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66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市政工程污水电力管线工程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

市政工程

xx标段

 

(xx街、xx街、xx路)污水、(xx街)电力管线工程

 

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8年7月7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相关资料

1.1.1《xx街(经海八路~xx路)雨污水工程》;图纸编号:

2009J217-SS0PS0101。

1.1.2《xx街(经海七路~xx路)雨污水工程》图纸编号:

2009J217-SS0PS0102。

1.1.3《xx街(经海七路~xx路)电力工程》图纸编号:

S1003638-T11-02。

1.1.4《xx路(xx街~xx七街)雨污水工程》图纸编号:

2009J217-SS0PS0115

1.1.5xx路(xx街—xx七街)市政管线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详勘阶段)

1.1.3《2018年xx期市政工程xx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2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1.《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

7.《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0.《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1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

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T383-2006

1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

15.《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

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1.3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方案。

1.工期保障原则

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充分利用本项目的资源,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确保总工期。

2.技术可靠性原则

以ISO9001质量体系为准,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利用本单位既有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成熟经验,编制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完成。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

以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为标准,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过程环境控制,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杜绝排放污水、丢弃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维护交通运输。

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使施工活动与北京市政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

5.人文施工原则

以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以人为本,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标准要求。

 

xx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1.1本工程位于xx区与xx区交界处,xx路南侧。

本标段深沟槽共涉及xx街(经海八路~xx路)污水工程;xx街(经海七路~排干渠东路)污水工程、电力工程;xx路(xx街~xx七街)污水工程。

xx街污水工程西起经海八路,东至xx路。

管线为单线布置,污水位于规划永中以北7.0米。

雨水工程位于道路规划永中以北1.5m,沿道路单线布置。

xx街污水工程西起经海七路,东至xx路。

管线为单线布置,污水位于规划永中以北4.0米。

雨水工程位于道路规划永中,沿道路单线布置。

xx街电力工程起于现况xx街与经海七路相交路口电力沟,向东与xx路路口东北侧,管线平面位置位于xx街规划永中以北11.5米处。

xx路雨污水南起xx二街,北至xx街。

管线为单线布置,雨水位于规划永中,污水位于规划永中以西4.0米。

本工程道路桩号为xx街2+719.12~2+890,全长170.88米、xx街12+300.42~2+630,全长330米、xx路1+850~3+030;全长1284m。

xx街污水平均开挖深度在6.2米,局部开挖深度近7m;xx街污水工程平均开挖深度在6米;xx街电力工程平均开挖深度在6~7m;xx路污水平均开挖深度在8.5米;分两步开挖。

2.1.2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

2018年xx期市政工程xx标段

(2)建设地点:

xx街(经海八路~xx路)、xx街(经海七路~排干渠东路)、xx路(xx街~xx七街)。

(3)开竣工日期:

计划开工日期:

2018年07月12日

计划完工日期:

2018年09月16日

总工期62日历天。

(4)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5)结构形式:

污水管线管径为D=400~D=1600,采用混凝土企口管(Ⅱ级)和混凝土承插口管(Ⅱ级)(具体见施工图)。

(6)主要工程量:

1、xx街污水管道,干管管径D=800~1600mm,120°混凝土基础,滑动胶圈接口,长度427m。

共设有15座检查井,其中砖砌检查井7座,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8座

2、xx街污水管道干管管径D=800mm、D=1600mm,120°混凝土基础,滑动胶圈接口,长度470m。

支线为D=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道,长度92m,全线共设有16座检查井,其中砖砌检查井12座,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2座。

3、xx街电力工程干线为新建1.2×1.9明开现浇混凝土隧道,长度383.2m。

支线为玻璃钢管道84m,全线共设5座人孔井。

4、xx路污水干管管径D=1600mm,120°混凝土基础,滑动胶圈接口,长度982m。

支线为D=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道,全线共设有21座检查井。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2.2.1xx街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现场钻探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堪探深度(10.0米)范围内地基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二大类,按岩性、物理力学性性质、工程特性及沉积韵律进一步划分为2个主层(6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层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1)

填土①层:

褐黄~杂色,湿,含植物根系,少砖渣、灰渣,主要为粘质粉土。

2)第四纪冲洪基层(Q4a1+p1)

粉砂②1层:

黄灰色,湿、中密,主要成分为长石,次为石英、云母,少有机质。

重粉质粘土②2层:

褐灰色,湿,可塑,少有机质。

砂质粉土②3层:

黄灰色,湿,可塑,中密,少有机质。

粉质粘土②4层:

褐灰色,湿,可塑,少有机质。

中砂②层:

褐黄色,饱和,中-中上密,主要成分为石英,含云母、长石、氧化铁。

水文地质情况:

