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710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docx

最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

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聆听歌曲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

 

第二课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类。

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

2.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

3.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

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

课前请学生查找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

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

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

(3)第三遍:

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

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

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初听歌曲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

 

第三课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RE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音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效结合。

2.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视剧情,观看视频片段外,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影视中的歌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效果。

3.结合本课容,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教科书里的影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

4.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滑雪歌》

1.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

4.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DOREMI》

1.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3.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

5.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6.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学吹竖笛

 

第四课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容设计表演形式。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演唱能力,为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简单的二声部让学生唱一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2.在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时,结合著名民族音乐家关乃忠为介绍各类民族乐器而制作的《管弦丝竹知多少》片段,提供学生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1.导入

《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病听出演奏的乐器。

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

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

5.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

6.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

二、演唱歌曲《拍手拍手》

1.进行发声练习。

2.初听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再听歌曲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

4.学唱歌曲。

5.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1.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容。

3.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

4.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

6.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

7.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

 

第五课快乐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

2.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4.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6.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建议

1.适当调整授课容的比例,适度增加器乐和欣赏方面的容。

2.歌唱训练采用头声带动夸的母音训练方法。

3.在聆听《太阳的光辉》时,剪辑《十二木卡姆》的片段提供给学生作对比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容。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

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

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二、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

2.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3.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

4.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让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4.尾声部分可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画拍。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多种聆听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

2.学唱歌曲时,知道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达的雨中欢笑之情绪,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

3.歌曲轻快活泼,诙谐有趣,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做拍手动作,以增加歌曲的情趣。

4.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作情景,随音乐表演。

 

第六课神奇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2.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4.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建议

1.剪辑乐曲的主题音乐以及几段其他电影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和判断。

2.学唱歌曲《火车来了》感受歌曲拍子变换时,三人为一组感受拍子的变换。

3.通过复习聆听以前学过的充满神奇色彩的音乐片段导入。

4.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简单乐器。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二、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4.学唱歌曲。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飞天曲》

1.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入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

2.学唱歌谱。

3.学唱歌词。

4.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第七课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一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容,激起学生对友情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

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乐曲的主题。

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动中欣赏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揭示本课的学习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思想容。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

2.聆听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容。

3.再听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

4.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

2.聆听歌曲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