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663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docx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

1.背景情况

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建筑方案的选择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酝酿了40余年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经过两年的国际设计竟赛,终于以法国机场公司(ADP)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清华大学协作的方案尘埃落定。

可是围绕这一方案,争议骤起:

从建筑界到新闻媒体,从学术讨论到社会议论直至院士上书,像核弹的裂变,一个建筑问题最终提升为社会问题。

国家大剧院工程的上马经历了40余年的曲折历程。

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被提上日程,1958年,中央批准国家大剧院立项,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抓,并由清华大学完成了建筑设计方案,选址在人民大会堂的西侧。

由于国家财力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便搁下了。

改革开放后,文化部曾重提兴建国家大剧院之事,但却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建与不建或建在哪里。

这之后的几年,文艺界倡议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呼声很高,每年的“两会”上,都有文艺界的代表和委员提交议案、提案、建议等,要求兴建国家大剧院。

1990年,文化部再次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并成立了筹建办公室。

1996年10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议中写到“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被正式明确下来,1997年将大剧院建设地点确定在人民大会堂西侧。

1998年1月8日,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业主委员会的人员由北京市、文化部、建设部三方人士组建而成,代表国家行使业主权利,承担业主责任。

建筑设计方案采取邀请方式为主进行国际招标。

国家大剧院投资估算25.5亿元,外汇额度1亿美元,其来源将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

这样,跨越近40年的国家大剧院工程的建设终于拨开云雾,正式开始。

国家大剧院工程建设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建成,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确定设计方案和进行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招标,约一年时间;第二个阶段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约一年半时间;第三个阶段进行装修、设备安装及调试、室外工程,约一年半时间。

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所引起的最大范围、最大影响的争议恐怕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建与不建或建在哪里,而是对于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

业主委员会确定的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方案是一座建成后将宛如“一滴晶莹的水珠”的建筑。

然而在北京的中轴线上突然增加这样一个仿佛来自外太空的现代建筑,让许多人难以接受,许多人称其为“大蛋壳”,甚至是“水煮蛋”。

面对争议,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人士说,这个方案的确定不是不顾反对意见而草率决定,而是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认真的筛选、论证程序。

1998年4月,工程业主委员会对设计方案的招标采取国际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是当时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建筑设计方案招标。

参赛的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多个设计单位,提交了69个设计方案。

方案经过了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并展出以供社会公众参观评选。

在随后的方案深化设计过程中,又广泛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社会公众调查。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先后组织了对国家大剧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专家评估。

国内建筑行业专家、剧场技术专家和表演艺术家等专业人士频繁召开座谈会进行论证,并分别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代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人士召开正式会议以广泛征集意见。

在正式召开的专家会议上,与会人士大多数明确表示支持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

至此,在较大的专家和群众支持的基础上,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被最终采纳。

自1998年4月13日正式发标,至1999年7月22日方案确定,整个过程历时1年4个月,其历时之长、征求人数之多、反复比较数量之大,堪称国内之最。

即便如此,除了对建筑本身的争论之外,也有人对方案的产生程序提出质疑:

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为一场匪夷所思的竞赛,安得鲁的方案是在一种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选出的,早已谈不上什么投标;安得鲁方案从没有得到专家和各方面人士的青睐,更从没有“中标”;国际设计竞赛的评选早已在1998年11月20日结束,当时没有一个方案中选,评委会宣布工作结束,12月以后的“评选”实际上是操办人自己组织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

那么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的招标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让我们看一下相关的公开资料。

2.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竞赛文件

2.1前言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

自50年代起,几经论证和策划,历时近四十年。

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政府决定投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区段兴建国家大剧院,它将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汇集世界现代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身,贡献人类表演艺术事业发展的宏伟巨作。

为此,我们热忱邀请关心中国现代化建设,富有创新精神及丰富设计经验的国际、国内设计单位参与这一意义深远的设计方案竞赛。

将国家大剧院真正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艺术殿堂。

中国人民将由衷地感谢你们的友谊和贡献。

本次竞赛活动在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监督下按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竞赛活动的合法和公正。

2.2工程概况

2.2.1甲方:

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

2.2.2项目:

国家大剧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内容包括一个2500座的歌剧院,一个2000座的音乐厅,一个1200座的话剧院和一个300~500座的小剧院和其他附属设施(详见设计任务书)。

2.2.3地点:

国家大剧院基地位于北京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及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石碑胡同以东,东绒线胡同以北,人民大会堂西路以西。

基地东西约234m,南北向约166m,总面积约3.89公顷。

2.2.4依据:

