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808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语文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读拼音,写词语。

chūnliánlàròuzhìzàoyuángù

gǎishànjǐngcháhūndǎokǒngbù

2.读拼音,写词语。

duǒcǎngnuóyítíngdùnzhēngróngkōngxū

jīnghuángyīwēimíngmèiniàndaohuàngdòng

3.看拼音,写词语。

yīwēiqīcǎnyuánjiùjiǎobànzhǒngzhàng

pìjìngfǎtíngyánjùndāngēchóuchàng

4.看拼音,写词语。

shāowēirìkòuqínjiàntuírántáozuì

kāngkǎidàngyàngjiàngyóugānzhetáixiǎn

5.看拼音写词语。

fùjìncǎi hónɡshénzhōuchuánrǎn

zhēnzhūnínìnɡhūhuànkuājiǎnɡ

形近字词

6.辨字组词。

骆(______)熬(______)搅(______)肿(______)稠(______)

洛(______)傲(______)觉(______)钟(______)绸(______)

7.辨字组词。

异(______)浩(______)崩(______)委(______)遭(______)

导(______)结(______)蹦(______)萎(______)糟(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峻(_________)蜡(_________)挠(_________)奏(_________)

竣(_________)腊(_________)饶(_________)揍(_________)

9.比一比,再组词。

磁(_________)燥(_________)常(_________)裁(_________)

滋(_________)躁(_________)嫦(_________)载(_________)

10.比一比,组词语。

蔼(_________)慨(_________)睹(_________)篮(_________)

歇(_________)康(_________)诸(_________)蓝(_________)

选词填空

11.选词填空。

安慰慰问

1.儿子的成功使母亲饱受磨难的心得到了些许的(______)。

2.每年的春节,政府都会去(______)那些烈士的家属。

爱护珍惜

3.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______)书籍的习惯。

4.他十分(______)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1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只有……才……

无论……都……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如果……就……

1、(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改正。

2、山上开满了杜鹃花,(_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3、星期天,我和小王总是见面的,(______)我去找她,(______)她来找我。

4、(______)这部电影太感人,(______)我打算再看一遍。

5、(______)站得高,(______)能看得远。

13.选择恰当的词语(或关联词)填空。

冷静恬静幽静

1.清幽的月光照在盲姑娘(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2.傍晚,贝多芬在一条(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

陆续连续继续

3.“5.12”地震中,武警官兵(_______)地赶到现场抢险,为灾区群众带来希望。

4.这些(_______)的打击,使他丧失了原有的雄心壮志。

之所以……是因为……即使……也……不是……而是……

5.(__________)这些设想能够实现,(__________)是遥远的事情。

6.我们(____________)要好好保护地球,(___________)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14.选词填空.

著名闻名

1.赵大伯是远近(________)的种田能手。

2.爷爷是(________)国画家,最擅长画花鸟和山水。

陶醉沉醉

3.盲姑娘兄妹俩被贝多芬的琴声(________)了。

4.青年要把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能(________)在舒适的生活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

5.(________)只有一个地球,(________)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6.(________)老汉为了乡亲们被洪水夺去了生命,(________)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5.选词填空。

爱抚爱戴爱怜

1.周恩来是一位深受人民(______)的好总理。

2.姥姥去世,我再也得不到她的(______)了。

3.这孩子挺懂事,谁见了都会生出(______)之意。

详细仔细

4.伯父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得非常(______)。

5.我那时年纪还小,即使当时伯父给我(______)解说,我也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句子强化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足更能表现出那轻而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彩的表演被我吸引住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红的朝阳从东方徐徐地冉冉升起。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袁降平在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桂花开了。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是那么清鲜,空气那么明朗。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

“在没有完成作业之前,你哪里也不能去!

我也在家陪着你。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都完成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眼睛对我察看。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簇花遮掩着我的窗。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写出诗的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使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苦瓜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种些花草和蔬菜。

这些活儿,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

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儿给母亲种,并对她说:

“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瓢和籽儿是红的!

”我喜欢苦瓜,()它里边的瓤和籽儿格外吸引我。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

越老,它里边的瓤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盘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儿时,母亲总是眯缝着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很好吃。

()做汤,还是炒肉,()有一种清苦味。

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我喜欢上了苦瓜这种食材。

每到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珠的苦瓜,给我炒上一盘苦瓜青椒肉丝。

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

除了头几次,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

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

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上一盘。

“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有删改)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下列词请的意思。

经久不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围绕着苦瓜,写了关于母亲的三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老,它里边的瓢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要以“苦瓜”为题?

