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859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

七上生物知识点复习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说明:

本学科考试要求分为A(了解和识记)和B(理解和运用)两个层次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如:

动物、植物以及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

2、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性区别在于:

生物具有生命特征。

3、生物都能表现一些生命现象。

如:

大部分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具有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等。

4、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A

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

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

显微镜的种类有光学显微镜(中学实验室常用的)、电子显微镜、数码显微镜等。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①参照课本第10页图1-9,把显微镜的结构标好

②以下这几个结构及其作用要熟练掌握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象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物象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

遮光器--------光线强时,小光圈;光线弱时,大光圈

反光镜--------光线强时,平面镜;光线弱时,凹面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镜座,将其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物镜前端据载物台1CM左右)。

转动遮光器选择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睁开双眼,用一只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注意:

避免阳光直射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与对光有关的结构有(从上到下顺序):

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

(3)放置切片标本

取一标本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

切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和玻片相撞),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4)观察

用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是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能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还不够清楚,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①显微镜成的像是:

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如:

b------q↖------↘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范围越大;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越清晰,视野越暗、范围越小。

③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

(哪偏往哪移)

如:

要将视野中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

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④污点问题:

存在于三个地方:

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5)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

将标本从载物台上取下收好或者清洗好,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转动到垂直方向。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然后按照取镜的方法,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A

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以“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A”为例。

(1)提出问题:

水温变化会对金鱼呼吸次数产生影响吗?

(2)作出假设:

水温变化会(或不会)对金鱼呼吸次数产生影响。

(3)制订计划:

①选择健康的小金鱼,三个大烧杯,编号A、B和C,烧杯A注入一定量常温水,烧杯B注入水温降低5℃的水,烧杯C注入水温降低10℃的水。

②分别测定小金鱼在烧杯A、B和C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计划实施,每组都要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

(5)得出结论:

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将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研讨。

科学探究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

 

第2章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A

1、在自然界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区分:

乔木和灌木(参阅课本23页小资料)

3、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生物因素。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物依赖环境如:

鱼儿离不开水;

生物适应环境(普遍存在的)如: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生物影响环境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松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地衣腐蚀岩石等

环境影响生物包括以下2点

(1)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如:

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

举例: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初冬,大雁往南飞------温度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了地面上------空气;极地狐和大耳狐-----温度

沙漠里,植物种类稀少,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水分

(2)生物因素影响生物

举例:

蝴蝶和花粉、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互利共生;大豆和菟丝子-----寄生

狮子和兔、鹿、斑马----捕食;水稻与杂草-----竞争;

蚂蚁之间传递信息------种内互助;农作物之间的种植密度------种内斗争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A

1、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相对湿度影响”的实验。

(1)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是干湿表,需要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相对湿度,其中裸地是对照组,单一变量是植被;

(2)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

灌木丛相对湿度最大,裸地相对湿度最小。

(3)实验结论:

植被可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原因是植物能够进行蒸腾作用。

(4)注意事项:

①测量过程中,要远离水源;

②测量时,干湿表距离地面相同距离。

 

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A

1、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

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根据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没有生产者,其他生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

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如细菌、真菌等。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

二、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A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①按所处环境分类森林生态系统:

种类最丰富,稳定性最高、“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

畜牧业生产基地

陆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种类较少,稳定性较差

态湿地生态系统(滩涂、沼泽…):

“地球之肾”(降解污染)

系海洋生态系统:

含氧量最高

统水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

②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分类

自然生态系统:

如森林、草原、海洋、沙漠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2、湿地、海洋、森林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三、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2、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II号的失败告诫我们: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阳光,水,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

 

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一、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①→③→⑦→②→④→⑤→⑥。

(填序号)

 

①暗处理:

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

(目的:

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选叶遮光:

用黑纸片将几片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其余的叶片不夹黑纸片,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实验中的变量是:

叶片是否遮光;叶片未遮光部分是对照组,叶片遮光部分是实验组)