(1)根据政府批准的国家大剧院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编制的《国家大剧院设计任务书》。

(2)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竞赛文件附件。

2.3设计成果要求

2.3.1设计报告书

(1)说明内容要求(材料装订按以下顺序排列)

A.建筑总体布局说明

B.单体建筑方案构思说明

C.声学设计方案说明

D.结构选型方案说明

E.消防安全系统说明

F.主要内外装饰材料说明

(2)技术经济指标格式见表1

(3)各观众厅数据格式见表2

(4)造价估算(仅作参考)格式见表3

以上文字部分用A3(297mm*420mm)纸打印。

2.3.2图纸及型

(1)总平面图1:

500

(2)交通分析图1:

500

(3)绿化及环境设计图1:

500

(4)建筑各层平面图、剖面图及立面图1:

300

(5)各观演厅,1:

100声线、视线分析图及1:

100舞台机械布置方案。

(6)北侧、南侧透视图各一张

(7)夜景透视图一张

(8)公共大厅、歌剧院观众厅透视图各一张

(9)1/300单体模型一个,底盘尺寸1200mm×1200mm,要求色彩反映实际效果,1/1000体量模型一个,要求全白色,底盘尺寸为1/1000的用地红线范围。

(总体环境模型由甲作)。

(10)图纸标注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以上图纸提供一份,均应贴裱在1000mm×700mm的轻质板上、另外提供上述报告书和图纸文件的A3(297mm×420mm缩印本16套。

2.4报送竞赛文件的规定

2.4.1为保证方案竞赛的公正性,各参赛单位均以匿名式报送竞赛方案并不得在图纸及文件上表示表明身份的标记。

评选时不需要参赛方向评委介绍方案。

2.4.2在正本(原图)首面背后右下角标明作者名称并用不透明纸封住。

2.4.3为保证按时进行评选,各参赛方届时应派人来北京报送方案。

2.5竞赛时间安排

2.5.1发送竞赛文件和现场踏勘时间

1998年4月13日召开竞赛文件发布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5.2答疑时间

1998年4月30日前提间,提问方式采用附件中的质疑表(表4),以传真方式寄给甲方,过时不再解答。

5月15日甲方以书面形式快递给各参赛方。

2.5.3提交方案时间

1998年7月13日下午14时前提文到业主委员会指定地点。

14:

30举行开标仪式,同时宣布评委会名单。

2.5.4技术审查时间

1998年7月14日一7月23日由竞赛技术委员会对参赛方案进行规划、建筑、声学、舞台工艺、消防等方面的技术审查。

2.5.5评选时间

1998年7月24日一7月29日

8月3日由业主委员会以书面方式向各参赛单位发布评选结果。

2.6参赛单位的邀请

2.6.1参赛单位应具有丰富的相关工程设计经验和相应设计资质。

2.6.2邀请参赛单位数量:

国内、国外共计15-20家。

2.7评委会组成

2.7.1评委会由11名国内、外著名建筑及剧场设计专家组成,名单在评选前公布。

2.7.2由若干名规划、建筑、声学、舞台工艺、消防等专家组成一个技术委员会对参赛方案进行初审。

技术委员会对评选委员会提供初审咨询,但不参与评审和投票。

2.8评选办法

2.8.1对报送方案先由技术委员会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报送评委会,对初审的意见进行处理。

2.8.2评委会委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以简单多数产生三个提名方案,如条件不具备时可以缺额。

2.8.3评审工作结束后,由评委会写出“评审报告”,并由全体评委签字交给业主委员会。

2.8.4全部参赛方案在评委会评选工作结束后,向领导小组汇报前公开展览。

2.8.5业主委员会将“评审报告”及三个提名方案向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汇报,被提名方可以自愿参加介绍方案,最终由领导小组确定中选方案。

2.9评选原则

2.9.l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竞赛文件的规定,否则视为不合格作品。

2.9.2充分体现作为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特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9.3充分地考虑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文化中心地段的特定地理环境的要求。

2.9.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充分的可实施性。

2.9.5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准确、合理。

2.10费用

2.10.1被邀请参加竞赛单位在领取竟赛文件时应提供有法人签字的有效证件及1000美元,(国内单位8000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待评审结束后退回。