作者想以此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昆虫的自卫术

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

天灾、天敌、疾病,等等。

尤其是弱小的昆虫,得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

为了求得生存,昆虫的防敌之术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东南亚的一种蜘蛛能为自己制造替身。

当它捕捉到飞虫以后,就用蛛丝将飞虫层层缠绕,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相仿时,就把飞虫放到蛛网的显著位置上。

那些以蜘蛛为食的飞鸟常常会错把蜘蛛的替身当作目标,蜘蛛因而保全了性命。

叶脩(xiū)具有扁平、横扩的腹部,扩展的腿节以及褐色或绿色的体色,这些特征使叶脩看上去和树叶毫无差别。

当它们停下来时,长长的前翅覆盖在透明的后翅上,形成伪装,表面的纹理和色斑以及在微风中的摇摆使得伪装更为逼真。

无独有偶,枯叶蛾的自卫术跟叶脩非常相似。

它的身体颜色灰暗,双翅叶脉清晰可辨,从整体上看,跟干枯的树叶没什么两样。

当它停在树枝上休息时,能将自己完全融入周围的枯叶中,使敌人难辨真伪。

螳螂保护自己的绝招则是随季节变色。

夏天,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葱绿,因此,这时的螳螂会把自己的体色变为绿色;而到了秋天,树叶开始慢慢枯黄,螳螂也会在这时将自己的体色变成枯黄色。

正是由于螳螂很善于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所以它们能够躲过敌害。

竹节虫是昆虫界著名的伪装大师。

它们的身体和脚仿佛竹节一样,整个看上去活像一节枯枝,只要一动不动,一般就不会被敌人发现。

放屁虫在遇到袭击时,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一种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kūn)醇(chún)的臭液。

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步甲虫遭遇敌害时,就会用双足往地上一撑,后腹部对准敌人,连连发炮,喷射出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将敌人熏得失去战斗力。

步甲虫就是靠这种“化学武器”对付来犯之敌。

昆虫们的自卫高招真是让人惊叹!

目前,昆虫学家们正在对昆虫自卫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了解更多昆虫的自卫高招,以及它们高明的自卫术形成的原因。

(摘自《最不可思议的动物未解之谜》)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

2.自卫术是“随季节变色”的昆虫是(  )

A.蜘蛛B.叶脩C.螳螂D.竹节虫

3.短文主要向读者说明了(  )

A.昆虫防敌之术形成的原因。

B.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

C.蜘蛛、步甲虫等七种昆虫的自卫术。

D.昆虫有各种各样的防敌之术及其形成原因。

4.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侧面烘托B.前后照应C.承上启下D.点明主题

5.短文中的“自卫术”“为自己制造替身”“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等语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外阅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杨红缨

①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

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

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②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

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赠维儿

③下面落名吴敬山。

吴故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

送书的时间是3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④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生会存赠缅儿

⑤下面落名是吴维。

⑥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⑦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

海浪把他卷上了岸。

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孙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⑧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

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⑨后来,鲁滨孙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

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做伴。

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⑩若干年后,鲁滨孙救下了一个俘虏。

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

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⑪又过了好几年,鲁滨孙在孤岛附近发现一般英国船。

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⑫我很喜欢《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事实上的确如此: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⑬我也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

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是这个样子的:

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篮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鲁滨孙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⑭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本文选自杨红缨《男生日记》,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孙漂流记》,小说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

B.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C.这本书扉页上写有爷爷给“我”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D.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

2.下面这句话插入文章______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A.第①自然段和②自然段之间B.第⑥自然段和⑦自然段之间

C.第⑦自然段和⑧自然段之间D.第⑪自然段和⑫自然段之间

3.吴缅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是因为()

A.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

B.鲁滨孙非常勇敢,救下“星期五”。

C.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样子非常酷。

D.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读书笔记可以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5.文章描写了“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6.先写出文中的一句名言,再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读过的书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恒的瞬间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那永恒的瞬间……

——1999年12月20日零点。

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翠绿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在6000平方米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徐徐升起。

雄壮的乐曲、鲜艳的旗帜,这永载(zǎizài)史册的一幕昭告天下:

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澳门,这个失散已久的游子重新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看着那亲切的旗帜,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噙满了泪花。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面对“谁敢亲共,‘万人坑’就是归宿”的恫吓,杜岚毅然买回红布做成国旗,在新中国诞生的当天将它升起在校园里。

今天,已届耄耋(màodié,指八九十岁)的她终于见证了澳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此时此刻,在澳门,在香港,在台湾,在祖国内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在见证这世纪之交的盛典,亿万颗华夏儿女的心和(héhè)着铿锵的旋律在为这块新生的土地祝福。

零时零分46秒,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国旗升至高8.28米的旗杆顶端,澳门特区区旗也升至旗杆顶端。

这一时空虽短,却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屈奋斗的历史。

神圣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坚强意志。

暗夜将尽,曙光初现。

走过漫漫长途的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必将迎来祖国统一的辉煌明天!

(来源:

新华社,内容有删改)

1.用“√”两出带点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

2.结合上下文说说“暗夜将尽,曙光初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穿插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写你对“永恒的瞬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知识与积累。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

“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

“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要起步时,我却发现被撞的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很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⑪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⑬依然记得那天父亲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

“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是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是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