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936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docx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2

二、设计题目和要求.………………………………………..…..…2

三、总体方案….…………………………………………………....2

四、方案比较……….……………………………………………….4

五、基本原理.……………………………………………………….4

六、单元电路设计.......................................5

6.1器件介绍..................................................5

6.2AC/DC转换电路.............................................8

6.3电压、电流信号衰减电路.....................................9

6.4电阻测量电路..............................................10

6.5电容测量..................................................11

七、组装、调试内容.....................................13

八、所用元器件.........................................14

九、设计心得和体会.....................................14

十、总电路图............................................15

参考文献.............................................16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子技术的综合设计,熟悉一般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的学习模电、数电内容,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在设计完成后,还要将设计的电路进行安装、调试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注意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2、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

5、工程绘图能力。

6、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和要求

题目:

设计31/2数字万用表

具体要求:

(一)根据题目,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设计

2-3个实现数字万用表的方案;只要求写出实现工作原理,画出电原理功能

框图,描述其功能。

说明:

采用原理、方案、方法不限,可以自行设计。

(二)其中对将要实验方案31/2位数字万用表方案,须采用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MC14433A/D转换器等电路进行设计,写出已确定方案详细工

作原理,计算出参数。

(三)技术指标:

1、测量直流电压1999-0001V;199.9-0.1V;19.99-0.01V;1.999-

0.001V;测量交流电压1999-199V。

2、交、直流电流;

3、电阻、电容;

4、三位半数字显示。

三、总体方案

方案一:

由MC14433A/D转换器构成的31/2位数字万用表

原理:

该系统中将待测直流电压Vx加到MC14433芯片的3脚,经MC14433完成A/D转换后,通过CD4511七段锁存/译码/驱动器送到LED显示,LED位选是由MC14433的DS4-DS1经MC1413反向后提供,MC1403为MC144433提供基准电压。

测交流时则需经AC-DC转换。

原理框图:

方案二:

由ICL7106构成的31/2为数字万用表

原理:

该系统采用ICL7106、四个共阴极LED数码管,ICL7106内部包括模拟电路(即双积分A/D转换器)、数字电路两大部分。

输入电压经量程转换进入ICL7106进行A/D转换,直接在数码器上显示。

ICL7106只有液晶笔段及背电极驱动,没有小数点驱动端。

为显示小数点,需另加外围电路。

原理框图:

方案三:

由ICL7136构成的31/2为数字万用表

其原理、原理框图与ICL7106大致相同。

有以下改进:

1、在模拟电路的输出端增加了过零检测器和极性触发器;2、在缓冲器和积分器之间增加了一个自动调零模拟开关SAZ。

四、方案比较

项目

MC14433

ICL7106

转换速率

3~10次/s

0.1~15次/s

输入阻抗

1000M

10000M

基准电压

200.0V(200mV量程)

100.0V(100mV量程)

2.000V(2V量程)

1.000V(1V量程)

封装形式

DIP-24

DIP-40

电源电压

双电源供电,电源电压范围是+4.5V~+8V。

一般取典型值+5V

单电源供电,电源电压范围是7~15V,典型值为9V

显示器

共阴极LED显示器

LCD显示器

显示方式

动态扫描方式,驱动线少

静态显示,驱动线多

显示特点

亮度高,亮暗对比度大,显示清晰,色彩绚丽,寿命长,功耗高

亮度低,亮暗对比度小,寿命短,微功耗

输出功能

具有BCD码输出,可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自动打印结果

无BCD码输出,不能配计算机或打印机

外围电路

需配基准电b源,短译码驱动器和位驱动器,电路较复杂

外围电路简单,只需5个电阻和5个电容

 

由上表可知,

(1)MC14433与ICL7106比较前者具有转换速率高、输入阻抗低、电压范围大等优点,MC14433转换准确度比较高,相当于二进制11位的A/D转换器,还具有价格低廉、抗干扰性强之优点。

(2)3位半双积分式A/D转换器MC14433可以满足设计要求,适合实验室应用,其功能也较全面。

ICL7106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价格昂贵实验室不易提供且不符合设计中用小规模集成芯片的要求。

(3)同ICL7106相比ICL7136有以下特点:

微功耗、输入电流为1pA、低噪声、能消除超量程时的滞后效应、测量速度低。

但总体性能仍不如MC14433。

故进行实验时用MC14433器件来构成31/2位数字万用表。

五、基本原理

该系统可采用MC144333位半A/D转换器,MC1413七路达林顿驱动阵列,CD4511BCD到七段锁存-译码-驱动器,基准电压MC1403和共阴极LED发光数码管组成。

(1)各部分功能如下:

1、31/2A/D转换器:

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2、基准电源:

提供精密电压,供A/D转换器作参考电压

3、译码器:

将BCD码转换成七段信号

4、驱动器:

驱动显示器的a,b,c,d,e,f,g七个发光段,推动发光数码管进行显示

5、显示器:

将译码器输出的七段信号进行数字显示,读出A/D转换结果

(2)工作过程如下:

31/2数字万用表通过位选信号DS1~DS4进行动态扫描显示,其中MC14433用来实现A/D转换、计数和控制逻辑等主要功能。

由于MC14433电路的A/D转换结果是采用BCD码多路调制方法输出,只要配上一块译码器,就可以将转换结果一数字方式实现四位数字的LED发光数码管动态扫描。

DS1~DS4为输出多路调制选通脉冲信号,DS选通脉冲为高电平则表示对应数位被选通,此时,该位数据在Q0~Q3端输出。

DS和EOC时序关系是在EOC脉冲结束之后,紧接着是DS1输出正脉冲,以下依次是DS2、DS3、DS4,其中DS1对应高位(MSD)DS4对应低位(LSD)。

对应位选通期间,Q0~Q3输出以BCD码形式数据,DS1选通期间Q0~Q3输出千位的半位数0或1及过量程、欠量程和极性标志信号。

在位选信号DS1选通期间Q0~Q3的输出内容如下:

Q3表示千位数,Q3代表千位数的数字。

若其值为1,则代表千位数的数字显示为0;反之,若其值为0,千位数的数字显示为1。

Q2表示被测电压的极性,Q2的电平为1,表示极性为正,即Vx>0,Q2的电平为0,表示极性为负,即Vx<0。

显示数的负号(负电压)由MC1413中的一只晶体管控制,符号位“一”段的阴极与千位数的阴极接在一起,当输入信号Vx为负电压时,Q2端输出置“0”。

Q2负号控制位使得驱动器不工作,通过限流电阻Rm使显示器的“一”段(即g段)点亮;当输入信号Vx为正电压时,Q2端输出置“1”,负号控制位使反相器导通,电阻接地,使“一”旁路而熄灭。

小数点显示是由正电源通过限流电阻供电燃亮小数点。

若量程不通则选通对应的小数点。

过量程是当输入电压Vx超过量程范围时,输出过量程标志信号/OR。

当Q3=0,Q0=1时,表示Vx处于过量程状态。

当Q3=1,Q0=1时,表示Vx属于欠量程状态。

当/OR=0时,|Vx|>1999,则溢出;|Vx|>Vr,则/OR输出低电平。

当/OR=1时,表示|Vx|

正常时/OR输出高电平,表示被测量在量程内。

六、单元电路设计

6.1器件介绍

(一)MC14433芯片引脚及其功能.

(1)MC14433的内部框图如图所示,主要包括模拟电路(A/D转换器)、数字电路两大部分。

 

 

(2)MC14433采用24脚双列直插式封装(DIP——40)管脚排列如下图所示:

 

MC14433引脚排列图

各引脚功能如下:

UDD——正电源端,一般接+5V。

UAG——输入信号的公共端,简称模拟地。

USS——输入信号Q0-Q3、DS1-DS4,ORˉ、ECO(不包括CLO)的公共地;此端接UAG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UAG-UDD,接UEE端时是UEE-UDD。

UEE——负电源端,通常接-5V;UEE主要作为内部模拟电路的负电源,其负载电流约为0.8mA。

UI——模拟电压输入端,输入电压为UIN。

UREF——外接基准电压端。

R1、R1/C1、C1——外接积分元件端。

C01、C02——外接自动调零电容。

DU——实时输出控制端,亦称数据更新端。

若在双积分第5阶段开始之前从DU端输入一个正脉冲,则本次A/D转换结果就依次通过锁存器和多路选择开关输出。

否则,输出端仍保持锁存中原有数据不变。

使用中若将DU端与EOC端相连,则每次A/D的转换结果都被输出;将DU端接USS时即可实现读数保持。

CLK1、CLK2——分别为时钟脉冲输入、输出端,二者之间接上振荡电阻RC即可产生时钟信号。

EOC——A/D转换结束标志输出端,每个A/D转换周期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正脉冲。

ORˉ——量程信号输出端,超量程时ORˉ=0(负逻辑)。

DS1-DS4——多路调制位选通信号输出端,其中DS1为千位,DS4为个位。

Q0-Q3——BCD码输出端。

(二)CD4511引脚图及其功能

 

CD4511引脚排列图

其功能介绍如下:

1)VDD,VSS为正负电源端,电源电压范围为3~18V通常取5V

2)A,B,C,D:

BCD码输入端,A为最低位。

3)a、b、c、d、e、f、g:

七段译码输出(高电平有效)可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4)LT为灯测试端,只要LT=0无论其它输入端状态如何LED显示为8,各笔段都被点亮,由此检测数码管是否故障,正常工作时应为高电平。

5)BI为消隐功能端只要BI=0且LT=1,LED灭灯达到消隐目的,正常工作应置BI端为高电平。

另外CD4511有拒绝伪码的特点,输入数据超过十进制数9(1001)时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

6)LE锁存信号:

当LE=1且BI=LT=1时,则锁存输出信号LED保持前一时刻.