如未按规定报送文件保证金不退。

2.10.2提名方案每个获奖金8万美元,中选方案的奖金在设计费中扣除。

2.10.3未获提名的方案,凡符合设计竞赛文件规定者,每个邀请单位可获成本费3万美元,国外设计单位另加1万美元差旅费,所有被邀请单位来京的差旅、食宿费自理。

2.10.4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税金由参赛单位自理。

2.10.5奖金和成本费外方支付美元,中方支付当日牌价的人民币。

2.11版权

2.11.1甲方对征集的方案,有权展览、印刷、出版等。

2.11.2所有报送的参赛文件评选后均不退回。

2.12关于中选方案实施的规定

2.12.1中选单位有义务按业主意见作必要的修改,并应负责完成建筑、结构、设备、室内、声学、环境等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必须符合中国现行各项设计规范,施工图设计深度必须达到中国现行的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12.2如外方方案中选,根据中国有关规定,必须与国内一家甲级设计单位进行联合l。

2.12.3完成全部设计的设计费,外方为建安投资(不包括舞台设备和特殊室内装门5%(包括同国内设计单位合作设计的费用)。

国内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按国内规定办。

2.13竞赛文件用语:

中文、英文

所有竞赛文件、说明、图纸均为中、英文对照,如中文文本与英文文本不一致,以中文为准。

2.14参加本次方案竞赛者均视为承认本文件的所有条款。

3国家大剧院第一轮竞赛评语

3.1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占地3.89公顷。

从1998年4月13日一7月13日公布建筑设计方案邀请竞赛以来,受到国内外建筑界、文化界、政治界和社会广泛的重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踊跃参加。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它,期望着一个能够展现新中国的面貌,反映建筑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水准的方案问世。

参赛者有36家设计单位,送来方案44个,包括来自国外设计方案20个,国内设计方案24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方案4个)。

3.2这是一次全国及国外建筑界广为关心的设计评选活动。

演出建筑本身不仅集四种观演场厅于一身,内容繁多,且它位于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与长安街交汇处,北临大街,南面公共绿地,东与人民大会堂为邻。

设计造型上如何与周围环境结合,而又“和而不同”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精神;既具备典雅而又亲切宜人;既具有开放性,便于群众交往,又利于运营管理;既能选用先进的技术,又能保证建设与长时间使用的经济合理性等等,总之,综合地满足设计任务书上的基本要求,是这一设计必须满足的原则。

3.3全体评委认为送审方案图纸、说明书、模型等,一般都认真细致地做了多方面探索,说明参赛者短暂的时间内及繁杂的设计要求下,作了极大的努力,付出了极大的劳动。

但是必须说明,方案水平参差不齐。

经过对其设计构想、功能组织、流线处理、技术手段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及作为“艺术殿堂”建筑形象的塑造等种种因素,反复充分讨论,评委们不能不遗憾的认为,在全部竞赛方案中,还没有一个方案能较综合地、圆满地、高标准地达到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要求。

我们推举不出不做较大修改即可作为实施的三个提名方案。

3.4尽管如此,评委们经过深人分析研究,多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预选,最后正式投票(无一方案获全票),选出得票过半数者五个方案,这些方案代表了各种建筑派的不同思路,有的很有独创性,但均有很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有的虽然构思巧妙,但作为设计方案深度不够,有些方案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天安门广场特定的地段的相互关系考虑的很不够,但我们相信这些方案的作者都有能力、有潜力把方案做好。

3.5鉴于上述情况,评委们本着对建筑事业负责的精神,根据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办法第八条规定,方案提名“如条件不具备,可以缺额”,因此不能按照原有愿望,提出三个方案交领导小组确定中选。

我们建议业主委员会将上述经过投票产生的五个方案,作为参加单位,经以充裕的时间,再进行一次新的一轮设计创作(并付以报酬),保持原有方案的独特的优点,努力修正改进存在的缺点,以期产生为全社会所喜爱的、为世界所瞩目的新的建筑精品问世。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

1998年7月31日

4.国家大剧院第二轮竞赛评语

选方案共14个,除上一轮遴选的5个方案外,另有由业主委员会邀请参赛的4个方案,以及曾参与上轮竞赛、并志愿参加本轮竞赛的国外方案5个。

会议起始两天,聆听各参赛单位主要设计人介绍方案情况,并回答有关间题。

评委会对参赛者准备的报告表示满意。

4.2评委们认为,经过第二轮近三个月时间的努力,各参赛方案的设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

这说明,进行第二轮评比的决定是正确的。

4.3经过对参赛方案的认真讨论、反复交换意见,评委们认为,第一次报告书中所阐明的下列论点:

“设计造型上如何与周围环境结合,而又‘和而不同’,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精神,既具备庄重典雅而又亲切宜人;既具有开放性,便于群众交往,又利于运营管理;既能选用先进技术,又能保证建设与长时间使用的经济合理性等等”是正确的。

本次评选坚持了前述原则,经过仔细研讨,对于这次任务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又加深了认识。

4.4会议期间,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对评选方式作出新的建议。

评委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评选方法作出如下的决定:

4.4.1从第一轮所遴选的五个方案中,选出两名。

4.4.2从第一轮竟赛后业主委员会所邀请的四个国内参赛方案中,遴选出一名。

4.4.3参加第一轮竞赛后,自愿并自费参加第二轮竞赛的方案中,遴选出一名。

4.4.4以上投票所得的方案提供领导小组及有关方面参考。

4.5经过评委会无记名投票,结果如下:

4.5.1第一轮所遴选的五个方案中,选出:

1号方案,法国巴黎机场设计公司。

2号方案,日本矶崎新建筑师事务所。

(另:

5号方案英国TERRYFARRELL&PARTNER事务所,以两票之差逊于上述两方案。

4.5.2国内受邀设计单位中,选出:

6号方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8号方案,清华大学。

(因票数相同,一并列入,提供领导小组参考。

4.5.3参与第一轮竞赛并自愿自费参加第二轮竞赛的五个方案中,选出:

12号方案,奥地利汉斯·豪莱建筑师事务所。

4.6评委们反复、认真地讨论了上述方案,对其优点、缺点及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考虑:

4.6.11号方案:

基本保持了上一轮方案的设计原则;兼顾南北两个立面;建筑造型有个性、整体性强;顶部设有观景平台,可以纵目远眺。

本次方案在材料选择、色彩运用、室内空间处理等方面淡化了原方案的造型过于肃穆的问题,但整体看来,仍具有严整的纪念性建筑特征。

建筑独立性过强,难与周围环境相谐调。

另外由于歌剧院处于正中,南北两出人口处空间仍显局促。

建筑形象缺乏剧院建筑特色。

4.6.2

2号方案:

本方案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方案的特点,如几个不同剧场的构成灵活而有机,内部公共空间变化丰富,外部利用柱廊、红墙以增强与周围建筑环境的联系,在许多方面匠心独运。

但屋顶造型虽然做了一些调整、推敲,如屋面材料改用石板瓦等,但仍难以与周围环境相谐调。

5号方案:

原方案北部大厅处有很大的通透性,使其变可成为观众表演的舞台,这一设计要领富有新意。

新方案人口大厅做了一定改进;主轴线上将剧场架高,以沟通北人口与南部公园的联系。

设计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探讨也作了一定努力。

然而该方案失去了原有设计的特色,北面大片处理流于商业化。

4.6.3

6号方案:

整体方案在功能布局、空间处理上都做了新的努力。

不足之处在于平面布局及北人口至公园的通道组织与上一轮其他参赛方案有雷同之处,建筑造型四面尚缺乏统一处理。

4.6.4

8号方案:

在利用地下空间的基础上,剧院东部开辟了大片绿化广场,试图适应观演、休闲等多功能用途。

在建筑构图的探讨上,对于吸取民族文化传统作出新的尝试。

但该方案的缺点是比例尺度、色彩欠当,消防、构架等问题的处理尚需要认真推敲。

4.6.5

12号方案:

平面布局上,采用圆形大厅将三个主要演出厅有机地联系起来,空间组织灵活,外部形象力求规整,以符合地段需要。

缺点方面:

建筑外部造型过于琐碎,尺度欠当、不统一。

屋顶的处理仍应推敲。

4.7绝大多数评委认为,上述所列举的方案有些虽然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但对特定的地段条件以及其他因素来讲,这些方案均不够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甚至有较严重的缺陷,对此宜提请领导小组和决策人慎重考虑。

4.8评委们认为,方案的遴选对整个建筑的成功与否固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基于上述所遴选方案的种种不成熟性,哑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任务书研究的深人,以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化和完善。

4.9整个设计竞赛从始至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际驰名建筑师的参加,中外建筑师的交流,对增进中外建筑界的互相了解、提高中国建筑设计水平饶有意义。

对于国外建筑师的一些积极建议,我们将向有关方面另行转达。

4.10评委们四天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方案的评审工作,取得了上述的结论,但由于时间所限,在某些问题上,如对第2、8方案,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评委个人如认为有必要,可在本评议书后另加附页,提出己见。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

1998年11月17日

5.最终方案、评委会与评选过程

最终确定的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方案是水面上浮着一个大椭圆壳,是一个别具一格且颇为前卫的设计:

主体结构为一蛋形,四周由水环绕,由玻璃和钛金属建成的外壳呈灰白色,设备配置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国家剧院标准相当。

人们将由水下的玻璃通道进人剧院,从宽敞的休息大厅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个像拉开的幕布一样的窗景,东面是人民大会堂,东北面是紫禁城。

从外观上看,大剧院是半透明的,日夜闪烁着光芒。

与天安门广场石砖铺地的风格不同,与天安门周围严整的建筑群形成巨大反差。

大圆壳长218m,宽146m,高46m,厚3m。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评委会人员共11人,主席为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墉,委员包括傅熹年、周干峙、宣祥鎏、彭一刚、张锦秋、何镜堂、潘祖尧7位内地及香港建筑规划名师和阿瑟·埃里克森、芦原义信、里卡杜·鲍菲尔3位国外著名建筑师。

1998年4月,中国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外征集设计方案,先后有中、美、加、英、法、日、德、意、奥等国家的36家建筑单位投标,提交了44个设计方案。

当时经过包括3位外国建筑师在内的11人评委会评选,认为这些方案均未达到要求,但从中选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英国塔瑞法若建筑设计公司、日本矶崎新建筑师株式会社、中国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和德国HP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5个方案开始第二轮设计,并邀请了国内4家单位参加第二轮设计。

在第二轮评选中,英、加、法三国的三家公司分别与三个中国的设计院联合再次递交方案。

经过第三轮评选,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最终被采纳。

据媒体报道,第三轮投票时国家大剧院专家评议委员会主席吴良镛、副主席加拿大的埃里克森、香港建筑师潘祖尧等七八位评委均没有参加。

6.争论

国家大剧院的中选方案引起了一场爱憎非常分明的轩然大波:

从建筑界到新闻媒体,从学术讨论到社会议论。

甚至有人质疑我们是否具备了评审国家大剧院的条件?

喜欢这个方案的把它称为“晶莹剔透的珍珠”,不喜欢的,称其“大笨蛋”、“粪蛋”甚至“大坟墓,“水蒸蛋”还是蛋变系列最温和的称呼。

一开始批评集中在安德鲁方案的外形,很快就有人对它的功能产生怀疑。

有的院士则提出设计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过于看重它形式上的奇突,恰恰疏忽了它的安全要素,在这个延伸到地下有七八层楼深的剧院里,一旦发生问题,人员极难疏散。

而其设计中,地面上压着重重的水,一旦发生渗漏或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工程业主委员会的评价:

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堪称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建筑系吴教授:

安得鲁的设计第一个突出之点是创新而非袭旧,与世界建筑史上所有定型的建筑样式没有任何瓜葛,在天安门广场一带是新建筑,在全世界同类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叶研究员认为:

现在安德鲁这个造型,没有任何棱角,不与任何建筑物试比高低而可以相容,是个平和的存在。

而且它躲在一个园林里,甚至足不出户(四周都是水),真个是与世无争。

这样它就与长安街和天安门的整体美学风格——疏朗——取得了和谐。

保罗·安德鲁说他的设计方案,坚持了“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的创作主题。

安德鲁说:

我欢迎批评,有争议太正常了!

广场上加了水,出现了一个围绕大剧院的小湖,这对广场的景色是个补充。

从空中看北京,紫禁城是被一个护城河围住的,不远处又有北海和中南海,围绕大剧院的小湖正是这片水域的恰当延伸,北京城整体的环境没有改变。

剧院的安全、防火、防震、周围湖水冬天结冰问题、空调问题等纯技术的难题,在设计时全部都考虑到了。

作为设计者,我可以保证这个方案不会有大的疏漏。

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王委员评价说: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

它用绿地、水面与人民大会堂相隔,在对比中求得协调,解决了这一地区缺水缺绿的状况。

由于是椭圆型,不会在空间上压抑人民大会堂。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吴博士说:

最有活力的设计方案应该是第一轮,因为那时参赛单位都没有其他的心理负担和外来压力,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一轮没有产生出让评委会和业主委员会满意的设计方案,设计的难度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有很大关系。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选址不当和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多功能小剧场等四厅合一是任务书的最大问题。

为什么40年前定在天安门,现在就必须在天安门?

吸引更多的人流、车流加剧长安街的交通、环境负担?

如果能在长安街外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繁荣,从经济和环境角度上讲很合理。

在大剧院里,四个剧场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成本很高;如果剧场同时使用,五六千人的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