③脱色:

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完全褪去。

(酒精脱色原因:

叶片中的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经过脱色,减少色素干扰,易于观察到叶片颜色变化。

脱色后,酒精的颜色是绿色,叶片的颜色是黄白色。

(隔水加热原因:

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直接加热挥发也快,造成浪费)

④漂洗和染色:

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加碘酒。

(清水漂洗原因:

洗去酒精,一方面减少滴加碘酒后的干扰,另一方面酒精使叶片脱水后变得的很脆,漂洗后变软;

(滴加碘酒目的:

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紫色。

碘酒可以检测实验中是否产生淀粉。

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

(1)叶片未遮光部分遇碘酒变成蓝紫色产生了淀粉

叶片遮光部分遇碘酒没有变成蓝紫色没有产生了淀粉

(2)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2、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光(条件)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原料)叶绿体(场所)(产物)

光合作用的过程:

(1)物质转变:

无机物→有机物

(2)能量转变:

光能→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注:

(1)氧气具有助燃性

(2)空气中70%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4)大棚里的“气肥”-----二氧化碳

4、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照下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对于有根、茎、叶的植物来说,其中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的结构(课本57页图),包括上表皮、叶脉、叶肉细胞和下表皮,其中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叶脉贯穿在叶肉中,里面有导管和筛管。

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二、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A

1.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各种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用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称为无土栽培。

2.“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实验中,分别在蒸馏水、土壤浸出液和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培养长势相同的青菜,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好的是无土栽培培养液,长势最差的是蒸馏水。

因为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叫做大量元素;需要量少的无机盐如含铁、硼、钙、镁的无机盐等称为“微量元素”。

4.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右图是根尖的结构从下向上依次包括:

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和①成熟区四个部分;

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因为该部分具有根毛。

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导管运输至茎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筛管运输至茎、根和果实等结构中。

5.植物的根伸到土壤中,其作用是固着植物体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的

生长发育的需要。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

6.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的必要条件是:

根毛细胞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7.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细胞吸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

8.生活常识:

移栽植物时,根部要带些泥土,其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

盐腌制的萝卜条,变软,变短-----细胞失水;糖拌西红柿,西红柿会流出大量的汁液-----细胞失水

菜农经常往菜上洒水----细胞吸水,使菜新鲜

 

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一、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A

1.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1)米饭、馒头屑或面包屑加碘液-----变蓝紫色证明了淀粉的存在

(2)鸡蛋清加开水搅拌----凝固证明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

(3)炒熟的花生种子会在纸张、布匹等上留下“油斑”证明了脂肪的存在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纤维素。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营养成分

生理作用

有机物

糖类

主要的供能物质

既是人体细胞的构成成分,

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被称为“三大营养物质”

脂肪

重要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

既不是细胞的构成成分,也不能分解释放能量,但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无机物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细胞的组成成分,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

无机盐

含量不多,但对人体的作用很大,缺乏会引发疾病

(1)儿童时期缺乏钙盐,会患佝偻病;老年时期缺乏钙盐,会患骨质疏松症;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长期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饮食中多吃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2)人缺乏维生素会生病:

缺A会患夜盲症,视力减弱;缺B1会患神经系统炎症、脚气病;缺B2会患口角炎;缺B12会患贫血;缺C会患坏血病;缺D会患软骨病。

(课本91页)

3、全天热量的分配比例最好为:

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4、科学的食谱既要包括比例适当的营养成分,又要注意热量的分配;良好的膳食习惯应做到:

食物要多样,荤素搭配,饥饱要适当,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

二、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A

1、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子比较大,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2、人体摄入的大部分食物必须经过消化作用,使原来分子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消化系统

①消化道: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道的运动能

够帮助和促进食物的消化,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等器官组成。

a.食物在口腔中被牙齿嚼碎、舌搅拌,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形

成食团。

b.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

c.食物通过食道的蠕动进入胃。

d.胃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将食物变成食糜;初步分解蛋白质。

e.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入大肠。

f.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g.食物残渣集中到直肠后,经肛门排出体外。

 

