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464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docx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清远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钡、硫酸铜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操作:

(1)把白色固体放入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2)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水灰水中,澄清水灰水变浑浊;

(3)向操作

(2)后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包粉末一定有_、__,一定没有__、_____,可能有_____。

【答案】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铜硫酸钾氯化钠

【解析】

【分析】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详解】

(1)把白色固体放入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2)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水灰水中,澄清水灰水变浑浊,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钾;

(3)向操作

(2)后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中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以这包粉末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钡,故填碳酸钠、氯化钡;

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钾,故填硫酸铜、硫酸钾;

可能有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则单质A为_______或______;

(2)若B为非金属氧化物,则反应③为____________;

(3)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则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C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详解】

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点睛】

(1)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单质A为氢气(或碳),A和金属氧化物B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D和水(或二氧化碳)C,反应②为氢气(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或二氧化碳);反应③为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代入图示,验证合理;

(2)若B为非金属氧化物,B可能为二氧化碳,反应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A是氢氧化钠、C是水、D为碳酸钠,反应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反应③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代入图示,验证合理;

(3)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则反应①可以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故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C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反应②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③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3.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

某化工厂利用优质石灰石(含少量SiO2等不溶于水和稀盐酸的杂质)为原料得到高纯CaCO3.其工艺流程如图:

(1)该流程图中出现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_____(填名称)。

(2)实验室进行操作I的名称是_____,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3)请完成“转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_____NH3+CO2+_____═CaCO3↓+2NH4Cl

(4)该工艺的副产品NH4Cl的用途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二氧化硅(填名称)过滤玻璃棒2H2O氮肥

【解析】

【详解】

(1)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一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流程图中出现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

(2)实验室进行操作I得到不溶性物质和溶液,所以为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根据图中“转化”步骤中反应物为氯化钙和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物氯化铵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个数小于氨气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所以水应该也是反应物,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

(4)该工艺的副产品NH4CI的用途有氮肥。

 

4.“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

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甲ABC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写出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BAABD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

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

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

【详解】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甲→C→D→B→A,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

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

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由以上分析,只有二氧化碳与一种物质反应,如果氢氧化钙先出掉后,最后剩余二氧化碳的话,二氧化碳就不能出掉了,所以A玩家的牌出不掉;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他们的出牌顺序为甲→B→D→C。

 

5.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F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D_____,F_____.H______

(2)写出G+E→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_____.

【答案】灭火剂

【解析】

【分析】

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A高温生成B和C,则B和C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和水反应生成D,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E,则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B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钠,H是蓝色沉淀,则H是氢氧化铜,G中含有铜离子,F和稀硫酸反应生成G,则F是氧化铜,G是硫酸铜。

【详解】

(1)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化学式为,A高温生成B和C,则B和C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和水反应生成D,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E,则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B是二氧化碳,E是氢氧化钠,H是蓝色沉淀,则H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G中含有铜离子,F和稀硫酸反应生成G,则F是氧化铜。

(2)E是氢氧化钠,G是硫酸铜,G和E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G+E→H的化学方程式为。

(3)A高温生成B和C,则B和C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和水反应生成D,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E,则C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B是二氧化碳,物质B的一种用途灭火剂。

【点睛】

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H是蓝色沉淀,则H是氢氧化铜,F和稀硫酸反应生成G,则F是氧化铜,G是硫酸铜。

 

6.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D是无色气体,C为白色沉淀,A、E是黑色固体,G为红色固体,C为白色沉淀。

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

(1)写出A、E、G的化学式:

A_____、E_____、G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_____。

(3)写出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答案】CFeCu用作建筑材料Ca(OH)2+CO2═CaCO3↓+H2OFe3O4+4CO3Fe+4CO2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D是无色气体,C为白色沉淀,A、E、F是黑色固体,G为红色固体,C为白色沉淀,B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二氧化碳高温生成D,所以D是一氧化碳,E点燃生成F,所以E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G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A是C,E是Fe,G是Cu;

(2)C是碳酸钙,一种用途是:

用作建筑材料;

(3)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②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Fe3O4+4CO3Fe+4CO2;

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氧化铜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_”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如果过程②所加的试剂为稀硫酸,反应过程的现象是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

【答案】H2做导线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2CuO2Cu+CO2↑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H2,故答案为:

H2;

(2)红色固体单质为铜,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做导线,故答案为:

做导线;

(3)反应②为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现象是: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氧化铜要转化为铜,一般要使用还原剂碳或氢气,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

C+2CuO2Cu+CO2↑;置换反应。

【点睛】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熟记一些物质的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判断属于哪种物质.如根据密度最小判断是氢气,根据红色金属单质判断是铜。

 

8.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A为红棕色粉末,为有毒气体,F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