本次勘察深度(10.0m)范围内见一层地下水,为台地潜水,详见下表:

最深埋深

最浅埋深

平均埋深

最高标高

最低标高

平均标高

初见水位

8.50

8.10

8.28

17.30

16.45

16.76

静止水位

7.90

7.70

7.80

17.70

16.95

17.43

2.2.2xx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现场钻探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堪探深度(20.0米)范围内地基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二大类,按岩性、物理力学性性质、工程特性及沉积韵律进一步划分为2个主层,现自上而下分层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1)

填土①层:

褐黄~杂色,湿,含砖渣、灰渣、植物根系,主要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2)第四纪冲洪基层(Q4a1+p1)

砂质粉土②1层:

褐黄-褐灰色,可塑,饱和,中密,少有机质。

粉质粘土②3层:

褐灰色,可塑,饱和,含氧化铁。

细砂②层:

褐黄色,饱和,中密,含氧化铁。

水文地质情况:

本次勘察深度(20.0m)范围内见一层地下水,为台地潜水,详见下表:

最深埋深

最浅埋深

平均埋深

最高标高

最低标高

平均标高

初见水位

9.00

8.00

8.30

17.39

15.79

16.75

静止水位

8.00

7.50

7.77

17.98

16.74

17.28

2.2.3xx路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现场钻探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堪探深度(20.0米)范围内地基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二大类,按岩性、物理力学性性质、工程特性及沉积韵律进一步划分为5个分层,现自上而下分层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1)

填土①层:

褐黄~杂色,湿,含砖渣、灰渣、植物根系,主要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2)第四纪冲洪基层(Q4a1+p1)

砂质粉土②1层:

褐黄色,可塑,饱和,中密粉砂,含氧化铁。

粘土—重粉质粘土②2层:

褐黄色,饱和,中密粉砂,主要成分为长石,含云母、石英、氧化铁。

粉质粘土②3层:

黄褐—褐灰色,饱和,中密粉砂,主要成分为长石,含云母、石英、少有机质。

细砂②层:

褐黄色,饱和,中密粉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含云母、长石、氧化铁。

水文地质条件:

1)勘察时实测水位:

本次勘察深度(20.0m)范围内见一层地下水,为台地潜水,一般静止水位埋深为7.0-10.0m(标高14.91-17.71m),局部地段(12#-17#勘探孔附近)因受地表水入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仅为2.10-3.00m(最高地下静止水位标高为22.18m)。

2.3工程地下管线

本次施工的明开位于农田中,清表工作已完成,经对图纸进行会审和对周边管道进行调查,施工区域无其它现况管道,可以机械开槽。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

3.1工程特点

3.1.1工程所处位置地面周边建(构)筑物稀少,距施工位置较远,可暂不考虑,地下无管线,可用机械开挖;根据现场情况,沟槽开挖可按规范放坡,周边无影响。

3.2施工测量准备

3.2.1施工测量

从业主接桩后,对导线点进行检测,导线检测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导线标准,用全站仪检测。

导线检测只观测左角,因只有两个方向故不需归零,两测回角差不超过9'',在一个测站观测两个方向的边长,实际是对每一边往返观测。

外界气压、气温、以及仪器加常数输入仪器,仪器便自动计算改正,显示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高程检测应用三角高程法,通过全站仪在一个测站检测测站点与前视点、测站点与后视点的高差,采用四等,一测站两组高差各读数两次,高程取值精确至1mm,每组高差相当往返各一测回。

检测的角度、边长和高差分别与原有角值、原有边长、原有高差的差值,即检测结果,应提交监理工程师。

3.2.2导线测量

对业主单位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控制点加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地理环境和现有的测量依据进行控制点加密。

加密导线拟采用三级导线,布成附合导线,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导线标准。

平均边长100m,测角中误差12'',测距中误差15mm,测距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7000,方位角闭合差24

,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5000,如导线全长小于400m,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根据三级导线标准,应用全站仪,在一测站水平角测一测回,观测两个方向的边长,形成对每个边往返测。

加密的三级导线点即路线中线控制桩,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三级导线标准,满足(技术规范中)线路中线控制桩误差不大于1/5000的精度要求。

3.2.3水准测量

水准点增设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标准,采取附合水准测量,平地限差20

mm,采用水准仪往测一次,水准尺为双面尺。

3.2.4三角测量

三角网施测应选择良好天气进行观测,用全站仪观测,当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要归零,归零差不超过8'',2C互差不超过13'',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的限差不超过9'',每个距离进行往返测,往返测距离之差不超过10mm,边角网平差计算采用电算形式。