②消化腺:

能够分泌消化液,除胆汁以外,各种消化液里都会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a.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发生初步的分解。

b.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初步分解。

c.肝脏分泌胆汁,经胆囊进入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乳化)。

d.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e.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分解。

5、小肠有以下结构特点适于其消化和吸收:

①小肠很长,全长5-7米,有利于消化吸收;

②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③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它们的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有利于消化。

三、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

1、三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和产物如下:

小肠

唾液(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

小肠

胃液(胃蛋白酶)肠液、胰液

小肠

胆汁(无消化酶,乳化)肠液、胰液

2、淀粉最先在口腔中消化的,其最终的产物是葡萄塘;蛋白质最先在胃中消化,其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最先在小肠中消化的,其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脂肪分解产生的部分成分被小肠毛细淋巴管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是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消化道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不同。

口腔、食管基本没有吸收作用;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小肠是人体吸收的主要器官。

4、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

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一、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

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2.知道食物链的书写。

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草→蝉→黄雀→螳螂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3.食物链的特点:

(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

(2)位于食物链第2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食草动物);(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食肉动物)。

4.在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叫作食物网。

5.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能量在食物网(链)中的流动遵循的规律:

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能量逐级递减。

7.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可以累积,食物链的最后一环节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8.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也是逐级递减的,第一环节的生物数量最多,最后一环节的生物数量最少。

9.森林医生——啄木鸟;农田卫士——猫头鹰。

我们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害虫的危害。

例如,利用灰喜鹊(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

第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

一、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

1、能量的释放

(1)呼吸

①概念:

生物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

②植物体的呼吸:

植物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所有活着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在萌发的种子、幼小的果实和生长旺盛的叶片里呼吸作用最为显著。

大气中的氧和植物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从叶片的气孔进出。

③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成正比,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

(2)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实验目的

验证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验证植物呼吸需要氧气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只塑料袋,在A袋内装入新鲜菠菜或其他新鲜蔬菜如豆芽等,B袋内不放任何材料,分别将两袋的袋口密封;

②将两只袋子都放在黑暗处,24h后取出;

(原因:

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③把A,B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①将等量的用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的菠菜分别装入甲、乙两只广口瓶中,同时放在温暖湿润处,并遮光、密封处理;

②24h后,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

A袋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袋内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为甲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乙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

植物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植物呼吸需要氧气

(3)呼吸作用

①概念:

生物体的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维持体温;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一种叫ATP的物质中。

②表达式:

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场所:

活细胞)

二、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A

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原因:

肺泡的数量多、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简称:

多、薄、毛

①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能使空气变得清洁、湿润、温暖。

②咽。

咽是气体与食物共同的通道。

咽喉处有一块能自动开闭的会厌软骨。

③喉。

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④气管。

气管是由一圈圈的环形软管组成的圆筒管道,是气体的通道。

气体经过气管时,其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会被黏液黏住而形成痰。

气管内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摆动,使痰经咳嗽咳出。

⑤支气管。

支气管的末端形成很多肺泡。

2、胸廓变化与人体呼吸

(1)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的。

肋骨间有肋间肌,胸廓的底部有膈。

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膈肌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

肋间肌和膈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有助于胸廓的舒张和收缩,由此使肺有规律地张缩,使空气进入肺,又使废气排出体外。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呼吸,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2)不同呼吸状况相应变化如下表所示。

呼吸状态

胸廓容积的大小

肋骨的位置变化

膈顶部位置变化

空气进出肺的状况

吸气

扩大

上升

下降

进入

呼气

缩小

下降

上升

排出

 

三、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B

1、气体进入人体的全过程:

原理:

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气体扩散作用

人体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如图所示),其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则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的。

2、人体呼吸作用的重要标志是肺活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体

量),肺活量的大小说明一个人肺部的换气能力,它反映了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

常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