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152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广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A~E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

请回答: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____。

(3)写出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

【答案】铁CuSO4

复分解反应H2(或氢气)

【解析】

【分析】

B是酸,根据所给元素的种类,B是H2SO4,碱C和盐D有相邻的边,则碱C能与盐反应,所以C必须是可溶性的盐,C是Ca(OH)2。

盐D能与Ca(OH)2、单质A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所给元素的种类,D是CuSO4,A是Fe。

氧化物E能与稀硫酸反应,且能转化为Ca(OH)2,所以E是CaO。

【详解】

(1)A是铁,D物质的化学式是CuSO4。

(2)E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B物质是H2SO4,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氢气。

【点睛】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2.根据图示推断(假设均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D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B是水,则A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白色沉淀C的反应:

______;

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

______。

【答案】FeCl3Fe2(SO4)3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3BaCl2=3BaSO4↓+2FeCl3FeCl3+3NaOH=Fe(OH)3↓+3NaCl

【解析】

【分析】

加入氯化钡后生成的白色沉淀C不溶于硝酸,且生成黄色溶液D,故C是硫酸钡,由于D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氯化钠和E氢氧化铁,则D是氯化铁,有色溶液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D是氯化铁,化学式为FeCl3;

(2)若B是水,A是溶解后形成的硫酸铁溶液,故A是硫酸铁固体,化学式为Fe2(SO4)3;

(3)若B是酸,则与A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C和红褐色沉淀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3BaCl2=3BaSO4↓+2FeCl3、FeCl3+3NaOH=Fe(OH)3↓+3NaCl。

 

3.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答案】CH4+2O2

CO2+2H2O分解反应产物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等)

【解析】

【详解】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知,A为甲烷,化学式为CH4,燃烧需要氧气,B是氧气;甲烷经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能够电解,因此D是水,C是二氧化碳;电解水产生的E可以做燃料,则E是氢气;

(1)反应①是甲烷燃烧的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2)反应②是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E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产物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等).

 

4.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

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过氧化氢

水+氧气分解反应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解析】

【分析】

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

【详解】

(1)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氧气,C是二氧化锰,D是水,E是硫,F是二氧化硫;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黄色粉E在B中燃烧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

二氧化硫,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C、D、E均属于碱,E为蓝色。

(1)写出化学方程式C→B:

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3)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NaOH;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分析】

根据“E为蓝色”,则E为含有铜离子;根据“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则A为氧化钙;根据“C、D、E均属于碱”,则C为氢氧化钙;结合图框,则B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E为氢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反应C→B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根据分析,D为氢氧化钠,故D的化学式是:

NaOH;

(3)根据分析,C为氢氧化钙,故C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6.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

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O2酸置换反应CuSO4+Ca(OH)2=CaSO4+Cu(OH)2↓(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详解】

(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B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一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氧气、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

CuSO4+Ca(OH)2=CaSO4+Cu(OH)2↓。

 

7.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F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

铁、生石灰,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水。

他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B+F)、受热分解反应(E)、置换反应(A+C)、中和反应(C+D)、复分解反应(B+C)等反应类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名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常温下铁参加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B+F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苏打NaOH置换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E受热发生分解反应,故E是碳酸氢钠,置换反应(A+C)、中和反应(C+D),所以C使硫酸,A是铁,D是氢氧化钠;化合反应(B+F)、复分解反应(B+C),说明B是氧化钙,F是水,带入检验,推导正确。

【详解】

(1)碳酸氢钠的俗名:

小苏打;

(2)D的化学式为:

NaOH;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B+F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8.如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

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和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又称为_________反应。

【答案】

(1)Na2CO3HCl

(2)BaCl2+Na2CO3==BaCO3↓+2NaClMg+2HCl==MgCl2+H2↑

(3)复分解中和

【解析】

分析:

对于给定物质在表格转化中的解决,可以采取先综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后将之与表格对应的方法解决.本题中H2SO4是整个反应中的核心,而给定的物质中有三种物质与之能够反应,所以要从这一点进行突破.

解:

在给定的转化关系中,硫酸与甲、乙、丁三种物质反应,而甲、乙、丙、丁(Mg、BaCl2、Na2CO3、HCl)中只有HCl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丙为HCl.而丁只能够和硫酸和盐酸都反应,所以丁为Mg.