3.3基槽开挖施工安排

3.3.1开槽断面的选择

根据开挖深度、管道结构尺寸、开挖范围的土质情况以及现场条件,选择大开槽、放坡开挖的断面形式,(见附图)。

3.3.2本次明挖沟槽工程开挖深度为5~8.5米左右,地面平坦开阔,地下管线距离在基坑影响范围外,所以,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下,结合工程现场,编制明挖沟施工步骤。

沟槽开挖出来的土方全部运至指定存土场,沟槽边缘不堆放土方。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总体施工安排如下:

xx街污水管线--xx街电力管线--xx街污水管线—xx路污水管线

沟槽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开挖,对于沟槽较深,不能一次挖到基底标高,采用2个机械作业班组,第一作业班组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深度3.0-4.0米,开挖10-15米后,由xx作业班组挖至槽底标高。

依次向前流水施工。

沟槽左侧放坡分2级,0m~3.0-4.0m深度范围内,按照规范放坡坡度1:

0.75;4.0m~8.5m深度范围内放坡坡度1:

0.75,第一级与xx级间设周转过渡平台,平台宽度1.5m;

沟槽右侧,放坡也分2级,0~3.0-4.0m深度范围内,按照规范放坡坡度1:

0.75,4.0m~8.5m深度范围内放坡坡度1:

0.75,第一级与xx级间设周转过渡平台,平台宽度1.5m;

3.3.3土方开挖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交桩成果表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沟槽中线,在沟槽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

沟槽中线桩每10m一点,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

上口线经检验合格后并完成相关内业资料后,方可开始进行沟槽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表】

项目

偏差允许值(mm)

检验方法

标高

±10

水准仪

长度、宽度

+500;—150

经纬仪、钢尺

边坡

方案设计要求

用坡度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沟逐层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施工。

投入2个开挖班组自标段两端至中部进行开挖。

第一步挖至4.0m深左右,xx步挖至槽底。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全程旁站,严格控制开挖边坡坡度及平台留置高程、宽度,保证与方案一致。

3.4边坡控制

3.4.1沟槽边坡的确定

3.4.2边坡修整

开挖放坡基坑(槽)时,要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进行边坡修整。

机械开挖时,随时开挖随时人工修整。

3.4.3考虑沟槽及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沟槽边不存放土方,开挖沟槽土方全部运至施工现场以外空地堆放。

基坑土方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预留15cm~30cm槽底原状土由人工清走,严防超挖。

清底完成后测量人员及时检查基槽宽度及槽底高程并报监理验收。

3.5遇地下水处理

根据地勘报告,此措施如下:

设计排水管(集水管)沿沟槽底部边布置采用Φ300mm无砂管,井间距15-20m。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用量表

机械名称

用途

计划数量

SZ50泵吸反循环钻机

管井成孔

10台

空压机

洗井

2台

潜水泵

抽水

30台

3.6地表杂填土处理

对于地表杂填土较厚位置,由于施工区域无其他地表及地下障碍物,可适当加大边坡坡度,以此保证边坡土体的稳定性。

3.7基底检验

施工至设计基底标高后,邀请甲方、监理方、勘察方、设计方进行联合验槽,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验槽条件:

⑴现况槽底标高等于设计槽底标高;⑵槽底平整,无积水;

2、验槽准备:

⑴钎探点按照相关规范布设;⑵机具准备:

锥头、触探杆、穿心锤

3、操作要点:

⑴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

⑵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50cm,使其自由下落,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为N10并逐个记录。

⑶根据轻便触探试验的锤击数N10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R]值。

4、验槽程序:

⑴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一同进行,并形成文字记录;⑵换填级配砂石后,槽底地基仍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8土方回填

回填顺序:

沟槽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沟槽回填顺序应按照由低向高分层进行。

沟槽两侧胸腔部位经清理干净,所有木块、有机物质清理完后进行沟槽的回填土。

回填土过程中要求不得含有有机物、腐殖土、杂草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回填应分层摊铺夯实,胸腔部位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胸腔两侧应同时回填,回填土高差不超过30cm,胸腔部位采用电夯夯实,管顶50cm以上可采用14t以上压路机碾压。

回填密实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规范进行控制。

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根据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夯实时注意成品保护。

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作成阶梯形,台阶宽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且不得漏夯。

检查井肥槽采用2:

8石灰土回填压实。

检查井井筒周围用12%石灰土回填,回填宽度不小于50cm。

利用转角夯层层夯实。

第四章监测措施

4.1监控测量

施工监测工作是对本工程的基坑工程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监督和成果检验,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设计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4.1.1边坡位移

设置观测点的距离不大于25.0m。

基坑开挖前测量两次初始值,开挖时每2天观测1次,并做好记录。

数据处理:

根据每次测量数据绘制基坑整体变形曲线图,并对各观测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4.1.2地面沉降变形

周围地面沉降、临近地上、地下设施变形等的监测。

观测点设在重要部位,并设专人测量记录,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设计人员。

仪器设备:

选用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

监测要点:

监测时应严格按GB12987-91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

沉降点间距为15-20m。

检测频率: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频率为2次/周。

土方开挖后即需测量。

必要时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监测频率。

完工后,可减至1次/月。

地表沉降极限值6.6米*0.6%=39.6mm

地表沉降报警值6.6米*0.6%*75%=29.7mm

观测与数据处理:

地表沉降量测应随施工进度进行,并按开挖部位、步骤,及时监测。

将各沉降点沉降值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4.1.3巡视观测

安排人员对已开沟槽巡视观察,发现沟槽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部位,立即支护,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现场车辆进行导行,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隐患消除后,恢复道路正常交通;以上工作完成后,安排专人对沟槽和排水设备进行看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第五章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的高峰期7~10月间,而施工场区夏季降雨集中,给雨季施工带来困难。

项目部专门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备足防汛材料设备,严格按方案施工。

成立防汛小组处理突发汛情,维护防汛设施与雨季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功能的完整。

在施工期间加强现场巡视工作,以确保沟槽边坡安全。

5.1雨季施工措施

一、土方工程

⑴土方开挖前要备好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

防止基槽进水泡槽,挖土前要在工作区域四周做好挡土埂、排水沟等截水排水设施,防止区域以外的水流入。

⑵.要严防滑坡和边坡塌方,雨期施工时在基槽中适当位置增加集水坑,以利雨水的排除。

⑶土方回填工作在晴天进行。

回填时除按照正常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

⑷提前安排好排水系统,以免挖槽堆土造成原排水出路不畅,给正常施工带来困难。

⑸雨季施工,尽量缩短开槽长度,做到速战速决。

⑹为防止雨水进入沟槽,沟槽两侧要堆砌防汛土埂,土埂不低于500mm,宽度不小于600mm。

⑺沟槽开挖见底后,及时进行下一步工序,否则槽底上暂留200mm不挖,做为保护层。

二、混凝土工程

⑴因雨季砂石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大,要及时测定其含水率,并调整水灰比,严格控制塌落度,确保混凝土质量。

⑵不宜冒雨露天浇灌混凝土,开盘前要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遇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⑶对终凝前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防止受雨冲淋。

⑷合模后如不能浇筑混凝土时,在模板的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模内积水。

⑸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脱落,影响揭脱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⑹在浇筑混凝土中遇雨不能连续施工时,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并覆盖防雨材料,雨后继续施工时,先对接合部位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浇筑。

三、材料、构件储存及保管

⑴施工中所用材料水平存放,有防雨防晒措施,存放场地应保持干燥,底层要搁置在调平的垫木上,垫木应沿边框和中格部位合理布置。

⑵砂子等松散材料,堆放周围要加以围护,防止被雨水冲散。

四、机电设备

⑴现场机械操作棚(如搅拌机、卷扬机、电焊机、木工机械、钢筋加工机等),必须搭设牢固,防止漏雨、潲雨和积水。

⑵用电的机械设备要按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测试有效性及灵敏性。

五、电气设备

⑴在雨期施工前,应对现场所有动力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处理。

⑵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防雷等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⑶线路架设及避雷系统敷设时,应掌握气象预报情况,严禁在雷雨天气中作业。

5.2雨季防汛人员组织

成立防汛指挥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建立值班制度,并对现场24小时看护,有突发情况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对小组成员及工人进行防汛,做到有条理的去解决雨期施工突发的问题。

雨天作业必须设专人看护,防止塌方,存在险情的地方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禁止作业施工;安排好应急疏散通道及安全集结中心;

防汛小组组织机构见附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3应急材料准备

应急物资详见下列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用途

存放地点

1

草袋子

3000条

抢险

现场

2

污水泵

4台

应急排水

现场

3

铁锹

20把

抢险

现场

4

10把

抢险

现场

5

雨衣

20件

抢险

现场

6

雨靴

20双

抢险

现场

7

应急灯

3把

抢险照明

现场

8

手电

10把

抢险照明

现场

9

发电机

1台

预防停电

现场

10

6×6m苫布

5块

抢险

现场

11

反光马甲

50件

抢险

现场

12

水龙带

50m

应急排水

现场

13

水泥

0.5T

抢险

现场

14

砂子

10m3

抢险

现场

15

石子

10m3

抢险

现场

16

大板

150块

抢险

现场

17

木方

300根

抢险

现场

第六章安全体系及措施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