗53%、鄂旗69.5%、伊旗61%,除乌审旗50.2%外,其余两个旗县城镇化率均不到50%,分别是达旗48.8%和杭锦旗48%。
最低的杭锦旗城镇化率48%,比全区水平低3.71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最高的东胜区比全区水平高40.39个百分点。
我市人口密度达18人/平方公里,以东部地区为主要旗区的人口密度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其中,东胜区人口密度高达168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9.3倍;达旗的人口密度高达37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2倍;准旗的人口密度高达42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2.3倍;伊旗的人口密度高达29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1.6倍。
而西部旗区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6人/平方公里。
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进入东部地区工作和生活,在不断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的同时,也给提高生活和生产环境质量以及改善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都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城镇化速度增长较快,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但实际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以二、三产为主;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转移;城镇空间形态的扩大,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城镇生活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市转变。
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虽然已达到65.01%,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民溶入社会需要较长时间。
农民就业渠道单一,进城后大多在劳动密集行行业从事劳动,劳动报酬偏低;城乡二元结构仍旧存在,原有的户籍身份体系仍然生效。
这种身份限制使得农民难以真正溶入城镇社会结构中,只能成为从农民到工人的“过渡人”或村民和市民之间的“边缘人”。
二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无法承担城镇养老、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其他消费支出。
三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2008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
58.1:
38.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3.0:
26.7:
40.3,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与从业人员构成背离,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影响了我市经济发展。
四是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
由于城镇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速度远远低于城市人口增加,使得部分指标人均占有量有所降低。
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较2000年有所下降。
(三)受教育程度低,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2008年,我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虽较往年有所增长,但仅相当于初中水平,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的就业机会大为减少,增加了在城市生活的难度。
特别是还有35%的农村人口,推动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根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我市常住人口中,全市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2.01%;其中男性为7.13%,女性为17.25%。
全市6岁及以上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农业户口中,未上过学的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到2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文化程度占13%。
而拥有专科以上学历者,在农业户口中仅占5%。
受教育程度低,直接导致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就业竞争力弱,很难适应那些要求比较高的非农产业,在客观上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三、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城镇发展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实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调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资源,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全面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
(一)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完善城市规划
提高城镇规划水平。
要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规划建设理念,合理确定不同层次城镇功能性质,注重城镇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培育城镇文化,提升城镇品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强化城镇管理机制。
完善城镇管理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规范管理。
落实市容环境属地管理责任制,合理调整市、区县、街镇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县、街道、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作用。
(二)坚持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差距
小城镇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基础设施差,没有特色产业,没有形成劳动力集聚。
我们应在准确评估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水资源供应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城镇的产业支撑,按照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分布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搞好城市建设与发展。
不要全面铺开,而是有重点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市镇,实现做大做强做优。
要重点加强以东胜、康巴什新区、阿镇为中心,沙圪堵镇、薛家湾镇、棋盘井镇、树林召镇、乌兰木伦镇等工业重镇为骨干的城镇区域经济群发展,利用这些城镇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不同,形成城镇区域经济带,不断增强城镇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更好的发挥城镇区域经济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三)突出城镇化质量,推行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发展不仅是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在我市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要着力克服盲目扩张城镇区域规模的做法,在现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城市内涵和功能的现代化,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的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城市发展上的认识障碍,推行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在城市化内涵发展上,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运作效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积极推进先进生产要素和服务业向城市集聚;在城市化的外延发展上,更多地通过城市现代化进程,扩大城市市场、产业、文化等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扩散、辐射的范围,从而使各类城市都得到合理、健康发展,以推进城市现代化乃至整个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节约用水。
要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建立节约用水机制,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建设节水型城镇、节水型社会。
城镇和居民用水要逐步建立健全用水累进加价制度,逐步推行分质供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全面推进节水工程建设。
节约土地。
坚持保护耕地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少占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使用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
强化新增用地的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盘活各类闲置土地。
(五)拓宽融资渠道,打造宜居城镇
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由财政投入、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形成投资、建设、经营、回收、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要增强和完善城镇功能,集中力量加强城镇地下管网、公用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加强城镇的文化、教育、体育、景观、小区公用设施建设,建设规模合理的城镇绿地,满足居民就业、就医、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创建最适合人居住的室内环境、社区环境、城镇环境。
(朱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