在剩余物质(BaCl2、Na2CO3)中,既能与硫酸反应,也能与Ca(OH)2反应的是Na2CO3,所以乙为Na2CO3,则甲为BaCl2.

所以甲Mg;乙BaCl2;丙Na2CO3;丁HCl.

故答案:

(1)Na2CO3;HCl;

(2)BaCl2+Na2CO3=BaCO3↓+2NaCl;Mg+2HCl=MgCl2+H2↑;

(3)复分解;中和.

点评:

解答时可以先将表格分析,可以看出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有三种能够和硫酸反应,只有丙不与之反应,所以先确定丙为HCl.

 

9.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_____________。

(2)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符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D为水,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CaCl2=CaCO3↓+2NaCl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NaOH+HCl=NaCl+H2O(或CO2+2NaOH=Na2CO3+H2O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是盐和盐的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则C为碳酸钙;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为氢气;若D为水,则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详解】

(1)若A与B属于同类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C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纯净的C物质可用作补钙剂,则C为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2)若B为稀硫酸,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为氢气,则A符合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3)若D为水,则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者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生成盐和水,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生成盐和水。

 

10.实验室有溶液样品

,其中可能含有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样品

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除标有“过量”外,均恰好完全反应)。

(1)气体

为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溶液

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

(3)该溶液样品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向样品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可知样品中一定有硝酸铵,B是氨气;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可溶于硝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固体C中加稀硝酸部分溶解,说明固体C中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溶液D中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E,说明E是氯化银,溶液D中一定有氯离子。

【详解】

(1)根据分析知,气体B为NH3。

(2)样品M中有硫酸钠,加入的氢氧化钡和稀硝酸都过量,故溶液D中一定有

(3)该溶液样品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11.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

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

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答案】氮气CO2+3H2

CH3OH+H2O化学性质可燃性酸性增大

【解析】

【详解】

(1)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故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氮气。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3)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和化学性质不变;

(4)乙醇在实验室通过燃烧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所以乙醇具有可燃性,通过类比思想可知,甲醇也具有可燃性。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酸性增大,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故答案为:

(1)氮气。

(2)CO2+3H2

CH3OH+H2O。

(3)化学性质。

(4)可燃性。

(5)酸性增大。

 

12.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可做食品干燥剂。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③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CH4Ca(OH)2+CO2====CaCO3↓+H2O气体干燥剂或食品干燥剂化合产物是水,无污染

【解析】

(1)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CH4),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通电会生成气体B和气体C,所以A是水(H2O),C会与甲烷反应,所以C是氧气,B是氢气,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更说明A是水,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所以E是氧化钙,因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F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D是CH4;

(2)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氧化钙,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4)反应③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5)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产物是水,无污染且热值高。

 

13.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复分解反应BaCl2+H2SO4=2HCl+BaSO4↓补钙剂(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因此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D是氧化钙,E是硫酸,F是盐酸。

【详解】

(1)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2)D是氧化钙,F是盐酸,反应①是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E是硫酸,F是盐酸,反应②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4)B是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合理即可)。

 

14.“苏打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迷宫如图所示:

(1)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苏打同学”应行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

(2)苏打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它与这些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2CO3+Ga(OH)2=CaCO3

+2NaOHNa2CO3+2HCl=2NaCl+CO2

+H2O.

【解析】

【详解】

(1)苏打即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其他物质不反应,故答案为:

(2)苏打在刚进迷宫时,首先碰到了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Ga(OH)2=CaCO3

+2NaOH,然后遇到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

+H2O.

 

1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F﹣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反应B→F的现象是_____

【答案】H2O22H2O

2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放出大量热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F能够和D反应,因此F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够产生水和C,水也能产生C,因此A可以是过氧化氢,C是氧气;氢氧化钙能够和G反应,氢氧化钙和G都能产生E,E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钙;则G可能是碳酸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

(2)由分析可知,B为水,C为氧气,B→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H2O

2H2↑+O2↑。

(3)F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且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所以反应F→E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4)B为水,F为氢氧化钙,反应B→F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热,故填放出大量热。

 

16.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FeCl2、MgCl2、CuCl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