(三)MC1403的引脚及其功能

VIN18

VOUT277

GND36

N.C.45

MC1403引脚图

MC1403的输出电压温度系数为0,即输入电压与温度无关。

该电路的特点:

(1)温度系数小;

(2)噪声小;(3)输入电压范围大,稳定性能好,当输入电压从+4.5V变化到+15V时,输出电压值变化量ΔV0<3mV;(4)输出电压准确度较高,V0值在2.475-2.525V以内;(5)压差小,适用于低压电源;(6)负载能力小,该电源最大输出电流为10mA。

(四)MC1413反相驱动器(实验中用5个三极管搭建)

MC1413采用NPN达林顿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因此有很高的电流增益和很高的输入阻抗,可直接接受MOS或CMOS集成电路的输出信号,并把电压信号转换成足够大的电流信号驱动各种负载。

该电路内含有7个集电极开路反相器(也称OC门)。

MC1413采用16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

每一驱动器输出端均接有一释放电感负载能量的抑制二极管。

 

6.2AC/DC转换电路

 

交流电压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左边IC1为精密半波整流电路,右边IC2为平均值-有效值变换电路。

IC1输入端电压是经过衰减器和电压跟随器后得到的电压,此交流电压被限制在2V以下,经过半波整流后,变换成平均值,再经过IC2修正使之成为电压的有效值。

半波整流后的平均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Vm为输入端电压的峰值。

V=1/ЛVm,V¯=1/√2Vm。

IC2是平均值-有效值变换电路,其作用是将经IC1半波整流后得到的输出电压加以平滑和放大,即将V放大到有效值V,放大倍数Au=V/V¯=2.22。

IC2为反相放大器。

验证电路:

如输入电压有效值V~=2V,Vm=√2X2V=2.828V。

IC1输出半波整流电压,其平均值V¯=1/√2Vm≈0.9V。

IC2输出直流电压:

V=AuV¯≈2V。

所以上面的电路设计达到交流电压测量的目的。

6.3电压、电流信号衰减电路

(1)电压衰减电路

四个电阻串联值为10MΩ,若隔直电容104通过交流电压使输出V0达到2V,则开关4接入的Vi=V0/10kΩX10MΩ=2000V,同理,其它档位1、2、3、4分别为2V、20V、200V、2000V。

(2)电流衰减电路

四个电阻串联值为1000Ω,若选1档,且使输出不超过2V,则IiX1000Ω=V0≤2V,所以Ii≤2mA。

同理可计算出其它档的满量程电流。

档位1、2、3、4分别为2mA、20mA、200mA、2A。

图1-电压衰减电路图2-电流衰减电路

6.4电阻测量电路

如图3所示

选取不同的标准电阻并适当地对小数点进行定位,就能得到不同的电阻测量挡。

对200Ω挡,取R01=100Ω,小数点定在十位上。

当Rx=100Ω时,表头就会显示出100.0(Ω)。

当Rx变化时,显示值相应变化,可以从0.1Ω测到199.9Ω。

又如对2kΩ挡,取R02=1kΩ,小数点定在千位上。

当Rx变化时,显示值相应变化,可以从0.001kΩ测到1.999kΩ。

由上分析可知,

  R1=R01=100Ω

  R2=R02-R01=1000-100=900Ω

  R3=R03-R02=10k-1k=9k

  ……

 

 

6.5电容测量

 

 

IC7是555方波产生器,低电平时触发IC8单稳态触发器。

电容测量仪输出电压V0与MC14433第3脚相连,通过A/D转换,可以从LED显示器上读出电容值。

下面分析IC7的工作情况。

C1放电时:

tpL=R2C1ln2≈33μS

C2充电时:

tpH=(R1+R2)C1ln2≈3.3ms

占空比K=tpH/(tpH+tpL)=(R1+R2)/(R1+2R2)≈0.99

频率f=1/(tpH+tpL)≈300HZ。

IC8是555单稳态触发器,其输出脉宽tpo由被测电容Cx及电阻目的。

当×1挡R4=1ΜΩ时,被测电容Cx最大可达2000pF。

因此,

tpo≈RCln3≈1.1R4Cx=2.2ms

同理,×0.1、×10、×100、×1000挡都为2.2ms,单稳输出,脉冲宽度最大且固定不变,而且小于IC7输出脉宽3.3ms。

当×1挡被测Cx=2000pF时,tpo=0.22ms>tpL=0.033ms,IC8仍能集电极开路工作。

其波形如图所示

电容测量部分波形图

下面来计算IC8第3脚输出电压V3的平均值。

当×1挡,Cx=2000pF时,其输出电压最大。

V平均=tpo/(tpH+tpL)×V3m≈0.66×V3m,其中V3m是IC8第3脚输出电压V3幅值。

设数字表输出最大电压Vx=2V,其方波幅度

V3m=V平均/0.66=V0/0.66《=Vx/0.66=2V/0.66≈3V,其中,V3m=V0《=Vx=2V。

保持这一档量程不变,下面来验证一下显示的指示值正确与否。

例:

当×1挡,Cx=200pF时,V平均3=0.2V。

此时每个字母代表1pF。

×1挡最小可测到tpo=0.33ms=11000000Cx。

由上述计算可知,Vx=2V时,IC8的第3脚方波幅度应为3V,当555定时器供电为5V时,其3脚电压幅度近似为4V,为此必须加衰减器将电压由4V降至3V。

七、组装、调试内容

总电路组装与调试:

(1)接通正负电源电压,+5V、-5V;调节电位器,使基准电压为2V。

(2)将4只数码管插入板上,插好芯片CD4511、MC14433,用5个三极管搭成MC1413,按电路全图接好全部线路。

(3)接通电源,检查译码显示是否正常。

(4)将输入端接地,接通+5V,-5V电源(先接好地线),此时显示器将显示“000”值,如果不是,应检测电源正负电压。

用示波器测量、观察DS1~DS4,Q0~Q3波形,判别故障所在。

(5)用电阻、电位器构成一个简单的输入电压VX调节电路,调节电位器,4位数码将相应变化,然后进入下一步精调。

(6)用数字万用表代测量输入电压,调节电位器,使VX=1.000V,这时被调电路的电压指示值不一定显示“1.000”,应调整基准电压源,使指示值与标准电压表误差个位数在5之内。

(7)改变输入电压VX极性,使Vi=-1.000V,检查“-”是否显示,并校准显示值。

(8)在+1.999V~0~-1.999V量程内再一次仔细调整(调基准电源电压)使全部量程内的误差均不超过个位数在5之内。

至此调试成功。

八、所用元器件

主要芯片

组件名称

型号

个数

A/D转换器

MC14433

1

BCD七段锁存/译码/驱动器

CD4511

1

达林顿反向驱动器

MC1413

1

能隙基准电源

MC1403

1

七段共阴极LED数码管

--

4

二极管

IN4001

4

运算放大器

LM324

2

单刀四掷开关

--

5

可变电位器

--

4

电阻

阻值(Ω)

1

9

90

100

200

900

1K

10M

2K

3.3K

9K

个数

1

1

1

10

1

2

8

1

1

1

2

阻值(Ω)

6.2K

10K

20K

39K

90K

100K

470K

900K

1M

9M

10M

个数

1

5

2

1

2

2

1

2

3

1

1

电容

容值

0.01uF

470uF

100nF

10μF

个数

3

1

3

2

九、设计心得和体会

这次实习是到大学来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动手锻炼,虽说以前做过一些实验,但对其主要思想还是不太懂,主要是根据电路图直接搭接。

这次和以前就大不一样。

第一节课是老师说做万用表,当时脑子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大概该怎么弄呢?

也没有思路,唯一知道的就是下来了查资料吧,下课后先去的图书馆,但不让借书就在里面找书看了看,大概有了些了解,后来去网吧查资料但却查不到,主要是不知道从哪个网站查,怎么查,看来这做设计的第一步查资料也要有经验啊!

只有差得多了才能查得快找得多而全。

找到资料后来是了解原理图,好多都与以前学的电路、模电、数电有关联,也发现了自己的好多不足,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太充足,通过这次实习我知道了自己现在开的课是多么有用,以后一定要好好掌握。

当然也在后来搭接电路时也出现了很大问题,以至最后没能完美结束,主要原因是没有按实验步骤来,没有把电路板和接线测试好就开始搭接电路,最后因元件问题没能做好,通过这次搭接我懂得无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把准备工作做好,正是要车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通过这次实习我受益颇多,以后要抓住每次机会多多锻炼自己。

问题:

Q1和Q2的关系?

Q4Q3Q2Q1

0001

0010

0011

这是一个二进制码,当Q1为2时进一位给Q2.

十、总电路图

十一、实验测得波形图

DS断和Q端的波形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一

图二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阎石《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沙占友《新型数字电压表原理与应用》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4、高吉祥、易凡《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5、沙占友《新型数字多用表实用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

6、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

7、林德杰《电气测试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